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 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7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他的雕塑和绘画都是世界艺术宝库的瑰宝,而他也是世界上在这两个独立领域中成就都达到顶峰的唯一人物。
  
  1475年3月6日,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卡普雷塞出现了一位不平凡的人物——米开朗基罗。他的父亲是一位脾气暴躁的地方法官,母亲在他6岁的时候就去世。母亲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他被寄养在一个石匠家,石匠的生活塑造了这位未来的雕塑家。
  米开朗基罗从小就迷恋绘画,总是在学校中画素描。家人知道后,总是对其毒打,因为他的父亲认为从事艺术事业是可耻的,但这并没有动摇他的选择。他13岁就进了佛罗伦萨著名画家多梅尼科·吉兰达伊奥的工作室,在那里,他最初接触了终生都从事的神圣事业,并以令人意想不到的神速掌握了绘画技巧。后来,米开朗基罗又进入佛罗伦萨统治者罗伦佐·美第奇开办的“自由美术学校”。他超群的才能備受罗伦佐的重视和爱护,这让他接触了宫廷中大量的艺术品,以及出入宫中的人文主义者,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仅用4年的时间,他就具备了一个伟大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古典文化盛行,罗伦佐在家中设有一个“柏拉图学院”,人文主义学者们经常聚在这里一起研究学问,在罗伦佐的支持下,人文主义新思想体系逐渐建立和发展。这一思想主要就是将世界归还给人,将人的艺术、文学和科学以及作为独立个体的思想和感情归还给他自己,认为人决不能像奴隶那样,被捆绑在教条之上,在束缚中死亡。米开朗基罗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此外,他还常去听宗教改革家、修道士揭露教会黑暗的演说,这都给米开朗基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罗伦佐去世了,米开朗基罗失去了保护伞,加上当时的佛罗伦萨一片混乱。这让米开朗基罗深感佛罗伦萨不是久留之地,于是他奔赴威尼斯和波伦亚,后来又转向罗马寻找发展机会。到了罗马,米开朗基罗感觉自己进入了巨大的古代艺术宝库。罗马处处林立的古代雕像让他受益匪浅。
  米开朗基罗23岁的时候,受法国红衣主教委托,为圣彼得教堂制作《哀悼基督》雕像。正是这座雕像的问世,让米开朗基罗名扬罗马,继纳太罗之后的又一颗巨星升起了。米开朗基罗26岁时满载着荣誉回到佛罗伦萨,之后便立即开始《大卫》云石雕像的创作。3年后轰动艺坛的作品完成,原作保存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将《大卫》的复制品置于韦吉奥宫正门前,成为佛罗伦萨守护神和民主政府的象征。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歌利亚,保卫了祖国和人民。米开朗基罗之前的创作者对大卫的表现都是他取胜后,将敌人的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米开朗基罗则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作品中的大卫充满着自信,英姿飒爽,眼睛炯炯有神,凝视着远方,仿佛在搜索着远处的敌人,随时准备进入下一场战斗。米开朗基罗塑造了大卫产生激情之前的瞬间,让作品在艺术上更具感染力。大卫的姿态好似是在休息,而躯体表现出的紧张情绪,让人感觉到很强的动感。为使作品更加雄伟和壮观,米开朗基罗特意放大了人物的头部和胳膊,让作品在观众的视角上更加挺拔,充满了巨人感。
  《大卫》雕像被看成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大卫》也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是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似乎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而实际上是在预示人们已经从黑暗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开朗基罗塑造出来的绝不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的象征。《大卫》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境界。
  1505年,米开朗基罗应教皇查理二世之邀,到罗马的圣彼得教堂内建造陵墓。在历经磨难之后,他完成了著名的《摩西》和《奴隶》等雕像。他的成就让在教皇身边的艺术家勃拉曼特极为妒忌,他进谗言让教皇暂不修陵墓,强迫米开朗基罗去西斯廷教堂画天顶壁画。凭借超凡的智慧和毅力,米开朗基罗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壁画《创世纪》。
  米开朗基罗把艺术完全当做“人”来创造的。米开朗基罗认为,人的美首先在于人本身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有战胜敌人和困难的信念和勇气;其次在于人有渴望、期待、追求和表现自己的欲念,还在于人自尊和在痛苦时也表现出的高尚情操。这是米开朗基罗对人的全新认识,也是要塑造的人的形象。
  米开朗基罗虔诚地相信新柏拉图主义,坚信雕刻之前要在头脑中形成某种观念,然后才能通过双手将观念变成具体的雕像。而头脑中的观念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新柏拉图主义将这种反映说成是“绝对观念”。对美术家来说就是美。受新柏拉图主义思想的影响,当时美术家们在理论上几乎都认为,美术作品是客观自然物体的一种仿制品,能启发人们认识潜藏在自然界中的美。米开朗基罗也信奉这一理论,他认为任何一种美只要被有悟性地发现,那么他就比任何东西更接近于天国的美,这样的美才是更高的真实。
  米开朗基罗指出,表现美的观念和形象被禁锢在石头中,把多余的石头凿去,才能将那个形象解放出来。他不像达·芬奇等人那样致力于寻找“完美的数学度量和比例”,而是用充满灵气的敏锐视觉来判断自己的作品的美,发现了另外一宗赏心悦目的比例关系。他坚信度量和比例是藏在自己眼中的,因此,他也认为画家应凭自己头脑中的观念和眼睛判断美术作品,而不应受其他任何事物的约束。
  在这种美学思想的指导下,米开朗基罗的创作,尤其是他后期的创作,不再追求完美和规范、对称和协调、稳固和厚重的构图和形体比例,转而追求富有表现力的艺术风格。
  专注人体是米开朗基罗的风格特点,人体最能体现人类的思想和意志,通过人体的动态可以传达形象内在的精神气质。米开朗基罗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塑造裸体人物的美上,裸体是他塑造美主要手段,也是他整个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雕像一样,米开朗基罗的绘画也注重表现人体,通过人体的自然美和精神美来表现人的美和伟大。上面说的《创世纪》就是他创造的这样一个奇迹。
  《创世纪》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上帝创造世界”、“人间的堕落”、“不应有的牺牲”。作品的中心都是形态各异的裸体青年,壁画的两侧是生动的女巫、预言者和奴隶。整部作品气势磅礴,力度非凡,似乎拱顶都不能承受。
  《创造亚当》是《创世纪》最动人心弦的一幕。从天而降的上帝,将手指伸向亚当,将灵魂传递给亚当。这是一个戏剧性的瞬间,把人和上帝奇妙地并列起来,激发了完美无限的敬畏感。画中的上帝脸上少了发号施令时的威严,目光注视着他的第一个创造物——亚当,手指伸向亚当的手指。而亚当不仅尽力移向上帝,也移向上帝左臂下即将诞生的夏娃。这个静止的画面上,竟有两个不同层面的情节,完整再现了上帝造人的全部意义,这要多高的绘画技艺啊!
  米开朗基罗追求人体的力与美,在临终前感慨地说:“我正要打算创造我真正的艺术作品时,当我刚进入艺术之门时,我却要死了。”他还说:“生命是美好的,我爱过大理石、绘画,也爱过诗歌,还爱过家人、朋友和上帝,现在也爱作为生命终点的死亡……我身上没有任何力量能压倒我创造的力量。”
  米开朗基罗是人类英雄的创造者,是文艺复兴的巨匠,他的作品超越时空,生前和死后都造成了别人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与达·芬奇一样,他多才多艺,集多种成就于一身。他活了89岁,过了70多年艺术生涯,历经人生坎坷和世态炎凉,这让他的作品气势磅礴,结局悲壮。总之,米开朗基罗是天才、智慧和勇气的结晶,是全人类的功臣。
  (摘自新世界出版社《文艺复兴那些年》 作者:元坤)
其他文献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而我的故鄉却只是在我的梦里。  插队的时候,我的故乡理所当然地被看作了上海。我生在上海长在上海,上海有我童年的天真梦想和少年的动荡忧伤。然而上海并不是我的根之所在,正如大多数上海城里人的原籍在中国的四面八方一样。我真正的故乡应该是安徽北部一个很贫穷的叫做许大庄的地方。  这个地方实际上是我父亲的故乡。60年代我曾经和父亲千里奔波回去过一次。记忆里,那里天是土褐色的;地是土褐
期刊
2011年4月底,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记者选择国内现在最长的直达运输线路之一广东、辽宁线路,跟随货车司机进行了3天2夜的体验。调查结果发现,运费至少1/3被高昂的过路过桥费吸走。数据显示,路桥业暴利远超石油、证券、房地产、金融等行业。    2800公里路桥费近9000元  4月27日,记者在广东结识了长途货车司机吴忠耀,36岁的吴忠耀家住东北,现在常年跑广东到辽宁的专线,这也是目前国内直达运输
期刊
引言 你以为你在玩微博,事实上微博在玩你。    每个人的骨子里似乎都有一种寂天寞地的狂狷,于是我们开始一边隐藏,一边炫耀。打开微博,总是急吼吼地看看有谁@我,有谁评论我,还有谁是新增的“粉丝”。网友小胡也不例外。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微博,这天,他发现一夜之间,“粉丝”竟多了20人。点开名单,是一溜的“糗事大全”、“××冷笑话”、“××搞笑排行榜”……  类似的遭遇,最近我们都遇到过,TA们是谁?
期刊
引言 “浮名”是李肇星竭力远离的东西。老老实实说话,实实在在做事,是他内心最深处的信条。    平民情结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透露,他在政治逆境中曾怯懦过,生活拮据时曾刻意低头看地,渴望捡到一两枚别人丢下的硬币。大人物也有不大之处,正是这一点,令李肇星觉得更爱这位北大老师兼山东老乡了。   李肇星坦言自己年轻时也曾有过至今悔恨不已的事情。“中学时代,有一次娘提着饭菜来学校看我,但我不懂事,怕在同学面
期刊
引言 2003年,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当屠夫,引发了人们关于人才浪费的大讨论。现在,这个话题又放到了大家眼前。一位2006年毕业的大学生,近日在某网站的论坛中称:“我毕业于师范院校,我考过研,但名落孙山;我找过工作,但屡屡碰壁。现在我在下沙收废品,年收入近百万。我干着别人看不上的职业,却拥有让大多数人羡慕的收入。”短短几小时,该帖的点击量就超过25万人次,网友们戏称其为“垃圾哥”。    “垃圾哥
期刊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其所写的《狄公案》中这样称赞狄仁杰:“父母官,天子臣。朱笔直,乌纱正。冰心千古昭日月,铁面无私惊鬼神。”也正因为他的著作,使得“JUDGE DEE”(狄公)成为欧洲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西方人心目中“中国的福尔摩斯”。  狄仁杰,字怀英,于公元607年(一说生于630年)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早年的狄仁杰并没什么出众之处,他以明经
期刊
引言 疯狂的“房车族”会把汽车像救生艇一样搭在房车上,拖着在美国旅行。  很多意大利人认为,真正的美国假日就是租一辆房车,像卡车司机那样一个月行驶1万公里,只做短暂的停留,足迹踏遍全美各州。房车也被美国人称作RV或休旅车。要考察这个面积相当于一块大陆的国家,又要尽量避开那些只会英语、对博洛尼亚来的一家子缺乏兴趣的酒店门童、服务员和前台,理想的旅行方式就是租房车了。  我非常清楚自己在说什么。美国的
期刊
初到清华大学,天生丽质的杨绛发现这里的女学生都很洋气,相形之下,自己不免显得朴素。但没有过多久,女同学便开始对她刮目相看了。  当时清华大学里男生多,女生少,所以女生一般都有“美貌”之名,不愁无人追求。  1929年,20岁的钱钟书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中、英文考分极佳,只是数学考了15分。校长罗家伦爱才,破格录取他。入学后学业甚好,读书很多,在校园内名气很大,写起文章纵横捭阖,臧否人物口没遮拦。他
期刊
死海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之前对一张图片印象深刻,一个人躺在死海的海面上惬意地看书。这个画面让我联想到,在阳光灿烂的海边,当你被丢入海中,却根本不需要和风浪搏斗,颇有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海本身是疯狂的,但是死海却只有安静和惬意。  我去死海的时候,是2008年的春节,恰逢中国南方雪灾,那时的天气已然十分寒冷,我去了约旦、叙利亚,在阿联酋中转。  当我从叙利亚赶到约旦,一直行至死海岸边的时候,
期刊
引言 本文作者韩桂馨和李银桥是在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认识的,当时李银桥是毛主席的卫士,而韩桂馨负责照顾主席家的小孩。两人经主席撮合,于1948年冬天在北京香山结婚。两人跟随着主席一直到1962年,李银桥被主席派到天津市公安局任副局长。李讷是他们看着长大的。    我们是1962年离开毛泽东的。毛泽东说:“银桥啊,你在我身边,地位很高,职务太低。我舍不得你走,但我还是为你的前途着想啊。到了新的岗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