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透彻的文本研习中追求课堂教学的品质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品质,具体到语文教学中,是指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品质,是指在“学”与“教”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所表现出的各自特征以及彼此有效契合的特性。就教师教的品质而言,主要包括教的针对性、启发性、灵活性、创新性。就学生学的品质而言,主要包括学的主动性、独立性、探究性、发展性以及可持续性。从这一角度来观察,刘宏业老师执教的《我的第一本书》以透彻的文本研习为基础,实现了对语文课堂教学品质的追求。
  具体而言,这节课的高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语文课的品质。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写”的“写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课堂上语文味浓,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比心,应是语文教师追求的一大课堂品质。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刘老师在引导学生把握文意后,自然地从父子亲情的角度,引导学生对文章第3、4、5、8节进行学习品读。在具体品读过程中,采用概说—朗读—欣赏的方式。如在品读父子亲情这一环节,“父亲哪些方面让我们感动”是概说;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父子之间的三问三答就是朗读体味;品读父亲让人感动时渗透在字里行间,如体味“愁苦”一词的意蕴、品读第8节中“课本”;安排学生细读时,要求“用笔圈点勾画,画出重要语句,并适时写上批注”……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刘老师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在概说—朗读—欣赏中进行语段欣赏,加上适时的小结,整个品读过程做得很实在、有条理,而不是玩弄花样、浮在课文表面的哗众取宠。
  第二,有思维的张力。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做得不到位的。课堂充斥着大量思维单一的机械的记忆,如反复默写生字词、古诗文名句、文言重点实虚词等,有的课堂就是在这些基础知识上打转,而缺乏思维张力。教师要在提升学生的语文课堂的思维能力上下功夫,以问题设计、课堂结构的变化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广泛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刘宏业老师巧妙地抓住课文第1节中的一句话:“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纲举目张,抓住“难以忘怀”“父与子”“很难笑起来”三个关键短语展开教学:梳理文本内容;体味父子温情;揣摩文本意蕴。教学中有概括能力的训练,有语言的品味感悟,有情感的朗读体验,有文章意蕴的把握评价。整个教学一线贯穿,不蔓不枝。问题设计呈螺旋式上升,不断地将学生引向文本的深处。特别是在研读“为什么很难笑起来”时,刘老师又顺势设问:真的很难笑起来吗?我读文章第11节,发现“很容易笑起来”。这一问题很具挑战性,体现了教师文本研读的精深,同时也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作者的情感和文本的内涵。
  第三,是真正的对话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四者间的对话,主要存在四种形式:编者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课堂教学呈现的主要是生本对话和师生对话,而师生对话形成的强烈的对话场是一堂课的重要看点。对话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品质,是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重要标志。刘老师《我的第一本书》的教学实践证明,有明确的文本阅读方向是形成课堂对话场的前提和基础。刘老师很巧妙地利用课文本身的一句话,结构全课教学,既遵循文本阅读的内在规律(整体到局部、内容到语言、情感到技法、文本到生活等),又有所侧重,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重难点的理解和品味上,为师生对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标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阅读首先是学生读,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生本对话;其次,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文本世界,形成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为了更好地形成师生对话场,刘老师巧妙地采用了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引导学生以文中人的身份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如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4节,模仿父亲与“我”的口吻,读“三问”“三答”。通过这一形式的朗读,学生体会到父亲对“我”的宽容、理解和尊重,对乔元贞及其家人的同情,对苦难生活的复杂情感和微妙心理。唯其如此,课堂教学的对话场才能真正形成,学生也才能在阅读中获得经验,与教师形成多轮次的高水平的对话。需要指出的是,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强的对话场,教师在对话中要适时“铺路搭桥”,帮助学生跨越文本的一道道坎;要及时追问,制造矛盾,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要巧用学生的错误思维,在正确与错误中产生思想碰撞,获得启迪。这方面,在刘老师的教学现场我们观摩到了诸多的精彩瞬间。
  散文之美,美在它是作家真实的内心观照,流淌出来的华丽抑或朴实的文字定能折射出作家心中那个编织已久的情结。散文属于自述性文体,以文学的四要素来观照,作者的这一要素明显地凸显在其他要素之前,散文的阅读,就是直接聆听作者的心声,就是在作者不在场的情形下与作者的直接对话。那么教学散文,就需要教师对文本的研读精深透彻,教学设计独特有效,课堂活动丰富有趣;在精彩的师生对话中完成与作者的对话,让学生真正感悟散文的魅力,得到思维的训练,这也是高品质的语文课堂应该追求的境界。
  (作者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语文教研员、博士)
其他文献
比起人生中的等待,自然中的等待也同样给人千万种滋味。在云層堆积的屋檐下等一场迟迟不来的雨,心中总会涌起难耐的情绪。  有人庆幸自己出门时带了把伞,于是得意地望着身边忧虑地望着云天的行人,暗自赞叹自己的先见之明。比起雨的滋润,他也许更期待急雨之中他异于常人的悠闲之态。他比其他人要更渴望这一场雨,期待着雨来之时,别人手忙脚乱、抱头鼠窜、风度全无,唯独只有他持着一把伞,在雨中漫步,好像是全天下第一镇静与
在中国公布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之前,干部调整肯定要到位,因为剩下的改革,是更难啃的骨头,在表面的波澜不惊之下,早已是风起云涌。  所有金融界的人士都在等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按五年一次、换届选举年年初召开的惯例,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本应该明年初召开,但今年春天,外媒便率先爆出中国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会提前召开的消息,随后不断有类似小道消息在坊间流传。  随着今年的第三个季度渐近尾声,关于会议将何时召
编者按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期。2018年教育工作的要点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发展,必须聚焦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制约教育现代化的“瓶颈”问题,在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教师节来临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聆听他对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德国大数学家高斯在小学念书时,数学老师叫布特纳,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数学家”。  这位来自城市的数学老师总认为乡下的孩子都很笨,感到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因此经常很郁闷。有一次,布特纳在上课时心情又非常不好,就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目:  1+2+3……+100=?  “哇!这么多个数相加,要算多少时间呀?”学生们有点无从下手。  正当全班学生紧张地挨个数相加时,高斯已经得出结果是5050。同学们都很惊奇
唐令维  四川省万源市庙坡九年一贯制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1978年9月出生,扎根乡村学校20年,14年连续担任班主任,2015年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贡献奖获得者,达州市骨干教师。2009年所授《图形的平移》一课,荣获万源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一等奖。所写《初中数学复习题课教学中应注意事项》一文,在达州市2015年中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教育信条:把爱带给每位
[摘 要]《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科夫的短篇小说之一,被编选进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之中,其艺术特色有叙事艺术(叙事视角、叙事结构),故事嵌套的结构艺术,幽默讽刺的技巧艺术。而教材的单元目标根据小说的特色设置了学生应掌握小说的情节和主题等教学目标。教师要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从小说的艺术特色出发,通过解读文本,找到教学的重点和切入点,从而引领学生顺利地掌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关键词]《装在套子里的人》
摘要:课后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一次及时的检查。课后小结可以随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弥补遗漏,改进教学。备课备得好,但不一定能在课堂中顺利实施,总会有得与失。写课后小结,记录课堂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及时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有效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小结的点很多,面也较广,需要及时记录和总结,从中获取经验,改进课堂教学。课后小结,既积
摘要:作为一位重要的先锋诗歌研究专家,罗振亚的诗歌创作立场却显得“保守”,他的诗歌具有“诗缘情”而不“绮靡”的抒情特质。他的“诗缘情”不是功能性的,而是富有发生学意义的。在“故乡抒情”中,“故土亲人”和“故乡风物”构成了诗歌产生的触媒和意象载体。在叙事性抒情文本中,正是人物的命运感构成了罗振亚创作的发生学内驱力。他往往在尺幅万里的格局中展示普通人物的命运轨迹,抒发人生况味。在表达方式上,罗振亚挣脱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教学中,笔者尝试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名著:略读文本,概括章节内容,了解主要内容;精读重要章节,品味精彩语言,批注阅读体验;围绕感兴趣人物,选读相关章节,赏析人物的形象;研读相关资料,讨论相关专题,撰写小论文。  关键词:读写结合;略读;精读;选读;研读  为了应对学生的“假阅读”“浅阅读”,将名著阅读落到实处,笔者尝试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鲁滨
仇迪和仇敌    “特大新闻!特大新闻!我们班新转来了一个仇敌。”大龙像火车头一般冲进教室。  仇敌?!仇敌。新来的转校生叫仇敌。我们班立即炸开了锅。  不一会,班主任老师带着一个高个子男生进来了:“安静!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仇qiú迪同学就是我们四·三班的一员了,大家欢迎!”  “球敌”,不是“仇敌”么?大龙又念错别字了。可是,仇确实念“chóu”啊!老师命大龙回家查字典。  果然,“仇”,在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