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视微创技术在二次及多次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我院微创心脏外科近年开展的微创心脏手术在二次及多次心脏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探讨该术式的应用范围,注意事项。

方法

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进行直视微创下二次或多次心脏手术23例。常规建立闭式体外循环,根据病情不同,分别以右锁骨中线至腋前线第4肋间或右胸骨旁第3肋间为切口,根据诊断不同进行相应的手术。

结果

再次心脏手术患者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0~69岁,平均41.43岁,其中二尖瓣置换术后瓣周漏患者4例,卡瓣1例,二尖瓣成形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室缺修补及主动脉瓣成形术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房室缺修补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室缺修补术后残余漏3例,双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左心房黏液瘤切除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Bentall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室缺修补加二尖瓣成形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Ebstein畸形矫治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分别进行瓣周漏修补术,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成形术,三尖瓣成形术,室缺残余漏修补术,再次Ebstein畸形矫治术。全组手术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全部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其中5例行主动脉阻断,18例采用并行循环。从手术时间、术后伤口引流量,输血比例上统计表明手术可行。

结论

采用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心脏手术的方法,对二次或多次心脏手术的患者施行手术,可以避开经原切口进胸所导致的因组织粘连而导致的出血,损伤等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风险,减少了患者的输血率,可以在部分二次或多次心脏手术的患者中应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IQQA三维立体成像导航技术支持下最大限度保留肾门结构的肾门肿瘤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1例肾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4例。年龄38~70岁,平均51岁。体重指数16.4~28.8 kg/m2,平均22.9 kg/m2。肿瘤最大径1.7~4.3 cm ,平均3.1 cm。肿瘤分期:T1a期9例,T1b期2例。R.E.
期刊
目的探讨在肾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FOXP3表达量与浸润性淋巴细胞的亚型分布、功能差异之间的关系。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集我院30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新鲜肾细胞癌肿瘤组织标本,分为肿瘤中心及肿瘤侵入性边缘两个区域,将标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标本经包埋、冷冻切片后,采用免疫荧光组织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中CD4+和CD8+T细胞的浸润情况,
目的探讨总结我院近年来使用个体化模具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常规正中开胸,游离心包置入0.6%戊二醛浸泡10 min,冲洗后备用。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去除病变瓣膜,使用模具测瓣器分别测量3个主动脉瓣环交界-交界之间的弧形大小。分别使用模具裁剪相应大小的心包片。使用强生4-0 prolene线连续缝合新制成的主动脉瓣叶,相邻心包瓣叶重新4-0 prolene线加毡片固定到主动脉壁外侧。
目的探讨同期食管癌切除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5月至2014年12月先后同期手术治疗的5例食管癌合并严重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手术效果,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例经胸骨正中联合左开胸两切口,4例经左开胸单一切口完成同期手术,其中2例患者行主动脉弓下器械吻合,1例行主动脉弓上器械吻合,2例行左侧颈部手工吻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