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质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是突破教学重点的有效方法。初中生可以根据文体、文题、学习目标、重点词句、比较、积累归纳进行质疑。
【关键词】初中语文;质疑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语文质疑的必要性
《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新课标》也提出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疑”是点燃学生探索的火种,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路明灯,是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努力探索质疑的具体表现。同时学生质疑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是突破教学重点的有效方法。
而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的现状却是学生不知道该怎么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才有价值。这使得我们在新课改的课堂上因为提问而耽误了很多时间;有时老师甚至不得不把自己预设的问题强加给学生,从而造成学生懂了的知识讲得太多,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却被搁置。那么,怎样引导初中生在语文学习时质疑呢?
二、初中语文质疑的方法
(一)文体指引提问方向
初中阶段接触的不外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此外还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说明文阅读应重点关注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理清文章结构形式;议论文则要把握论点、论证方法、论据等。学生在预习时可以根据课文的文体,进行预习、思考,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如我在布置《中国石拱桥》这一课的预习作业时,很多学生清楚这是一篇说明文,就根据说明文阅读关注的重点提出了问题: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对于刚接触这类文体的初二学生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就可以顺势介绍说明方法有哪些,着重强调逻辑顺序,引导学生从世界的石拱桥——中国的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中发现,本文是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
(二)文题指引提问方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起着提示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能抓住要点和关键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因此,抓文题质疑,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读完了课题,学生会产生这些问题:“作者为什么既写百草园,又写三味书屋?”教师根据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归纳事件、人物形象,甚至分析本文中心呢。有时学生的提问是明知故问,但应该看到这是训练学生“看题学思考”“解题理思路”的开始。学生一旦养成这个习惯,便形成一种独立阅读、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指引提问方向
学习目标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导学——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等,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是导教——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三是导测——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提问。
如《孔乙己》这篇课文,其中一个学习目标是:分析人物形 象,明确文章主旨。学生就可以据此提出问题: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为什么要写他?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归纳文章主旨。
(四)重点词句指引提问方向
语言文字是以字词句段篇的形式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又相辅相成。了解内容、领悟情感,离不开理解语言文字,也只有理解了语言文字才能了解内容,脱离语言文字架空地去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不可能把课文读懂读清楚的,而词句是语言文字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学习语文、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有效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句,即说明文、议论文的中心句,记叙文的主旨句(通常是结尾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
如学生在通读《散步》这篇文章时就提出:怎样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个句子正好是本文的主旨句,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家里父母的处境分析本文的中心,并且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以小见大。
(五)比较指引提问方向
毛泽东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语文教学中,比较可以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文章,或者不同文章的相同片段放在一起,大大提高学生感知文本、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比较质疑的能力。如《故乡》一文中:
少年闰土的外貌: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中年闰土的外貌: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学生立刻就发现,闰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进而提出了问题:使闰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不仅是闰土,还有杨二嫂也发生了变化,结合写作背景,文章的中心一目了然。
三、初中语文质疑的未来
“二期课改”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改革的基本理念。疑是求之源,正如古人所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初中语文教学行之有效就是最大的法宝之一,在于質疑。有了方法指导和具体实践,学生质疑一定会做到“因文质疑,有的放矢”。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初中语文;质疑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语文质疑的必要性
《论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新课标》也提出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疑”是点燃学生探索的火种,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路明灯,是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努力探索质疑的具体表现。同时学生质疑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是突破教学重点的有效方法。
而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的现状却是学生不知道该怎么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才有价值。这使得我们在新课改的课堂上因为提问而耽误了很多时间;有时老师甚至不得不把自己预设的问题强加给学生,从而造成学生懂了的知识讲得太多,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却被搁置。那么,怎样引导初中生在语文学习时质疑呢?
二、初中语文质疑的方法
(一)文体指引提问方向
初中阶段接触的不外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此外还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说明文阅读应重点关注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理清文章结构形式;议论文则要把握论点、论证方法、论据等。学生在预习时可以根据课文的文体,进行预习、思考,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如我在布置《中国石拱桥》这一课的预习作业时,很多学生清楚这是一篇说明文,就根据说明文阅读关注的重点提出了问题: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对于刚接触这类文体的初二学生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就可以顺势介绍说明方法有哪些,着重强调逻辑顺序,引导学生从世界的石拱桥——中国的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中发现,本文是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顺序。
(二)文题指引提问方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起着提示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能抓住要点和关键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因此,抓文题质疑,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读完了课题,学生会产生这些问题:“作者为什么既写百草园,又写三味书屋?”教师根据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归纳事件、人物形象,甚至分析本文中心呢。有时学生的提问是明知故问,但应该看到这是训练学生“看题学思考”“解题理思路”的开始。学生一旦养成这个习惯,便形成一种独立阅读、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指引提问方向
学习目标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导学——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等,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是导教——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三是导测——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提问。
如《孔乙己》这篇课文,其中一个学习目标是:分析人物形 象,明确文章主旨。学生就可以据此提出问题: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为什么要写他?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归纳文章主旨。
(四)重点词句指引提问方向
语言文字是以字词句段篇的形式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又相辅相成。了解内容、领悟情感,离不开理解语言文字,也只有理解了语言文字才能了解内容,脱离语言文字架空地去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不可能把课文读懂读清楚的,而词句是语言文字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学习语文、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有效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句,即说明文、议论文的中心句,记叙文的主旨句(通常是结尾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
如学生在通读《散步》这篇文章时就提出:怎样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个句子正好是本文的主旨句,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家里父母的处境分析本文的中心,并且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以小见大。
(五)比较指引提问方向
毛泽东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语文教学中,比较可以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文章,或者不同文章的相同片段放在一起,大大提高学生感知文本、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比较质疑的能力。如《故乡》一文中:
少年闰土的外貌: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中年闰土的外貌: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学生立刻就发现,闰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进而提出了问题:使闰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不仅是闰土,还有杨二嫂也发生了变化,结合写作背景,文章的中心一目了然。
三、初中语文质疑的未来
“二期课改”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改革的基本理念。疑是求之源,正如古人所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初中语文教学行之有效就是最大的法宝之一,在于質疑。有了方法指导和具体实践,学生质疑一定会做到“因文质疑,有的放矢”。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