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是指糖尿病患者无皮肤原发性损害,而以全身/局部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严重者可出现抓痕、血痂、皮肤肥厚和苔藓样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甚至是早期诊断糖尿病的线索之一。据国内报道,其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13.8%,且多见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西医对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普遍认为与高血糖或血糖波动、微循环障碍、神经功能紊乱或神经损伤等有密切关系。作为一种自觉症状,皮肤瘙痒症同疲倦、失眠、便秘等症又被称为“血糖难控因素”,是加重糖尿病病情及诱发多种其他并發症的重要因素。为此,临床必须积极有效地加以控制。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为控制血糖、血脂,避免包括饮食、环境在内的不良刺激,口服抗组胺药、镇静催眠药、维生素C、钙剂,亦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和类固醇激素软膏或霜剂以及物理疗法,如紫外线照射、矿泉浴等,但存在见效虽速,但易复发的特点。中医学将其归属于“消渴”“风瘙痒”“痒症”“痒风”“血风疮”等范畴。《儒门事亲·刘河间三消论》载:“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之类。”究其病因,众医家莫衷一是,归纳起来有风外邪、湿、热、虫蕴于皮肤,不得疏泄,内因主要是脏腑失调,化火伤津等。现将本病的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进展
1辨证治疗
在中医整体观的影响下,中医学针对肤表病变亦特别强调“外病内治”,由此辨证论治也即成了目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的主要方式。亓鲁光教授在辨证治疗本病时即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其认为本病早期发病较急,多表现为热毒壅盛,湿热浸淫,故使用五味消毒饮加减以清热解毒,湿热浸淫则予以四妙散加减清热利湿。中晚期年老体弱,气虚血瘀,多表现为肺脾气虚,以玉屏风散加减,益气健脾;血虚肝旺,以地黄饮子加减,养血祛风;肝风内动,以天麻钩藤饮加减,平肝息风;气阴两虚证,以生脉散加减益气养阴。又如王凡主任虽尤重从脾论治,但仍根据患者体质类型进行论治,老年患者以阴虚质居多,治疗上遵从《内经》“甘淡滋补脾阴”的原则;而年轻患者以湿热质居多,以健脾燥湿为主。亦有部分医者紧抓疾病的核心病机进行论治,如蔡文就教授认为,糖尿病患者本身具有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的体质,且根据《千金方》所述:“痒症不一……有脾虚身痒,本无疥癣,素非产褥,洁然一身,痒不可任,此乃脾虚所困。”提出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病机首在于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于中,湿热郁蒸肌肤,故在治疗中不可单纯局限于传统治疗痒症的消风、祛湿、清热、养血等方法,首先当考虑培补脾胃化源,调理中焦斡旋之司,以达到和中解毒之功,临床常选用甘草泻心汤化裁以寒温并用,标本并治。而张丽辉等则认为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当以肝为核心,临床主要从肝肾阴虚、虚风内动,肝郁气滞、血瘀生风,肝血亏虚、血虚风燥3个方面进行辨证施治。亦有医者认为阳明结热、血热内蕴在大量糖尿病合并顽固瘙痒症的患者中占有重要地位,故主张着重使用泻法等,当然亦不可忽视养血凉血法的运用。由此可见,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症在当今临床上仍存在分歧,需进一步研究以形成较为统一规范的辨证分型治疗方案,以便临床推广。
2专方专药
由于目前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中医药治疗无权威的统一治疗路径,且中医各家流派纷呈,故出现了许多临床疗效颇佳的专方专药,并日益凸显其简便的优势。如研究发现中成药乾坤丹Ⅶ号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强于氯雷他定,治疗2个疗程后疗效更确切,且复发率低。又如卢晓燕等观察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P<0.05),认为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而对于气阴两虚、血热络瘀证患者,王建锋等给予养阴活血祛风中药(基本方:生地黄、白鲜皮、当归各15g,徐长卿、地肤子各12g,麦冬、五味子、白僵蚕、乌梢蛇各10g)治疗,并随症加减:上半身痒甚者,加羌活、杭菊花;下半身痒甚者,加川牛膝、独活;全身泛发者,加防风、浮萍;夜间痒甚者,加酸枣仁、磁石、生龙骨、生牡蛎等治疗,与西替利嗪片相比,中药组在降低症状、体征总积分及降低瘙痒面积,瘙痒持续时间,干燥、鳞屑、抓痕血痂积分方面均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或P<0.01),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3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在皮肤类疾病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具有直达病所、简便效廉等特点。姚云任主任医师及孙光荣教授皆认为其与瘀热湿毒有关。姚云任主任医师临床上常以中草药清热凉血、祛风活血止痒之方(处方:苦参、白鲜皮、黄芩、黄柏、蒲公英、白蒺藜、马齿苋各30g,栀子、桃仁、瓜蒌仁、丝瓜络、紫花地丁、地肤子、僵蚕、桑枝、凌霄花各20g)煎汤洗浴,能迅速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情况。苗林艳等采用中药(处方:荆芥、防风、苦参、白鲜皮、蛇床子、当归各30g)外洗治疗该病,总有效率达91.86%,且观察到有利于血糖控制。朱海燕等常使用消风止痒汤用于该病患者的熏洗治疗,认为药物成分可通过打开的汗孔渗透入里,可促进腠理疏通、气血运畅,改善皮肤功能,从而达到滋阴润燥、祛风止痒的目的。陆静波等通过对综合护理中采用滋阴润肤方(药物组成:生地黄、何首乌、乌梅、防风、玉竹、地肤子)熏洗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发现其可通过有效降低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血清中P物质、INF-γ的水平,升高β-EP的水平,同时改善皮肤的干燥状态,从而减轻皮肤的瘙痒症状,发挥其清热凉血、生津润燥、祛风止痒的作用。
结束语
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亦不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单纯西医的治疗有其局限性,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的疗效与优势。
参考文献:
[1]马爱辉.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4):95-97.
[2]苟文伊.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用药规律探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34):105-106.
[3]邬丹,岳仁宋,许趁意,杜梦梦,龙新华.从脾论治糖尿病皮肤瘙痒症[J].光明中医,2017,32(18):2612-2613.
[4]白德琴,甘延平,白德品.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临床研究[J].内科,2017,12(04):545-546+552.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进展
1辨证治疗
在中医整体观的影响下,中医学针对肤表病变亦特别强调“外病内治”,由此辨证论治也即成了目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的主要方式。亓鲁光教授在辨证治疗本病时即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其认为本病早期发病较急,多表现为热毒壅盛,湿热浸淫,故使用五味消毒饮加减以清热解毒,湿热浸淫则予以四妙散加减清热利湿。中晚期年老体弱,气虚血瘀,多表现为肺脾气虚,以玉屏风散加减,益气健脾;血虚肝旺,以地黄饮子加减,养血祛风;肝风内动,以天麻钩藤饮加减,平肝息风;气阴两虚证,以生脉散加减益气养阴。又如王凡主任虽尤重从脾论治,但仍根据患者体质类型进行论治,老年患者以阴虚质居多,治疗上遵从《内经》“甘淡滋补脾阴”的原则;而年轻患者以湿热质居多,以健脾燥湿为主。亦有部分医者紧抓疾病的核心病机进行论治,如蔡文就教授认为,糖尿病患者本身具有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的体质,且根据《千金方》所述:“痒症不一……有脾虚身痒,本无疥癣,素非产褥,洁然一身,痒不可任,此乃脾虚所困。”提出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病机首在于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于中,湿热郁蒸肌肤,故在治疗中不可单纯局限于传统治疗痒症的消风、祛湿、清热、养血等方法,首先当考虑培补脾胃化源,调理中焦斡旋之司,以达到和中解毒之功,临床常选用甘草泻心汤化裁以寒温并用,标本并治。而张丽辉等则认为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当以肝为核心,临床主要从肝肾阴虚、虚风内动,肝郁气滞、血瘀生风,肝血亏虚、血虚风燥3个方面进行辨证施治。亦有医者认为阳明结热、血热内蕴在大量糖尿病合并顽固瘙痒症的患者中占有重要地位,故主张着重使用泻法等,当然亦不可忽视养血凉血法的运用。由此可见,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症在当今临床上仍存在分歧,需进一步研究以形成较为统一规范的辨证分型治疗方案,以便临床推广。
2专方专药
由于目前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中医药治疗无权威的统一治疗路径,且中医各家流派纷呈,故出现了许多临床疗效颇佳的专方专药,并日益凸显其简便的优势。如研究发现中成药乾坤丹Ⅶ号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强于氯雷他定,治疗2个疗程后疗效更确切,且复发率低。又如卢晓燕等观察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P<0.05),认为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而对于气阴两虚、血热络瘀证患者,王建锋等给予养阴活血祛风中药(基本方:生地黄、白鲜皮、当归各15g,徐长卿、地肤子各12g,麦冬、五味子、白僵蚕、乌梢蛇各10g)治疗,并随症加减:上半身痒甚者,加羌活、杭菊花;下半身痒甚者,加川牛膝、独活;全身泛发者,加防风、浮萍;夜间痒甚者,加酸枣仁、磁石、生龙骨、生牡蛎等治疗,与西替利嗪片相比,中药组在降低症状、体征总积分及降低瘙痒面积,瘙痒持续时间,干燥、鳞屑、抓痕血痂积分方面均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或P<0.01),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3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在皮肤类疾病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具有直达病所、简便效廉等特点。姚云任主任医师及孙光荣教授皆认为其与瘀热湿毒有关。姚云任主任医师临床上常以中草药清热凉血、祛风活血止痒之方(处方:苦参、白鲜皮、黄芩、黄柏、蒲公英、白蒺藜、马齿苋各30g,栀子、桃仁、瓜蒌仁、丝瓜络、紫花地丁、地肤子、僵蚕、桑枝、凌霄花各20g)煎汤洗浴,能迅速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情况。苗林艳等采用中药(处方:荆芥、防风、苦参、白鲜皮、蛇床子、当归各30g)外洗治疗该病,总有效率达91.86%,且观察到有利于血糖控制。朱海燕等常使用消风止痒汤用于该病患者的熏洗治疗,认为药物成分可通过打开的汗孔渗透入里,可促进腠理疏通、气血运畅,改善皮肤功能,从而达到滋阴润燥、祛风止痒的目的。陆静波等通过对综合护理中采用滋阴润肤方(药物组成:生地黄、何首乌、乌梅、防风、玉竹、地肤子)熏洗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发现其可通过有效降低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血清中P物质、INF-γ的水平,升高β-EP的水平,同时改善皮肤的干燥状态,从而减轻皮肤的瘙痒症状,发挥其清热凉血、生津润燥、祛风止痒的作用。
结束语
糖尿病并发皮肤瘙痒症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亦不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单纯西医的治疗有其局限性,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的疗效与优势。
参考文献:
[1]马爱辉.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4):95-97.
[2]苟文伊.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用药规律探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34):105-106.
[3]邬丹,岳仁宋,许趁意,杜梦梦,龙新华.从脾论治糖尿病皮肤瘙痒症[J].光明中医,2017,32(18):2612-2613.
[4]白德琴,甘延平,白德品.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临床研究[J].内科,2017,12(04):545-546+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