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第一次作品变成铅字,是因为一首诗。因此,对于写诗和写诗的人多了几分关注和亲切。记者认识周瑟瑟是在2008年《天堂之路--2008汶川大地震诗选》北京朗诵会上。那天的活动是由他主持的,在现场,他满怀激情地朗诵了自己的一首诗。于是,记者记住了诗人周瑟瑟。
从那以后,记者开始关注他,从报刊杂志到博客、微博等,有关周瑟瑟的报道不少。人们对他的称谓多重,比如:诗人、作家、评论家、书画家、导演等等。对于这多重角色,周瑟瑟表示,无所谓外界的称呼,他只用心做好自己选择的任何一件事情。人生总是面临许多选择,总要来来回回地折腾多次后,才能真正找准自己的方向。那么,在能折腾、会折腾的周瑟瑟身上,又有着怎样多姿多彩的人生故事呢?
文学启蒙
1968年10月,周瑟瑟出生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在家排行老小,上面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当老师的父亲十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因此,家里不光订了几本少儿刊物,比如《红领巾》、《小蜜蜂》、《中国少年报》等,还订了成人刊物,比如《文汇报》、《读者文摘》、《故事会》等。
“那时,我们兄弟三人,为了最先得到喜欢看的书,常常是争先恐后地抢着读,当然最后也是轮换着都读了。”周瑟瑟说,因此,我最初的文学启蒙来自父亲。而我的舅舅以及大哥对我也影响极大。我的舅舅是业余小说作者,是我最早见到的全身心投入写作的农村底层文学青年。我的大哥是学西方哲学的。家里有浓重的文学氛围,启蒙无所不在。
这一两年来,周瑟瑟写了许多怀念父亲的诗歌,如《林中鸟》、《父亲的菜园》等,引起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父亲在离世前用毛笔给他写了三个字:诗硬骨。他理解,“硬骨”是指原则与立场,不能弯腰,不能违心。
“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就是躲在阁楼上看舅舅写的长篇小说,有绿色格子的县文化馆的稿纸,光滑而散发着纸香。”周瑟瑟说,我舅舅当时与韩少功是一波基层文学创作骨干,归县文化馆领导,他们写的大部分是农村题材的小说,我至今还记得舅舅的很多中短篇小说的情节。每到下雨天舅舅就到家里来,一个人搬一张很大很高的木桌子,关在一个房间写小说。舅舅写小说外婆一直很反对,但我妈妈却支持。而我大哥在四川成都的四川大学念书,每次回家,都给我买回许多诗书,很多我也看不懂,但我认为诗就应该是像普希金那样纯情的东西。到了初中,我认为,诗应该是尼采那样的追问。
尽管周瑟瑟少年开始就在当地刊物发表了诗作,但发表的并不多,他的诗没有大面积得到小学生与中学生报刊的认可。到了高中,语文报的高巍、任彦均对他的诗很欣赏,当地的晚报对他的诗也是认可的,这才发了不少诗作。不过他写了好长时间的湖南乡土诗,那时一心想发表与出版。
周瑟瑟说,那时候,在全国最有名的诗歌“童星”是马萧萧、周劲松、田晓菲、洪浊与邱华栋等人,他一直比他们要早熟,他写的东西在当时就很成人化了。
提到少年写作生活的乐趣,仿佛一下子又把周瑟瑟带到了那段青春岁月。周瑟瑟说,上高中时,从县文化馆回家,骑自行车在雨里飞奔。我也曾有过宿舍灯熄了,打着手电蒙在被子里瞎写的蠢事;有躲在厕所灯下看书的荒唐,有在雪夜写一整晚诗(如今还留下了《穷人的女儿》等1985年的好诗),天亮时才起身而双脚被冻得麻木的好时光。
小时候还有一个记忆就是读《红楼梦》,记得也是下雨天,读得很痴迷。稍大一点,读到了一本没有封面的获奖全国中短篇小说集,其中一篇《公开的情书》,让我激动万分。小说中老久致真真的情书是他认为至今为止读到的最好的情书,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谈的理想与人生,真的太迷人了。
周瑟瑟后来又读到连环画版、小说版《天云山传奇》,少年后看到的电影版,都使他终身难忘,明白了什么是爱情,什么是苦难。
跨界奇才
周瑟瑟是集诗人、小说家、文化评论人、书画家、导演等于一身。他在每个领域都做到了出类拔萃。人们说他是跨界奇才,而他说跨界的感觉很爽。
“武汉的那段时光,是我的激情岁月。”周瑟瑟说,那时是自己写作最为疯狂的时候,偶尔也举办文学沙龙,邀上一群志同道合的诗人与艺术家。
走向社会后,周瑟瑟开始了一边写诗,一边当记者。周瑟瑟说,他经常组织文友聚餐,每次都是他买单。那时,真不知钱为何物。
“青春是不安分的。”周瑟瑟说,后来我又选择去了广州。在广州呆了三年,在那三年里,没有写诗,而是写小说、写评论。用小说记录那段岁月,因为青春的忧伤与成长有关。
那段时间,周瑟瑟除了写小说,还写评论。当时他与邱华栋受到陈超先生的《中国探索诗鉴赏辞典》的启发,联手编写了一部厚达1600多页的《世界华文诗人鉴赏大辞典》。他们复印了海外各地的华文诗人的代表作,一首诗一首诗地写评论,时常通宵达旦地写,一部大书半年时间就完成交稿。他觉得,要以诗人创作的心态面对他人的创作,而不是理论家带着重大的理论问题去做学问。评论要退到作品背后,把诗人推到前台。
“我是在1999年底从广州直接飞来北京,当时的情形很急,我们三个朋友要干一件大事情,需要我来具体操作。”周瑟瑟说,我在北大呆了三年,那时杨克在北大做访问学者,我最初住在北大招待所,后来住到博生士宿舍,最后再住到如今的海淀图书城,现在的中关村创意一条街。
“来北京第二天,我留的一头长发被几个哥们拉去剪掉,我也决定要从头开始。”周瑟瑟说,长发的我与IT的我,都是真实的我,只是不同的生活状态。长发时更自由,更理想化,有很多梦想;IT的我更社会化,更企业化,对财富有了重新的认识。
周瑟瑟进了中关村,成了一家著名高科技软件企业的高管,还参与《中国计算机报》等IT媒体的工作,他索性就在IT媒体用了“周老九”这个笔名。后来,IT界同行们只知道“周老九”,却很少知道“周瑟瑟”这个诗人。
周瑟瑟成了“跨界人”,一面坚持文学创作,一面做企业管理,但他泾渭分明,两者互不混淆。他每天要求自己写上两千字的小说,最终创作出版了《中关村的乌鸦》、《暧昧大街》、《苹果》等6部长篇及36集热播战争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的小说版本。周瑟瑟说,“周瑟瑟”代表了我的真实身份,是我的写作符号、生命标记;“周老九”代表的是我的IT人角色。 2007年,在中关村干了8年的周瑟瑟从高科技软件企业辞职,进了央视某栏目组,花了3年时间,拍摄了100集人文纪录片《馆藏故事》,讲国家图书馆百年历程。他进入国家图书馆的地库,近距离看到了《四库全书》、《敦煌遗书》、《永乐大典》等著名典藏的真身以及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左联”五烈士手稿、马克思手稿、王国维遗书等等。面对老祖宗留下的善本古籍、手稿遗作,周瑟瑟的身体像被触电了一样,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力量。
他开始审视自己过去的创作,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认识传统。对历史了解得越多,他发现需要过滤的东西越多。这时,他突然有了一种写作的抱负。传统与文明的血液正在一点点渗透进他的诗歌,改变着他的写作。他与传统的关系正在重建,新的诗歌正在恢复他艺术生命的元气。他认为写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打通传统与诗的通道。
周瑟瑟说,我现在早晨跑完步就写字,白天处理商业事务,其中有影视部分,晚上画画看书,还挑类型剧看,因为工作的需要。我的兴趣集中于诗书画,纪录片是我的职业,靠此养文。现在有了书画可以取代商业纪录片了。
“诗人书画也是书画,诗人不要去强调自己的诗人身份。写字不应当作一种新的财富增长点,不是因为诗歌寂寞就倒向书画艺术。”周瑟瑟说,我看不起以书画艺术来求得诗歌之外的好处的做法,诗人写书法可以放开写,但不要乱写,更不要写成流行的与油滑的书法,那是更大的自我伤害。临帖是必须的,我有多年的临帖经历,但最终要走出来,不要为了把书法写好而去临帖,而是要把书法浸染到生命中去,忘记书法艺术这个古老的传统,更要远离当代艺术那一部分的书法作派。我主张写字画画就是写自己心里面的东西,你的情感,你的生命状态,书画与人合一是最高境界,但我还只有这一意识,没法做到书画与人合一,我的修炼还不到家,我还是万物的一个学生,我在向万物学习如何让墨汁与生命共生共存。
“纯粹”诗人
2014年,获得“2014年度国际最佳诗人”的十位诗人中,周瑟瑟是惟一的中国获奖诗人。近日,他又荣获了“中国杰出诗人奖”,授奖辞为:“他古道热肠又洁身自好,他宣纸一样的诗歌文本与朝霞似的启蒙思想,构成了他诗歌的精神源头与文化谱系。他禀承父亲‘诗硬骨’的遗训,近年来他写出了一系列本真、直接、客观的‘元诗歌’,引领现代诗歌在方言、文献与启蒙等方向上有了新的探索。”
获奖后,周瑟瑟表示,一个好诗人必须自觉不写伪善的诗,不维护、不迎合庸常的诗歌标准,不自恋于腐朽、落后的诗歌传统标准。一个好诗人后面没有另一个好诗人,前面也没有,好诗人难以模仿,更不模仿他人。一个好诗人对他人说他是好诗人持怀疑态度,要即刻逃离他人给出的好诗标准。
周瑟瑟的理想是做一个现代思想启蒙者,有怀疑品格,有公正与独立的立场,具体到诗人,不要让名利与世俗欲望占据了生活,写作不是为了发表、出版与获奖,更不是为升官发财,他个人向往的是清朗与寂静的现代文人生活。
2015年,周瑟瑟发起“中国诗人田野调查小组”,并且提出重建中国现代诗的启蒙精神,以诗人田野调查的方式切入到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他主张诗人除了与语言博斗外,还要力所能及地介入到与写作相关的事务中去,比如平民教育与乡村重建。“中国诗人田野调查小组”不是一个实体机构,可以看做是一个NGO组织,是与诗歌、文学、艺术相关的文化行动。2016年他会在某报上开设“田野调查”专栏,在他主编的《卡丘》民刊上有“诗人田野调查”成果体现,同时还计划做纪录片、摄影展。
消失的美食
在我们谈到美食的时候,周瑟瑟感叹道:我很怀念小时候吃过的小吃,当时是绝对的美味。随着时间的流失,这些儿时的美食记忆只有怀念的份了。
虽然现在也有小时候吃的小吃,但味觉消失了,都是工业化的。要想吃到儿时的小吃,简直太难了,只能是回忆了。首先是当年的那一批老人很多都去世了,很难找到制作传统小吃的人。即便能找到那一代的人,也因为年岁较高,无法亲手制作了。其次是食物的原料是否还跟以前一样,工业化的生产导致食物的原料也在变化,而我们的味觉也在变化,即便能制作出儿时的食物,我们未必能吃出儿时的味道。如果可以,真希望能吃到儿时的美食,让我返老还童,回归到童年,再度体会一把儿时的美食味道!只是不可能了!
从那以后,记者开始关注他,从报刊杂志到博客、微博等,有关周瑟瑟的报道不少。人们对他的称谓多重,比如:诗人、作家、评论家、书画家、导演等等。对于这多重角色,周瑟瑟表示,无所谓外界的称呼,他只用心做好自己选择的任何一件事情。人生总是面临许多选择,总要来来回回地折腾多次后,才能真正找准自己的方向。那么,在能折腾、会折腾的周瑟瑟身上,又有着怎样多姿多彩的人生故事呢?
文学启蒙
1968年10月,周瑟瑟出生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在家排行老小,上面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当老师的父亲十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因此,家里不光订了几本少儿刊物,比如《红领巾》、《小蜜蜂》、《中国少年报》等,还订了成人刊物,比如《文汇报》、《读者文摘》、《故事会》等。
“那时,我们兄弟三人,为了最先得到喜欢看的书,常常是争先恐后地抢着读,当然最后也是轮换着都读了。”周瑟瑟说,因此,我最初的文学启蒙来自父亲。而我的舅舅以及大哥对我也影响极大。我的舅舅是业余小说作者,是我最早见到的全身心投入写作的农村底层文学青年。我的大哥是学西方哲学的。家里有浓重的文学氛围,启蒙无所不在。
这一两年来,周瑟瑟写了许多怀念父亲的诗歌,如《林中鸟》、《父亲的菜园》等,引起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父亲在离世前用毛笔给他写了三个字:诗硬骨。他理解,“硬骨”是指原则与立场,不能弯腰,不能违心。
“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就是躲在阁楼上看舅舅写的长篇小说,有绿色格子的县文化馆的稿纸,光滑而散发着纸香。”周瑟瑟说,我舅舅当时与韩少功是一波基层文学创作骨干,归县文化馆领导,他们写的大部分是农村题材的小说,我至今还记得舅舅的很多中短篇小说的情节。每到下雨天舅舅就到家里来,一个人搬一张很大很高的木桌子,关在一个房间写小说。舅舅写小说外婆一直很反对,但我妈妈却支持。而我大哥在四川成都的四川大学念书,每次回家,都给我买回许多诗书,很多我也看不懂,但我认为诗就应该是像普希金那样纯情的东西。到了初中,我认为,诗应该是尼采那样的追问。
尽管周瑟瑟少年开始就在当地刊物发表了诗作,但发表的并不多,他的诗没有大面积得到小学生与中学生报刊的认可。到了高中,语文报的高巍、任彦均对他的诗很欣赏,当地的晚报对他的诗也是认可的,这才发了不少诗作。不过他写了好长时间的湖南乡土诗,那时一心想发表与出版。
周瑟瑟说,那时候,在全国最有名的诗歌“童星”是马萧萧、周劲松、田晓菲、洪浊与邱华栋等人,他一直比他们要早熟,他写的东西在当时就很成人化了。
提到少年写作生活的乐趣,仿佛一下子又把周瑟瑟带到了那段青春岁月。周瑟瑟说,上高中时,从县文化馆回家,骑自行车在雨里飞奔。我也曾有过宿舍灯熄了,打着手电蒙在被子里瞎写的蠢事;有躲在厕所灯下看书的荒唐,有在雪夜写一整晚诗(如今还留下了《穷人的女儿》等1985年的好诗),天亮时才起身而双脚被冻得麻木的好时光。
小时候还有一个记忆就是读《红楼梦》,记得也是下雨天,读得很痴迷。稍大一点,读到了一本没有封面的获奖全国中短篇小说集,其中一篇《公开的情书》,让我激动万分。小说中老久致真真的情书是他认为至今为止读到的最好的情书,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谈的理想与人生,真的太迷人了。
周瑟瑟后来又读到连环画版、小说版《天云山传奇》,少年后看到的电影版,都使他终身难忘,明白了什么是爱情,什么是苦难。
跨界奇才
周瑟瑟是集诗人、小说家、文化评论人、书画家、导演等于一身。他在每个领域都做到了出类拔萃。人们说他是跨界奇才,而他说跨界的感觉很爽。
“武汉的那段时光,是我的激情岁月。”周瑟瑟说,那时是自己写作最为疯狂的时候,偶尔也举办文学沙龙,邀上一群志同道合的诗人与艺术家。
走向社会后,周瑟瑟开始了一边写诗,一边当记者。周瑟瑟说,他经常组织文友聚餐,每次都是他买单。那时,真不知钱为何物。
“青春是不安分的。”周瑟瑟说,后来我又选择去了广州。在广州呆了三年,在那三年里,没有写诗,而是写小说、写评论。用小说记录那段岁月,因为青春的忧伤与成长有关。
那段时间,周瑟瑟除了写小说,还写评论。当时他与邱华栋受到陈超先生的《中国探索诗鉴赏辞典》的启发,联手编写了一部厚达1600多页的《世界华文诗人鉴赏大辞典》。他们复印了海外各地的华文诗人的代表作,一首诗一首诗地写评论,时常通宵达旦地写,一部大书半年时间就完成交稿。他觉得,要以诗人创作的心态面对他人的创作,而不是理论家带着重大的理论问题去做学问。评论要退到作品背后,把诗人推到前台。
“我是在1999年底从广州直接飞来北京,当时的情形很急,我们三个朋友要干一件大事情,需要我来具体操作。”周瑟瑟说,我在北大呆了三年,那时杨克在北大做访问学者,我最初住在北大招待所,后来住到博生士宿舍,最后再住到如今的海淀图书城,现在的中关村创意一条街。
“来北京第二天,我留的一头长发被几个哥们拉去剪掉,我也决定要从头开始。”周瑟瑟说,长发的我与IT的我,都是真实的我,只是不同的生活状态。长发时更自由,更理想化,有很多梦想;IT的我更社会化,更企业化,对财富有了重新的认识。
周瑟瑟进了中关村,成了一家著名高科技软件企业的高管,还参与《中国计算机报》等IT媒体的工作,他索性就在IT媒体用了“周老九”这个笔名。后来,IT界同行们只知道“周老九”,却很少知道“周瑟瑟”这个诗人。
周瑟瑟成了“跨界人”,一面坚持文学创作,一面做企业管理,但他泾渭分明,两者互不混淆。他每天要求自己写上两千字的小说,最终创作出版了《中关村的乌鸦》、《暧昧大街》、《苹果》等6部长篇及36集热播战争电视连续剧《中国兄弟连》的小说版本。周瑟瑟说,“周瑟瑟”代表了我的真实身份,是我的写作符号、生命标记;“周老九”代表的是我的IT人角色。 2007年,在中关村干了8年的周瑟瑟从高科技软件企业辞职,进了央视某栏目组,花了3年时间,拍摄了100集人文纪录片《馆藏故事》,讲国家图书馆百年历程。他进入国家图书馆的地库,近距离看到了《四库全书》、《敦煌遗书》、《永乐大典》等著名典藏的真身以及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左联”五烈士手稿、马克思手稿、王国维遗书等等。面对老祖宗留下的善本古籍、手稿遗作,周瑟瑟的身体像被触电了一样,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力量。
他开始审视自己过去的创作,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认识传统。对历史了解得越多,他发现需要过滤的东西越多。这时,他突然有了一种写作的抱负。传统与文明的血液正在一点点渗透进他的诗歌,改变着他的写作。他与传统的关系正在重建,新的诗歌正在恢复他艺术生命的元气。他认为写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打通传统与诗的通道。
周瑟瑟说,我现在早晨跑完步就写字,白天处理商业事务,其中有影视部分,晚上画画看书,还挑类型剧看,因为工作的需要。我的兴趣集中于诗书画,纪录片是我的职业,靠此养文。现在有了书画可以取代商业纪录片了。
“诗人书画也是书画,诗人不要去强调自己的诗人身份。写字不应当作一种新的财富增长点,不是因为诗歌寂寞就倒向书画艺术。”周瑟瑟说,我看不起以书画艺术来求得诗歌之外的好处的做法,诗人写书法可以放开写,但不要乱写,更不要写成流行的与油滑的书法,那是更大的自我伤害。临帖是必须的,我有多年的临帖经历,但最终要走出来,不要为了把书法写好而去临帖,而是要把书法浸染到生命中去,忘记书法艺术这个古老的传统,更要远离当代艺术那一部分的书法作派。我主张写字画画就是写自己心里面的东西,你的情感,你的生命状态,书画与人合一是最高境界,但我还只有这一意识,没法做到书画与人合一,我的修炼还不到家,我还是万物的一个学生,我在向万物学习如何让墨汁与生命共生共存。
“纯粹”诗人
2014年,获得“2014年度国际最佳诗人”的十位诗人中,周瑟瑟是惟一的中国获奖诗人。近日,他又荣获了“中国杰出诗人奖”,授奖辞为:“他古道热肠又洁身自好,他宣纸一样的诗歌文本与朝霞似的启蒙思想,构成了他诗歌的精神源头与文化谱系。他禀承父亲‘诗硬骨’的遗训,近年来他写出了一系列本真、直接、客观的‘元诗歌’,引领现代诗歌在方言、文献与启蒙等方向上有了新的探索。”
获奖后,周瑟瑟表示,一个好诗人必须自觉不写伪善的诗,不维护、不迎合庸常的诗歌标准,不自恋于腐朽、落后的诗歌传统标准。一个好诗人后面没有另一个好诗人,前面也没有,好诗人难以模仿,更不模仿他人。一个好诗人对他人说他是好诗人持怀疑态度,要即刻逃离他人给出的好诗标准。
周瑟瑟的理想是做一个现代思想启蒙者,有怀疑品格,有公正与独立的立场,具体到诗人,不要让名利与世俗欲望占据了生活,写作不是为了发表、出版与获奖,更不是为升官发财,他个人向往的是清朗与寂静的现代文人生活。
2015年,周瑟瑟发起“中国诗人田野调查小组”,并且提出重建中国现代诗的启蒙精神,以诗人田野调查的方式切入到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他主张诗人除了与语言博斗外,还要力所能及地介入到与写作相关的事务中去,比如平民教育与乡村重建。“中国诗人田野调查小组”不是一个实体机构,可以看做是一个NGO组织,是与诗歌、文学、艺术相关的文化行动。2016年他会在某报上开设“田野调查”专栏,在他主编的《卡丘》民刊上有“诗人田野调查”成果体现,同时还计划做纪录片、摄影展。
消失的美食
在我们谈到美食的时候,周瑟瑟感叹道:我很怀念小时候吃过的小吃,当时是绝对的美味。随着时间的流失,这些儿时的美食记忆只有怀念的份了。
虽然现在也有小时候吃的小吃,但味觉消失了,都是工业化的。要想吃到儿时的小吃,简直太难了,只能是回忆了。首先是当年的那一批老人很多都去世了,很难找到制作传统小吃的人。即便能找到那一代的人,也因为年岁较高,无法亲手制作了。其次是食物的原料是否还跟以前一样,工业化的生产导致食物的原料也在变化,而我们的味觉也在变化,即便能制作出儿时的食物,我们未必能吃出儿时的味道。如果可以,真希望能吃到儿时的美食,让我返老还童,回归到童年,再度体会一把儿时的美食味道!只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