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生态农庄设计一般性原则的探讨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N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讨了生态农庄设计的指导思想;认为生态农庄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利用原有资源、采用情趣设计、展示乡村文化的设计原则。从生态规划、景观规划、交通规划、旅游规划、市场规划的层面分析了生态农庄的设计内容。
  关键词生态农庄;新农村;生态旅游;休闲娱乐
  中图分类号S1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265-02
  The Discussion of General Principles of Ecological Farm’s Design in New Rural
  HAN Shunren et al(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31)
  AbstractThe guiding ideology of ecological farm’s design was discussed, it was thought that the ecological farms should obey the design principles, inclu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tilizing original resources, adopting funny design, displaying rural culture. The design content of ecological farms was analyzed from layers of ecological planning, landscape planning,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market planning.
  Key wordsEcological farms; New rural; Ecotourism; Recreation
  十八大報告中提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缩短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势在必行。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发布数据。2013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6亿人,城镇常住人口73 11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2 961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农民人口所占的比重依然很大,因此促进农村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农村本身。在当前的农村环境中大量的土地由于农民的外出务工而闲置,其根本原因就是农耕收入偏低。而另一方面,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绿色环保成为人们生活新的追求目标,但市场上此类产品不多。集约型、知识型、生态型、产业型的“生态农庄”模式有望成为农村发展的新形态,同时也可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1生态农庄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态农庄是以绿色、生态、环保为目标,以资源有效利用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集农业生产深加工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规模集约化农业公司。
  生态农庄的出现是农业发展进步的标志,它应体现更好的设计理念,即强调以农业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的多元化功能表达;强调以农产品与文化底蕴相融合的主题营造;强调农业与休闲娱乐产业的充分结合;强调生态优先的乡村氛围营造。
  2生态农庄的设计原则
  2.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原则是生态农庄所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它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农庄的水源、土地、动物和植被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2.2利用原有资源在庄园的规划区域里存在大量的现有资源和地形特征,对于这些资源和地形特征在规划期间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和充分利用,结合这些资源、地形特征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尽量避免大兴土木,在不破坏庄园本来面貌的前提下保证庄园的自然性和经济性。
  2.3情趣设计现在的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压力的增大,人的精神世界大部分时间都处在紧绷的状态下,人们极度需要缓解这种紧绷的状态。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研究认为人的知觉组织原则是这样的:当人们看到符合心理需要的图像时则会消除紧张感,产生愉悦感。因此庄园的每一处画面都应该以视觉愉悦为前提,以情趣设计为原则,最终使游客达到放松自我的目标。
  2.4展示乡村文化生态农庄是展示农村生活环境的基地,生态农庄的规划和设计一定要加入当地的文化特征。以文化为切入点,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乡村食品以及文化底蕴,进而提高生态农庄的文化内涵,最终达到通过文化展示生态农庄,通过文化展示农村生活,通过文化吸引游客的目的。
  3生态农庄的设计内容
  3.1生态规划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会中新加入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因此在庄园的生态规划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3.1.1土地合理利用。首先对当地经济、文化、社会、资源、环境系统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资料收集与实地勘探,然后分析并确定该地区的经营定位与规划方向,最后确定每块区域的用途和适宜的植被、农作物,使土地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3.1.2土地健康平衡。土地是农作物生长的根本,土地质量决定了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在确定土壤中各种元素含量后,有目的性的对土壤进行施肥。在传统的土地耕种模式中通常以化学肥料为土地增肥,但在生态庄园中以非化学合成的自然肥料为土地增肥,真正做到“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品质及产品,并且避免了化学污染,为最终收获绿色无污染产品打下坚实基础。
  3.1.3植物健康。绿色无污染是农庄经营的目标,因此在整个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严禁使用农药等化学药品。在此期间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合理的控制作物所需的水源、光照、营养元素等,确保作物果实的高品质。在除虫期采用人工除虫、生物除虫、物理除虫等方式。例如:猫薄荷能有效驱除跳甲、蚜虫、铜绿丽金龟、南瓜椿象、蚂蚁和象甲等;另外采取防虫网、黑光灯、沾虫板、杀虫灯等物理手段也可减少虫害对农作物的侵蚀。为了减少污染率,需要在庄园周围建设缓冲区域,防止周围环境对庄园内部作物的污染。   3.1.4动物健康。为了达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在庄园内部饲养少量的食草性动物。由于庄园内部生长的都是绿色无公害植物,放养的动物肉质会远远高于市场上饲料饲养的同类动物肉质。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可以根据动物的成长进程采用科学的人工投食方式来增加动物的营养并提高其免疫力,确保动物的健康成长。同时动物的粪便也可以用作农家肥,减少庄园的经济负担。
  3.1.5循环合理。 在庄园的内部由于季节的变化每个时期都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对这些废弃物的处置成为评价一个庄园生态性的重要指标。这些废弃物可以直接处理后用作动物的饲料;也可作为沼气生产的原材料。沼气废渣可以用作田间和池塘的肥料,废水可以用作杀虫剂,沼气可以直接用于生活。
  3.1.6消费者健康。消费者的健康是生态农庄存在的最大意义,因此在整个农作物和动物的成长过程中,庄园主要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确保成果的绿色无公害。只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生态庄园才能持续发展。
  3.2景观规划
  3.2.1景观规划原则。生态庄园的主要内容是农业,因此在对庄园内部进行景观规划时不应废农造景,而应以农为景;在不抛弃原有的生产价值上追求生态、社会和文化价值;在农业原有生产价值的基础上,增加社会、生态和文化价值;在农业生产价值基础上,开拓农业生态、观光的新价值。因此耕地和环境资源成为生态庄园存在的依据和基础。
  在景观规划的前期要充分收集信息,根据地域差异以及自然、人文环境特色确立主题,对开发项目精细加工、论证,不断创新,遵循奇趣性、参与性、多功能性的原则来进行。尤其要注意景点的区域合理分布与特色的培养,以特色占领市场,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这样才能组合开发出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态农庄[1]。
  3.2.2原有地形处理。地形处理是建造生态农庄的基础,也是建造生态农庄的必要条件。应根据农庄实际地形和环境条件灵活造景,有山靠山,有水依水,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和原有地形,稍加人工修饰和点缀,便能成为风景名胜。这就是所谓的“自称天然之趣,不烦人工之事”。在利用原有地形时,选址最为关键,良好的自然条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3分区地形处理。 因地制宜,随势生机。在农庄绿地中,不同的活动对地形的要求有所不同。要想在一块土地上创造多种景观效果,首先必须进行合理的地形改造,再进行合理布局,依低挖湖,据高堆山,或适当平整土地,使农庄的地形富于变化,并利用地形组织空间和控制视线。同时,在农庄建设过程中根据分区选择地形,地形变化本身也能够形成灵活多变的庄园空间。比如:种植区和游客集散区要求地形平坦;休息区和游览区要求有山林溪水等。要通过各种庄园要素的配合,形成自然丰富、优美的农庄空间,满足农庄种植、游览、休息、观赏等活动的需求。
  3.2.4地面排水处理。庄园中的地形是具有连续性的,庄园中的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彼此不可能孤立存在。每块地形的处理既要保持排水及种植要求,又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力求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因此在农庄中要利用自然地形的坡度进行排水,最佳排水坡度为1%~5%。同时,在创造起伏地形时,要合理安排分水线和汇水线,以保证地形具有良好的自然排水条件,在农庄中每块绿地都应有一定的排水方向,可直接流入水体景观或由铺装路面排入水体景观[2]。
  在农庄中排水坡度允许有起伏,但总的排水方向应该明确。在考虑坡面的稳定性时要注意,如果地形起伏过大或坡度不大但同一坡度的坡面延伸较长时,则会引起地表径流,从而产生坡面滑坡。因此,农庄在做地形处理时,地形起伏应适度,坡长应适中。一般来说,坡度<1%时地面容易产生积水,地表不稳定;坡度为1%~5%时地面排水较理想,适合大多数活动内容,但当同一坡面过长时,显得比较单调,易形成地表径流;坡度5%~10%时的地形具有起伏感,排水效果良好;坡度大于10%的地形只能局部小范围地加以利用。
  3.3交通规划
  3.3.1原则。庄园的交通路线要满足庄园的开发建设及游客的旅游观光[3];要便于庄园各个区域之间的联系;要富有情趣性和创意性,使游客充分感受庄园的魅力;要根据人的体力消耗情况适当设置休息区,使游客感受到庄园的人性化;要根据道路的状况合理设置路标,以便于游客旅游;要根据人的视觉状况合理配置植被,缓解游客的视觉疲劳。
  3.3.2方法。①根据庄园的功能划分确定连接庄园的各个功能分区的一级主干道路。②根据主干道路的位置确定主干道与各区域的连接路线。③确定各个区域内部的二级主干路线。④确定各个区域内连接各个景点及人行小路的路线。
  3.4旅游规划
  3.4.1主题定位。旅游业作为一种投资少回报高的可持续性产业广泛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生态农庄的开发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主题,要以庄园自身的特色吸引游客,使其与周边的旅游资源有明显的差异性,不能为了跟风而开发已经存在的缺乏差异性旅游资源。生态农庄主题的确定可以根据农庄所处环境的自然资源来确定,确定的方式有:以量确立,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自然资源所体现的庄园内涵;以质确立,品质最高、最重要的资源所体现的内涵;以乡土文化为线索重新塑造的主题;以生态文化为线索重新塑造的主题;以传统文化或现代文化为线索重新塑造的主题。
  3.4.2季节主题。农业具有显著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生态农庄作为兼具农业和旅游业的统一体,必须根据季节的变化和农业资源的变化推出不同的主题旅游活动。这样既可以避免生态农庄的一成不变,保证生态农庄旅游主题的多样性,又可以确保游客的重游率。
  3.4.3趣味教育。在庄园的目标人群中,儿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趣味教育成为吸引儿童及家长的一大亮点。在趣味教育的过程中儿童可以快速了解绿色食品的高营养价值和农具种类以及使用方法;成年人则可以通过趣味教育了解绿色食品的鉴别方法和膳食的营养搭配等生活常识。   3.5市场规划生态农庄的开发是为了在农业发展的同时让大部分人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感受到休闲、安逸的乡村气息[4-5]。因此生态农庄旅游业的目标对象也是大众人群。可能在开发初期会选择一些高收入、高文化层次的人群作为目标人群,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现代旅游项目。但从长远看来生态庄园要以普通市民作为目标对象,满足不同阶层的人的需求。不能把生态庄园作为富人的集散地、游乐场,要充分体现为大众服务的理念。生态庄园的目标对象除了要层次深,更要求范围广。要充分开发生态庄园的人文资源,使农业通过生态庄园与艺术界、教育界、科学界等联系起来。
  为了扩大生态农庄的市场影响,生态农庄应按季节举行一定的主题活动来吸引游客;为了增强生态农庄在游客的心中的印象,农庄的要以乡土文化为切入点为自己增彩,避免游客在休闲放松的时刻再一次感受到城市的气息;为了进一步提升生态农庄的自身形象,生态农庄要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例如:举行农产品交流会、农业学术讨论会、中外交流会等。
  4结语
  我国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为农、林、牧、渔业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面积的平原和盆地非常适合生态农庄这种集中种植模式。生态庄园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组织模式,其开发与建设应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气候条件,这是生态庄园存在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前提。其次,合理的农田景观结构和艺术搭配是体现生态庄园自身特色的基础,同时也是使消费者感受生态庄园的乡村气息和休闲氛围的保障。因此新农村生态农庄的建设与发展要坚持生态环保、以农为景、面向大众、乡村文化展示的原则,同时还需要当地政府、科研院校以及其他理论工作者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关宇,王先杰,王洪成.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北方园艺,2004(4):12-13.
  [2] 李婧.浅谈竖向设计对大型郊野森林公园景观营造的作用——上海顾村公园(一期)实例[Z].2012年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2012.
  [3] 戴娜.生态农庄规划设计探讨[J].林业建设,2008(2):65-67,68.
  [4] 郭飞,周秉根,韩钦臣.生態农庄—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10):5-6.
  [5] 孙光堂.生态庄园经济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问题,2013(9):101-104.
其他文献
摘要介绍了石蒜在落叶人工林(杨树林和马褂木林)下的引种及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地选择及整地、栽植季节、种球准备、栽植、管理等方面内容,并从中总结出引种栽培石蒜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以期为落叶人工林下石蒜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蒜;落叶人工林;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221-02  Technique for Introduc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刚毛柽柳水通道蛋白ThPIP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活性分析。[方法]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到刚毛柽柳ThPIP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 241 bp启动子序列,并通过PLACE和PlantCARE预测启动子序列中所包含的主要顺式作用元件。将该启动子替换pCAMBIA1301上的35S启动子,构建融合表达基因proThPIP∷GUS,通过基因枪瞬时转化烟草,并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结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杀虫剂对松墨天牛延伸因子2(MaEF2)的影响,为深入研究MaEF2的功能、利用延伸因子基因靶标有效防治松墨天牛提供参考。[方法]从松墨天牛文库中分离得到EF2cDNA序列,利用RTqPCR技术测定了11种杀虫剂胁迫后MaEF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得到的MaEF2基因的部分序列,长度为1 184 bp,编码287个氨基酸;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枫毒蛾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方法研究了枫毒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结果]枫毒蛾在南京1年发生3代,幼虫取食枫香树叶,幼虫共6龄,活泼,喜光,但不群聚生活,蛹为裸蛹,分布在地表1~2 m的树叶背面,成虫趋光性较强,羽化期分别在6月上中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中下旬。[结论]为枫毒蛾的防控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枫毒蛾;生物学;防治  中图
期刊
摘要经过调查,在盘县发现西康玉兰36株,无幼苗,其分布方式为单株散生分布;植株繁殖以伐后萌蘖为主,缺乏更新层,种群处于衰退阶段。分布在海拔2 200 m以上,位于喀斯特山峰的顶部,地貌类型属玄武岩侵蚀剥蚀地貌。森林生态系统以喀斯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主,土壤为上二叠统玄武岩发育形成的山地黄棕壤。繁殖途径单一、种子萌发率较低、自然环境破坏是导致西康玉兰濒危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盘县;西康玉兰;资源现状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磁效應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液体发酵培养的影响。[方法]利用场强为0.10 T、0.25 T、0.40 T恒定磁场,以流速为1 m/s,分别对普通水进行9次处理,串联(SC)磁场处理3次的磁处理水,用于液体培养蛹虫草,研究了生物磁效应对蛹虫草胞外蛋白酶、淀粉酶、多酚氧化酶、虫草素、虫草酸、多糖含量及菌丝干重的影响,并且对胞外酶活性与以上指标相关性进行
期刊
摘要以哈尔滨松花江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工程方法中的系统诊断技术对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诊断,在此基础之上,综合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Delphi法等方法构建了以“终极目标—理念目标—原则性目标—策略目标—具体目标”为基本架构的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体系,并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针对哈尔滨市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态度与行为进行测量与评估。结果表明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水曲柳花粉成熟和飞散的关键因素,揭示花粉飞散规律,为水曲柳种子园的设计及升级改造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苇河林业局青山林场水曲柳种子园进行初步研究,对水曲柳开花期间花粉在时间和空间分布,水平和垂直分布,及花粉的飞散规律进行观测研究。 [结果]园内雄花于5月10日开始散粉,散粉期从5月10~15日,花粉浓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以及水平和垂直分布与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花粉浓度的最大值(
期刊
摘要[目的]提高乳酸乳球工程菌表达L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水平。[方法]对培养基种类、接种量、培养温度、诱导剂浓度、磷酸甘油二钠浓度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使用DifcoTM M17 Broth培养基培养乳酸乳球菌时,L苯丙氨酸解氨酶表达活性最高;磷酸甘油二钠对L苯丙氨酸解氨酶表达活性有较大影响,可提高活性93.8%。通过正交试验,得到PAL最佳表达条件为接种量2.0%,培养温度30 ℃,磷酸甘油二钠
期刊
摘要利用桓仁县1953~2010年逐月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干燥度和伊万诺夫蒸发量等分析方法,对桓仁县58年来温度、降水和土壤蒸发量进行分析。結果表明,近58年桓仁县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升高趋势,降水为下降趋势,暖干化趋势明显;月土壤蒸发量与降水量一样具有峰谷变化,土壤蒸发量5月最大,1月最小;58年来年土壤蒸发量呈增加趋势,线性倾向率为2.95 mm/10a,土壤蒸发量除夏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