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初一到高三共675名中学生作为被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有关中学生偶像崇拜的资料,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旨在考察当前中学生偶像崇拜的特点和现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 偶像崇拜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阶段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受到广大社会学家和教育学者的关注。人们越来越发现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不仅仅是一种由文化、教育、媒体引起的社会问题,更是青少年时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行为在中学生中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又怎样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则正是我们想探索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根据本研究目的,对湖北省襄樊市四所代表性中学进行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共抽取六个年级808名中学生,最后回收的有效问卷799份,回收率为96.4%,有效问卷768份,有效率为96.2%。在有效問卷中,675人回答有偶像,占87.9%;93人回答没有偶像,占12.1%。基于本研究对象的考虑,选取有偶像的675名学生作为被试。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是由南开大学李强教授编制的偶像崇拜问卷,共27题,其中理性崇拜倾向有12题,非理性崇拜倾向有15题,计分采用5点式。偶像崇拜问卷各题的载荷都在0.35以上,两种偶像崇拜倾向的信度系数为分别为0.75、0.85,采用结构效度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理性和非理性的相关系数为:0.83,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三)统计方法。
将问卷采集的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对中学生偶像崇拜的描述性统计。
在有效问卷中有93人(12.1%)回答无偶像,675人(87.9%)回答有偶像,有偶像人数明显多于无偶像人数。
中学生最崇拜的偶像分为六类:政治家(50人,7.4%)、影视歌明星(355人,52.6%)、企业家(44人,6.5%)、体育明星(100人,14.8%) 、科学家(68人,10.1%)、其他(58人,8.6%),其中在“其他”一项中被试注明最多的依次是老师、父母、同学等。五种偶像崇拜类型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x2=644.55, df=5,p<.001 )。从数据中看出,中学生崇拜影视歌明星和体育明星的比例比较高。
中学生对崇拜对象特征(复选题)的选择为:外表形象(161,11.9%)、个性魅力(295,21.8%)、个人成就(262,19.4%)、优秀品质(278,20.5%)、才能(357,26.4%)。
(二)有关中学生偶像崇拜的差异研究。
1、性别在偶像崇拜上的差异研究。
以性别为分组变量,偶像崇拜在理性崇拜和非理性崇拜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在理性偶像崇拜和非理性崇拜上差异都不显著。具体结果见表1:
2、年级在偶像崇拜上的差异研究。
以年级为分组变量,偶像崇拜在理性崇拜和非理性崇拜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理性崇拜上年级差异不显著;在非理性崇拜上存在年级差异(F=4.242, p <0.01),Scheffe多重事后比较结果显示:高一年级学生非理性的得分与初一、初二年级差异显著(p<0.05),具体结果见表2:
3、不同偶像类型在偶像崇拜上的差异研究。
不同偶像类别在偶像崇拜上的差异比较。以崇拜的偶像类型为分组变量,偶像崇拜在理性崇拜和非理性崇拜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理性崇拜在不同崇拜偶像类型差异显著(F=3.268,p<0.01);非理性崇拜对于不同的偶像类型也存在显著差异。(F=2.296,p<0.05),Scheffe多重事后比较结果显示:在理性崇拜上,影视歌星和体育明星的差异显著(p<0.05)。具体结果见表3:
三、分析与讨论
(一)中学生偶像崇拜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在调查的768人中,有87.9%的人有偶像,这表明了偶像崇拜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表现。青少年处于儿童期向成人过渡的青春期,有着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人的心理活动内容,需要通过对不同的偶像的认同和依恋来确定自我价值、寻求自我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讲,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心理矛盾运动的产物,有其必然性和过渡性,也是这个阶段特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在偶像类别的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崇拜影视歌明星的中学生占到52.6%,其次是体育明星(14.8%)。可见中学生出现了“三星崇拜”的倾向,即对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的狂热追求和热爱。从青少年本身来说,在其个体化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对父母的爱转向对他们更有号召力和浪漫型的偶像人物身上,把他们当作偶像来认同自我,而“三星”又恰好符合了青少年的这种需求,他们往往形象姣好、青春有活力,有才华,并在某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以青少年往往通过对这类人物的崇拜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模式、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在青少年所崇拜偶像的特征方面,本研究发现更多的中学生在意的是偶像的才能(26.4%)、品质(20.5%) ,外表形象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认可。可见,中学生的偶像崇拜并非完全为了追求时尚和享乐,而是有一定的独立自由性和积极倾向,并指向内在品质。
(二)性别、年级、偶像类型在偶像崇拜上的差异比较。
1、性别因素与偶像崇拜的关系。
从性别上看,男生和女生在理性崇拜和非理性崇拜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女生不会因为其性别所特有的感性特征和从众心理,比男生在偶像崇拜上表现出更多的非理性特征;男生也不会因为其更多的崇拜偶像的才能、内涵,而比女生在偶像崇拜上表现出更多的理性特征。
2、年级因素与偶像崇拜的关系。
就年级而言,偶像崇拜在非理性上却存在显著的差异。初一阶段,是偶像崇拜开始萌发的阶段,也是自我同一性开始出现危机的阶段,他们开始去解决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的矛盾,寻求父母以外、与同伴不同的偶像作为自己行为模仿和情感寄托的对象。此时对偶像的迷恋与热爱刚刚出现,非理性程度相对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偶像感情的投入越来越多,偶像在其解决自我同一性问题上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用偶像来巩固同伴关系、来强化成人观念,来摆脱来自父母的压力和冲突。到了16岁左右,初高中的转换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更大的冲突和矛盾,再加上这个阶段,青少年对理想和现实的区分并没有像成人一样完善,缺乏对自我的批判认识,从而沉湎于对偶像热烈的梦幻和疯狂的追逐之中。
3、偶像类型与偶像崇拜的关系。
在对偶像类型的差异研究中,统计结果显示:不论是理性崇拜还是非理性崇拜在不同偶像类型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比较发现,对于理性崇拜,影视歌星和体育明星的差异最为显著。这是因为崇拜体育明星的中学生,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偶像的成就、才能、品质等,更能理智、冷静的表达他们的追求与认同;而崇拜影视歌星的中学生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偶像的外貌、个性、收入等外在特征,表现为盲目的推崇和毫无原则的接纳,因而易陷入偏激和虚幻,其理性程度固然较低。
四、对中学生偶像崇拜教育辅导的建议
中学生偶像崇拜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影响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水平。所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正确看待和引导中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使青少年在这一特殊时期顺利形成自我概念,渡过危机,身心达到和谐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下教育建议:
(一)教育者自身首先应客观认识偶像崇拜现象。
首先,偶像崇拜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人们从儿童时期对父母、同伴的崇拜,到少年时崇拜英雄、名人,这是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中学生正处在儿童向青年转折的阶段,需要通过偶像来认同自我、判别价值、协调危机,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在发展中难免出现一些混乱现象,教育者应对其加以尊重、理解、宽容的态度,允许他们借助时间来整合自我,发展自我。
其次,青少年偶像崇拜在本質上不是一种道德行为,而是与青少年成长中的道德品质、个性行为、情感世界的丰富化有密切联系的发展性心理行为。青少年崇拜影视歌星并不意味着它的品味低级、行为偏差,而是青少年的一种正常的心理表现。
(二)学校和家长应给予正确的引导。
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既不能简单压制、粗暴干涉,也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正确的态度是在理解青少年的基础上,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并对他们进行积极的教育引导。
首先,教师和家长应真诚的和孩子进行交流,多一些理解和关怀,少一些无益的干涉和限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正确的认识自我,引导其进行适当的人生规划,从而使其在偶像崇拜的过程中走向理性的道路。
其次,家长和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价值分析价值思考的方法,形成对偶像正确的认知方式。不是强迫青少年改变或放弃他们的偶像崇拜活动,而是引导学生为什么崇拜、崇拜什么、怎样崇拜,然后提出教育建议,使学生能够认真参与、主动反思、做到内心释放与理性增长相结合。
(三)将偶像教育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
偶像教育不同于道德教育中的榜样教育,是与学生心理发展相应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内容。理性偶像崇拜倾向的形成,有助于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寻求自我、解决危机,从而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到良性助推的作用。
首先,加强对青少年自我观念的教育,自我观念是作为个体的人对自己区别于他物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与他物关系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者应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加强学生的自我观念教育:使其认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认识到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把自我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去追求一些虚幻、缥缈与社会无关的自我实现,必定迷失自我,失去个性,造成个人脱离社会,失去个人价值。
其次,心理健康工作者应善于发挥崇拜心理的正向效应,减少、消除崇拜心理的负向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随时调整,培养这些心理过程的正向效应,以保持一种科学、正确、适度的崇拜心理,将一些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潜能,促进学生心理的完善和发展。
再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善于将学生对偶像的崇拜升华为对其人生的激励。每一个偶像身后都有一段艰难的奋斗历程,身上大都也有着过人的精神品质,这些学生都难以看到。作为心理工作者,要帮助学生淡化这种神秘感,分析偶像的成功原因,用以激励学生,促使青少年对将偶像的迷恋和热爱转为激励与奋进的力量。
总之,青少年走出自我迷茫、实现自我的过程中,需要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悉心努力,也需要家长、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更需要文化氛围和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偶像崇拜的积极作用,使青少年顺利度过同一性危机,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薛晓阳.偶像教育:教育理论的新概念.教育评论, 1997, (1).
[2]岳晓东,严飞.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三)——偶像崇拜的代际差异.青年研究,2007(5).
[3]岳晓东.我是你的粉丝——透视青少年偶像崇拜.人民出版社.
[4]宋兴川,金盛华.多元选择——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青年研究,2002(11).
[5]姚计海,陈阳.中学生偶像崇拜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青年研究,2003(9).
关键词:中学生 偶像崇拜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阶段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受到广大社会学家和教育学者的关注。人们越来越发现青少年的偶像崇拜不仅仅是一种由文化、教育、媒体引起的社会问题,更是青少年时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行为在中学生中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又怎样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则正是我们想探索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根据本研究目的,对湖北省襄樊市四所代表性中学进行整群随机抽样调查,共抽取六个年级808名中学生,最后回收的有效问卷799份,回收率为96.4%,有效问卷768份,有效率为96.2%。在有效問卷中,675人回答有偶像,占87.9%;93人回答没有偶像,占12.1%。基于本研究对象的考虑,选取有偶像的675名学生作为被试。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是由南开大学李强教授编制的偶像崇拜问卷,共27题,其中理性崇拜倾向有12题,非理性崇拜倾向有15题,计分采用5点式。偶像崇拜问卷各题的载荷都在0.35以上,两种偶像崇拜倾向的信度系数为分别为0.75、0.85,采用结构效度对问卷进行效度检验,理性和非理性的相关系数为:0.83,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三)统计方法。
将问卷采集的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对中学生偶像崇拜的描述性统计。
在有效问卷中有93人(12.1%)回答无偶像,675人(87.9%)回答有偶像,有偶像人数明显多于无偶像人数。
中学生最崇拜的偶像分为六类:政治家(50人,7.4%)、影视歌明星(355人,52.6%)、企业家(44人,6.5%)、体育明星(100人,14.8%) 、科学家(68人,10.1%)、其他(58人,8.6%),其中在“其他”一项中被试注明最多的依次是老师、父母、同学等。五种偶像崇拜类型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x2=644.55, df=5,p<.001 )。从数据中看出,中学生崇拜影视歌明星和体育明星的比例比较高。
中学生对崇拜对象特征(复选题)的选择为:外表形象(161,11.9%)、个性魅力(295,21.8%)、个人成就(262,19.4%)、优秀品质(278,20.5%)、才能(357,26.4%)。
(二)有关中学生偶像崇拜的差异研究。
1、性别在偶像崇拜上的差异研究。
以性别为分组变量,偶像崇拜在理性崇拜和非理性崇拜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在理性偶像崇拜和非理性崇拜上差异都不显著。具体结果见表1:
2、年级在偶像崇拜上的差异研究。
以年级为分组变量,偶像崇拜在理性崇拜和非理性崇拜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理性崇拜上年级差异不显著;在非理性崇拜上存在年级差异(F=4.242, p <0.01),Scheffe多重事后比较结果显示:高一年级学生非理性的得分与初一、初二年级差异显著(p<0.05),具体结果见表2:
3、不同偶像类型在偶像崇拜上的差异研究。
不同偶像类别在偶像崇拜上的差异比较。以崇拜的偶像类型为分组变量,偶像崇拜在理性崇拜和非理性崇拜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理性崇拜在不同崇拜偶像类型差异显著(F=3.268,p<0.01);非理性崇拜对于不同的偶像类型也存在显著差异。(F=2.296,p<0.05),Scheffe多重事后比较结果显示:在理性崇拜上,影视歌星和体育明星的差异显著(p<0.05)。具体结果见表3:
三、分析与讨论
(一)中学生偶像崇拜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在调查的768人中,有87.9%的人有偶像,这表明了偶像崇拜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表现。青少年处于儿童期向成人过渡的青春期,有着不同于儿童也不同于成人的心理活动内容,需要通过对不同的偶像的认同和依恋来确定自我价值、寻求自我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讲,偶像崇拜是青少年心理矛盾运动的产物,有其必然性和过渡性,也是这个阶段特有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在偶像类别的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崇拜影视歌明星的中学生占到52.6%,其次是体育明星(14.8%)。可见中学生出现了“三星崇拜”的倾向,即对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的狂热追求和热爱。从青少年本身来说,在其个体化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对父母的爱转向对他们更有号召力和浪漫型的偶像人物身上,把他们当作偶像来认同自我,而“三星”又恰好符合了青少年的这种需求,他们往往形象姣好、青春有活力,有才华,并在某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以青少年往往通过对这类人物的崇拜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模式、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在青少年所崇拜偶像的特征方面,本研究发现更多的中学生在意的是偶像的才能(26.4%)、品质(20.5%) ,外表形象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认可。可见,中学生的偶像崇拜并非完全为了追求时尚和享乐,而是有一定的独立自由性和积极倾向,并指向内在品质。
(二)性别、年级、偶像类型在偶像崇拜上的差异比较。
1、性别因素与偶像崇拜的关系。
从性别上看,男生和女生在理性崇拜和非理性崇拜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女生不会因为其性别所特有的感性特征和从众心理,比男生在偶像崇拜上表现出更多的非理性特征;男生也不会因为其更多的崇拜偶像的才能、内涵,而比女生在偶像崇拜上表现出更多的理性特征。
2、年级因素与偶像崇拜的关系。
就年级而言,偶像崇拜在非理性上却存在显著的差异。初一阶段,是偶像崇拜开始萌发的阶段,也是自我同一性开始出现危机的阶段,他们开始去解决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的矛盾,寻求父母以外、与同伴不同的偶像作为自己行为模仿和情感寄托的对象。此时对偶像的迷恋与热爱刚刚出现,非理性程度相对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偶像感情的投入越来越多,偶像在其解决自我同一性问题上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用偶像来巩固同伴关系、来强化成人观念,来摆脱来自父母的压力和冲突。到了16岁左右,初高中的转换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更大的冲突和矛盾,再加上这个阶段,青少年对理想和现实的区分并没有像成人一样完善,缺乏对自我的批判认识,从而沉湎于对偶像热烈的梦幻和疯狂的追逐之中。
3、偶像类型与偶像崇拜的关系。
在对偶像类型的差异研究中,统计结果显示:不论是理性崇拜还是非理性崇拜在不同偶像类型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比较发现,对于理性崇拜,影视歌星和体育明星的差异最为显著。这是因为崇拜体育明星的中学生,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偶像的成就、才能、品质等,更能理智、冷静的表达他们的追求与认同;而崇拜影视歌星的中学生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偶像的外貌、个性、收入等外在特征,表现为盲目的推崇和毫无原则的接纳,因而易陷入偏激和虚幻,其理性程度固然较低。
四、对中学生偶像崇拜教育辅导的建议
中学生偶像崇拜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影响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水平。所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正确看待和引导中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使青少年在这一特殊时期顺利形成自我概念,渡过危机,身心达到和谐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下教育建议:
(一)教育者自身首先应客观认识偶像崇拜现象。
首先,偶像崇拜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人们从儿童时期对父母、同伴的崇拜,到少年时崇拜英雄、名人,这是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中学生正处在儿童向青年转折的阶段,需要通过偶像来认同自我、判别价值、协调危机,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在发展中难免出现一些混乱现象,教育者应对其加以尊重、理解、宽容的态度,允许他们借助时间来整合自我,发展自我。
其次,青少年偶像崇拜在本質上不是一种道德行为,而是与青少年成长中的道德品质、个性行为、情感世界的丰富化有密切联系的发展性心理行为。青少年崇拜影视歌星并不意味着它的品味低级、行为偏差,而是青少年的一种正常的心理表现。
(二)学校和家长应给予正确的引导。
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行为既不能简单压制、粗暴干涉,也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正确的态度是在理解青少年的基础上,加强与青少年的沟通,并对他们进行积极的教育引导。
首先,教师和家长应真诚的和孩子进行交流,多一些理解和关怀,少一些无益的干涉和限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正确的认识自我,引导其进行适当的人生规划,从而使其在偶像崇拜的过程中走向理性的道路。
其次,家长和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价值分析价值思考的方法,形成对偶像正确的认知方式。不是强迫青少年改变或放弃他们的偶像崇拜活动,而是引导学生为什么崇拜、崇拜什么、怎样崇拜,然后提出教育建议,使学生能够认真参与、主动反思、做到内心释放与理性增长相结合。
(三)将偶像教育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
偶像教育不同于道德教育中的榜样教育,是与学生心理发展相应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内容。理性偶像崇拜倾向的形成,有助于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寻求自我、解决危机,从而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到良性助推的作用。
首先,加强对青少年自我观念的教育,自我观念是作为个体的人对自己区别于他物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与他物关系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者应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加强学生的自我观念教育:使其认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认识到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把自我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去追求一些虚幻、缥缈与社会无关的自我实现,必定迷失自我,失去个性,造成个人脱离社会,失去个人价值。
其次,心理健康工作者应善于发挥崇拜心理的正向效应,减少、消除崇拜心理的负向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随时调整,培养这些心理过程的正向效应,以保持一种科学、正确、适度的崇拜心理,将一些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潜能,促进学生心理的完善和发展。
再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善于将学生对偶像的崇拜升华为对其人生的激励。每一个偶像身后都有一段艰难的奋斗历程,身上大都也有着过人的精神品质,这些学生都难以看到。作为心理工作者,要帮助学生淡化这种神秘感,分析偶像的成功原因,用以激励学生,促使青少年对将偶像的迷恋和热爱转为激励与奋进的力量。
总之,青少年走出自我迷茫、实现自我的过程中,需要心理健康工作者的悉心努力,也需要家长、教师的教育和引导,更需要文化氛围和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偶像崇拜的积极作用,使青少年顺利度过同一性危机,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薛晓阳.偶像教育:教育理论的新概念.教育评论, 1997, (1).
[2]岳晓东,严飞.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三)——偶像崇拜的代际差异.青年研究,2007(5).
[3]岳晓东.我是你的粉丝——透视青少年偶像崇拜.人民出版社.
[4]宋兴川,金盛华.多元选择——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青年研究,2002(11).
[5]姚计海,陈阳.中学生偶像崇拜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青年研究,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