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笔”是指文学作品中非主线情节的文字,但非主线并非不重要。鲁迅是现代白话文学巨匠,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本文以统编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闲笔”为例,探求这位文学大师匠心独运的语言创造,以及其丰厚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学生普遍质疑:文章题目虽是《藤野先生》,但开头用大量笔墨描写了清国的留学生,这几段可不可以删除?七年级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后便了解到:1902年4月,鲁迅先生抱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远大志向远到日本学习,却没想到东京和南京一样“乌烟瘴气”。清国留学生滑稽可笑、不学无术,他们在东京的种种丑态,深深地刺痛着鲁迅的心,先生内心的失望、厌恶之情溢于言表。他由衷地发出沉重的叹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情不自禁地感慨“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于是,他离开东京,前往仙台寻找自己的希望。所以,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看似多余,但其实这些都是鲁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同样是《藤野先生》一文,学生还对于文章中看似多余的其他文字提出了质疑:从东京去往仙台可以一笔带过,为什么要写途经的驿站?途经的驿站应该不少,为什么鲁迅只写了日暮里和水户?鲁迅是在彷徨失意之际前往仙台的,当时他的内心是无比失落的,正因为如此,在前往仙台途中见到日暮里,必然会联想到风雨飘摇中祖国的现状。鲁迅赴仙台求学之前,在《自题小像》中已经表达了“风雨如磐暗故园”的忧国情怀。从日本回国后,当时国运衰败没落,国家任人宰割,人民遭殃。因此,在写本文时,回忆那段历史,赤诚的爱国之情再一次勾起了鲁迅先生关于日暮里的记忆,并把它写进了《藤野先生》一文中。本文还有一个人物:朱舜水。纵览全文,学生很难找到这个人物与藤野先生之间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教师此时要适当补充一些资料,尽量还原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补充资料:朱舜水,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明朝灭亡后曾进行反清复明活动,力图复明,百折不挠,“自誓非中国恢复不归”。反清复明斗争失败后,辗转各国,于1659年来到邻国日本,旅居日本23年,死后葬于日本,鲁迅对他非常敬仰。后来,鲁迅有一次去东京,特意在水户下车,瞻仰了朱舜水遗迹。纵观朱舜水流亡日本前后的人生历程,充分体现了一个爱国者历尽艰难而毫不气馁的悲壮情怀。朱舜水报国无望,流亡日本,在日本各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中日两国人民之间友好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把这样一个人物写进《藤野先生》中,不仅表现了鲁迅对朱舜水高尚品质的赞扬,还表达了他对朱舜水的爱国情怀,以及朱舜水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的努力和肯定。朱舜水与鲁迅心目中的藤野先生何其相似,这就为下文更好地展现藤野先生没有国界偏见思想的境界做了铺垫。
这些看似与课文主题毫无关系的两处驿站描写,承载着鲁迅极具分量的深情,让读者在领会其表达艺术时,也受到深深的启示。通过这样深入的探讨,学生理解了:正因为有了这些看似无用的“闲笔”,才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满腔的爱国热情。
小说《孔乙己》开头有这样一句:“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这虽说是一句闲话,却巧妙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孔乙己》写于1918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在统治着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小说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就是经济萧条的真实写照,孔乙己悲剧发生的社会原因在此得以揭示。鲁迅先生对人民怀着深切的同情,叹息着他们所承受的日复一日的生活苦难。这些放在小说开头似乎可有可無,看上去好像有硬塞多余之嫌,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并非漫不经心地随意挥洒,而是精雕细刻的有意安排。
《故乡》最后两段也用了“闲笔”。在此之前,“我”接母亲和宏儿乘船返程,小说到此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后两段粗看貌似多余,细品则是意韵深远。首先是“我”期待新的生活,然而对这一希望却并没有把握,甚至怀疑自己是否也和闰土一样,不过是以一个幻想中的“偶像”在自我欺骗。其次写“我”认识到要追求新的生活,仅仅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反省精神尽显其中。最后的抒情议论,言简意赅,不是“闲笔”,而是全篇关键性的总结,余味无穷且又饱含哲理。
总之,鲁迅作品中的“闲笔”,看似与故事情节结构联系不紧,有时的确难以辩识其审美价值。但放眼全文,仔细琢磨,则体现了作者驾驭有序,张弛有度的艺术创造力,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其作品的审美价值,真可谓“闲笔不闲”,匠心独运。
作者单位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
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学生普遍质疑:文章题目虽是《藤野先生》,但开头用大量笔墨描写了清国的留学生,这几段可不可以删除?七年级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后便了解到:1902年4月,鲁迅先生抱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远大志向远到日本学习,却没想到东京和南京一样“乌烟瘴气”。清国留学生滑稽可笑、不学无术,他们在东京的种种丑态,深深地刺痛着鲁迅的心,先生内心的失望、厌恶之情溢于言表。他由衷地发出沉重的叹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情不自禁地感慨“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于是,他离开东京,前往仙台寻找自己的希望。所以,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看似多余,但其实这些都是鲁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同样是《藤野先生》一文,学生还对于文章中看似多余的其他文字提出了质疑:从东京去往仙台可以一笔带过,为什么要写途经的驿站?途经的驿站应该不少,为什么鲁迅只写了日暮里和水户?鲁迅是在彷徨失意之际前往仙台的,当时他的内心是无比失落的,正因为如此,在前往仙台途中见到日暮里,必然会联想到风雨飘摇中祖国的现状。鲁迅赴仙台求学之前,在《自题小像》中已经表达了“风雨如磐暗故园”的忧国情怀。从日本回国后,当时国运衰败没落,国家任人宰割,人民遭殃。因此,在写本文时,回忆那段历史,赤诚的爱国之情再一次勾起了鲁迅先生关于日暮里的记忆,并把它写进了《藤野先生》一文中。本文还有一个人物:朱舜水。纵览全文,学生很难找到这个人物与藤野先生之间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教师此时要适当补充一些资料,尽量还原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补充资料:朱舜水,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思想家。明朝灭亡后曾进行反清复明活动,力图复明,百折不挠,“自誓非中国恢复不归”。反清复明斗争失败后,辗转各国,于1659年来到邻国日本,旅居日本23年,死后葬于日本,鲁迅对他非常敬仰。后来,鲁迅有一次去东京,特意在水户下车,瞻仰了朱舜水遗迹。纵观朱舜水流亡日本前后的人生历程,充分体现了一个爱国者历尽艰难而毫不气馁的悲壮情怀。朱舜水报国无望,流亡日本,在日本各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中日两国人民之间友好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把这样一个人物写进《藤野先生》中,不仅表现了鲁迅对朱舜水高尚品质的赞扬,还表达了他对朱舜水的爱国情怀,以及朱舜水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的努力和肯定。朱舜水与鲁迅心目中的藤野先生何其相似,这就为下文更好地展现藤野先生没有国界偏见思想的境界做了铺垫。
这些看似与课文主题毫无关系的两处驿站描写,承载着鲁迅极具分量的深情,让读者在领会其表达艺术时,也受到深深的启示。通过这样深入的探讨,学生理解了:正因为有了这些看似无用的“闲笔”,才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满腔的爱国热情。
小说《孔乙己》开头有这样一句:“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这虽说是一句闲话,却巧妙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孔乙己》写于1918年,发表于五四运动前夕。这时,封建帝制虽然被推翻,但封建势力仍在统治着全国;封建科举虽然废止,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仍根深蒂固,毒害着广大人民。小说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就是经济萧条的真实写照,孔乙己悲剧发生的社会原因在此得以揭示。鲁迅先生对人民怀着深切的同情,叹息着他们所承受的日复一日的生活苦难。这些放在小说开头似乎可有可無,看上去好像有硬塞多余之嫌,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并非漫不经心地随意挥洒,而是精雕细刻的有意安排。
《故乡》最后两段也用了“闲笔”。在此之前,“我”接母亲和宏儿乘船返程,小说到此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后两段粗看貌似多余,细品则是意韵深远。首先是“我”期待新的生活,然而对这一希望却并没有把握,甚至怀疑自己是否也和闰土一样,不过是以一个幻想中的“偶像”在自我欺骗。其次写“我”认识到要追求新的生活,仅仅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反省精神尽显其中。最后的抒情议论,言简意赅,不是“闲笔”,而是全篇关键性的总结,余味无穷且又饱含哲理。
总之,鲁迅作品中的“闲笔”,看似与故事情节结构联系不紧,有时的确难以辩识其审美价值。但放眼全文,仔细琢磨,则体现了作者驾驭有序,张弛有度的艺术创造力,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其作品的审美价值,真可谓“闲笔不闲”,匠心独运。
作者单位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初中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