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及转化对策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ang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工作以来,至今本人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及班级管理已有十多年。发现每届学生中不管是什么层次的班级,总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数学学不懂而感到困惑,有不少学生因为数学学不懂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大学梦破灭。随着新教材的推进,高中数学学习的任务越来越重,教学时间越来越紧,使得数学“学困生”的队伍不断壮大。造成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很复杂,可能有学校的、教师的、也有家庭的、社会的、学生自身的(心里的或生理的)等多方面原因。为了解数学“学困生”的真正成因,最终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就此,本人对部分高中学生,尤其是对高中数学学习存在的困难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被调查学生由高一、高二、高三不同年级学生构成,其中包括数学成绩相对落后处于中下水平的学生,平时对数学学习兴趣低的学生。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都是针对那些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发放问卷共540份,收回532份,回收率达98.5%。调查内容主要是针对数学学困生在平时学习数学的一些心理反应和学习数学的习惯。目的是找出造成这些学生成为数学“学困生”的原因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下面就本次调查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本人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及转化对策与同行共勉。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的现状
  1、从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看,有80%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处于一般水平。很多学生没有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课前很少预习,课后几乎不巩固。这说明对数学学习兴趣的不浓可能是造成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初始诱因。因此如何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让兴趣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主要动力应成为数学教育关注的重点问题。
  2、从学生平时完成数学作业的情况来看,有70%的学困生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数学学困生的作业虽然都能按时交,表面上是做了作业,其实大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独立思考和完成,而是抄同学的或者直接抄参考答案应付而已,做完作业其实什么也不知道,相当于没有做。以这样的学习方式学习,时间一长自然成为学困生。在他们看来,作业不过是一种任务,根本不当回事,从内心根本没有认识到作业的重要性及不负责的危害性。这样的学习态度,时间长了自然成为数学学困生。如何让学生从心里认识到学习数学不是任务,而是提高知识文化水平不可或缺的方式,一个正常的人要活得更好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式,这是人生的需要。
  3、从学生平时学习数学行为习惯来看,有60%的学生认为在数学学习中,最困难的是找不出“思路方法”。其根本原因是从来就没有思考过,也不想思考,更不想深入地思考。大部分学生课后主要的学习方法是只“看题”而“不做题”,根本就不动笔去书写过程,最多看一下例题,了解一下大概思路就算学习了,对问题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根本就没有深入。在学困生的头脑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学习经验的积累,没有形成学习数学的一种思维模式。当面临一个新的数学问题时,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就算知道一点,也是眼高手低,根本书写不清楚,书写要么违背题意,要么就是简单几笔,根本看不出他是如何想的。学困生对数学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书写习惯是造成成为数学学困生的主观原因。
  4、从学困生课后与教师,同学的交流沟通来看,有50%以上的学生几乎不跟数学老师交流沟通,几乎与同学不谈数学学习方面的问题,每节课下来懂还是不懂根本就不在乎,从来没有把学习数学作为一回事来做,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不主动想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是学困生的一个通病。
  5、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习惯来看,90%的学生不会站在数学方法的高度来学习数学。
  二、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对策
  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数学“学困生”的产生原因主要还是学生的主观因素造成的,如完成作业以抄为主,本着应付;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对自身的要求不高;不与教师、同学及时沟通交流;教辅材料不能及时的完成,甚至不做,对数学题“只看”不做的不良习惯等。同时也存在一些客观因素,如教师的关注不够即时,辅导不到位;教师没有重视对兴趣的培养;家庭教育的不科学不合理,家长要求过低;没有提供让学困生获得再次学习的机会和环境等都是导致学困生产生的原因。改变学困生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可以说是根本,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如何有机结合,为数学学困生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进行再次学习值得思考。为此,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做法,仅供参考:
  1、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1)让学困生试着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应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渴望。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紧迫感,从而使数学学困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2)在教学中穿插数学史的讲解,通过一些数学历史中有趣的故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数学教学中设计思维碰撞的平台,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使其产生思维冲突,再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让其在不断的思考中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乐趣,获得一种成功后的快感,让学生变为“想思考”而不是“要思考”。
  2、加强数学学困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1)培养数学学困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对学困生课前、课上、课后完成作业的情况实行三监控,对不完成任务,抄作业,弄虚作假作出严格的处罚。
  (2)加强对数学学困生课后的辅导工作。如采取“一帮一”等手段对学困生进行必要的帮扶。
  (3)纠正数学学困生只看不做,只抄不思的不良学习习惯。课堂上创造必要的机会让学困生上黑板书写,对其错误及时纠正。培养学困生书写的习惯,表达的习惯,鼓励学困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培养学困生逢说必思,逢做必写的良好习惯。
  3、创造有利于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环境。
  (1)安排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与学困生同桌。让数学学困生感受到他们是被重视的,树立其自信。
  (2)做到对学困生不打击、不讽刺、不侮辱、培养其自信。
  (3)提高家长对数学学困生数学学习情况的关注程度,不断作出鼓励与必要的帮助。
  总之,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很多,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心理的,也有生理的,有前期的学习基础,也有后期教育方式等重多因素。只有真正找出其原因,再有效地进行教育和帮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气氛良好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这样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见仁见智,不少同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及看法。下面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语
期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新教材的试用,特别是一个全新的数学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提出,这一切都在向我们数学教师提出非常严峻的挑战,下面就把个人的体会付诸笔端,请大家斧正:  一、数学素养的挑战  我们都知道,学科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数学教育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1、创新意识和能力。  数学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占据举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心理过程 在教学中的协调发展。因此,要以人为本,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心里,生理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关键词】学生心理;数学教学;削除  学生学习数学容易形成两极分化,部分学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习心理障碍是重要原因。学生的心理障碍是如何产生的呢?除了智力因素,我们认为心理障碍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从小家长的“教育”(数学很难)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作为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然而越是简单的入门阶段,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求就越高。新课标的实施对我们的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教师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适应英语新课程理论所带来的新的挑战。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潜能;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一、 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活跃英语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
期刊
[摘要]构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模式:1、形成合作学习策略。  2、学课堂合作的基本模式。 3、合作学习有效性实验。  [关键词]化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  在我们学校的课堂小组交流中,很多时候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小组设置不合理。  表现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目标不明确,分工不清楚,缺乏必要的沟通配合,互相推卸责任,不能及时较好地完成任
期刊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特别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小学生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我校又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见识相对少,而且人教版课改教材与学生生活存在着较大的时空差距。这种有距离的教学,尤其是有关历史题材的课文,涉及南北地域
期刊
[摘要]提起磨课,许多老师不以为然,一节课反复上,枯燥乏味,往往会被老师们评驳得面目全非,甚至到最后已不是自己的思想了。但是笔者亲身经历的这次磨课,大有“破茧成蝶”的感觉,深切感受到磨课的重要性:它可以让你发现自己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能激发教者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能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交流;能让教师的专业迅速成长起来。因此,老师们应该重视磨课。  [关键词]磨课重要;发现问题;激发创新;迅速成长  “磨
期刊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围绕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创新教育。  一、以阅读为起点  读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根据创新教育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在学习新课之前,可以指导学生先读预习部分,或是和课文相联系的课外内容,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文
期刊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兴趣往往是创造的先导。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利用愉悦的气氛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身体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体育教学必须从激发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
期刊
【摘要】在实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其次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使幼儿能更系统的获得健康心理的途径。可以通过课程、视频、书籍等一系列途径,帮助幼儿获取合理和不合理的信息,引导幼儿正确、合理的解决问题。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幼儿的衣食住行方面,更应该时刻注意孩子的心理发展,通过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幼儿整体的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