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手术后脑水肿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之间收治入院的选取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开颅手术,观察组进行显微手术,通过对两组的观察来对比患者手术之后脑水肿的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和手术的时间都比对照组患者的少,并且观察组在手术后72h的水肿体积、手术后48h脑残留血液量、脑水肿持续时间和住院的时间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显微手术治疗后的脑水肿体积和持续的时间要明显优于常规的开颅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手术术式;高血压脑出血;脑水肿;显微手术
具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是由于长时间的高血压病症所引发的脑动脉壁玻璃样变性,特别是穿通动脉经过变性之后,特别容易引发微小动脉瘤和局部坏死的情况,同时当患者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下,会使得微小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出血[1]。该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临床治疗难度比较大,不同术式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选择的手术方式不恰当,就会使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本院就针对这一病症,使用常规开颅和显微手术来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脑水肿的影响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之间收治入院的选取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5例,女30例,男45例,年龄在40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5.3±7.29)岁,血肿量为40至60ml;观察组75例,女34例,男41例,年龄在41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1±6.89),血肿量为43至61ml之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的6小时之内实施急诊手术,并在手术之前对出血的情况和位置进行检查和确定,使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正常。两组都使用全身麻醉,并且依照脑部CT显示的出血位置来确定开颅的位置,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的开颅手术方式,将骨瓣打开至6至8cm,抽出陈旧的血液,沿着穿刺的方向把皮层逐层进行切口,一直到露出血肿腔为止,并将血肿进行彻底清洗,利用明胶海绵进行填塞,放置引流。而观察组使用显微手术,同对照组的操作相同,不同的是使用显微镜来辅助手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手术的状况,包括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并记录临床指标数据信息,记录手术后48h脑内残余的血量、脑水肿持续的时间、手术后72h脑水肿体积和住院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发现观察组的手术中出血量和手术的时间都要比对照组少,手术后48h脑内残余的血量、脑水肿持续的时间、手术后72h脑水肿体积和住院的时间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和表2.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方法通常使用外科手术来进行血肿清除,这种方式是比较标准的手术术式,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从通常的常规开颅手术来清除血肿来说效果非常明显,并得到了临床的认可,但是这种术式很可能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特别是针对身体较差的中老年这类人群来说,对手术的耐性较差,治疗的风险和难度都较大[2]。但随着微创技术和仪器的进步,在传统的术式的基础上渗透进显微技术形成的新型的显微术式在临床上渐渐的表现出其的优势。
从本文的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显微术式和传统的术式相比较,大大降低了出血量、缩短了大量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而且操作更加安全、方便,对患者的损害较少,使得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大大减少。同时,使用显微术式之后的脑内残留血量、脑水肿持续时间和体积的效果都要优于传统的常规开颅手术,因此,可见,显微术式更加具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针对是否要彻底清除血肿的问题,我们认为残留的血肿很容易导致炎性发生和形成具有毒性的崩解产物,进而引发损伤,所以应该利用显微来辅助有效的控制微小血管出血点,减少出血的可能性[3]。
参考文献:
[1]王亚飞,周志武,杨海贵等.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术后脑水肿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11):46-47.
[2]李仕卓,罗维平,赵永耀等.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术后脑水肿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3):205-208.
[3]罗志军,黄松,蒋勇等.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术后脑水肿的影响[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9):94-94,95.
关键词:手术术式;高血压脑出血;脑水肿;显微手术
具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是由于长时间的高血压病症所引发的脑动脉壁玻璃样变性,特别是穿通动脉经过变性之后,特别容易引发微小动脉瘤和局部坏死的情况,同时当患者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下,会使得微小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出血[1]。该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临床治疗难度比较大,不同术式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选择的手术方式不恰当,就会使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本院就针对这一病症,使用常规开颅和显微手术来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脑水肿的影响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之间收治入院的选取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5例,女30例,男45例,年龄在40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5.3±7.29)岁,血肿量为40至60ml;观察组75例,女34例,男41例,年龄在41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1±6.89),血肿量为43至61ml之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的6小时之内实施急诊手术,并在手术之前对出血的情况和位置进行检查和确定,使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正常。两组都使用全身麻醉,并且依照脑部CT显示的出血位置来确定开颅的位置,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的开颅手术方式,将骨瓣打开至6至8cm,抽出陈旧的血液,沿着穿刺的方向把皮层逐层进行切口,一直到露出血肿腔为止,并将血肿进行彻底清洗,利用明胶海绵进行填塞,放置引流。而观察组使用显微手术,同对照组的操作相同,不同的是使用显微镜来辅助手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手术的状况,包括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并记录临床指标数据信息,记录手术后48h脑内残余的血量、脑水肿持续的时间、手术后72h脑水肿体积和住院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发现观察组的手术中出血量和手术的时间都要比对照组少,手术后48h脑内残余的血量、脑水肿持续的时间、手术后72h脑水肿体积和住院的时间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和表2.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方法通常使用外科手术来进行血肿清除,这种方式是比较标准的手术术式,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从通常的常规开颅手术来清除血肿来说效果非常明显,并得到了临床的认可,但是这种术式很可能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特别是针对身体较差的中老年这类人群来说,对手术的耐性较差,治疗的风险和难度都较大[2]。但随着微创技术和仪器的进步,在传统的术式的基础上渗透进显微技术形成的新型的显微术式在临床上渐渐的表现出其的优势。
从本文的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显微术式和传统的术式相比较,大大降低了出血量、缩短了大量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而且操作更加安全、方便,对患者的损害较少,使得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大大减少。同时,使用显微术式之后的脑内残留血量、脑水肿持续时间和体积的效果都要优于传统的常规开颅手术,因此,可见,显微术式更加具有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针对是否要彻底清除血肿的问题,我们认为残留的血肿很容易导致炎性发生和形成具有毒性的崩解产物,进而引发损伤,所以应该利用显微来辅助有效的控制微小血管出血点,减少出血的可能性[3]。
参考文献:
[1]王亚飞,周志武,杨海贵等.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术后脑水肿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11):46-47.
[2]李仕卓,罗维平,赵永耀等.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术后脑水肿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4,(3):205-208.
[3]罗志军,黄松,蒋勇等.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术后脑水肿的影响[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9):9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