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人数呈现上升的趋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越发成为受关注的问题。从学习者自身的角度来说,长期来看,心理因素对学习者的影响显著而深远。因此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必定会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日语 学习 心理因素 对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日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对于日语相关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急剧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很多大学增设日语专业,高中开设日语课程,社会上涌现很多的日语培训机构。为了强化日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科学的教授法固然非常重要。但对成人学习者而言,对学习效果起着更大影响作用的,往往是学习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多么科学的教授法,都不可忽视学习者的心理因素的影响。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心理因素角度浅析日语专业学生学习受到的影响,尝试提出对策。
1.对学习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因素
1.1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被事物吸引,从而倾注更多注意力的一种感觉。从心理学来说,对某个对象产生了兴趣,就更容易对该对象产生相关行为。因此如果对日语感兴趣的话,自然会对日语产生很强的学习欲望。相反,对日语不感兴趣的话,就很难有学习的欲望,也就很难长期持续学习下去。
对日语产生兴趣会跟日语和日本文化有关。笔者在对大一新生做问卷调查时,问到“为什么选择日语专业”,有大约六分之一的学生回答是因为喜欢日本漫画,从而喜欢上了日语,于是选择了日语专业。
但是随着内容难度不断加深,学习者的兴趣慢慢丧失,这跟日语自身的特点有关。日语当中较多地使用汉字,初学者能够推测其意义,初级日语语法,比较简单,容易掌握,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汉字的读法也好、语法也好,都渐渐变得更加复杂,学习起来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变得不再那么轻松,学者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
1.2动机
动机是促使人们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动力。在笔者所教授的学生中,有少部分人在平时交流中表现出进大学就是为了获得本科文凭。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并不期望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或写出漂亮的日语文章,只想能及格就行。其他大部分学生都想着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深知必须学好日语,因此,相对来说,平时学习会更努力。
1.3自我评价
绝大部分成年人都会对自己各方面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评价。日语学习者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既有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认知产生的自发评价,又有基于外部反馈而产生的被动评价。
据笔者对所教历届学生的统计和观察,一开始就比较认真努力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是自我肯定的,认为应该这么做,即认为这么做是对的。这是一种正面评价。这种评价会促使学生继续保持努力学习的劲头。同时,部分学生能注意到其他人比较认真,而自己没有在学习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成绩不如其他人。这种成绩不如他人的事实,其实就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反馈,在潜意识里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对自己的这种学习态度进行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不应该这么做,即认为自己这么做是错的。这是一种负面评价。这种评价会促使学生改正以前的学习状态,进而努力认真学习。无论哪种情况,只要学生的分数提高了,或者他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有所提高,老师和周围的同学会在各种形式中表现出来。老师可能会夸奖他,同学可能会称赞他。这种外部反馈会给他对自己造成一种正面的评价,那就是自己的付出有所收获,这也会促使他自己更加努力地学习。
另外,学习效果不太好的同学,可能会经常被老师提问、被同学笑话(不一定含有很深的恶意),总而言之,外界给他的反馈是否定的。那么可能会让他对自己产生的评价是自己不行、自己不是这块料。这也有可能让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从而放弃努力学习日语的尝试。
以上是对日语专业学生学习日语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因素的三个重要方面。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因素会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兴趣会产生学习的动机,有了动机付诸行动之后,如果学习效果比较好,又会产生良好的自我评价,这种良好的自我评价,会产生满足感,从而提高兴趣,更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形成良性循环。相反,那些因为调剂或被父母的意愿影响而选择日语专业的学生,因為对日语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学习的欲望并没有那么强烈,学习动机并不充足,投入的努力不够,导致日语学习效果不太好,从而产生负面评价,导致更多的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2.改进对策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各种手段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那些本来就喜欢日语的学生来说,不是问题,反而可以投其所好,让他对日语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如喜欢日本漫画或文学作品的,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展示或播放一些这方面的材料或视频。实践证明,学生非常期待,一方面既是一种“気分転換”,另一方面迎合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对那些本来对日语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来说,通过这种办法,可以让他们发现,原来日语和日本文化中有这么多有趣的东西,从而使他们对日语产生兴趣,进而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2.2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在教学过程当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特别是新生,并不明确学日语将要学到什么程度,学多少内容,将来能够达到什么水平。因此他们的学习处于一种学多少算多少的状态。除非老师明确规定学习任务,否则学生对于那些看似非必须学习的部分(如看起来以后很大概率用不上的生僻词汇)可能会不重视。为此,讲授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帮助他们学会制订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如笔者的学生当中有的想考研,有的想进入企业,为此,笔者会建议他们根据自己对未来的打算,而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想考研的,需要掌握多少词汇和多少语法,为此每个学期,甚至于平均到每个月、每个星期,应该要掌握多少单词和语法?想进入企业的,则需要侧重于听力和口语,为此每天需要听多少时长的音频材料?当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自己付诸行动,变成学习行为。
2.3肯定学生的学习行为
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是期待老师的评价的,因此老师不宜不予置评,应当及时给予评价。但在评价的时候注意措辞,既不能完全不给予正面肯定,又不能完全不给予负面评价,而应该少使用否定的负面的评价,多使用肯定的正面的评价。对于学习效果好的同学,在积极评价他的学习效果的同时,对于他学习中的不足,可给予适当的负面评价,同时加以鼓励,提供具体的建议。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效果很好。对学习效果不太理想的学生,少评价他的学习成绩,多积极评价他的努力部分,对他在学习中不太努力的表现适当地消极评价,同时给予鼓励,一般会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3.结语
日语学习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仅从学习者自身心理因素角度出发,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探讨其解决对策。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各种办法让学生意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比其他诸如大量布置作业等手段有效得多。
参考文献:
[1]市川伸一.学習と教育の心理学[M].岩波書店,2004.
[2]王娟.成人学习外语的特点及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
[3]李艳芬.日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研究[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0.
[4]王艳霞,王福恒,靳蓬.成人学习心理因素的分析与调试[J].继续教育研究,2007.
[5]王钰莹.成人学习心理障碍归因及对策分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
关键词: 日语 学习 心理因素 对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日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对于日语相关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急剧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很多大学增设日语专业,高中开设日语课程,社会上涌现很多的日语培训机构。为了强化日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科学的教授法固然非常重要。但对成人学习者而言,对学习效果起着更大影响作用的,往往是学习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多么科学的教授法,都不可忽视学习者的心理因素的影响。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心理因素角度浅析日语专业学生学习受到的影响,尝试提出对策。
1.对学习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因素
1.1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被事物吸引,从而倾注更多注意力的一种感觉。从心理学来说,对某个对象产生了兴趣,就更容易对该对象产生相关行为。因此如果对日语感兴趣的话,自然会对日语产生很强的学习欲望。相反,对日语不感兴趣的话,就很难有学习的欲望,也就很难长期持续学习下去。
对日语产生兴趣会跟日语和日本文化有关。笔者在对大一新生做问卷调查时,问到“为什么选择日语专业”,有大约六分之一的学生回答是因为喜欢日本漫画,从而喜欢上了日语,于是选择了日语专业。
但是随着内容难度不断加深,学习者的兴趣慢慢丧失,这跟日语自身的特点有关。日语当中较多地使用汉字,初学者能够推测其意义,初级日语语法,比较简单,容易掌握,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汉字的读法也好、语法也好,都渐渐变得更加复杂,学习起来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变得不再那么轻松,学者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
1.2动机
动机是促使人们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动力。在笔者所教授的学生中,有少部分人在平时交流中表现出进大学就是为了获得本科文凭。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并不期望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或写出漂亮的日语文章,只想能及格就行。其他大部分学生都想着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深知必须学好日语,因此,相对来说,平时学习会更努力。
1.3自我评价
绝大部分成年人都会对自己各方面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评价。日语学习者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既有基于自己的经验和认知产生的自发评价,又有基于外部反馈而产生的被动评价。
据笔者对所教历届学生的统计和观察,一开始就比较认真努力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是自我肯定的,认为应该这么做,即认为这么做是对的。这是一种正面评价。这种评价会促使学生继续保持努力学习的劲头。同时,部分学生能注意到其他人比较认真,而自己没有在学习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成绩不如其他人。这种成绩不如他人的事实,其实就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反馈,在潜意识里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对自己的这种学习态度进行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不应该这么做,即认为自己这么做是错的。这是一种负面评价。这种评价会促使学生改正以前的学习状态,进而努力认真学习。无论哪种情况,只要学生的分数提高了,或者他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有所提高,老师和周围的同学会在各种形式中表现出来。老师可能会夸奖他,同学可能会称赞他。这种外部反馈会给他对自己造成一种正面的评价,那就是自己的付出有所收获,这也会促使他自己更加努力地学习。
另外,学习效果不太好的同学,可能会经常被老师提问、被同学笑话(不一定含有很深的恶意),总而言之,外界给他的反馈是否定的。那么可能会让他对自己产生的评价是自己不行、自己不是这块料。这也有可能让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从而放弃努力学习日语的尝试。
以上是对日语专业学生学习日语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因素的三个重要方面。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因素会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兴趣会产生学习的动机,有了动机付诸行动之后,如果学习效果比较好,又会产生良好的自我评价,这种良好的自我评价,会产生满足感,从而提高兴趣,更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形成良性循环。相反,那些因为调剂或被父母的意愿影响而选择日语专业的学生,因為对日语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学习的欲望并没有那么强烈,学习动机并不充足,投入的努力不够,导致日语学习效果不太好,从而产生负面评价,导致更多的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2.改进对策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各种手段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那些本来就喜欢日语的学生来说,不是问题,反而可以投其所好,让他对日语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如喜欢日本漫画或文学作品的,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展示或播放一些这方面的材料或视频。实践证明,学生非常期待,一方面既是一种“気分転換”,另一方面迎合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对那些本来对日语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来说,通过这种办法,可以让他们发现,原来日语和日本文化中有这么多有趣的东西,从而使他们对日语产生兴趣,进而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2.2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在教学过程当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特别是新生,并不明确学日语将要学到什么程度,学多少内容,将来能够达到什么水平。因此他们的学习处于一种学多少算多少的状态。除非老师明确规定学习任务,否则学生对于那些看似非必须学习的部分(如看起来以后很大概率用不上的生僻词汇)可能会不重视。为此,讲授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帮助他们学会制订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如笔者的学生当中有的想考研,有的想进入企业,为此,笔者会建议他们根据自己对未来的打算,而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想考研的,需要掌握多少词汇和多少语法,为此每个学期,甚至于平均到每个月、每个星期,应该要掌握多少单词和语法?想进入企业的,则需要侧重于听力和口语,为此每天需要听多少时长的音频材料?当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自己付诸行动,变成学习行为。
2.3肯定学生的学习行为
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是期待老师的评价的,因此老师不宜不予置评,应当及时给予评价。但在评价的时候注意措辞,既不能完全不给予正面肯定,又不能完全不给予负面评价,而应该少使用否定的负面的评价,多使用肯定的正面的评价。对于学习效果好的同学,在积极评价他的学习效果的同时,对于他学习中的不足,可给予适当的负面评价,同时加以鼓励,提供具体的建议。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效果很好。对学习效果不太理想的学生,少评价他的学习成绩,多积极评价他的努力部分,对他在学习中不太努力的表现适当地消极评价,同时给予鼓励,一般会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3.结语
日语学习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仅从学习者自身心理因素角度出发,进行初步的分析,并探讨其解决对策。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各种办法让学生意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比其他诸如大量布置作业等手段有效得多。
参考文献:
[1]市川伸一.学習と教育の心理学[M].岩波書店,2004.
[2]王娟.成人学习外语的特点及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
[3]李艳芬.日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研究[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0.
[4]王艳霞,王福恒,靳蓬.成人学习心理因素的分析与调试[J].继续教育研究,2007.
[5]王钰莹.成人学习心理障碍归因及对策分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