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当所研究的问题不需要精确的计算和计量时,只需初略的知道数量关系,从而对事物的结果进行判断和推测。它不要采用任何计算工具,直接以模糊计算思维,灵活采用各种方法,估算出大致的结果。估算意识和数感的培养,更加有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因此估算思維与数感意识的培养,对于当代学生提高观察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整体与局部统一,螺旋上升
当然,由于估算和数感算法能力的特殊性,使其并不能单独地存在于数学学科之中。绝大多数人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是将数据结果精确的计算出来,然后再和具体的情况对比,以此来解决数据问题。一般只能通过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穿插的方式,循序渐进地通过对整体与局部的把握,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螺旋上升,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苏教版)第二课“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当中,教师最开始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在整体上和同学们讲明基本的运算分为两级,即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一级运算(加减法),二级运算(乘除法)。开始运算,在判断算式是几级的同时又要遵守运算法则,即如果是同级运算,则从左到右,依次运算,如算式56-18 44-21判定一级运算,那么以此计算得出结果61;如果不是同级运算,先进行二级运算,再进行一级运算,又比如算式23 18×6-27÷3整体上判定为二级运算,局部先进行计算,然后依次加减得出结果122。首先,整体对四则运算有一个大概了解,判断算式属于几级运算,其次,在局部明确运算法则和内容。这样介绍过后,学生明显对四则运算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安排适当的难度,循循善诱,避免因为教学内容不连贯,而导致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节奏。通过把握整体与知识模块的统一性和差异,对问题进行估算,迅速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意识与能力并重,自我反思
数学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中的一门学科,因此,强化估算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会解决书本上的数学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估算教学来培养估算能力。明白估算的实际意义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抽象出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也符合了理论结合实践,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素质教学的时代要求。
例如,三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典型应用题:李叔叔运送西红柿,总共有124箱西红柿,李叔叔他们总共有3个人,问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送几箱西红柿?这道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在平时的计算当中有很多相似的运算,计算多了,形成思维定式。很多学生就会不加思考的套用计算方法,即所谓的归一化计算,但是如果不联系实际生活问题的话,那么计算过程就变成:124÷3≈41.3,李叔叔他们每个人运送41.3箱西红柿。解题思路正确,结果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但是联系实际生活就容易知道,箱子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出现小数的。正确的解题思路为:124≈120,120÷3=40,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或者124=120 4,120÷3=40,还剩4箱,每人再运送一箱,平均每人运送41箱。课堂内容精心安排实际情景,启发学生自主的估算需求。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丘在漫长的教育实践中首创“因材施教”这一经典教学理念。因此,估算能力与数感意识并重,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中提取信息,培养发现并且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结果兼顾,学会辨析
估算大部分方式都是通过口算的方式展现出来,由于估算过程的开放性,导致了估算结果的多样化。允许估算的形式多样,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和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选择对的估算方法更能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这就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注重估算能力和数感的培养,更要注重估算策略的指导,同时也要尊重和认识估算策略的差异。
比如,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中的一个典型例子:星期天,李老师带领学生去游乐园玩,门票单价为8元,李老师班总共有29个人来游玩,问带250元钱够不够?在估算时,学生将29看作30,30×8=240,小于250元,显然带250元够。这时,老师还应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如果将李老师班人数改为32人呢?粗略看来,这个问题与刚才考察的知识点类似,都为数据的大致估算。如果不注意过程与结果兼并,仍然将32看做30,那么30×8=240小于250,得出错误的结论。其实不然,32看作30的同时还要计算2×8=16,30×8 16=256明显大于250,则当李老师班人数为32人时,带250元不够。
在这里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是,估算过程中,留意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另外一方面,整体的估算与部分的精确计算相结合,这一方法在解决数学运算与实际中的问题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估算能力与数感意识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既要注意估算过程,又要认识到估算的局限性。学会辨析估算结果与估算过程的比较,使得学生对过程和结果有更加深入地了解,进而兼顾二者,最终学会独立思考,自主辨析。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
整体与局部统一,螺旋上升
当然,由于估算和数感算法能力的特殊性,使其并不能单独地存在于数学学科之中。绝大多数人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是将数据结果精确的计算出来,然后再和具体的情况对比,以此来解决数据问题。一般只能通过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穿插的方式,循序渐进地通过对整体与局部的把握,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螺旋上升,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苏教版)第二课“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当中,教师最开始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在整体上和同学们讲明基本的运算分为两级,即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一级运算(加减法),二级运算(乘除法)。开始运算,在判断算式是几级的同时又要遵守运算法则,即如果是同级运算,则从左到右,依次运算,如算式56-18 44-21判定一级运算,那么以此计算得出结果61;如果不是同级运算,先进行二级运算,再进行一级运算,又比如算式23 18×6-27÷3整体上判定为二级运算,局部先进行计算,然后依次加减得出结果122。首先,整体对四则运算有一个大概了解,判断算式属于几级运算,其次,在局部明确运算法则和内容。这样介绍过后,学生明显对四则运算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安排适当的难度,循循善诱,避免因为教学内容不连贯,而导致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节奏。通过把握整体与知识模块的统一性和差异,对问题进行估算,迅速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意识与能力并重,自我反思
数学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中的一门学科,因此,强化估算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会解决书本上的数学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估算教学来培养估算能力。明白估算的实际意义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抽象出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也符合了理论结合实践,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素质教学的时代要求。
例如,三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典型应用题:李叔叔运送西红柿,总共有124箱西红柿,李叔叔他们总共有3个人,问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送几箱西红柿?这道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在平时的计算当中有很多相似的运算,计算多了,形成思维定式。很多学生就会不加思考的套用计算方法,即所谓的归一化计算,但是如果不联系实际生活问题的话,那么计算过程就变成:124÷3≈41.3,李叔叔他们每个人运送41.3箱西红柿。解题思路正确,结果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但是联系实际生活就容易知道,箱子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出现小数的。正确的解题思路为:124≈120,120÷3=40,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或者124=120 4,120÷3=40,还剩4箱,每人再运送一箱,平均每人运送41箱。课堂内容精心安排实际情景,启发学生自主的估算需求。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丘在漫长的教育实践中首创“因材施教”这一经典教学理念。因此,估算能力与数感意识并重,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中提取信息,培养发现并且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结果兼顾,学会辨析
估算大部分方式都是通过口算的方式展现出来,由于估算过程的开放性,导致了估算结果的多样化。允许估算的形式多样,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和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选择对的估算方法更能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这就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注重估算能力和数感的培养,更要注重估算策略的指导,同时也要尊重和认识估算策略的差异。
比如,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中的一个典型例子:星期天,李老师带领学生去游乐园玩,门票单价为8元,李老师班总共有29个人来游玩,问带250元钱够不够?在估算时,学生将29看作30,30×8=240,小于250元,显然带250元够。这时,老师还应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如果将李老师班人数改为32人呢?粗略看来,这个问题与刚才考察的知识点类似,都为数据的大致估算。如果不注意过程与结果兼并,仍然将32看做30,那么30×8=240小于250,得出错误的结论。其实不然,32看作30的同时还要计算2×8=16,30×8 16=256明显大于250,则当李老师班人数为32人时,带250元不够。
在这里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是,估算过程中,留意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另外一方面,整体的估算与部分的精确计算相结合,这一方法在解决数学运算与实际中的问题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估算能力与数感意识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既要注意估算过程,又要认识到估算的局限性。学会辨析估算结果与估算过程的比较,使得学生对过程和结果有更加深入地了解,进而兼顾二者,最终学会独立思考,自主辨析。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