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诞新年休假期间,又把经典喜剧Fawlty Tower看了一遍(《弗尔蒂旅馆》、也译作《非常大酒店》)。BBC电视台1975年推出的这部系列电视喜剧,描述的是英国德文郡一家海滨旅店里发生的故事。
店主Basil Fawlty自以为绅士风度,却让客人觉得傲慢无礼;自以为见多识广,却让客人觉得少见多怪;自以为伶牙俐齿,却让客人觉得笨嘴拙舌;自以为细心周到,却让客人觉得冷落怠慢。
在德国客人面前“不要提战争”,是店主的经典名句之一。这部系列剧播出近40年后,依然是英国人最喜欢的电视喜剧。
看老片子的时候,读到一份为英国开旅馆的店家准备的接待国际客人的指南,让我觉得简直像是在读Fawlty Tower电视剧的剧本。
但这不是续集剧本,而是英国纳税人供养的英国旅游宣传机构——“旅游英国”(VisitBritain)为英国店家准备的一份接待外国客人的指导,旨在“促进跨文化理解”,避免无意间冒犯客人。
知己知彼
来英国旅游的中国人是越来越多了,来自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其他国家的游客也不少。我们不妨先读读提醒店家接待亚洲客人要小心的地方,也算知己知彼吧。
中国客人面前不要谈钱,这会让中国人不舒服。如果是来自香港,则不要给他们安排四柱帷帐床,在英国人眼里是古香古色,在香港人眼里是“阴森鬼气”。
中国人住酒店最不喜欢什么房间?离接待前厅远的小房间。
在旅游英国的指南里,日本人最挑剔,要求多但“不要指望他们开口提要求”,事无巨细都应该理所当然的为他们想到。如果拒绝某一要求,不要直接说“不”,而要想一个“更好听的词儿”。
印度曾是大英帝国王冠上的明珠,殖民百年,应该对印度人知根知底儿吧?旅游局领导显然对英国店家的历史文化根底不放心。指南形容印度人“很温和友善”但是“喜欢改变主意”。而且,他们“有摇头的习惯”。指南建议店主应“靠直觉”判断客人摇头是“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印度虽曾是英国殖民地,毕竟是东方文化。同是西方文化,也曾被英国殖民,而且今天仍使用同一种语言,应该没有误会隔阂了吧?旅游局领导显然也不放心。
美国人?你骂谁哪?
指南告诫英国店主,对来自加拿大的客人,最糟糕的莫过于问他是来自美国的哪个州。加拿大人显然对被误认为是美国人很觉不爽。
澳大利亚人的讽刺幽默按英国人的标准显然不够“细腻”。指南提醒,澳大利亚人很喜欢的“英国佬”笑话是想套近乎,没有恶意。
旅游英国的市场部经理克罗夫特说,他们的市场情报为店家更好的接待外国游客提供了无人能匹敌的信息。市场部的“情报”怎么搜集来的,克罗夫特没有说,关键是,“情报”准确吗?
这让我想起,在伦敦举办2012年奥运会前,为让英国人做好东道主,“旅游英国”组织也推出了一套指南《给客人一流的欢迎》(Delivering a First Class Welcome)。
它针对的不仅是客人下榻的酒店店家,也是要教育普通的英国人,对异国文化有所了解,避免冒犯了客人。与最新版的指南所不同的是,“迎奥运版”是“旅游英国”组织请相关国家的本国人来写的。
对赞美不言谢
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中国人对溢美之词的反应的“指南”。指南说,如果中国客人恭维你,不要回答“谢谢”,而要“客气地予以否认以表示谦虚”。
如果你赞美中国人,要做好对方予以否认的回答。指南还说,中国人最擅长“尽在不言中”,英国人要学会听话外之音。
如果这样的要求对英国人实在太高,先别可怜他们,看看指南对日本文化的描述。指南说,日本人生气、尴尬、悲哀或失望的时候,往往脸上呈现微笑。笑里藏……?
外国游客现在一年在英国花的钱达160亿英镑,其中,文化与英国迥异的中、日、韩等亚洲国家的游客与日俱增。因此,旅游英国的负责人戴维说:“友好地接待外国客人对我们的经济是至关重要的”。
店主Basil Fawlty自以为绅士风度,却让客人觉得傲慢无礼;自以为见多识广,却让客人觉得少见多怪;自以为伶牙俐齿,却让客人觉得笨嘴拙舌;自以为细心周到,却让客人觉得冷落怠慢。
在德国客人面前“不要提战争”,是店主的经典名句之一。这部系列剧播出近40年后,依然是英国人最喜欢的电视喜剧。
看老片子的时候,读到一份为英国开旅馆的店家准备的接待国际客人的指南,让我觉得简直像是在读Fawlty Tower电视剧的剧本。
但这不是续集剧本,而是英国纳税人供养的英国旅游宣传机构——“旅游英国”(VisitBritain)为英国店家准备的一份接待外国客人的指导,旨在“促进跨文化理解”,避免无意间冒犯客人。
知己知彼
来英国旅游的中国人是越来越多了,来自日本、韩国、印度等亚洲其他国家的游客也不少。我们不妨先读读提醒店家接待亚洲客人要小心的地方,也算知己知彼吧。
中国客人面前不要谈钱,这会让中国人不舒服。如果是来自香港,则不要给他们安排四柱帷帐床,在英国人眼里是古香古色,在香港人眼里是“阴森鬼气”。
中国人住酒店最不喜欢什么房间?离接待前厅远的小房间。
在旅游英国的指南里,日本人最挑剔,要求多但“不要指望他们开口提要求”,事无巨细都应该理所当然的为他们想到。如果拒绝某一要求,不要直接说“不”,而要想一个“更好听的词儿”。
印度曾是大英帝国王冠上的明珠,殖民百年,应该对印度人知根知底儿吧?旅游局领导显然对英国店家的历史文化根底不放心。指南形容印度人“很温和友善”但是“喜欢改变主意”。而且,他们“有摇头的习惯”。指南建议店主应“靠直觉”判断客人摇头是“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印度虽曾是英国殖民地,毕竟是东方文化。同是西方文化,也曾被英国殖民,而且今天仍使用同一种语言,应该没有误会隔阂了吧?旅游局领导显然也不放心。
美国人?你骂谁哪?
指南告诫英国店主,对来自加拿大的客人,最糟糕的莫过于问他是来自美国的哪个州。加拿大人显然对被误认为是美国人很觉不爽。
澳大利亚人的讽刺幽默按英国人的标准显然不够“细腻”。指南提醒,澳大利亚人很喜欢的“英国佬”笑话是想套近乎,没有恶意。
旅游英国的市场部经理克罗夫特说,他们的市场情报为店家更好的接待外国游客提供了无人能匹敌的信息。市场部的“情报”怎么搜集来的,克罗夫特没有说,关键是,“情报”准确吗?
这让我想起,在伦敦举办2012年奥运会前,为让英国人做好东道主,“旅游英国”组织也推出了一套指南《给客人一流的欢迎》(Delivering a First Class Welcome)。
它针对的不仅是客人下榻的酒店店家,也是要教育普通的英国人,对异国文化有所了解,避免冒犯了客人。与最新版的指南所不同的是,“迎奥运版”是“旅游英国”组织请相关国家的本国人来写的。
对赞美不言谢
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中国人对溢美之词的反应的“指南”。指南说,如果中国客人恭维你,不要回答“谢谢”,而要“客气地予以否认以表示谦虚”。
如果你赞美中国人,要做好对方予以否认的回答。指南还说,中国人最擅长“尽在不言中”,英国人要学会听话外之音。
如果这样的要求对英国人实在太高,先别可怜他们,看看指南对日本文化的描述。指南说,日本人生气、尴尬、悲哀或失望的时候,往往脸上呈现微笑。笑里藏……?
外国游客现在一年在英国花的钱达160亿英镑,其中,文化与英国迥异的中、日、韩等亚洲国家的游客与日俱增。因此,旅游英国的负责人戴维说:“友好地接待外国客人对我们的经济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