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米圈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jiang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黄草枯,麦黄草枯”,随着麦黄草枯鸟声声不断的提醒和督促,抢收麦子、抢收菜籽,赶插秧苗、赶播玉米,整个苏北农村便生动起来,大人们虽然起早摸黑忙得不可开交,但那份被收获浸润的喜悦,情不自禁地挂上了每个人的眉梢。
  米圈是麦熟时节特有的一种菌菇,生长在成熟麦子的根部。要找到它,必须赶在麦子未收割之前,否则会被割麦的大人们抢了先。说来奇怪,这种圈子明明出自麦丛,不叫麦圈,偏叫米圈,大约是这种菌菇的色泽糯白,与米相近,入口又有新米的气息和米油的感觉吧。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臆解。还有采得米圈的过程,叫拾,似乎米圈遍地皆是,随手可得;又好像米圈没有根须,跟遗落在收割过的田野中的麦穗和裸露在海滩上的泥螺似的,与大地毫无牵连。其实,拾米圈应该先是找,找到了再捏住根部轻轻向上一提,这个动作不能叫拔,要比拔的力道轻,也不能叫揪,因为动作中不需要旋转,准确地说应该叫摘或者叫采,可没有一个人说摘米圈、采米圈,大家异口同声都说拾。
  拾米圈通常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几乎没有多人一起大呼隆干的。说白了,米圈并不多见。常常被烈日晒了大半天,走到腿肚子发软,也见不到一个米圈影子。拾米圈得靠运气,运气好的话,在一个地方一下子就能拾到十个八个。拾米圈还要懂得区分米圈与毒圈,田野里米圈不多,毒圈很常见。毒圈的种类也多,有蛇圈、粪圈、蝇圈,等等,只要听听这些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吃不得。辨别毒圈靠大人们口口相传的经验,更要靠自己的眼力。首先从颜色上看,米圈为白色,米白中带一点灰,色调偏暗、平和;毒圈则相反,黑红黄褐俱有,色泽艳丽、极端。再从形状上看,米圈菇柄较粗,伞面肉感强,背面叶片样的菌褶,册页般排列得整齐有序;毒菇则枝干细弱,伞面小而薄,伞背叶片紊乱并有明显的缺陷。总之,米圈的体貌与颜色皆周正,像敦厚的汉子;毒圈则似染着红蓝头发、身着奇装异服、裸露着纹身的异类,可归入流氓阿飞之流。那时,每年收割麦子的这段时间,或远或近总会听说一两例大人小孩误食毒圈中毒的事,很是让人揪心。
  拾米圈有时也会幸运地捡到“卧丛”蛋。“卧丛”这种鸟比麻雀略大,不善飞,即使飞,飞得不高也不远。不像其他鸟类将窝选择在树上或农家的屋檐下,它们将小家安置在相中的麦棵根的部位。不知是不是米圈生长的地方风水好,在有米圈的周围不远处,常常会见到“卧丛”窝,将羽毛与小草混杂在一起,结成圆圆的一个巢,成年女孩子的拳头大小,爽爽落落,非常漂亮,它们就在那里躲风避雨、生儿育女。倘若发现有人靠近,它们会迅速离开。我一直弄不明白,它们这种行为是为了引开人的注意力、保护巢穴和下一代,还是只求自保、抛家弃子。它们离开时的动作也很特别,不是飞,而是介于飞翔与奔跑之间,速度极快,如果用一个词描述,最恰当的莫过于“窜”。“卧丛”逃窜后,窝里往往会遗下叽叽乱叫的小鸟或几枚小小的鸟蛋。孩子们都不会去动小鸟,若是蛋,就会拿起来摇一摇,有晃动感,说明快出小鸟了,还放回原处,若无晃动感,则如中了头彩,回家可以开大荤了,高兴得很。“卧丛”音与鹌鹑相近,长相也相似,恐怕就是故乡方言中对鹌鹑的称呼了。
  拾回的米圈,可以给忙碌的一家人一点口福,给平常的日子一点欣喜,给贫困的生活一点亮色。米圈油性很足,滑腻,极鲜美,入口特爽,可与韭菜同炒,与青菜一起做汤,最上档次的吃法,自然是与鸡蛋同炖,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是难得的享受了。若是运气好,米圈拾得多,就晒成干子,慢慢吃,米圈干子当然也很好吃,不过少了刚采摘到时的那份鲜气,特别是少了那份激动和喜悦。在我们家,就我奶奶对吃米圈一直不以为然,有点情不愿意不愿,认为吃米圈不划算,贴了油贴了蛋多吃了饭,是不会过日子的行为,她掉了牙不关风的嘴巴会为这事咕哝好一阵子。
  至于“麦黄草枯”鸟,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颇为神秘,始终是只闻其声,极少有人见过真实面目,总是在麦子成熟的时节,从高远的天空或空阔的旷野,发出清脆、连续的鸣叫声。有文章中也提到过这种鸟,有的認为是布谷,有的认为是杜鹃,也有的对两者都不认可,认为是另一种鸟类。对于我来说,不管它到底叫什么,它永远只是故乡的“麦黄草枯”,那挥之不去的叫声,不时地在我耳边回荡。
  如今,我的家乡变成了经济开发区,只生长工厂,不生长麦子,米圈的踪影自然再无处可觅。
  责任编辑:子非
其他文献
一个仲夏的早晨,希十五年前的爱情,突然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  希从没想到,换过几家单位的自己,竟然像躲在海底的鱼,突然被千里之外的伟捞起。刚开始,客气的语气,几乎听不出彼此的声音。平淡的话语,掩饰着平静的心情。谈谈工作,讲讲孩子,最想知道彼此在他乡的一切,可一切的一切,却让人无法说清。  放下听筒的刹那,遥远的记忆,如一只只鸟儿扑棱着翅膀戛然而至,张开的羽翼,朦胧了希的眼睛。  整个上午,当
期刊
我的故乡有着同北宋大文豪苏轼一样的名字“东坡”,镶嵌在太行山的深处,四周是山,紧贴高高的山崖。  村子相对连绵的太行山来说,实在是太小了,小到像粒露珠,让你清晨起来散步,都必须十分小心,以防不经意间将这露珠从草尖上抖落下去。故乡小村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我选择在最繁华的中秋时节返乡小住,实在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个时段的故乡色彩绚丽,山果飘香,满山的枫树,黄栌,柿树等经霜之后,漫山如火如荼,
期刊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东摘一个果子,西捡一块石子,或在酒肆的门槛边用一小刀雕出一个溜墙走的小醉鬼,但最后,都会规规矩矩走进李先生家的小院。  铺开一张宣纸,李先生握着我的手,写一道蚕头燕尾,描一道悬针竖,说“先从《曹全碑》起吧,隽逸守度,刚柔互济,笔笔入典,养小丫头的性子。”毛笔便在宣纸上染下一片墨色。回笔锋,画出一个蚕头,笔走,然后扬笔墨挑起一个燕尾。  “这一笔,叫做因。”转腕,笔锋下走,渐渐抬手
期刊
鸾山系湘东地区的一座独耸之山,如鸾起舞,故名鸾山。北宋彭天益曾以诗句“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形容此地。它位于湖南株洲市攸县一个山区小鎮,与江西省莲花县相毗邻,距井冈山约170公里。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鸾山成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是反“围剿”的前沿阵地之一。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彭德怀、滕代远、谭震林、萧克、谭余保等红军将领,曾带领红军战士翻越罗霄山来到鸾山一带,领导地方革
期刊
白露一过,和高山的核桃一样,老家的花生也开始采挖了。  那时,没有幼儿园或者学前班的概念,右手能够摸到左耳朵了,便可以读小学一年级了。刚记事时,我只能偏着头摸耳朵时,父母便让我背着花书包,装上自制的算数教具——苞谷杆“小棒”,接过母亲从灶台火炕上抓出的带着烟味的干花生,一路哭着去了学校。还记得,星期六不读书时,跟着母亲下地,母亲会刨开泥土,看看土里白胖胖的花生长大没有,顺便摘下一两颗给我们解馋;还
期刊
提起沙土裤,我家乡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可能都会眼睛一亮,欲说不止。所谓裤,其实并没裤腿。  那天,在公园散步时,与老父亲聊起来,父亲混浊的眸子一下子亮了,嗓门也高了,说:“你姊妹仨都是穿沙土裤长大的,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这样,穿沙土裤主要是在冬夜里,穿上它,孩子拉屎、尿床,都不要紧,也弄不脏被褥。”  时光要回转到上世纪70年代。  那年,我七八岁的样子,是家里的老大。记得弟弟出生不久,
期刊
参加这样的会,我能看到很多文友,特别是些老朋友,特别高兴。  静霆我们是邻居,多少年也很少见面,他很忙,刚才他的一番讲话对我挺有启发的,他对生活的那种激情,那种热爱,甚至很多年轻人都不一定比得上他。到上海看的那些东西,发出的那些感慨,我是很受感动的,一个80岁的老人,我缺少他的精神。你看晓声老师,他知道那么多的事,我每次听他发言都挺受感动的,他的脑子里面装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你说一个作家如果不这样,
期刊
我妈小的时候,有一年开春就来个掐脖旱,一直旱到7月底。进八月第三天,一块云彩上来,下起了雨。这雨,一下就没完没了,沟满壕平不说,一捆干柴火也没有,不上仓房抽下根檩子,就得烧大腿了。  雨不停,也不能干等着。傍晌一阵风,天还是漫阴着,看着是没时候放晴了。太奶奶喊着两个小丫到近前,说:“跟弟儿,老丫,你们俩披上麻袋片,去大壕南下点青棒子,摸点土豆回来吧。”大人们都出工修坝去了,太奶奶在家主事。跟弟儿和
期刊
叫花,却非花。  鄂西北的保南乡下,都把玉米叫做苞谷。俗谚的“五谷丰登”,苞谷是其中的重要一种。山上都是旱地,种不了稻谷,就种苞谷。苞谷是粗粮,粒大,坚硬,粗糙,还附着厚厚的表皮,需要一遍遍地磨。磨碎了,去了皮,才能煮了吃。远不如稻米,去了壳就能煮出白花花的米饭,又香又细腻。苞谷米吃时间长了,一闻到大米饭的味道,那个香,还有那个馋啊,真的无法形容。少了它,地就少了生气,农人就丢了魂。  小时候,我
期刊
下班回家,已是暮色时分。顾不得一天的疲惫,孩子似的跟了老公、儿子乘船去河上玩。  暮色中,东西走向的河水更像是一匹平静平滑暗蓝的布。而船,又像是一只巨大的铲,从中豁开,慢慢地细心地豁开、划开。生怕不小心或者偏心分得不均匀而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而行船两侧冒起的嘟嘟串串如葡萄大小的水泡,真的像一只只争论不休的小嘴,七嘴八舌地爭执着什么。船后的水流“汩汩”冒个不停,像是煮沸了一样。  夕阳,只在西天留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