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笔者多年的高考阅卷体会,发现考生在高考生物中最主要的失分原因是缺乏解生物题的技巧,不会根据题意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不会按照题目的要求进行科学、规范、简明的文字表达。因此,良好的考试心态,规范的答题技巧在考场上格外重要。在此,本文就笔者的教学体会和多年阅卷经验,提出三大夺分建议,以供考生参考。
在考场上,审题最重要。准确审题后,明确试题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一般来说,生物题中信息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题干中的关键词句,二是生物图表。图表和数据的信息相对隐蔽,解答时要认真观察和分析,看懂题目和图表给出的信息;读图时有时要运用数学知识,明确坐标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和趋势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图中的注释、符号、坐标轴的含义、图中的起点、拐点的含义终点,同时比较曲线间的相互关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高考生物科的命题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尽管命题的素材很多来自课外,但往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解题时必须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依据,以问题为中心向教材求索,找出解答试题的知识点并组织答案。寻求答案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要善于运用分析、推理、判断、对比、联想、综合等多种思维方法寻求答案。
1. 解答选择题的方法
一般来说,选择题的解答有如下四种方法。①直接判断法:解答时依据题目所给条件,借助于已学知识依据概念原理等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到结论。②筛选淘汰法:对于那些不能直接判断出答案的题,可根据题干和问题对各个选项加以审视,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的选项逐一淘汰,不能否定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③信息转化法: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繁琐,可通过思维转换,将题干信息转化为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或等价的形式,从而变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此方法常用于解答规律类和图表类选择题。④分析推理法: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运用生物学的相关规律和原理,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此方法常用于解答原理类和规律类选择题。
■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 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
C. 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D. 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答案 D
■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 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 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 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答案 B
2. 解答生物简答题的方法
简答题一般综合性较强,很难审完题目就能凭“直觉”得出结论、写出答案。有些题目可用“顺推法”,即从寻找试题所含的已知条件入手,联系有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思考,逐步推出题目所要求的答案;有些题目可用“逆推法”,即从答案要求入手考虑结论,再从结论向试题已知条件靠拢,最后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答案;有些题目要求绘出正确的图或表,可用“图表法”,如细胞分裂图、遗传图解等;而当试题给出有关数据时,有时必须通过“计算法”获得结果,再来分析判断得出结论,这在遗传学、生态学、物质含量推算等方面的试题中较为常见;有些题目还可用“比较法”和“反证法”等作答。当然,解题方法有很多,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应具体分析试题要求,灵活采用最合理、最简便的方法。
■ 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回答问题:
(1)图2中物质A是 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______;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_______(低、高)。
(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_______(高、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
答案 (1)C3化合物;(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 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3)高;(4)低 CO2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ATP和[H]少。
3. 解答生物实验题的方法
实验题往往有下列几种类型:①实验纠错题;②实验步骤设计题;③完善实验步骤题;④验证型、探究型实验题。实验探究题的结果一定要注意有多种可能性,对每一种可能性都要一一回答,并且还要一一作出解释,每一步都是得分点。高考阅卷中,发现学生易混淆实验原理和实验原则,实验目的不明确,不会作实验假设,实验步骤(过程)、实验设计思路条理不清、实验结论不准确,探究性实验结果预测和分析不完整等。
■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
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③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请回答: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
(2)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________。
(3)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2)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3)胰岛素可使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利用增加,同时使血糖来源减少,从而使血糖含量减少。
有高考阅卷往往是根据知识点给分,高考中的非选择题的,语言文字的表达要具备科学性、规范性、完整性、简洁性、逻辑性。也就是说,一定要用正确规范的生物学的语言(包括概念、定义、原理等)规范答题。做到书写要工整、文字表达要准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绘图要清晰规范。开放性试题的答案,要体现创新精神。
学生在做非选择题时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既能读懂题目的含义,又能理清答题的思路,但就是不会用确切的、规范性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结果使答题意思不完整、不准确或不规范。一般来说,回答概念问题时,概念宜小不宜大;回答结构问题时,结构宜具体不宜抽象;回答功能问题时,功能宜多不宜少;语言表述宜专业化不宜口语,答案宜详细不宜抽象;回答生理过程问题时,表述生理过程不宜舍近求远。
在考场上,审题最重要。准确审题后,明确试题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一般来说,生物题中信息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题干中的关键词句,二是生物图表。图表和数据的信息相对隐蔽,解答时要认真观察和分析,看懂题目和图表给出的信息;读图时有时要运用数学知识,明确坐标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和趋势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图中的注释、符号、坐标轴的含义、图中的起点、拐点的含义终点,同时比较曲线间的相互关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高考生物科的命题以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主,尽管命题的素材很多来自课外,但往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解题时必须以课本基础知识为依据,以问题为中心向教材求索,找出解答试题的知识点并组织答案。寻求答案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要善于运用分析、推理、判断、对比、联想、综合等多种思维方法寻求答案。
1. 解答选择题的方法
一般来说,选择题的解答有如下四种方法。①直接判断法:解答时依据题目所给条件,借助于已学知识依据概念原理等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到结论。②筛选淘汰法:对于那些不能直接判断出答案的题,可根据题干和问题对各个选项加以审视,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的选项逐一淘汰,不能否定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③信息转化法:由于情境比较陌生或内容比较繁琐,可通过思维转换,将题干信息转化为比较熟悉的、便于理解或等价的形式,从而变陌生为熟悉,化难为易,迅速求解。此方法常用于解答规律类和图表类选择题。④分析推理法: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运用生物学的相关规律和原理,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此方法常用于解答原理类和规律类选择题。
■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 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
C. 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D. 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答案 D
■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 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 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 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答案 B
2. 解答生物简答题的方法
简答题一般综合性较强,很难审完题目就能凭“直觉”得出结论、写出答案。有些题目可用“顺推法”,即从寻找试题所含的已知条件入手,联系有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思考,逐步推出题目所要求的答案;有些题目可用“逆推法”,即从答案要求入手考虑结论,再从结论向试题已知条件靠拢,最后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答案;有些题目要求绘出正确的图或表,可用“图表法”,如细胞分裂图、遗传图解等;而当试题给出有关数据时,有时必须通过“计算法”获得结果,再来分析判断得出结论,这在遗传学、生态学、物质含量推算等方面的试题中较为常见;有些题目还可用“比较法”和“反证法”等作答。当然,解题方法有很多,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应具体分析试题要求,灵活采用最合理、最简便的方法。
■ 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回答问题:
(1)图2中物质A是 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______;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_______(低、高)。
(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_______(高、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
答案 (1)C3化合物;(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 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3)高;(4)低 CO2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ATP和[H]少。
3. 解答生物实验题的方法
实验题往往有下列几种类型:①实验纠错题;②实验步骤设计题;③完善实验步骤题;④验证型、探究型实验题。实验探究题的结果一定要注意有多种可能性,对每一种可能性都要一一回答,并且还要一一作出解释,每一步都是得分点。高考阅卷中,发现学生易混淆实验原理和实验原则,实验目的不明确,不会作实验假设,实验步骤(过程)、实验设计思路条理不清、实验结论不准确,探究性实验结果预测和分析不完整等。
■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
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③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请回答: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
(2)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________。
(3)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下降,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2)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3)胰岛素可使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利用增加,同时使血糖来源减少,从而使血糖含量减少。
有高考阅卷往往是根据知识点给分,高考中的非选择题的,语言文字的表达要具备科学性、规范性、完整性、简洁性、逻辑性。也就是说,一定要用正确规范的生物学的语言(包括概念、定义、原理等)规范答题。做到书写要工整、文字表达要准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绘图要清晰规范。开放性试题的答案,要体现创新精神。
学生在做非选择题时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既能读懂题目的含义,又能理清答题的思路,但就是不会用确切的、规范性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结果使答题意思不完整、不准确或不规范。一般来说,回答概念问题时,概念宜小不宜大;回答结构问题时,结构宜具体不宜抽象;回答功能问题时,功能宜多不宜少;语言表述宜专业化不宜口语,答案宜详细不宜抽象;回答生理过程问题时,表述生理过程不宜舍近求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