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大陆经济的崛起与两岸关系的和缓,国际教育中盛行的全球化、本土化等理论已无法诠释台湾与大陆高等教育之间的竞合关系,尤其是目前两岸高等教育都面临人才跨国流动的冲击,重新检视两岸大学生交流的发展与成效,将有助于增进两岸高等教育的相互理解。本研究透过文件分析、文献探讨等方法,回顾了两岸交流的相关政策;探讨了近20年来,两岸大学生在前往对岸求学与交流的发展过程;尝试提出“两岸化”的概念,并透过高尔顿·奥尔波特的族群接触假设,探讨两岸大学生进行交流对促进双方理解与认识所产生的影响,以此检视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成效。
关键词:两岸大学生交流;和平教育;两岸化;族群接触假设
一、前言
自1949年以来,两岸分治,形成长期对峙状态,直到1987年台湾地区“戒严令”的解除,双方关系才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1991年,台湾成立“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及具有民间性质的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专门负责处理大陆相关事务;同年,通过“《国家统一纲领》”,终止“动员戡乱时期”,两岸关系正式迈入新纪元;1992年制订并实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暨施行细则》(简称两岸关系条例),两岸关系自此有了更进一步的法律保障,朝向制度化与理性化发展。[1]
相应地,大陆从1979年以来,先后颁布《告台湾同胞书》、《关于对台湾进行教育交流的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暂行规定》等,对台湾的交流政策措施逐步具体化。其中,1997年颁布的《台湾同胞投资保护相关规定实施条列》第19条规定,在大陆投资的台湾同胞子女在大陆地区上学将会被视同国民教育,可以就近申请进入当地中小学读书,更显弹性。[2]
至于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招生方面,大陆自1979年起便开放暨南大学的13个专业,通过大陆高考招收港、澳、台三地的学生进入本科学院及研究所就读,但当时台湾当局不鼓励台湾学生到大陆求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陆继续开放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大学,持续向港、澳、台等地招收学生。当时,去大陆升学的台湾学生主要选择三大领域就读:第一,传统中华文化学科,如中国文学、历史、哲学、宗教、音乐、考古、人类学等;第二,经营管理与商业学科,如法律、金融、贸易与业务等;第三,医学相关学科,如中医、药学等[3]。从国务院对台办公室当时制定的两岸交流政策中可以看出,大陆高校招收台湾学生的目的在于增强台湾青少年对祖国的认同感。除了招收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之外,大陆还为台湾学生提供各种短期班、函授班、进修班、培训班等非学历教育,允许台湾学生到大陆学校进修、旁听,考试合格即颁发结业证书。[4]
继1993年邓小平南巡后,大陆更加确立了改革开放路线。自此,两岸高等教育之间的交流力度大幅提升。例如,直至2014年,大陆已开放200所高校对台招生,在大陆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超过3万人。目前,仍有将近7000名台湾学生在大陆高校就读[5]。限于台湾政府目前只认可大陆“211工程”与“985工程”等高校学历,近些年,毕业于大陆高校的台湾学生大多选择留在大陆工作、前往国外继续求学、移民到其他地区,或回到台湾私人企业工作。
在两岸大学生交流方面,随着台湾1993年允许大陆的专业人士和学生以教育和文化交流的目的访问台湾之后,据统计,自2002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底,有近2万名大陆学生通过官方正式渠道参访台湾[6]。而台湾学生利用寒暑假访问大陆的人数更不计其数。
尽管近年来两岸关系日趋和缓,但民意调查显示,目前,台湾人民对两岸关系仍持保留态度,并未完全排除两岸可能随时出现紧张情势[7],两岸的合作伙伴关系仍有改进的空间。台湾和大陆都不能否认双方分离50多年的政治现实,但彼此继承共同的历史、文化和语言,共享儒家包容性和多元化文明共存的信念,可能是台湾和大陆双方人民开展良好交流的有利条件[8]。特别是在《两岸经济合作协议架构》(ECFA)签署后,台湾可以通过大陆接触到世界;同时,大陆可以进一步了解台湾过去民主发展的跌宕历程。维持两岸社会、政治、经济和贸易的适度交流状态,尤其是持续的两岸大学生交流,是否可以增进两岸的相互理解,甚至有助于两岸在亚洲及全世界的和平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9]
有鉴于此,本研究以文献分析法为主,首先,概述两岸分治后双方对彼此学生的招生政策;接着,讨论近20年来台湾学生赴大陆、大陆学生赴台湾求学与交流的过程;最后,试图检视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成效,进而探讨大学生交流对于提升双方理解与认识的影响。
二、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历程、政策与影响
(一)历程
过去20年来,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隔绝期(1949-1987年)、交流初期 (1987-1999年)、交流和解期(1999-2008年)、交流成长期(2008年至今)四个时期。[10]
从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两岸不同时期策略的差异性。相关研究指出,政策的形成与转变通常会受三股时势影响,分别是问题潮流(problem stream)、政策潮流(policy stream)和政治潮流(political stream)。这三股时势潮流在特殊时机交汇在一起,成为政策转变最佳时机的政策之窗(policy window)[11]。以两岸交流相关政策的制定为例,台湾深受上述三大潮流,包括“立法院”的态度、教育主管部门和执政党的决策、在野党(如民进党)的立场、公私立大学的角色、社会大众的观感等影响。因而在推动两岸相关政策制定时,显得格外敏感。大陆的涉台政策则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具体国情出发与现实的国际环境相适应,进而交织而成政治决策。[12]
(二)政策与影响
从上述近20年来两岸的交流发展历程,可看出:文化教育交流为先,经贸交流次之,政治交流则被视为敏感项目。其中,交流活动以高等教育项目最多,尤其自1990年以后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变,两岸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无论是短期交换或长期学习,都获得了长足进展,双方学生对于两岸社会的认知也逐渐发生重大改变。以下仅针对台湾学生赴大陆与大陆学生赴台交流的政策及影响,进行探讨。 1.台湾学生赴大陆交流政策
(1)大陆高校对台湾招生政策的演变
如上所述,尽管两岸关系的发展起伏不一,但台湾始终以“文教优先,经贸主轴”为政策发展方向,希望通过文教交流营造两岸沟通的渠道。大陆则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进行对台工作[13]。大陆对台湾学生的政策始终与对香港、澳门等地区学生的政策结合在一起,其招生政策可分成欣欣向荣优惠有加期(1950-1957年)、打压断绝到持续嘉惠期(1957-1966年)、停滞潜伏到呼应互动期(1967-1979年)、恢复生机到明确承认期(1980-1989年)、突破成长到尚待观察期(1990年至今)五个时期。[14]
整体而言,1990年是大陆招收台湾学生人数急速增长的一年。由于台湾方面的媒体逐渐开放,大幅关于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情况的报导间接影响台湾学生到大陆求学的意愿(尤其是想学中医的学生),且人数愈来愈多[15]。在大学本科招生方面,1990年,北京大学等7所大学发布联合招生简章,并在各报名地点发行《考试大纲》,考试地点由香港考试局和澳门中华教育会安排。1998年,教育部特别批准开放福建师范大学及福建中医学院于1999年以单独招生、单独考试的方式招收台湾学生。可以说,该政策是大陆进一步加强两岸交流与推动台湾认可大陆学历的积极做法。
此外,根据学者王嘉州、李侑洁等人归纳的大陆对台湾高教交流的政策发现,大陆政策有逐渐松绑与扩大层面的趋势。例如,除了提高对台湾招生的优惠、将台湾学生比照大陆学生收费外,大陆还逐年增加两岸青年交流活动、承认台湾大学学历、开放15类专业证照考试资格、高三学生凭台湾学测(高考)绩优成绩可直升大陆的大学等[16]。其中为了促进台湾青年学子赴大陆交流,自2006年,大陆全程给予台湾学生落地接待的政策,深受台湾学生欢迎,受益者众多。近年来,许多大学生通过两岸大学姊妹校等交换形式,前往对岸高校进行数月至1年的交换学习。由于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一开始只承认大陆地区41所学校的学位(后增至111所高校),多数台湾交换生在大陆姊妹校所选修课程的学分无法获得抵免。但每年仍有不少台湾学生选择到大陆进行学术交流与交换学习。
(2)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与交换的影响
如上所述,从1979年大陆开放对台湾招生到2014年为止,在大陆交换学习的台湾学生人数超过3万人,学生选择的主修专业包括传统中华文化学科、中医、经贸、法政等。其中大部分台湾学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大陆学历不被台湾认可,因而必须选择留在大陆工作,或就职于台湾的私人企业。相对地,大陆在2005 年则公布一系列对台湾文教交流的新措施,如降低台湾学生的学费、为台湾学生提供奖学金、对招收台湾学生的院校进行专项补贴、协助台湾学生就业、认可台湾高等学历等,以吸引台湾青年学子前往大陆就学[17]。可见,两岸当局对于台湾学生到大陆求学的态度与政策迥异。
从“留学”的定义来看,台湾学子赴大陆求学严格来说只能算“准留学”[18],因为台湾和大陆有着相同的语言、文化等基础,使赴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缩短了国外求学所遇到的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的适应过程[19]。尽管如此,这些台湾学生在两岸关系中仍属于特殊群体。在大陆高校中,当地人对他们以台湾同胞身份相待,所以可以住在留学生宿舍楼、免修政治课程、由学校专人负责辅导等。回到台湾之后,他们又被特殊对待,如其学历大多未能得到承认,所以在求职过程中常常无法获得同等待遇。
然而,这些身份特殊的台湾学生也可能成为推动未来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群体。由于两岸交流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利用台湾现有优势、培养熟悉两岸事务的专才,以应对日益繁杂的两岸交流问题,是开创两岸新局面的关键。
从1990年至今,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与交换人数的增加,与台湾“戒严令”颁布之后大陆信息较易获得,以及海峡两岸各项交流日益频繁有关。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与交换人数呈稳定上升之势,交流的学校从沿海地区扩展到内陆地区。在这种潮流下,大陆对台招生与交流政策势必延续原有的发展,也将对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磁吸效应,形成又一批台湾人才流向大陆的趋势。台湾学者詹盛如在调查两岸教育合作将如何影响两岸的人力资本流动时发现,在大陆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各方人才,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时,台湾可能将面临人才流向大陆等问题。[20]
2.大陆学生赴台湾交流政策
(1)学位生政策演变
1987年11月,台湾放宽大陆杰出专业人士到台湾的限制,间接促成日后大陆游客访台的政策。1993年,台湾更进一步开放大陆专业人士和学生以文化教育交流的目的到台湾访问,迄今人数已超过数万人。两岸在进行高等教育交流时,无论短期交换或长期学习,双方学生对两岸社会的认知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尤其大陆学生停留台湾愈久,愈能深入了解台湾的民情风俗和高等教育发展特色。[21]
近年来,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中最大的突破当属2010年台湾认可大陆41所高校学历及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就读政策。这项政策实施前后历经10余年,台湾“立法院”于2010年8月三度修正并通过《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22条、《大学相关规定》第25条及《专科学校相关规定》第26条,开放招收大陆学生到台湾攻读学位,开启了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新一页[22]。其中,招收大陆学生政策中仍有若干限制规定,例如仅认可大陆学术声望卓著、办学质量绩优的高校;规定每年赴台大陆学生的招收总量;对于医学、高科技等领域学历限制认可;不予加分优待;大陆学生招收人数采取外加名额形式;政府不编列大陆学生奖助学金预算,但各大学或社会团体提供的奖助学金不受此限;大陆学生到台湾以就学为目的,不得到校外打工或兼职;大陆学生停止修业或毕业后须离开台湾;不得报考公职人员考试与证照等[23]。这些政策引起大陆当局的高度重视。
尽管如此,2011年9月,大陆学生开始正式到台湾攻读学位的人数从最初的965人、2012年的989人、2013年的1865人,到2014年的1804人。四年来,台湾的大陆学位生共有约5623人,且有173人已完成学业,陆续返回大陆就职或深造[24]。大陆学位生每年到台湾的人数上限是台湾大学生总量的2%。相比之下,每年仍有大量大陆交换生进入台湾的各高校求学。例如,2010 年以前,大陆学生只能通过交换到台湾研修,据统计,2007年只有 823 人,2008 年增加到1321人。加上近年来台湾大专校院因少子化招生压力倍增,大陆也积极拓展两岸交流,以致大陆交换生人数由2009年的2888人、2010年22488人,激增至2011年的31110人。[25] 2011年9月,大陆学生首度到台湾就读大学院校,其中台湾公立大学只可招收研究生,私立大学则招收大学本科生。到了2012年,台湾逐步增加对大陆学历认可的高校,如由原先41所增加至129所,招生省市也从沿海6省市增为8省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辽宁。2014年,又透过两岸教育交流规范的简化与松绑,检讨对于大陆学生的招生、就学状况及相关法令,并增加两岸大学“双联学制”的可行性。
研究显示,虽然多数大陆学生对于赴台就读持正面态度,认为到台湾的学习经历可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体会到了两岸文化、教育和制度上的差异及互补之处,但也有一些人在台湾就学期间感受到一些“特殊待遇”,包括因上述招生政策所带来的限制等[26]。比如,多数大陆家长与大学生不了解台湾高等教育制度;对台湾高校认识有限;学费与生活费比大陆部分高校贵;大陆学生对台湾整体环境缺乏认识;台湾尚未为赴台就读的大陆学生提供毕业就业与长期居留的机会;文化刺激不及国外多元;未提供政府部门的奖学金;一流大学的办学经费不如大陆顶尖高校充足等。这些都会影响大陆一流学生赴台就读的意愿。[27]
(2)交换生政策演变
除了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就读与承认大陆百余所高校的学历外,近年来,通过两岸大学姊妹校交换形式,前往台湾高校进行数月至1年交换学习的交换生人数亦逐年提升。台湾各大学自1999年招收大陆交换生迄今,根据台湾元智大学原校长彭宗平分析,目前台湾147所大学中,已有超过 115所(将近八成)大学与大陆300多所高校签订了姊妹校约,总合约数多达1039个,为学生提供共计约8000余个交换机会[28]。其中大陆交换学生来台湾可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大陆学生到台湾主要参加短期的学术交流活动;1998年前后,台湾“清华大学”与大陆李政道基金会合作,邀请首批大陆学生到台湾进行为期6~8周的研修,引起各校起而效仿;2008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将大陆学生到台湾的时限4个月延长为1年,可称为第三阶段的序幕[29]。到台湾进行短期交流与交换的大陆学生人数从2009年的857位,增长到了2012年的约2万人(包括两星期到两个月的短期交流生)。[30]
(3)大陆学生赴台湾求学与交换的影响
随着大陆学生的到来,愈来愈多人关注大陆学生对于台湾的学业、社团、生活与文化适应,以及对台湾高等教育的整体影响等问题。研究显示,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就学有助于增强台湾高等教育学府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高校的竞争,也将影响未来台湾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发展[31]。台湾凭借与大陆语言、文化共通,地理位置相近,大学校园的自由多元与信息开放,学费与生活费较香港及欧美国家低廉等因素,吸引了若干与台湾地理位置相近省份的大陆学生到台湾求学[32]。因此,整体而言,招收大陆学生可能会为台湾带来重大影响,包括增进两岸青年文化互动与了解,扩大学生视野,刺激台湾学生的学习动机,解决台湾的大学招生人数不足问题,增加学校收益,达到两岸关系正常化与永续发展等目标。[33]
研究发现,即使在海外留学,大陆学生仍向自组的社团靠拢,易局限在封闭性结构的社会网络中,影响其与本地生的交流。台湾与大陆的文化有相通之处,大陆学生在台湾学习所面临的语言、文化等障碍较小。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就读大学,不仅可以促进两岸青年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良性学习互动,也攸关台湾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其重要性毋庸置疑[34]。因此,如何透过招收大陆学生的机会,整合各级教育资源,发挥两岸高教互补的效果(如透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输出台湾技职教育等),再造两岸共享文化创意市场;结合传统与创新的动力,日后进一步推动华人圈的学术研究,合作建立世界级的华人学术期刊等,都是在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之外,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35]
三、两岸化概念与族群接触假设
如前所述,随着大陆经济的崛起与两岸关系的和缓,两岸面临全球高等教育人才流动与竞争的挑战,有必要重新检视双方大学生交流的成效与困难,以协助双方的理解与定位,甚至在全球竞争中,进一步达成两岸高教合作与互惠的局面。
本文将“两岸化”(cross-straitization)定义为“两个地区之间的文教交流能降低冲突,进而带来和平的过程”。换句话说,随着两个地区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程度升高、密集,其彼此之间的和平程度也会提升(见图1)。
美国学者高尔顿·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的“族群接触假设”(Contact Hypothesis)主张透过不断接触,减少族群之间的摩擦、增进彼此的了解及接纳度。本研究的确发现,两岸大学生之间的确存在该理论所述的“过失无知”(faulty ignorance)现象,即两岸大学生在交流前,的确存在对双方的刻板印象;但双方经过交流,透过不断地接触后,不但比较能设身处地了解彼此的想法,甚至进一步成为朋友的新关系。[36]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主要在于检视与比较两岸大学生交流的发展与成效,透过文件分析、文献探讨等方法,回顾两岸交流相关政策、两岸大学生在对岸求学与交流的发展过程,以及“两岸化”与族群接触假设,对于大学生交流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最后,以此检视两岸高教交流的成效。研究发现,尽管两岸对于彼此的招生政策各有不同的着眼点,但双方近20年来都朝向透过交流来增进下一代彼此理解且逐步开放的方向发展。无论是长期留学,还是短期交换,两岸大学生之间的交流都获得了长足进展,双方学生对于两岸社会等认知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两岸大学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双方的相互理解与认识,进而降低两岸的隔阂与敌视。换言之,两岸大学校园如能营造更多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就可增进双方的认识与友谊。
参考文献:
[1]黄昆辉.大陆政策与两岸关系[R].台北:“行政院”大陆委会,1993. [2]周祝瑛,杨景尧.教育愿景2020 [M].台北:学富出版社,2012:51~81.
[3]周祝瑛.留学大陆Must Know[M].台北:正中书局,2002.
[4]中共对台文化交流策略文件汇编[G].“行政院”大陆委员会,1995.
[5]李蜚鸿.中国崛起.台生成两岸沟通桥梁[N].旺报,2012,04(11).
[6]高孔廉.两岸文教交流的过去与未来公共政策论坛之高等教育系列12:开放陆生来台对台湾教育、文化、经济的冲击[R].台北:台湾政治大学,2009.
[7][22]陆委会.陆委会委办及补助办理之两岸文教交流统计图[EB/OL].http://www.mac.gov.tw/lp.asp?ctNode=5716
关键词:两岸大学生交流;和平教育;两岸化;族群接触假设
一、前言
自1949年以来,两岸分治,形成长期对峙状态,直到1987年台湾地区“戒严令”的解除,双方关系才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1991年,台湾成立“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及具有民间性质的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专门负责处理大陆相关事务;同年,通过“《国家统一纲领》”,终止“动员戡乱时期”,两岸关系正式迈入新纪元;1992年制订并实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暨施行细则》(简称两岸关系条例),两岸关系自此有了更进一步的法律保障,朝向制度化与理性化发展。[1]
相应地,大陆从1979年以来,先后颁布《告台湾同胞书》、《关于对台湾进行教育交流的若干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暂行规定》等,对台湾的交流政策措施逐步具体化。其中,1997年颁布的《台湾同胞投资保护相关规定实施条列》第19条规定,在大陆投资的台湾同胞子女在大陆地区上学将会被视同国民教育,可以就近申请进入当地中小学读书,更显弹性。[2]
至于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招生方面,大陆自1979年起便开放暨南大学的13个专业,通过大陆高考招收港、澳、台三地的学生进入本科学院及研究所就读,但当时台湾当局不鼓励台湾学生到大陆求学。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陆继续开放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大学,持续向港、澳、台等地招收学生。当时,去大陆升学的台湾学生主要选择三大领域就读:第一,传统中华文化学科,如中国文学、历史、哲学、宗教、音乐、考古、人类学等;第二,经营管理与商业学科,如法律、金融、贸易与业务等;第三,医学相关学科,如中医、药学等[3]。从国务院对台办公室当时制定的两岸交流政策中可以看出,大陆高校招收台湾学生的目的在于增强台湾青少年对祖国的认同感。除了招收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之外,大陆还为台湾学生提供各种短期班、函授班、进修班、培训班等非学历教育,允许台湾学生到大陆学校进修、旁听,考试合格即颁发结业证书。[4]
继1993年邓小平南巡后,大陆更加确立了改革开放路线。自此,两岸高等教育之间的交流力度大幅提升。例如,直至2014年,大陆已开放200所高校对台招生,在大陆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超过3万人。目前,仍有将近7000名台湾学生在大陆高校就读[5]。限于台湾政府目前只认可大陆“211工程”与“985工程”等高校学历,近些年,毕业于大陆高校的台湾学生大多选择留在大陆工作、前往国外继续求学、移民到其他地区,或回到台湾私人企业工作。
在两岸大学生交流方面,随着台湾1993年允许大陆的专业人士和学生以教育和文化交流的目的访问台湾之后,据统计,自2002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底,有近2万名大陆学生通过官方正式渠道参访台湾[6]。而台湾学生利用寒暑假访问大陆的人数更不计其数。
尽管近年来两岸关系日趋和缓,但民意调查显示,目前,台湾人民对两岸关系仍持保留态度,并未完全排除两岸可能随时出现紧张情势[7],两岸的合作伙伴关系仍有改进的空间。台湾和大陆都不能否认双方分离50多年的政治现实,但彼此继承共同的历史、文化和语言,共享儒家包容性和多元化文明共存的信念,可能是台湾和大陆双方人民开展良好交流的有利条件[8]。特别是在《两岸经济合作协议架构》(ECFA)签署后,台湾可以通过大陆接触到世界;同时,大陆可以进一步了解台湾过去民主发展的跌宕历程。维持两岸社会、政治、经济和贸易的适度交流状态,尤其是持续的两岸大学生交流,是否可以增进两岸的相互理解,甚至有助于两岸在亚洲及全世界的和平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9]
有鉴于此,本研究以文献分析法为主,首先,概述两岸分治后双方对彼此学生的招生政策;接着,讨论近20年来台湾学生赴大陆、大陆学生赴台湾求学与交流的过程;最后,试图检视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成效,进而探讨大学生交流对于提升双方理解与认识的影响。
二、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历程、政策与影响
(一)历程
过去20年来,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隔绝期(1949-1987年)、交流初期 (1987-1999年)、交流和解期(1999-2008年)、交流成长期(2008年至今)四个时期。[10]
从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两岸不同时期策略的差异性。相关研究指出,政策的形成与转变通常会受三股时势影响,分别是问题潮流(problem stream)、政策潮流(policy stream)和政治潮流(political stream)。这三股时势潮流在特殊时机交汇在一起,成为政策转变最佳时机的政策之窗(policy window)[11]。以两岸交流相关政策的制定为例,台湾深受上述三大潮流,包括“立法院”的态度、教育主管部门和执政党的决策、在野党(如民进党)的立场、公私立大学的角色、社会大众的观感等影响。因而在推动两岸相关政策制定时,显得格外敏感。大陆的涉台政策则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具体国情出发与现实的国际环境相适应,进而交织而成政治决策。[12]
(二)政策与影响
从上述近20年来两岸的交流发展历程,可看出:文化教育交流为先,经贸交流次之,政治交流则被视为敏感项目。其中,交流活动以高等教育项目最多,尤其自1990年以后随着两岸关系的改变,两岸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无论是短期交换或长期学习,都获得了长足进展,双方学生对于两岸社会的认知也逐渐发生重大改变。以下仅针对台湾学生赴大陆与大陆学生赴台交流的政策及影响,进行探讨。 1.台湾学生赴大陆交流政策
(1)大陆高校对台湾招生政策的演变
如上所述,尽管两岸关系的发展起伏不一,但台湾始终以“文教优先,经贸主轴”为政策发展方向,希望通过文教交流营造两岸沟通的渠道。大陆则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进行对台工作[13]。大陆对台湾学生的政策始终与对香港、澳门等地区学生的政策结合在一起,其招生政策可分成欣欣向荣优惠有加期(1950-1957年)、打压断绝到持续嘉惠期(1957-1966年)、停滞潜伏到呼应互动期(1967-1979年)、恢复生机到明确承认期(1980-1989年)、突破成长到尚待观察期(1990年至今)五个时期。[14]
整体而言,1990年是大陆招收台湾学生人数急速增长的一年。由于台湾方面的媒体逐渐开放,大幅关于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情况的报导间接影响台湾学生到大陆求学的意愿(尤其是想学中医的学生),且人数愈来愈多[15]。在大学本科招生方面,1990年,北京大学等7所大学发布联合招生简章,并在各报名地点发行《考试大纲》,考试地点由香港考试局和澳门中华教育会安排。1998年,教育部特别批准开放福建师范大学及福建中医学院于1999年以单独招生、单独考试的方式招收台湾学生。可以说,该政策是大陆进一步加强两岸交流与推动台湾认可大陆学历的积极做法。
此外,根据学者王嘉州、李侑洁等人归纳的大陆对台湾高教交流的政策发现,大陆政策有逐渐松绑与扩大层面的趋势。例如,除了提高对台湾招生的优惠、将台湾学生比照大陆学生收费外,大陆还逐年增加两岸青年交流活动、承认台湾大学学历、开放15类专业证照考试资格、高三学生凭台湾学测(高考)绩优成绩可直升大陆的大学等[16]。其中为了促进台湾青年学子赴大陆交流,自2006年,大陆全程给予台湾学生落地接待的政策,深受台湾学生欢迎,受益者众多。近年来,许多大学生通过两岸大学姊妹校等交换形式,前往对岸高校进行数月至1年的交换学习。由于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一开始只承认大陆地区41所学校的学位(后增至111所高校),多数台湾交换生在大陆姊妹校所选修课程的学分无法获得抵免。但每年仍有不少台湾学生选择到大陆进行学术交流与交换学习。
(2)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与交换的影响
如上所述,从1979年大陆开放对台湾招生到2014年为止,在大陆交换学习的台湾学生人数超过3万人,学生选择的主修专业包括传统中华文化学科、中医、经贸、法政等。其中大部分台湾学生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大陆学历不被台湾认可,因而必须选择留在大陆工作,或就职于台湾的私人企业。相对地,大陆在2005 年则公布一系列对台湾文教交流的新措施,如降低台湾学生的学费、为台湾学生提供奖学金、对招收台湾学生的院校进行专项补贴、协助台湾学生就业、认可台湾高等学历等,以吸引台湾青年学子前往大陆就学[17]。可见,两岸当局对于台湾学生到大陆求学的态度与政策迥异。
从“留学”的定义来看,台湾学子赴大陆求学严格来说只能算“准留学”[18],因为台湾和大陆有着相同的语言、文化等基础,使赴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缩短了国外求学所遇到的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的适应过程[19]。尽管如此,这些台湾学生在两岸关系中仍属于特殊群体。在大陆高校中,当地人对他们以台湾同胞身份相待,所以可以住在留学生宿舍楼、免修政治课程、由学校专人负责辅导等。回到台湾之后,他们又被特殊对待,如其学历大多未能得到承认,所以在求职过程中常常无法获得同等待遇。
然而,这些身份特殊的台湾学生也可能成为推动未来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群体。由于两岸交流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利用台湾现有优势、培养熟悉两岸事务的专才,以应对日益繁杂的两岸交流问题,是开创两岸新局面的关键。
从1990年至今,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与交换人数的增加,与台湾“戒严令”颁布之后大陆信息较易获得,以及海峡两岸各项交流日益频繁有关。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与交换人数呈稳定上升之势,交流的学校从沿海地区扩展到内陆地区。在这种潮流下,大陆对台招生与交流政策势必延续原有的发展,也将对台湾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磁吸效应,形成又一批台湾人才流向大陆的趋势。台湾学者詹盛如在调查两岸教育合作将如何影响两岸的人力资本流动时发现,在大陆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各方人才,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时,台湾可能将面临人才流向大陆等问题。[20]
2.大陆学生赴台湾交流政策
(1)学位生政策演变
1987年11月,台湾放宽大陆杰出专业人士到台湾的限制,间接促成日后大陆游客访台的政策。1993年,台湾更进一步开放大陆专业人士和学生以文化教育交流的目的到台湾访问,迄今人数已超过数万人。两岸在进行高等教育交流时,无论短期交换或长期学习,双方学生对两岸社会的认知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尤其大陆学生停留台湾愈久,愈能深入了解台湾的民情风俗和高等教育发展特色。[21]
近年来,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中最大的突破当属2010年台湾认可大陆41所高校学历及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就读政策。这项政策实施前后历经10余年,台湾“立法院”于2010年8月三度修正并通过《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22条、《大学相关规定》第25条及《专科学校相关规定》第26条,开放招收大陆学生到台湾攻读学位,开启了两岸高等教育交流的新一页[22]。其中,招收大陆学生政策中仍有若干限制规定,例如仅认可大陆学术声望卓著、办学质量绩优的高校;规定每年赴台大陆学生的招收总量;对于医学、高科技等领域学历限制认可;不予加分优待;大陆学生招收人数采取外加名额形式;政府不编列大陆学生奖助学金预算,但各大学或社会团体提供的奖助学金不受此限;大陆学生到台湾以就学为目的,不得到校外打工或兼职;大陆学生停止修业或毕业后须离开台湾;不得报考公职人员考试与证照等[23]。这些政策引起大陆当局的高度重视。
尽管如此,2011年9月,大陆学生开始正式到台湾攻读学位的人数从最初的965人、2012年的989人、2013年的1865人,到2014年的1804人。四年来,台湾的大陆学位生共有约5623人,且有173人已完成学业,陆续返回大陆就职或深造[24]。大陆学位生每年到台湾的人数上限是台湾大学生总量的2%。相比之下,每年仍有大量大陆交换生进入台湾的各高校求学。例如,2010 年以前,大陆学生只能通过交换到台湾研修,据统计,2007年只有 823 人,2008 年增加到1321人。加上近年来台湾大专校院因少子化招生压力倍增,大陆也积极拓展两岸交流,以致大陆交换生人数由2009年的2888人、2010年22488人,激增至2011年的31110人。[25] 2011年9月,大陆学生首度到台湾就读大学院校,其中台湾公立大学只可招收研究生,私立大学则招收大学本科生。到了2012年,台湾逐步增加对大陆学历认可的高校,如由原先41所增加至129所,招生省市也从沿海6省市增为8省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辽宁。2014年,又透过两岸教育交流规范的简化与松绑,检讨对于大陆学生的招生、就学状况及相关法令,并增加两岸大学“双联学制”的可行性。
研究显示,虽然多数大陆学生对于赴台就读持正面态度,认为到台湾的学习经历可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体会到了两岸文化、教育和制度上的差异及互补之处,但也有一些人在台湾就学期间感受到一些“特殊待遇”,包括因上述招生政策所带来的限制等[26]。比如,多数大陆家长与大学生不了解台湾高等教育制度;对台湾高校认识有限;学费与生活费比大陆部分高校贵;大陆学生对台湾整体环境缺乏认识;台湾尚未为赴台就读的大陆学生提供毕业就业与长期居留的机会;文化刺激不及国外多元;未提供政府部门的奖学金;一流大学的办学经费不如大陆顶尖高校充足等。这些都会影响大陆一流学生赴台就读的意愿。[27]
(2)交换生政策演变
除了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就读与承认大陆百余所高校的学历外,近年来,通过两岸大学姊妹校交换形式,前往台湾高校进行数月至1年交换学习的交换生人数亦逐年提升。台湾各大学自1999年招收大陆交换生迄今,根据台湾元智大学原校长彭宗平分析,目前台湾147所大学中,已有超过 115所(将近八成)大学与大陆300多所高校签订了姊妹校约,总合约数多达1039个,为学生提供共计约8000余个交换机会[28]。其中大陆交换学生来台湾可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大陆学生到台湾主要参加短期的学术交流活动;1998年前后,台湾“清华大学”与大陆李政道基金会合作,邀请首批大陆学生到台湾进行为期6~8周的研修,引起各校起而效仿;2008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将大陆学生到台湾的时限4个月延长为1年,可称为第三阶段的序幕[29]。到台湾进行短期交流与交换的大陆学生人数从2009年的857位,增长到了2012年的约2万人(包括两星期到两个月的短期交流生)。[30]
(3)大陆学生赴台湾求学与交换的影响
随着大陆学生的到来,愈来愈多人关注大陆学生对于台湾的学业、社团、生活与文化适应,以及对台湾高等教育的整体影响等问题。研究显示,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就学有助于增强台湾高等教育学府与其他国家或地区高校的竞争,也将影响未来台湾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发展[31]。台湾凭借与大陆语言、文化共通,地理位置相近,大学校园的自由多元与信息开放,学费与生活费较香港及欧美国家低廉等因素,吸引了若干与台湾地理位置相近省份的大陆学生到台湾求学[32]。因此,整体而言,招收大陆学生可能会为台湾带来重大影响,包括增进两岸青年文化互动与了解,扩大学生视野,刺激台湾学生的学习动机,解决台湾的大学招生人数不足问题,增加学校收益,达到两岸关系正常化与永续发展等目标。[33]
研究发现,即使在海外留学,大陆学生仍向自组的社团靠拢,易局限在封闭性结构的社会网络中,影响其与本地生的交流。台湾与大陆的文化有相通之处,大陆学生在台湾学习所面临的语言、文化等障碍较小。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就读大学,不仅可以促进两岸青年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良性学习互动,也攸关台湾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其重要性毋庸置疑[34]。因此,如何透过招收大陆学生的机会,整合各级教育资源,发挥两岸高教互补的效果(如透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输出台湾技职教育等),再造两岸共享文化创意市场;结合传统与创新的动力,日后进一步推动华人圈的学术研究,合作建立世界级的华人学术期刊等,都是在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之外,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35]
三、两岸化概念与族群接触假设
如前所述,随着大陆经济的崛起与两岸关系的和缓,两岸面临全球高等教育人才流动与竞争的挑战,有必要重新检视双方大学生交流的成效与困难,以协助双方的理解与定位,甚至在全球竞争中,进一步达成两岸高教合作与互惠的局面。
本文将“两岸化”(cross-straitization)定义为“两个地区之间的文教交流能降低冲突,进而带来和平的过程”。换句话说,随着两个地区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程度升高、密集,其彼此之间的和平程度也会提升(见图1)。
美国学者高尔顿·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的“族群接触假设”(Contact Hypothesis)主张透过不断接触,减少族群之间的摩擦、增进彼此的了解及接纳度。本研究的确发现,两岸大学生之间的确存在该理论所述的“过失无知”(faulty ignorance)现象,即两岸大学生在交流前,的确存在对双方的刻板印象;但双方经过交流,透过不断地接触后,不但比较能设身处地了解彼此的想法,甚至进一步成为朋友的新关系。[36]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主要在于检视与比较两岸大学生交流的发展与成效,透过文件分析、文献探讨等方法,回顾两岸交流相关政策、两岸大学生在对岸求学与交流的发展过程,以及“两岸化”与族群接触假设,对于大学生交流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最后,以此检视两岸高教交流的成效。研究发现,尽管两岸对于彼此的招生政策各有不同的着眼点,但双方近20年来都朝向透过交流来增进下一代彼此理解且逐步开放的方向发展。无论是长期留学,还是短期交换,两岸大学生之间的交流都获得了长足进展,双方学生对于两岸社会等认知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两岸大学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双方的相互理解与认识,进而降低两岸的隔阂与敌视。换言之,两岸大学校园如能营造更多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就可增进双方的认识与友谊。
参考文献:
[1]黄昆辉.大陆政策与两岸关系[R].台北:“行政院”大陆委会,1993. [2]周祝瑛,杨景尧.教育愿景2020 [M].台北:学富出版社,2012:51~81.
[3]周祝瑛.留学大陆Must Know[M].台北:正中书局,2002.
[4]中共对台文化交流策略文件汇编[G].“行政院”大陆委员会,1995.
[5]李蜚鸿.中国崛起.台生成两岸沟通桥梁[N].旺报,2012,04(11).
[6]高孔廉.两岸文教交流的过去与未来公共政策论坛之高等教育系列12:开放陆生来台对台湾教育、文化、经济的冲击[R].台北:台湾政治大学,2009.
[7][22]陆委会.陆委会委办及补助办理之两岸文教交流统计图[EB/OL].http://www.mac.gov.tw/lp.asp?ctNode=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