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嵌入经典古诗文的有效实践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rab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学生进行经典古诗文的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以一种不露痕迹的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经典古诗文就是像呼吸空气那样自然,伴随学生学习,不增加负担,不增加压力的情况下便可将传统教育中的诸多优势运用到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以弥补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经典古诗文的语言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并能积累一定的经典古诗文,达到“厚积薄发”之功。
  在阅读教学中与古诗文的有效整合,在什么时候嵌入达到最佳效果?我做了很多探索与尝试,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文中嵌入古诗词,与现代文互相促进的效果
  阅读课上在既不增加学生负担,也不能延长课堂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尽量多学经典,并做到學以致用,要达到这样互相促进的作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年级上册阅读课《孔子拜师》,这篇课文讲述了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在研读课文时,我从重点句子“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入手。首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来体会句子“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的意思,孩子们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有的说,我这个单元测验获得了95分,下个单元要达到98分,这就是学无止境……以后出来工作了还要继续深造,这也是告诉我们学无止境。”学到此学生基本感悟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求学精神。
  课上抓住嵌入的时机创设“现代版”易于学生理解的场景,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也很快记住了这些名言。由此可见这样的嵌入方式达到了现代文与古诗文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作用,学生不但学好了课文,增加了阅读量,也加深了对原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二、课后嵌入古诗词,与现代文互相促进的效果
  把古诗文嵌入到阅读教学中,方式可多样。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在嵌入经典古诗文这环节上,我做了很多的设想和筛选,因为考虑到嵌入的是描写春天的经典古诗,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开始预设在课前嵌入,但学生对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还很模糊,如果课前嵌入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接着又考虑在学习完小兴安岭的春天后嵌入,但也觉得这样会让学生感觉到对整篇课文教学的不完整,最后就确定在课后嵌入。
  三、总结嵌入古诗词,与现代文互相促进的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嵌入经典古诗文,找准嵌入的时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六年级下册的《伯牙绝弦》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感人肺腑的故事。本课难点在于理解“知音”,理解伯牙遇见子期的欢喜与失去子期时摔琴之举,背后失知音的痛苦。上课的时候我一开始采用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熟悉课文,接着借住课文的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进而再读与背诵。最后在背诵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说这个故事。
  为了突破难点,达到让学生感情的升华,我把嵌入的内容放在了学生总结了全文之后。把嵌入文段放在“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两人是难得的知音后,伯牙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知我者,子期也!”感受了伯牙的欣喜若狂后,我用煽情的背景音乐和导语“这短暂的相遇让他们彼此成为知己。在分别的时候,他们约定,来年中秋之际在此聚首,以诉衷肠。然而,第二年秋天,当伯牙带着这份欢乐与激动前来赴约时,得到的却是子期不幸染病而亡的噩耗。
  通过读和对词句的理解,学生能感受到伯牙的伤心与难过,也很好地理解了伯牙破琴绝弦的举动,感悟到知音的难得,让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语文是实际上就是一门语文文字综合性与实践性集为一体的学科。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利用学习语文文字的同时,吸收中国文化的传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吸取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学习传统文化作品,并加强领悟,可以促使学生潜移默化的认识民族文化,培养民族情感。由此可见,小学阅读教学中嵌入经典古诗文的重要性,只要我们根据课文内容选好嵌入点,找准嵌入的时机,不管在课中、课后嵌入经典古诗文,与阅读教学进行整合都是互相促进,达到共赢的。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下怎样的一堂课算是好课?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评价课堂教学?针对这些疑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对于课堂教学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理解  传统的认识大致上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认识,认为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这种看法就是认为教学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去直接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而是通过前人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来认识。在这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单元整合教学应运而生。那么,在单元整合教学中,怎样上好复习课呢?下面我以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复习课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的本质是个性化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文本展开对话,亲历阅读实践,留下阅读印记,才能真正有所得,才能使阅读能力得以提升,学习能力得到发展。而阅读时写批注,记录自己初读后的所思、所悟、所疑,留下思维的痕迹,阅读可以走得更远。  一、“火眼金睛”寻找精彩之处  一篇好的
期刊
从历年高考考查语文的知识点来看,辨析并修改病句是一个必考点。而辨析病句又是学生们的一个难点。其实病句的辨析有时候还是有一定的方法可循的,辨析病句“十看”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辨别出病句。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学生们每一个句子都从语法结构上去划分句子成分来辨析病句所花的时间,还可以提高学生辨析病句的准确率。  一、看介词  1.由于句首滥用了介词,句子的主语往往会被淹没。  如: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
期刊
一、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1.方言是我国汉民族聚集区的某一区域的语音,是该区域内的本地人沿袭下来的,并长期共同使用的一种有独特发音特点且有别于其他区域发音特点的语音。其特点是:  (1)具有区域性;是某一区域内地当地人的通用语;  (2)具有区域独特性;方言的发音有区域特色,如江浙方言n-l 不分,一律发[ l ];山西方言平翘不分,前后鼻音部分一律发后鼻音等。  (3)沿袭了古代汉语的发音特点;
期刊
案例描述:  在幼儿手工活动中,教师给幼儿提供了超轻粘土,让他们利用粘土进行手工制作。在颜色鲜艳、制作精美的手工作品吸引下,幼儿对教师准备的超轻粘土产生了兴趣,积极投入到手工制作中。在制作过程中,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制作出各种物品,如,小兔、房子、小娃娃等,动手能力较弱的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也能制作出简单的物品。在制作完成后,教师让幼儿展示了自己的手工作品,并让他们根据制作
期刊
在还没有认识我的邻居之前,我便先认识了她家的阳台。  一般住宅小区的阳台都是普普通通的,由灰白棕色调的石砖和单调的透明玻璃拼接而成,和灰蒙蒙的天空面面相觑。顶多点缀几件在衣架上摇摇欲坠的衣物,让人没有再多看一眼的欲望。  可邻居家的阳台却那样好认,在一片灰色中,二楼突兀出来的绿意,像沙漠中的绿洲让人眼前一亮。一开始阳台上只是摆着几盆简单的绿萝,慢慢地,邻居家的女主人便摆上了各种植物花卉。都不是大的
期刊
我就像个猎人,窝在洞口,蜷缩身体,眼怔怔地盯着洞外。  每一个同样的时间,都会有一只灰兔,蹒跚着走过。  我就这样固执地守在洞口,守了八年。  最开始,灰兔的脚步轻快、欢乐,蹦蹦跳跳。后来,它的脚步渐次变得缓慢悠长,步伐拖沓。  偶尔的时候,会有白兔和它一起在我面前经过,它们的步伐紧凑一致,他们时不时交头接耳,时不时目光对视,笑意满怀。  每当这时,我都会扔出炸弹,炸弹会刚刚好地落在白兔身上,白兔
期刊
一、背景  幼儿期是社会性萌芽时期,开始喜欢友伴和团体的游戏活动,同时又是自我为中心的阶段,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经验,兩者相互冲突矛盾的结果,便产生了攻击性行为。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时,成人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矫治。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  不能吃亏——“奶奶说别人打我,我一定要打还的。”在“贴人”游戏过
期刊
学校文化是校园的魂,也是学校的根,是学校焕发生命活力的源泉,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精神内核。学校文化不仅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而且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经典美文是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和现当代的优秀的诗文。从经典美文入手,努力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配合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可从根本上优化校园文化,让校园更美好。  一、经典美文,营造清雅环境  校园环境是一种直观性文化,它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