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春江美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班回家,已是暮色时分。顾不得一天的疲惫,孩子似的跟了老公、儿子乘船去河上玩。
  暮色中,东西走向的河水更像是一匹平静平滑暗蓝的布。而船,又像是一只巨大的铲,从中豁开,慢慢地细心地豁开、划开。生怕不小心或者偏心分得不均匀而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而行船两侧冒起的嘟嘟串串如葡萄大小的水泡,真的像一只只争论不休的小嘴,七嘴八舌地爭执着什么。船后的水流“汩汩”冒个不停,像是煮沸了一样。
  夕阳,只在西天留下一小块隐隐约约暗褐苍茫的晕。而这一小块的晕,映照在苍茫的河面上,随着荡起的水波呈现出圈圈美丽的倒影,竟有着雨后彩虹隐没前的轮廓。越看越像,越看越美,朦朦胧胧的不可言喻的美。想起白居易在《暮江吟》中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果真是的。天上一小块的光晕就让满河的水以船为界,西侧是晃晃的泛白的河水,东侧则阴阴暗暗的晦涩苍苍。
  新月出来了,开始值班上岗。那如眉的新月是曾经照过白居易的九月的暮江月吗?如钩的新月之上只有一颗极亮的星,默默陪着他。不靠他太近,不离他太远,给他距离给他支撑和美感。星和月的影子映入河中,忽而清晰,忽而恍惚,别有一般情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是苏轼的疑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则是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的困顿。其实,何必问“今月何时照古人”?月圆月缺,每时每刻的月都是不同的,照耀古人的月也只是古时的月,照耀我们的也只是和我们同时代的月。日新月异,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今晚,这美丽春江上的月,因为我们游玩的心情的愉悦而感到它也是愉悦的。夜幕弥散,河面开始起风,不刺骨,却也陡觉得冷。我们的船,只得往回返。水中的月,贴近船边的月,和那颗越来越亮的星,碎成点点闪闪的锦鳞帛片跳跃着,一路跟随我们。 夜,越来越深。近岸的柳,黑乎乎的一片了,远处的更是如雾如梦一样混沌不清。
  河面的一切都沉入梦境中了,那弯新月倒是越来越明朗,还有稀稀疏疏闪烁不定的星。
其他文献
每次打算回老家,思绪总是欣喜若狂,始终先于车轮到达。  道路两旁,寥落的红高粱,看一眼,就有拥抱的冲动,它们红红的脸庞,多像我朝思暮想的兄弟。或许因为很久没有回乡,它们看着我这张似曾相识的脸,似乎若有所思,又欲言又止。狗尾巴草依旧不悲不喜,它们见惯了人世间的聚合离散,见惯了人生的生老病死,一副呆萌的样子,好像从来就没心没肺,多少年来,尽管岁月流逝,然而与狗尾巴草而言,又有什么关系呢?  篱笆墙上的
期刊
一个仲夏的早晨,希十五年前的爱情,突然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  希从没想到,换过几家单位的自己,竟然像躲在海底的鱼,突然被千里之外的伟捞起。刚开始,客气的语气,几乎听不出彼此的声音。平淡的话语,掩饰着平静的心情。谈谈工作,讲讲孩子,最想知道彼此在他乡的一切,可一切的一切,却让人无法说清。  放下听筒的刹那,遥远的记忆,如一只只鸟儿扑棱着翅膀戛然而至,张开的羽翼,朦胧了希的眼睛。  整个上午,当
期刊
我的故乡有着同北宋大文豪苏轼一样的名字“东坡”,镶嵌在太行山的深处,四周是山,紧贴高高的山崖。  村子相对连绵的太行山来说,实在是太小了,小到像粒露珠,让你清晨起来散步,都必须十分小心,以防不经意间将这露珠从草尖上抖落下去。故乡小村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我选择在最繁华的中秋时节返乡小住,实在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个时段的故乡色彩绚丽,山果飘香,满山的枫树,黄栌,柿树等经霜之后,漫山如火如荼,
期刊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东摘一个果子,西捡一块石子,或在酒肆的门槛边用一小刀雕出一个溜墙走的小醉鬼,但最后,都会规规矩矩走进李先生家的小院。  铺开一张宣纸,李先生握着我的手,写一道蚕头燕尾,描一道悬针竖,说“先从《曹全碑》起吧,隽逸守度,刚柔互济,笔笔入典,养小丫头的性子。”毛笔便在宣纸上染下一片墨色。回笔锋,画出一个蚕头,笔走,然后扬笔墨挑起一个燕尾。  “这一笔,叫做因。”转腕,笔锋下走,渐渐抬手
期刊
鸾山系湘东地区的一座独耸之山,如鸾起舞,故名鸾山。北宋彭天益曾以诗句“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形容此地。它位于湖南株洲市攸县一个山区小鎮,与江西省莲花县相毗邻,距井冈山约170公里。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鸾山成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是反“围剿”的前沿阵地之一。在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彭德怀、滕代远、谭震林、萧克、谭余保等红军将领,曾带领红军战士翻越罗霄山来到鸾山一带,领导地方革
期刊
白露一过,和高山的核桃一样,老家的花生也开始采挖了。  那时,没有幼儿园或者学前班的概念,右手能够摸到左耳朵了,便可以读小学一年级了。刚记事时,我只能偏着头摸耳朵时,父母便让我背着花书包,装上自制的算数教具——苞谷杆“小棒”,接过母亲从灶台火炕上抓出的带着烟味的干花生,一路哭着去了学校。还记得,星期六不读书时,跟着母亲下地,母亲会刨开泥土,看看土里白胖胖的花生长大没有,顺便摘下一两颗给我们解馋;还
期刊
提起沙土裤,我家乡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可能都会眼睛一亮,欲说不止。所谓裤,其实并没裤腿。  那天,在公园散步时,与老父亲聊起来,父亲混浊的眸子一下子亮了,嗓门也高了,说:“你姊妹仨都是穿沙土裤长大的,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这样,穿沙土裤主要是在冬夜里,穿上它,孩子拉屎、尿床,都不要紧,也弄不脏被褥。”  时光要回转到上世纪70年代。  那年,我七八岁的样子,是家里的老大。记得弟弟出生不久,
期刊
参加这样的会,我能看到很多文友,特别是些老朋友,特别高兴。  静霆我们是邻居,多少年也很少见面,他很忙,刚才他的一番讲话对我挺有启发的,他对生活的那种激情,那种热爱,甚至很多年轻人都不一定比得上他。到上海看的那些东西,发出的那些感慨,我是很受感动的,一个80岁的老人,我缺少他的精神。你看晓声老师,他知道那么多的事,我每次听他发言都挺受感动的,他的脑子里面装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你说一个作家如果不这样,
期刊
我妈小的时候,有一年开春就来个掐脖旱,一直旱到7月底。进八月第三天,一块云彩上来,下起了雨。这雨,一下就没完没了,沟满壕平不说,一捆干柴火也没有,不上仓房抽下根檩子,就得烧大腿了。  雨不停,也不能干等着。傍晌一阵风,天还是漫阴着,看着是没时候放晴了。太奶奶喊着两个小丫到近前,说:“跟弟儿,老丫,你们俩披上麻袋片,去大壕南下点青棒子,摸点土豆回来吧。”大人们都出工修坝去了,太奶奶在家主事。跟弟儿和
期刊
叫花,却非花。  鄂西北的保南乡下,都把玉米叫做苞谷。俗谚的“五谷丰登”,苞谷是其中的重要一种。山上都是旱地,种不了稻谷,就种苞谷。苞谷是粗粮,粒大,坚硬,粗糙,还附着厚厚的表皮,需要一遍遍地磨。磨碎了,去了皮,才能煮了吃。远不如稻米,去了壳就能煮出白花花的米饭,又香又细腻。苞谷米吃时间长了,一闻到大米饭的味道,那个香,还有那个馋啊,真的无法形容。少了它,地就少了生气,农人就丢了魂。  小时候,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