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乡村文化复兴和价值传承为乡村振兴铸魂,旨在强调以新的文明理念重新激活乡村文化资源,使乡村文化在现代条件下获得新的显现载体和表现形态,在焕发活力中重新慰藉当代人的心灵,在乡民的日常践履中发挥价值导向作用。中华文化的特质在于农耕文化孕育的乡土文明,乡土文明在现代性视域中的再造,需要价值传承,需要文脉赓续。在价值祈向的意义上,文脉与国脉相连,有灵魂的乡村振兴一定行稳致远,一定会形成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进而在世界舞台上得以彰显“中国特色”。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文化复兴 乡土文明 城乡一体化 城乡文化命运共同体
21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发展不单是指经济的发展,文化是发展的关键词,文化繁荣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类历史表明,文化获得感、人生幸福感,是最有意义的人类追求。这对乡村文化发展同样适用,乡村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底色和底蕴,是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从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资源,更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资源。在意义生成的维度上,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在相互促进中同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意义生成空间,是现代人的灵魂栖居之地,是一种互为主体的间性关系,它们建构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究其根本,文化是一种观念,文化是一种心态,文化是一种生活。因而,以乡村文化复兴和价值传承为乡村振兴铸魂,其实质是重构一种生活方式,塑造一种能够在乡村振兴中留住人、安放人的心灵的一种活法和说法。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乡村文化的复兴期待着人在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一种眼光,不仅可以发现“乡村”,更能发现一种“中国样式”,发现中华传统美学的传承,同时亦是一种合乎时代机缘的新时代美学的生成。乡村振兴首先需要文化复兴,以文化引领一种契合时代特点的生活方式,它既需要乡村振兴的载体有所附着,又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先导作用。诚如美国文化学者哈里森所言,不发达是一种心态,其深刻要义需要文化的解读。在今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复兴首屈一指,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
文化是什么?乡村文化何为?文化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价值、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旨归等话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其意义格外凸显。为什么是乡村而不是农村?乡村是农村,但又不是农村,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元,乡村文化有其独立的价值和尊严,它需要呵护,更需要敬畏。乡村文化不是现代化的他者,而是同路人,共同成就了中国现代性概念的“复数”,是多样化的现代性的中国书写。究其文化本体意味而言,中华文化的特质在于农耕文化孕育的乡土文明,乡土文明在现代性视域中的再造,需要价值传承,需要文脉赓续。文脉与国脉相连,有灵魂的乡村振兴一定行稳致远,一定做出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进而在世界舞台上得以彰显“中国特色”。认识上的提升和战略上的考量,既是回归也是指向未来,记住乡愁,留住根脉,厚植底色,安放灵魂。党中央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个要求,是乡村振兴的内涵总括。乡村文化复兴既是现实推动力,又是引导方向。
在现代化的滚滚车轮中,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特色逐步丧失,一些曾经引以为傲的重义轻利的传统乡村道德观念遭受侵蚀而淡化,人际关系日益功利化,人情社会商品化,维系农村社会秩序的乡村精神逐渐解体,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社会秩序的失范。一些村民社会责任、公德意识淡化,与家人感情日益淡漠,家庭观念淡化,导致不养父母、不管子女、不守婚则、不睦邻里等有悖于家庭伦理和社会公德的现象增多,家庭的稳定性不断被削弱。封建迷信有所抬头,陈规陋习盛行。一些地方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攀比之风和过度消费盛行。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缺乏一套适应农村社会结构特征、符合农民特点的有效方式、办法和载体,隔靴搔痒、流于形式的现象比较突出。乡村的衰落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后果,需要从发展理念和历史规律中去探寻问题的症结点。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和现代性价值诉求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工业文明的内生矛盾的有效破解与发展转向,也可以说是在信息文明条件下为一种可能的文明跃升做着准备。新时代新思维,需要解放思想再出发。这次思想解放是以文化复兴为催化剂和引领方向,文化引导未来。乡村振兴需要文化铸魂、文化弘志、文化扶智,需要文化发挥凝心聚力的功能,需要文化培根、明德,进而在文化繁荣兴盛中守护精神家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礼堂、文化大院是今日中国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发展经济、建设文化公共空间的场景,是乡村文化复兴的灯塔。
回望历史,可以洞察乡村文化资源的流失、毁坏以及对乡村文化价值认知的偏差,导致了乡村文化发展虚无感的产生以及意义感的坍塌,这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抽取了乡村的灵魂,使农民成为精神家园的流浪者,而丧失了对生活的进取心,从根子上屈从于贫困,滋生了压抑人的精神成长的贫困文化,进一步把人困厄于精神的贫乏。全面建成小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要从文化上点燃他们对生活的渴望,激发出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志力。人是最具有能動性的生产力要素,文化信念的植入是最好的脱贫良药。城乡有别,是文化差异性的显现,而不应该是文明的差距。城乡一体化应是融合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城乡文化共同体建构是相互促进、学习与补充和价值的共享。
前瞻未来,乡村有着悠久的传统农耕文明,乡村一直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域,既承载着农民一切生产生活方式,又延续着乡村文化的发展,孕育着面向未来的诸多可能性。灿烂的农耕文明支撑了古代中国的繁荣,也积淀了今日中国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基因库、文化根基。一位英国作家曾在一本游记中写道:英国的灵魂在乡村,在乡村旅游可以感受到英国古老文化的沉淀与精神风范。作为几千年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的中国,它的根在孕育了农耕文明的乡村,今日之乡村依然延续了中国古老的文脉,乡村文化的复兴是对中华文脉的赓续。乡村文化的复兴不仅为现代的城市人留住乡愁,更是为全体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守护精神家园,在丰盛的水草和繁花似锦中让我们放下一颗心来。今日之乡村振兴以产业振兴、文化复兴,就是通过对日渐衰败的空心村植入灵魂和载体,使乡村充满活力、留住人和促进文化的再生长,重构一种现代性视域下的乡村生活方式,实现与城市生活方式主体间性的“互看”,乡土文明的本体地位和主体性价值便得以确立。说到底,乡村文化复兴之要旨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引领,一种文化价值的诉求,一种安顿现代人身心的诗意栖居。一口水井、一棵大树、一个古老的大钟、水塘、祠堂、庭院,与现代的网络WiFi、物流快递、自来水、电脑网店并行不悖,是在一种“慢生活”中更加丰富着人的审美情趣,温润着因城市单调快节奏生活而疲惫的心灵,重新赋予人一种精神的快乐和身体的放松。因而所谓乡村游、民宿、特色产业以及田园综合体的再构,是对现代人的一种赋能,让乡村有灵魂、城市有精神、人民有信仰。可见,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本质上是一种创意创造,一种作品式的文化精品再生产,其背后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写照,一种肇端于乡土文明并在价值上与其相沟通的可能的现代性新质文明的生成。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文化复兴 乡土文明 城乡一体化 城乡文化命运共同体
21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发展不单是指经济的发展,文化是发展的关键词,文化繁荣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类历史表明,文化获得感、人生幸福感,是最有意义的人类追求。这对乡村文化发展同样适用,乡村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底色和底蕴,是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从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资源,更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资源。在意义生成的维度上,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在相互促进中同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意义生成空间,是现代人的灵魂栖居之地,是一种互为主体的间性关系,它们建构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究其根本,文化是一种观念,文化是一种心态,文化是一种生活。因而,以乡村文化复兴和价值传承为乡村振兴铸魂,其实质是重构一种生活方式,塑造一种能够在乡村振兴中留住人、安放人的心灵的一种活法和说法。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乡村文化的复兴期待着人在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一种眼光,不仅可以发现“乡村”,更能发现一种“中国样式”,发现中华传统美学的传承,同时亦是一种合乎时代机缘的新时代美学的生成。乡村振兴首先需要文化复兴,以文化引领一种契合时代特点的生活方式,它既需要乡村振兴的载体有所附着,又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先导作用。诚如美国文化学者哈里森所言,不发达是一种心态,其深刻要义需要文化的解读。在今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复兴首屈一指,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
文化是什么?乡村文化何为?文化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价值、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旨归等话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其意义格外凸显。为什么是乡村而不是农村?乡村是农村,但又不是农村,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一元,乡村文化有其独立的价值和尊严,它需要呵护,更需要敬畏。乡村文化不是现代化的他者,而是同路人,共同成就了中国现代性概念的“复数”,是多样化的现代性的中国书写。究其文化本体意味而言,中华文化的特质在于农耕文化孕育的乡土文明,乡土文明在现代性视域中的再造,需要价值传承,需要文脉赓续。文脉与国脉相连,有灵魂的乡村振兴一定行稳致远,一定做出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进而在世界舞台上得以彰显“中国特色”。认识上的提升和战略上的考量,既是回归也是指向未来,记住乡愁,留住根脉,厚植底色,安放灵魂。党中央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五个要求,是乡村振兴的内涵总括。乡村文化复兴既是现实推动力,又是引导方向。
在现代化的滚滚车轮中,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特色逐步丧失,一些曾经引以为傲的重义轻利的传统乡村道德观念遭受侵蚀而淡化,人际关系日益功利化,人情社会商品化,维系农村社会秩序的乡村精神逐渐解体,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社会秩序的失范。一些村民社会责任、公德意识淡化,与家人感情日益淡漠,家庭观念淡化,导致不养父母、不管子女、不守婚则、不睦邻里等有悖于家庭伦理和社会公德的现象增多,家庭的稳定性不断被削弱。封建迷信有所抬头,陈规陋习盛行。一些地方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攀比之风和过度消费盛行。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缺乏一套适应农村社会结构特征、符合农民特点的有效方式、办法和载体,隔靴搔痒、流于形式的现象比较突出。乡村的衰落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后果,需要从发展理念和历史规律中去探寻问题的症结点。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探索和现代性价值诉求来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工业文明的内生矛盾的有效破解与发展转向,也可以说是在信息文明条件下为一种可能的文明跃升做着准备。新时代新思维,需要解放思想再出发。这次思想解放是以文化复兴为催化剂和引领方向,文化引导未来。乡村振兴需要文化铸魂、文化弘志、文化扶智,需要文化发挥凝心聚力的功能,需要文化培根、明德,进而在文化繁荣兴盛中守护精神家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礼堂、文化大院是今日中国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发展经济、建设文化公共空间的场景,是乡村文化复兴的灯塔。
回望历史,可以洞察乡村文化资源的流失、毁坏以及对乡村文化价值认知的偏差,导致了乡村文化发展虚无感的产生以及意义感的坍塌,这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抽取了乡村的灵魂,使农民成为精神家园的流浪者,而丧失了对生活的进取心,从根子上屈从于贫困,滋生了压抑人的精神成长的贫困文化,进一步把人困厄于精神的贫乏。全面建成小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要从文化上点燃他们对生活的渴望,激发出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志力。人是最具有能動性的生产力要素,文化信念的植入是最好的脱贫良药。城乡有别,是文化差异性的显现,而不应该是文明的差距。城乡一体化应是融合发展、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城乡文化共同体建构是相互促进、学习与补充和价值的共享。
前瞻未来,乡村有着悠久的传统农耕文明,乡村一直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域,既承载着农民一切生产生活方式,又延续着乡村文化的发展,孕育着面向未来的诸多可能性。灿烂的农耕文明支撑了古代中国的繁荣,也积淀了今日中国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基因库、文化根基。一位英国作家曾在一本游记中写道:英国的灵魂在乡村,在乡村旅游可以感受到英国古老文化的沉淀与精神风范。作为几千年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的中国,它的根在孕育了农耕文明的乡村,今日之乡村依然延续了中国古老的文脉,乡村文化的复兴是对中华文脉的赓续。乡村文化的复兴不仅为现代的城市人留住乡愁,更是为全体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守护精神家园,在丰盛的水草和繁花似锦中让我们放下一颗心来。今日之乡村振兴以产业振兴、文化复兴,就是通过对日渐衰败的空心村植入灵魂和载体,使乡村充满活力、留住人和促进文化的再生长,重构一种现代性视域下的乡村生活方式,实现与城市生活方式主体间性的“互看”,乡土文明的本体地位和主体性价值便得以确立。说到底,乡村文化复兴之要旨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引领,一种文化价值的诉求,一种安顿现代人身心的诗意栖居。一口水井、一棵大树、一个古老的大钟、水塘、祠堂、庭院,与现代的网络WiFi、物流快递、自来水、电脑网店并行不悖,是在一种“慢生活”中更加丰富着人的审美情趣,温润着因城市单调快节奏生活而疲惫的心灵,重新赋予人一种精神的快乐和身体的放松。因而所谓乡村游、民宿、特色产业以及田园综合体的再构,是对现代人的一种赋能,让乡村有灵魂、城市有精神、人民有信仰。可见,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本质上是一种创意创造,一种作品式的文化精品再生产,其背后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写照,一种肇端于乡土文明并在价值上与其相沟通的可能的现代性新质文明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