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黄草枯,麦黄草枯”,随着麦黄草枯鸟声声不断的提醒和督促,抢收麦子、抢收菜籽,赶插秧苗、赶播玉米,整个苏北农村便生动起来,大人们虽然起早摸黑忙得不可开交,但那份被收获浸润的喜悦,情不自禁地挂上了每个人的眉梢。
米圈是麦熟时节特有的一种菌菇,生长在成熟麦子的根部。要找到它,必须赶在麦子未收割之前,否则会被割麦的大人们抢了先。说来奇怪,这种圈子明明出自麦丛,不叫麦圈,偏叫米圈,大约是这种菌菇的色泽糯白,与米相近,入口又有新米的气息和米油的感觉吧。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臆解。还有采得米圈的过程,叫拾,似乎米圈遍地皆是,随手可得;又好像米圈没有根须,跟遗落在收割过的田野中的麦穗和裸露在海滩上的泥螺似的,与大地毫无牵连。其实,拾米圈应该先是找,找到了再捏住根部轻轻向上一提,这个动作不能叫拔,要比拔的力道轻,也不能叫揪,因为动作中不需要旋转,准确地说应该叫摘或者叫采,可没有一个人说摘米圈、采米圈,大家异口同声都说拾。
拾米圈通常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几乎没有多人一起大呼隆干的。说白了,米圈并不多见。常常被烈日晒了大半天,走到腿肚子发软,也见不到一个米圈影子。拾米圈得靠运气,运气好的话,在一个地方一下子就能拾到十个八个。拾米圈还要懂得区分米圈与毒圈,田野里米圈不多,毒圈很常见。毒圈的种类也多,有蛇圈、粪圈、蝇圈,等等,只要听听这些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吃不得。辨别毒圈靠大人们口口相传的经验,更要靠自己的眼力。首先从颜色上看,米圈为白色,米白中带一点灰,色调偏暗、平和;毒圈则相反,黑红黄褐俱有,色泽艳丽、极端。再从形状上看,米圈菇柄较粗,伞面肉感强,背面叶片样的菌褶,册页般排列得整齐有序;毒菇则枝干细弱,伞面小而薄,伞背叶片紊乱并有明显的缺陷。总之,米圈的体貌与颜色皆周正,像敦厚的汉子;毒圈则似染着红蓝头发、身着奇装异服、裸露着纹身的异类,可归入流氓阿飞之流。那时,每年收割麦子的这段时间,或远或近总会听说一两例大人小孩误食毒圈中毒的事,很是让人揪心。
拾米圈有时也会幸运地捡到“卧丛”蛋。“卧丛”这种鸟比麻雀略大,不善飞,即使飞,飞得不高也不远。不像其他鸟类将窝选择在树上或农家的屋檐下,它们将小家安置在相中的麦棵根的部位。不知是不是米圈生长的地方风水好,在有米圈的周围不远处,常常会见到“卧丛”窝,将羽毛与小草混杂在一起,结成圆圆的一个巢,成年女孩子的拳头大小,爽爽落落,非常漂亮,它们就在那里躲风避雨、生儿育女。倘若发现有人靠近,它们会迅速离开。我一直弄不明白,它们这种行为是为了引开人的注意力、保护巢穴和下一代,还是只求自保、抛家弃子。它们离开时的动作也很特别,不是飞,而是介于飞翔与奔跑之间,速度极快,如果用一个词描述,最恰当的莫过于“窜”。“卧丛”逃窜后,窝里往往会遗下叽叽乱叫的小鸟或几枚小小的鸟蛋。孩子们都不会去动小鸟,若是蛋,就会拿起来摇一摇,有晃动感,说明快出小鸟了,还放回原处,若无晃动感,则如中了头彩,回家可以开大荤了,高兴得很。“卧丛”音与鹌鹑相近,长相也相似,恐怕就是故乡方言中对鹌鹑的称呼了。
拾回的米圈,可以给忙碌的一家人一点口福,给平常的日子一点欣喜,给贫困的生活一点亮色。米圈油性很足,滑腻,极鲜美,入口特爽,可与韭菜同炒,与青菜一起做汤,最上档次的吃法,自然是与鸡蛋同炖,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是难得的享受了。若是运气好,米圈拾得多,就晒成干子,慢慢吃,米圈干子当然也很好吃,不过少了刚采摘到时的那份鲜气,特别是少了那份激动和喜悦。在我们家,就我奶奶对吃米圈一直不以为然,有点情不愿意不愿,认为吃米圈不划算,贴了油贴了蛋多吃了饭,是不会过日子的行为,她掉了牙不关风的嘴巴会为这事咕哝好一阵子。
至于“麦黄草枯”鸟,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颇为神秘,始终是只闻其声,极少有人见过真实面目,总是在麦子成熟的时节,从高远的天空或空阔的旷野,发出清脆、连续的鸣叫声。有文章中也提到过这种鸟,有的認为是布谷,有的认为是杜鹃,也有的对两者都不认可,认为是另一种鸟类。对于我来说,不管它到底叫什么,它永远只是故乡的“麦黄草枯”,那挥之不去的叫声,不时地在我耳边回荡。
如今,我的家乡变成了经济开发区,只生长工厂,不生长麦子,米圈的踪影自然再无处可觅。
责任编辑:子非
米圈是麦熟时节特有的一种菌菇,生长在成熟麦子的根部。要找到它,必须赶在麦子未收割之前,否则会被割麦的大人们抢了先。说来奇怪,这种圈子明明出自麦丛,不叫麦圈,偏叫米圈,大约是这种菌菇的色泽糯白,与米相近,入口又有新米的气息和米油的感觉吧。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臆解。还有采得米圈的过程,叫拾,似乎米圈遍地皆是,随手可得;又好像米圈没有根须,跟遗落在收割过的田野中的麦穗和裸露在海滩上的泥螺似的,与大地毫无牵连。其实,拾米圈应该先是找,找到了再捏住根部轻轻向上一提,这个动作不能叫拔,要比拔的力道轻,也不能叫揪,因为动作中不需要旋转,准确地说应该叫摘或者叫采,可没有一个人说摘米圈、采米圈,大家异口同声都说拾。
拾米圈通常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几乎没有多人一起大呼隆干的。说白了,米圈并不多见。常常被烈日晒了大半天,走到腿肚子发软,也见不到一个米圈影子。拾米圈得靠运气,运气好的话,在一个地方一下子就能拾到十个八个。拾米圈还要懂得区分米圈与毒圈,田野里米圈不多,毒圈很常见。毒圈的种类也多,有蛇圈、粪圈、蝇圈,等等,只要听听这些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吃不得。辨别毒圈靠大人们口口相传的经验,更要靠自己的眼力。首先从颜色上看,米圈为白色,米白中带一点灰,色调偏暗、平和;毒圈则相反,黑红黄褐俱有,色泽艳丽、极端。再从形状上看,米圈菇柄较粗,伞面肉感强,背面叶片样的菌褶,册页般排列得整齐有序;毒菇则枝干细弱,伞面小而薄,伞背叶片紊乱并有明显的缺陷。总之,米圈的体貌与颜色皆周正,像敦厚的汉子;毒圈则似染着红蓝头发、身着奇装异服、裸露着纹身的异类,可归入流氓阿飞之流。那时,每年收割麦子的这段时间,或远或近总会听说一两例大人小孩误食毒圈中毒的事,很是让人揪心。
拾米圈有时也会幸运地捡到“卧丛”蛋。“卧丛”这种鸟比麻雀略大,不善飞,即使飞,飞得不高也不远。不像其他鸟类将窝选择在树上或农家的屋檐下,它们将小家安置在相中的麦棵根的部位。不知是不是米圈生长的地方风水好,在有米圈的周围不远处,常常会见到“卧丛”窝,将羽毛与小草混杂在一起,结成圆圆的一个巢,成年女孩子的拳头大小,爽爽落落,非常漂亮,它们就在那里躲风避雨、生儿育女。倘若发现有人靠近,它们会迅速离开。我一直弄不明白,它们这种行为是为了引开人的注意力、保护巢穴和下一代,还是只求自保、抛家弃子。它们离开时的动作也很特别,不是飞,而是介于飞翔与奔跑之间,速度极快,如果用一个词描述,最恰当的莫过于“窜”。“卧丛”逃窜后,窝里往往会遗下叽叽乱叫的小鸟或几枚小小的鸟蛋。孩子们都不会去动小鸟,若是蛋,就会拿起来摇一摇,有晃动感,说明快出小鸟了,还放回原处,若无晃动感,则如中了头彩,回家可以开大荤了,高兴得很。“卧丛”音与鹌鹑相近,长相也相似,恐怕就是故乡方言中对鹌鹑的称呼了。
拾回的米圈,可以给忙碌的一家人一点口福,给平常的日子一点欣喜,给贫困的生活一点亮色。米圈油性很足,滑腻,极鲜美,入口特爽,可与韭菜同炒,与青菜一起做汤,最上档次的吃法,自然是与鸡蛋同炖,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是难得的享受了。若是运气好,米圈拾得多,就晒成干子,慢慢吃,米圈干子当然也很好吃,不过少了刚采摘到时的那份鲜气,特别是少了那份激动和喜悦。在我们家,就我奶奶对吃米圈一直不以为然,有点情不愿意不愿,认为吃米圈不划算,贴了油贴了蛋多吃了饭,是不会过日子的行为,她掉了牙不关风的嘴巴会为这事咕哝好一阵子。
至于“麦黄草枯”鸟,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颇为神秘,始终是只闻其声,极少有人见过真实面目,总是在麦子成熟的时节,从高远的天空或空阔的旷野,发出清脆、连续的鸣叫声。有文章中也提到过这种鸟,有的認为是布谷,有的认为是杜鹃,也有的对两者都不认可,认为是另一种鸟类。对于我来说,不管它到底叫什么,它永远只是故乡的“麦黄草枯”,那挥之不去的叫声,不时地在我耳边回荡。
如今,我的家乡变成了经济开发区,只生长工厂,不生长麦子,米圈的踪影自然再无处可觅。
责任编辑: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