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杰到妖妇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g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精美的凉鞋吸住他的目光,
  她娇媚的容颜俘获了他的心,
  忽然之间一把利剑,
  斫断了他的颈项。
  波斯人为她的胆略而惶悚,
  米底人为她的勇武而震惊,
  而我们的人民却欢呼胜利。
  ——《犹滴传》
  据《圣经》“次经”《犹滴传》记载,犹滴是犹太伯夙利亚城里一位年轻貌美的忠贞寡妇。当犹太民族被荷罗孚尼率领的大军围困时,她挺身而出,设妙计深入敌军阵营,借美貌迷住敌军元帅,趁其大醉果断割下其头颅,使敌军群龙无首、不攻自破。如此足智多谋、从容果敢的犹滴令族人由衷佩服,成为享誉民族的巾帼英雄。
  这样一位传奇女子在西方深受绘画大师的青睐,不同时代、不同画派的画家用其画笔巧妙地为她勾勒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作品,而犹滴的形象也由此从“女杰”变为“妖妇”,这是一番怎样的历变呢?让我们以时间为坐标,一一细品以下画作来了解。

沉着冷静的侠女——《犹滴与荷罗孚尼》


  《犹滴与荷罗孚尼》(Judith and Holofernes)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安德烈亚·曼特尼亚(Andrea Mantegna,1431—1506)约于1480年所作的板上蛋彩画,现藏于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曼特尼亚喜欢思考不朽的英雄人物,表现其伟大精神,作品人物经常令观者肃然起敬,犹滴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这幅画中,犹滴像罗马神话中的女神一般高贵端庄地站在画面中央。她背对着敌军元帅荷罗孚尼的残尸,不屑一顾地把他的首级递给身后的女仆,动作大方,毫无颤巍,呈现给观者一个沉着冷静、英姿飒爽的侠女犹滴。
乔尔乔内﹝意大利﹞《犹滴》

  乔尔乔内是威尼斯画派中最具抒情风格的画家,他的人物画以浓厚的诗情画意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领域独树一帜。在这幅画中,背景中那如水雾般空蒙的天空、远处缥缈而连绵起伏的山脉以及苍翠挺拔的树木,清新淡雅的色彩,过渡自然的明暗光影,共同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意境,烘托出前景中人物那秀美的形象。整体画面富有层次,浑然一体,显得恰到好处。
  如果说上面两位画家意在表现犹滴的侠骨英姿,下面这位德国宫廷画家则着重于突出犹滴的智貌双全。犹滴在他笔下更显得鲜活,有一种迷人的力量。他就是老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 der Aeltere,约1475—1553)。

秀外慧中的奇女——《提着荷罗孚尼首级的犹滴》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大约于1530年创作这幅《提着荷罗孚尼首级的犹滴》(Judith At The Table Of Holofernes),现藏于德国哥达的弗莱登斯坦恩城堡。这幅画描绘了犹滴身入敌军阵营并与其元帅巧妙周旋的场景。她一面用智慧给荷罗孚尼布下大网,一面用美貌诱惑他使其不怀疑她,展现给观者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犹滴。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德国﹞《提着荷罗孚尼首级的犹滴》

  画家用饱和的色彩、凝练而流畅的线条勾勒出的犹滴是那么地迷人——她粉腮微晕,樱桃朱唇,琼鼻玲珑,榴齿含香,肌肤吹弹可破,足以把荷罗孚尼迷得神魂颠倒。她面带微笑、声音柔和、耐心地为荷罗孚尼讲他应该如何攻城。荷罗孚尼看到她如此认真的态度,便不再怀疑她。面对如此鲜活的女子,即使曾身经百战,也无法控制自己。画中,荷罗孚尼目不转睛地盯着犹滴,眼神中充斥着欲望。而他手下的士兵听说从犹太来了一位绝色佳人,都十分好奇,纷纷前来要一睹佳容。犹滴智慧的言辞与绝世的美貌让士兵们对她没有丝毫的怀疑,营地气氛顿时轻松活跃起来,桌前的一位士兵也开始逗狗玩。而狗这样一只看似和主题无关的动物却被画家置于前景中,似乎象征着深中犹滴美人计、被她“玩弄”的荷罗孚尼,耐人寻味。   画面整体色彩明朗,以红色为主色调热烈而不失沉稳,似乎暗示犹滴不失贞节地用美色巧诱荷罗孚尼。这幅面还体现出画家浓厚的宫廷式风格,画中人物衣着鲜艳华丽,犹滴更是如此。鲜艳的服饰衬出她白皙的肤色与姣好的面容,亮丽的珠宝首饰更使她显得光彩照人,呼应了圣经故事中犹滴盛装打扮进军营的场景。
  画家透视画法的运用使画面拥有极强的纵深感。处于画面中央的战车将画面截成上下两部分,也将空间分成背景与前景。背景中的绿色山丘是犹滴每日凌晨祷告的地方,山脚下是荷罗孚尼和士兵们安营扎寨的地方。这辆“发光”的战车也是整个画面最亮的部分,将桌前的犹滴映衬得光靓照人,让人不得不感叹画家光线技巧使用得独到而微妙。此外,画家将人物的造型与空间安排设计得十分妥当,虽人物众多,但从观者的视角看彼此互不遮挡,画面井然有序,和谐统一。
  相比于文艺复兴时期宁静和谐的绘画风格,后来兴起的巴洛克画派之强烈奔放、气势磅礴更能震撼人心,这一画派的意大利代表画家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代表。

身怀神力的淑女——《犹滴砍下荷罗孚尼的头颅》


  卡拉瓦乔尤其热衷于描绘血腥暴力的场面,给观者以紧张感。这幅作于1599年、现收藏在罗马国立古代艺术画廊的《犹滴砍下荷罗孚尼的头颅》(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便是如此。画面定格在犹滴手持利剑割敌人元帅头颅的一刻,直接呈现出圣经故事的高潮。
阿特米希娅·津迪勒奇﹝意大利﹞《犹滴砍下荷罗孚尼的首级》

  画中的女仆也是不容忽视的角色,荷罗孚尼的右手如她脸般巨大,面对直击眼前的巨手,她毫无畏惧,使出浑身解数地紧紧按住那正拼死挣扎的荷罗孚尼,一种紧张感立刻浮现在观者眼前,同时也让观者不由得赞叹其勇气可嘉。
  犹滴杀敌这幅画之所以如此成功,和画家个人的经历密不可分。津迪勒奇曾多次被性侵却无法得到公平的判决。这幅画很大程度上是她将积压在心底的愤怒一泄而出,体现出对施暴者的仇恨心理;而犹滴也更像是她本人的化身,一个愤怒的复仇者。
  时光流转,画家对犹滴形象的塑造也不再拘泥于圣经故事中的原型,而是在时代变革的影响下开始创造性发挥,如奥地利知名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1918)的作品。

性感魅惑的妖女——《犹滴(其一)》


  这幅以色彩鲜艳、刻画妖冶、极富装饰性著称的名画《犹滴(其一)》(Judith Ⅰ)是克里姆特于1901年所作,现藏于奥地利美景宫美术馆。克里姆特是维也纳分离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绘画将古埃及、希腊及中世纪诸多艺术要素与日本浮世绘风格巧妙地融合起来,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画风。
  在这幅画中,克里姆特创造性地将犹滴塑造成一位妖艳淫荡的女子,凸显出她性的诱惑。画面具有古典主义镶嵌画的特色:四周镶嵌着金边,背景也是各式各样精美的金色图案,色彩浓厚,装饰性强,整个画面被渲染得热烈而奔放,暗示出人物内心熊熊燃烧着的炽热的情欲。画中的犹滴浓妆艳抹,眼神迷离,半睁半闭,乳峰丰满毕露,半裸的上身在金粉的装饰下更显得魅惑,俘获着千万男性的心。而荷罗孚尼仅出现半张脸,且在最下角,似乎暗示着他已被犹滴征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此时犹滴好像还在用手摆弄着荷罗孚尼的头发,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她在玩弄荷罗孚尼的感情,嘲笑他的痴欲。
  克里姆特描绘这样一幅情色作品,看似颓废落后,实际体现着女权主义精神。当时女权运动愈演愈烈,女性不断发展的势力让男性畏惧,一些保守男性无情地给女权主义者贴上妖妇的标签。克里姆特刻意将犹滴这位杰出女性描绘成性感妖媚的女子,象征着女权主义者被戴上妖妇的面具,直击现实,讽刺出保守分子对社会进步潮流的抵制。因此犹滴也不仅仅是“妖妇”,更是女权主义者的象征。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奥地利﹞《犹滴(之一)》

  犹滴,一位救民族于水火之中的巾帼英雄,如今兼具多重形象:或是气度不凡的女中豪杰,或是上帝面前虔诚的弱女子,或是智貌双全的传奇女子,或是果断刚毅的复仇者,又或是性感妖艳的女权象征。虽然每个画家诠释的角度不同,赋予的涵义也各异,但正是如此,她才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从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人们铭记,这不正是艺术的力量吗?
其他文献
晚清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震撼了古老的封建帝国,从闭关锁国被迫对外开放,从农耕文明被迫面对工业文明。面对西方的挑战,开始有先行者将眼光看向了西方那些遥远的国度,开始用审视的眼光看向西方,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奔赴西方试图探索富国强兵之道。继岳麓书社出版《走向世界丛书》,收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走向世界考察西方的著作之后,本刊特设立专栏,陆续推出系列文章,以纪念
搞笑成功,该走严肃路线了  10月5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获得了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于2004年制成石墨烯材料。石墨烯即“单层石墨片”,是构成石墨的基本结构单元,仅有一个碳原子厚——0.335纳米,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石墨烯被普遍认为会最终取代硅的地位,从而引发一场电子工业革命。目前,集成电路晶体管普遍采用硅材料制造,当硅材料尺
写作训练    一组英国中学生来你校访问。校长交给你一份时间表,请你用英语向英国中学生清楚地介绍他们逗留期间(共三天)的活动安排。    时间活动安排有关内容  周一 上午:校长接见 介绍学校情况  周一 下午:参观实验楼和图书馆  周二 两国学生游览西湖  周二 晚间:在402室举行联欢会  周三 上午:两国学生举行座谈会  周三 下午:三点离开乘飞机去西安  [One possible ver
1. It is necessary to try to surpass oneself always, this occupation ought to last as long as life.  尝试超越自己总是必要的,这是一辈子都应该做的事情。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William Butler Yeats    2. A word of encouragement
温暖的春已浸透了南方的田野,油菜花還在夜露下开放,淡淡的晨雾从屋后升腾,即将化作无有,与不可见的空阔融为一体。那屋在天地之间显得那么渺小,但仍然可见,因为它迥异于能够淹没它的气息。惊叹古人智慧之高妙,也叹服此村民安身立命的泰然,无论四时变幻,处惊不变,悠悠然居天下地上,看风起云涌。吾虽不能至亦向往之。【作者】任红伏,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无他好,唯以摄影为乐,倏忽三十余载,已逾天命,尚有余梦,师造化
1. A body without knowledge is like a house without a foundation.  人无知识犹如房屋没有地基。  2. A bold attempt is half success.  大胆尝试,功成一半。  3. A book is the same today as it always was and it will never change.
提到比利牛斯山脉,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记得上学时在地理课本上见过!”接下来的反应可能是“哦……这座山在哪里?”比利牛斯山脉延绵435公里,是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一道天然屏障,有人曾幻想游览西班牙东北部的巴塞罗那后,顺便开车去法国。也许只能一路开到大西洋岸边,找到松波特山口来圆梦了,那里是法国和西班牙的通道,也属于西比利牛斯山。中比利牛斯山从松波特山口向东到加龙河上游河谷,这里山势最高,海拔3
满满的湖水不知去哪啦,竟露出黄色的沙地,黄昏的太阳跟往日一样照在原来的湖底,只因我在,才能看到迥异的质地,如此奇特、如此简单的美丽呈现在苍穹之下,让人流连忘返,美丽的是那片沙?还是要离去的太阳?还是远方默默的黄昏?都不是,眼见、耳听、体感,万般融合才构成了这无尽的瞬间。感谢上苍,感谢有我。  【作者】任紅伏,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无他好,唯以摄影为乐,倏忽三十余载,已逾天命,尚有余梦,师造化,与路同
巴赫金的怪诞人体观念  在欧洲,怪诞形象在文学中的塑造有着一定的文化渊源。它起源于中世纪民间诙谐文化,是中世纪“关于存在的特殊审美观念的遗产”。巴赫金(1895—1975,苏联著名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世界知名符号学家)将这种特殊的审美观念定义为“怪诞现实主义”。巴赫金认为怪诞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是降格,即“把一切高级的、精神性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整个不可分割的物质——肉体层面、大地
圬①者王承福传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它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