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文献分析法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网络成瘾治疗的方法;分析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的特点;对网络成瘾治疗方法进行了综合及比较,为网络成瘾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大学生 网络成痣治疗方法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B 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09)04-0087-03
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条件下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
2008年11月由总后卫生部组织、北京军区总医院牵头研究制定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将网络成瘾纳入了精神病诊断范畴。该诊断标准除了将平均每天连续使用网络达到或超过6小时的时间指标量化,还提出了网络成瘾的7项症状标准即: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从1995年网络成瘾概念的提出,短短10多年时间内,网络成瘾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在青少年中,由于自控能力缺乏,使他们成为网络成瘾的主要受害者;在大学生中,由于可以自主控制的时间较多,因此网络成瘾的发生率较高,每年因为网络成瘾的问题而出现休学、退学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摆脱网瘾,成为了高校学生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
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成瘾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治疗方法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现有网络成瘾治疗方法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归纳出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探索有效的网络成瘾治疗方法提供借鉴。
一、心理治疗
1 强制性戒网瘾法
这是一种最常想到的治疗网络成瘾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使成瘾者强制性的远离网络。但是杨容等通过观察,发现采取强制性措施来戒除网瘾对轻度成瘾者有较好的疗效,而对中、重度网瘾者有效性则相对有限。笔者对一些个案研究了解,家长在发现学生有上网成瘾症状的初期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对于严重的及长期的效果较差,且容易引起学生的烦躁情绪及家庭冲突。
2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
国内外研究表明,上网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上网时间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网络成瘾者明显存在过度使用和控制缺乏。认知行为治疗(CBT)就是帮助成瘾者建立按照在上网前事先定好的时间及目的上网的行为方式的心理治疗方法。
CBT是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的结合。目的是阻断病人的问题行为并重建其行为常规。网络成瘾的认知行为治疗和其它物质成瘾治疗类似,主要包括评估、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干预和有效性评估等一系列内容。具体的治疗策略包括认知重构,行为练习和暴露治疗等。李宁等人对48例年龄在14—24岁的患者进行了为期30天认知行为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加药物的封闭式住院治疗能有效缓解网络成瘾者的成瘾症状。杨容等人对23名网络成瘾的中学生进行认知行为治疗,结果表明: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对于戒除中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有明显效果,治疗后学生的SCL-90、SDS分数都有显著降低。目前认知行为的心理治疗手段在心理治疗网瘾的过程中基本都有使用,但是具体的实施方法各有不同,治疗的效果比较明显。
3 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治疗是将网络成瘾者组织成为一个小团体,为成瘾的青少年提供一个无压力的治疗环境。由于他们对网络有着共同的心理体验和认知,也对存在的问题容易产生共鸣,所以容易在团体里得到情感支持,有一种平等感、归属感。利用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学习与行为模仿环境,可以针对网络成瘾问题进行主题交流和讨论,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共同努力,互相激励,共同探讨网瘾带来的危害以及合理使用网络的方法等,并建立共同的戒断网瘾的目标和措施,通过强化积极行为巩固治疗效果。在戒断网瘾的过程中网络成瘾者可以意识到自己身处集体当中,可以从其他人的经历看到自己的过去,并从积极改变的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达到了认知重建。集体间的相互帮助与监督可以给成瘾者精神方面的支撑。团体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明确的团队目标,使成瘾者感受到自己的进步都受到团队的关注,重视与鼓励。这种心理辅导比较适合高校的大学生。郭明等人对32人(治疗组、对照组各16人)作为研究,在集体心理治疗完成后1个月发现,接受过团体治疗的治疗组无一人出现病理性网络使用,对照组则有1例患者症状反复。杨彦平等曾经对20位网络成瘾的中学生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也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对网络成瘾者的网络依恋有显著性疗效。
4 系统家庭治疗
研究证明网络成瘾可能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而网络成瘾的患者从改变认知到改变行为,是一个心理成长的长期过程,离不开生活环境的影响。故一个人从沉迷于网络到戒断网瘾,家庭的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系统,是一个人建立思维、情感、性格的发源地,在这个系统里成员所表现出的行为,既影响其他成员,同时也受其他成员的影响。系统家庭治疗就是通过修正、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改变网络成瘾症产生的家庭动力机制,让家人明白网络具有强烈的致瘾倾向;减少对成瘾者的责备;与成瘾者就其成瘾的原因进行开放的交流;鼓励家人通过倾听成瘾者的感受给其情感支持。
二、药物治疗
1 单纯性药物治疗
由于网络成瘾不同于物质成瘾,对成瘾的病因和机制尚不清楚,而且一些精神类药物除了戒除网瘾之外对人产生其它副作用的研究不明确。目前对于网络成瘾的患者很少采用单一的药物治疗,除非程度比较严重或伴有精神障碍。国外用于治疗互联网成瘾症的药物主要有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药。有研究报告网络成瘾者服用抗抑郁药物后症状减轻,服用稳定类药物后出现了积极的反应。而且发现在控制网络使用情况下,服用情绪稳定类药物要比抗抑郁类药物能够减轻症状。Shapira研究显示,14名使用抗抑郁药单一疗法的上网成瘾患者,有5人(35.7%)报告明显或非常明显地减少了上网行为;而在24名使用单一或多种心境稳定剂的成瘾者中,有14人(58.3%)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2 网络成瘾的药物加心理治疗
由于网络成瘾存在内分泌紊乱,中、重度网瘾者常有焦虑症状。还有一些患者存在抑郁、易激怒甚 至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是必需用药物控制的。故在治疗中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林志雄等使用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20毫克/每天,阿普唑仑0.4毫克/每晚,干预治疗网络成瘾青少年2周,疗效显著且可预防复发。研究显示抗抑郁药氟西汀、文拉法辛等针对伴有较严重的抑郁、焦虑等伴随症状或戒网初期戒断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杨容等人对23例伴有较严重的抑郁、焦虑等伴随症状或戒网初期戒断反应较为严重的近1/2患者给予氟西汀(百忧解),20毫克/每天;吴绍兰等人分别对于40例研究组和36例对照组,同时应用帕罗西汀10毫克/每天,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李宁等人对48例患者,抑郁严重指数≥0.60者合并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对入院时吵闹者给予临时保护或临时肌注氟哌啶醇10毫克+东莨菪碱0.3毫克;徐虹等人对10名网络成瘾者使用了赛乐特10~20毫克/每天和苯二氮药物(阿普唑仑或氯硝西泮1—2片/每天);杨国栋、刘悦等使用定剂量的东莨菪碱,每天注射一次,或隔日注射,总共用了3—5次;李兰芹等人对20例患者,也使用一定剂量东莨菪碱,每天注射1次,或隔日注射1次,总共用4—6次。这些药物的临床使用都初步证实药物干预加心理疏导治疗网瘾具有一定的疗效,治疗前景乐观,但远期效果还无法评价。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由于一些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现象是因为长时间上网导致中枢奖赏机制障碍、相关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含量紊乱形成的。故中医主要是使用一些方法调节这些递质。闫俊娟等人对27名青少年使用2/100 Hz经皮穴位电刺激进行了3天的观察性治疗,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的网瘾综合评分的中位值由6降至3,由最初每天在网时间768.22 min±77.15 min降至324.44min±29.26min,效果明显。研究表明皮质下、交感西穴均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止痛等作用,两个穴位是治疗戒断症状的常用穴位。陶然等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的精神类疾病。他们采取的是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外加物理疗法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了364个患者,其中100%都有效,85%基本治愈,有2例反复现象。
三、物理疗法
物理治疗包括生物反馈治疗和物理韩式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和调节或一定量的药物辅助,使眼睛、背、手腕等生理上的不适感慢慢消失,利用这些生理上的积极信息反馈,及时强化自己的进步,增加戒网的决心和信心。物理韩式治疗仪是使用物理仪器,调整患者体内的内分泌平衡,从而逐步恢复体内“奖赏系统”的平衡。
另外还有森田疗法、环境支持疗法、社会疗法等比较适合个案研究,由于相关的试验性报道比较少见,所以在此就不具体描述。
由于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治疗方法也比较多样,但是总体是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及其他物理治疗为辅的原则。心理治疗中的认知治疗能帮助网络成瘾者改变深层次的上网动机,并通过行为治疗的正性反馈强化学习形成新的上网习惯,药物则能帮助成瘾者改善戒断性的躯体症状,调节治疗者在恢复过程中的情绪问题,帮助网络成瘾者在戒断网瘾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对治疗网络成瘾有良好的效果。在对网络成瘾者使用心理治疗时,由于治疗的时间较长,恢复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环境的影响,对于没有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青少年,家庭治疗更为有效;而对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大学生,宿舍环境或者群体对治疗的效果影响较大,在大学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治疗网络成瘾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团体辅导治疗网络成瘾给上网成瘾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找到归属感的群体,在这个团体中,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他们可以相互交流脱离网络成瘾的方法与感受;在交流中不断地深化对网络成瘾本质原因的认识;在新的上网习惯形成过程中相互监督与鼓励;从经济上避免了为了专门解除网瘾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封闭训练的支出;并且在学校里进行网络成瘾戒除的同时没有耽误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从经济和收效方面都具有其它心理治疗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但是对照研究的比较少,缺少远期跟踪疗效的相关报道,所以在以后的治疗中应该注意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应该在高校中开展相关的尝试与探索,为帮助大学生戒除网络成瘾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青少年大学生 网络成痣治疗方法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B 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09)04-0087-03
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条件下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欲望,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
2008年11月由总后卫生部组织、北京军区总医院牵头研究制定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将网络成瘾纳入了精神病诊断范畴。该诊断标准除了将平均每天连续使用网络达到或超过6小时的时间指标量化,还提出了网络成瘾的7项症状标准即: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投入的程度;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止;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从1995年网络成瘾概念的提出,短短10多年时间内,网络成瘾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在青少年中,由于自控能力缺乏,使他们成为网络成瘾的主要受害者;在大学生中,由于可以自主控制的时间较多,因此网络成瘾的发生率较高,每年因为网络成瘾的问题而出现休学、退学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摆脱网瘾,成为了高校学生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
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成瘾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治疗方法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现有网络成瘾治疗方法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归纳出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探索有效的网络成瘾治疗方法提供借鉴。
一、心理治疗
1 强制性戒网瘾法
这是一种最常想到的治疗网络成瘾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使成瘾者强制性的远离网络。但是杨容等通过观察,发现采取强制性措施来戒除网瘾对轻度成瘾者有较好的疗效,而对中、重度网瘾者有效性则相对有限。笔者对一些个案研究了解,家长在发现学生有上网成瘾症状的初期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是对于严重的及长期的效果较差,且容易引起学生的烦躁情绪及家庭冲突。
2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
国内外研究表明,上网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上网时间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网络成瘾者明显存在过度使用和控制缺乏。认知行为治疗(CBT)就是帮助成瘾者建立按照在上网前事先定好的时间及目的上网的行为方式的心理治疗方法。
CBT是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的结合。目的是阻断病人的问题行为并重建其行为常规。网络成瘾的认知行为治疗和其它物质成瘾治疗类似,主要包括评估、诊断、制定治疗计划、干预和有效性评估等一系列内容。具体的治疗策略包括认知重构,行为练习和暴露治疗等。李宁等人对48例年龄在14—24岁的患者进行了为期30天认知行为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加药物的封闭式住院治疗能有效缓解网络成瘾者的成瘾症状。杨容等人对23名网络成瘾的中学生进行认知行为治疗,结果表明: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对于戒除中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有明显效果,治疗后学生的SCL-90、SDS分数都有显著降低。目前认知行为的心理治疗手段在心理治疗网瘾的过程中基本都有使用,但是具体的实施方法各有不同,治疗的效果比较明显。
3 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治疗是将网络成瘾者组织成为一个小团体,为成瘾的青少年提供一个无压力的治疗环境。由于他们对网络有着共同的心理体验和认知,也对存在的问题容易产生共鸣,所以容易在团体里得到情感支持,有一种平等感、归属感。利用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学习与行为模仿环境,可以针对网络成瘾问题进行主题交流和讨论,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共同努力,互相激励,共同探讨网瘾带来的危害以及合理使用网络的方法等,并建立共同的戒断网瘾的目标和措施,通过强化积极行为巩固治疗效果。在戒断网瘾的过程中网络成瘾者可以意识到自己身处集体当中,可以从其他人的经历看到自己的过去,并从积极改变的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达到了认知重建。集体间的相互帮助与监督可以给成瘾者精神方面的支撑。团体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明确的团队目标,使成瘾者感受到自己的进步都受到团队的关注,重视与鼓励。这种心理辅导比较适合高校的大学生。郭明等人对32人(治疗组、对照组各16人)作为研究,在集体心理治疗完成后1个月发现,接受过团体治疗的治疗组无一人出现病理性网络使用,对照组则有1例患者症状反复。杨彦平等曾经对20位网络成瘾的中学生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团体心理辅导,也认为团体心理辅导对网络成瘾者的网络依恋有显著性疗效。
4 系统家庭治疗
研究证明网络成瘾可能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而网络成瘾的患者从改变认知到改变行为,是一个心理成长的长期过程,离不开生活环境的影响。故一个人从沉迷于网络到戒断网瘾,家庭的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系统,是一个人建立思维、情感、性格的发源地,在这个系统里成员所表现出的行为,既影响其他成员,同时也受其他成员的影响。系统家庭治疗就是通过修正、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改变网络成瘾症产生的家庭动力机制,让家人明白网络具有强烈的致瘾倾向;减少对成瘾者的责备;与成瘾者就其成瘾的原因进行开放的交流;鼓励家人通过倾听成瘾者的感受给其情感支持。
二、药物治疗
1 单纯性药物治疗
由于网络成瘾不同于物质成瘾,对成瘾的病因和机制尚不清楚,而且一些精神类药物除了戒除网瘾之外对人产生其它副作用的研究不明确。目前对于网络成瘾的患者很少采用单一的药物治疗,除非程度比较严重或伴有精神障碍。国外用于治疗互联网成瘾症的药物主要有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药。有研究报告网络成瘾者服用抗抑郁药物后症状减轻,服用稳定类药物后出现了积极的反应。而且发现在控制网络使用情况下,服用情绪稳定类药物要比抗抑郁类药物能够减轻症状。Shapira研究显示,14名使用抗抑郁药单一疗法的上网成瘾患者,有5人(35.7%)报告明显或非常明显地减少了上网行为;而在24名使用单一或多种心境稳定剂的成瘾者中,有14人(58.3%)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2 网络成瘾的药物加心理治疗
由于网络成瘾存在内分泌紊乱,中、重度网瘾者常有焦虑症状。还有一些患者存在抑郁、易激怒甚 至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是必需用药物控制的。故在治疗中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林志雄等使用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20毫克/每天,阿普唑仑0.4毫克/每晚,干预治疗网络成瘾青少年2周,疗效显著且可预防复发。研究显示抗抑郁药氟西汀、文拉法辛等针对伴有较严重的抑郁、焦虑等伴随症状或戒网初期戒断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杨容等人对23例伴有较严重的抑郁、焦虑等伴随症状或戒网初期戒断反应较为严重的近1/2患者给予氟西汀(百忧解),20毫克/每天;吴绍兰等人分别对于40例研究组和36例对照组,同时应用帕罗西汀10毫克/每天,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李宁等人对48例患者,抑郁严重指数≥0.60者合并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对入院时吵闹者给予临时保护或临时肌注氟哌啶醇10毫克+东莨菪碱0.3毫克;徐虹等人对10名网络成瘾者使用了赛乐特10~20毫克/每天和苯二氮药物(阿普唑仑或氯硝西泮1—2片/每天);杨国栋、刘悦等使用定剂量的东莨菪碱,每天注射一次,或隔日注射,总共用了3—5次;李兰芹等人对20例患者,也使用一定剂量东莨菪碱,每天注射1次,或隔日注射1次,总共用4—6次。这些药物的临床使用都初步证实药物干预加心理疏导治疗网瘾具有一定的疗效,治疗前景乐观,但远期效果还无法评价。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由于一些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现象是因为长时间上网导致中枢奖赏机制障碍、相关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含量紊乱形成的。故中医主要是使用一些方法调节这些递质。闫俊娟等人对27名青少年使用2/100 Hz经皮穴位电刺激进行了3天的观察性治疗,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的网瘾综合评分的中位值由6降至3,由最初每天在网时间768.22 min±77.15 min降至324.44min±29.26min,效果明显。研究表明皮质下、交感西穴均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止痛等作用,两个穴位是治疗戒断症状的常用穴位。陶然等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的精神类疾病。他们采取的是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外加物理疗法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了364个患者,其中100%都有效,85%基本治愈,有2例反复现象。
三、物理疗法
物理治疗包括生物反馈治疗和物理韩式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和调节或一定量的药物辅助,使眼睛、背、手腕等生理上的不适感慢慢消失,利用这些生理上的积极信息反馈,及时强化自己的进步,增加戒网的决心和信心。物理韩式治疗仪是使用物理仪器,调整患者体内的内分泌平衡,从而逐步恢复体内“奖赏系统”的平衡。
另外还有森田疗法、环境支持疗法、社会疗法等比较适合个案研究,由于相关的试验性报道比较少见,所以在此就不具体描述。
由于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治疗方法也比较多样,但是总体是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及其他物理治疗为辅的原则。心理治疗中的认知治疗能帮助网络成瘾者改变深层次的上网动机,并通过行为治疗的正性反馈强化学习形成新的上网习惯,药物则能帮助成瘾者改善戒断性的躯体症状,调节治疗者在恢复过程中的情绪问题,帮助网络成瘾者在戒断网瘾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这两种方法相结合对治疗网络成瘾有良好的效果。在对网络成瘾者使用心理治疗时,由于治疗的时间较长,恢复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环境的影响,对于没有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青少年,家庭治疗更为有效;而对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大学生,宿舍环境或者群体对治疗的效果影响较大,在大学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治疗网络成瘾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团体辅导治疗网络成瘾给上网成瘾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找到归属感的群体,在这个团体中,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他们可以相互交流脱离网络成瘾的方法与感受;在交流中不断地深化对网络成瘾本质原因的认识;在新的上网习惯形成过程中相互监督与鼓励;从经济上避免了为了专门解除网瘾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封闭训练的支出;并且在学校里进行网络成瘾戒除的同时没有耽误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从经济和收效方面都具有其它心理治疗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但是对照研究的比较少,缺少远期跟踪疗效的相关报道,所以在以后的治疗中应该注意相关研究。笔者认为应该在高校中开展相关的尝试与探索,为帮助大学生戒除网络成瘾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