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主要讨论了在信息社会教育的背景下,对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弊端分析及改进。人类社会正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化的转型期,这个时期的教育也要向教育现代化迈进。
【关键词】信息社会;教育教育技术课程设置;教育现代化
教育技术这门专业在国外已经发展了近百年之久,我国是在上世纪20年代以“电化教育”的名称从国外引进。开始仅从教育的媒体着眼,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应用,由于幻灯、电影等媒体的声像信息是通过用电的设备表现出来的。[1](P1)目前绝大多数人关心和论述的是教育技术应用层面的,是教育工作者应掌握的教育技术技能和方法。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目前绝大多数人关心和论述的是教育技术应用层面的,很少论及将来专门从事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如何培养。而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的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化性不断增长的过程。[2](P8)为了能向教育现代化迈进,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很有必要。本文仅从专业课程体系角度谈谈看法。
一、目前我国教育技术课程的现状
由于目前我国教育处于工业社会的教育向信息社会的教育转化的转型期,而我国教育技术的课程设置却还停留在工业社会阶段。这就必然会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思想落后,技术落后。我们的课程设置却还停留在过去的以电视等视听媒体为核心的传统的教育技术阶段。过分重视电视媒体的运用于开发,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媒体重视不够,或还不系统不全面,与其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地位不相符。第二,重技术轻理论特别是教育理论。教育技术需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优势,才能克服在教育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盲目性、任务性、从众性;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达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第三,艺术课程重视不够。现代教学媒体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不论是课件的开发还是网络课程的制作,都需要一定的艺术基础。第四,实践单一,没有形成立体的实践体系,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差。我们传统的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却很少,大多是演示型的、试验性的,实践时间比较少,实践方式也比较单一。[3](P321)总之,教育技术课程设置的目的是:立足于现在又面向未来,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教育要求的教育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二、对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
(一)课程设置的内容
从课程设置的内容来看,可以设置以下系列课程。专业素质课:主要培养学生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以及使学生了解一个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具有的素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教育理论基础课: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为以后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打下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比如师范学校教育公共课、教育技术的教育理论基础、教学设计等课程。艺术理论基础课: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为以后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打下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比如美术基础、音乐基础、视听语言等课程。媒体技术应用课:使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他给现代教育带来的变革;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达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比如计算机系列课程(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计算机辅助教育、应用软件系列)、电视媒体系列(教育电视系统、电视教材制作系统)、光学等传统媒体系列(幻灯、投影等)。[4](P3)实践系列:形成立体的、开放的实践模式,从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的方式
从课程设置的方式来看,应作如下改进。对于专业素质课,与入学教育相结合,采取专题报告为主课程设置为辅;对于教育理论课,采取必修课的形式,要求每个学生都打下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而对于艺术理论课和媒体技术应用课,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并以选修课为主的方式进行,并且理论和实践并重,要求每一名学生修完每一课程后都要有自己的作品;对于实践教育,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实践教育,建立立体的、开放式的、多元的实践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形式:短期调研式,短期间习式,长期分段式,传统的专业实习,教育实习。
三、结束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力量。只有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进行强有力的改革,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担当教育现代化的排头兵,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Beverly Abbey.网络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朱红霞,天津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技术,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轶萌
【关键词】信息社会;教育教育技术课程设置;教育现代化
教育技术这门专业在国外已经发展了近百年之久,我国是在上世纪20年代以“电化教育”的名称从国外引进。开始仅从教育的媒体着眼,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应用,由于幻灯、电影等媒体的声像信息是通过用电的设备表现出来的。[1](P1)目前绝大多数人关心和论述的是教育技术应用层面的,是教育工作者应掌握的教育技术技能和方法。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目前绝大多数人关心和论述的是教育技术应用层面的,很少论及将来专门从事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如何培养。而教育现代化是指与教育形态的变迁相伴的教育现代化性不断增长的过程。[2](P8)为了能向教育现代化迈进,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很有必要。本文仅从专业课程体系角度谈谈看法。
一、目前我国教育技术课程的现状
由于目前我国教育处于工业社会的教育向信息社会的教育转化的转型期,而我国教育技术的课程设置却还停留在工业社会阶段。这就必然会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思想落后,技术落后。我们的课程设置却还停留在过去的以电视等视听媒体为核心的传统的教育技术阶段。过分重视电视媒体的运用于开发,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媒体重视不够,或还不系统不全面,与其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地位不相符。第二,重技术轻理论特别是教育理论。教育技术需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优势,才能克服在教育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盲目性、任务性、从众性;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达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第三,艺术课程重视不够。现代教学媒体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不论是课件的开发还是网络课程的制作,都需要一定的艺术基础。第四,实践单一,没有形成立体的实践体系,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差。我们传统的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却很少,大多是演示型的、试验性的,实践时间比较少,实践方式也比较单一。[3](P321)总之,教育技术课程设置的目的是:立足于现在又面向未来,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教育要求的教育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二、对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
(一)课程设置的内容
从课程设置的内容来看,可以设置以下系列课程。专业素质课:主要培养学生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以及使学生了解一个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应具有的素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教育理论基础课:使学生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为以后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打下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比如师范学校教育公共课、教育技术的教育理论基础、教学设计等课程。艺术理论基础课: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为以后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打下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比如美术基础、音乐基础、视听语言等课程。媒体技术应用课:使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他给现代教育带来的变革;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达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比如计算机系列课程(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计算机辅助教育、应用软件系列)、电视媒体系列(教育电视系统、电视教材制作系统)、光学等传统媒体系列(幻灯、投影等)。[4](P3)实践系列:形成立体的、开放的实践模式,从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的方式
从课程设置的方式来看,应作如下改进。对于专业素质课,与入学教育相结合,采取专题报告为主课程设置为辅;对于教育理论课,采取必修课的形式,要求每个学生都打下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而对于艺术理论课和媒体技术应用课,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并以选修课为主的方式进行,并且理论和实践并重,要求每一名学生修完每一课程后都要有自己的作品;对于实践教育,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实践教育,建立立体的、开放式的、多元的实践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形式:短期调研式,短期间习式,长期分段式,传统的专业实习,教育实习。
三、结束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信息技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力量。只有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进行强有力的改革,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担当教育现代化的排头兵,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Beverly Abbey.网络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朱红霞,天津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技术,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轶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