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三阶段,生物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查漏补缺、模拟训练,让学生全面掌握生物知识,足以应对高考的挑战。为了能够帮助学生透彻掌握生物学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微专题的方法,完善理论框架,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应用。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微专题在高三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三生物教学 微专题 理清思路 引导探究 融会贯通
高三是学生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很多学生在高三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焦虑、消极等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也有很多学生面对大量的知识点,找不到正确的复习方法,使学生的生物成绩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微专题的方法,将知识点融合到一个专题中,帮助学生建立理论体系,使学生在高考这个战场生获得胜利。
一、理清思维,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是建立在知识水平上的,弄清生物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够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因此,在设计微专题的时候,教师应帮助学生对生物知识板块进行整合,从而让学生的生物思维更加清晰,有利于对生物学知识的吸收。
高中生物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和四个知识系统。三个板块主要是指分子与细胞、遗传与金华、稳态与环境,而四大知识系统包括生命的物质和结构体系、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调节系统、生命的自我复制和发育系统以及生物与环境关系系统。这四大系统互相作用、相互结合,共同形成了高中生物的基本体系。因此,在制定专题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三大板块、四大知识系统入手,以模块的形式来设计专题,也可以应用思维导图等方式来绘制系统图,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整体知识进行把控,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整理。
二、引导探究,培养综合能力
在生物学习当中,学生应掌握基本的生物概念,并对生物学的常识和原理进行掌握,能够对生物学中的图表进行识别和解释,并且能够使用多种形式来对生物学现象进行掌握。在日常教学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会存在着知识上的短板和欠缺之处,对于生物整体成绩产生了影响,因此教师应利用微专题,帮助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复习中,我发现学生在三年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资源和时间的限制,很多生物学实验并没有亲手操作,因此在面对一些实验题的时候,会存在着一些困难,出错几率比较大。因此,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高考高频实验专题”,搜集了一些高考常考的实验题,将其进行整理,制作微课视频,将这些实验的方法以视频的方式进行播放,让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在学习微专题的时候,学生解决了一些生物实验中的疑惑,并且对高考常考的题型进行了把握,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使自己的生物知识体系更加完善。通过使用微专题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引导、探究,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实现了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融会贯通,实现知识迁移
在高考中,生物学科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物理和化学共同组合成“理综”科目,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物理、化学与生物共同属于自然科学,其理论和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虽然他们的研究对象不同、知识体系也不同,但都遵循认识自然的认知规律,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共通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时候,不仅应掌握生物学的知识,更应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够达到社会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教师在准备微专题的时候,也应为学生设计跨学科的专题,让学生能够在专题复习的时候感受到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識的融会贯通。
例如,在设计微课题的时候,我会有意识地发现生物学知识与物理、化学知识的联系,并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应用,让学生能够具备综合性思维,能够将物理、化学、生物联系在一起,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来处理一切问题,从而提高自己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当前高考也更加偏向于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理综考试中有很多综合性的问题,我将这部分题制作成为专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科迁移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对知识融会贯通的掌握。通过制作跨学科的微专题,能够让学生对自然科学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掌握自然科学的研究规律和基本方法,实现综合学科知识的提升。
总之,若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开展更“有效”的复习,适时、有机地穿插设计若干个“微专题”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尤其是在高三复习阶段,学生的时间非常宝贵,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生物知识专题,为学生整理思路,使其从全面的角度来对生物学知识进行感受,并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帮助学生提高生物成绩,在高考这个战场上收获成功、收获人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三生物教学 微专题 理清思路 引导探究 融会贯通
高三是学生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很多学生在高三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焦虑、消极等心理,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也有很多学生面对大量的知识点,找不到正确的复习方法,使学生的生物成绩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微专题的方法,将知识点融合到一个专题中,帮助学生建立理论体系,使学生在高考这个战场生获得胜利。
一、理清思维,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是建立在知识水平上的,弄清生物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够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因此,在设计微专题的时候,教师应帮助学生对生物知识板块进行整合,从而让学生的生物思维更加清晰,有利于对生物学知识的吸收。
高中生物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和四个知识系统。三个板块主要是指分子与细胞、遗传与金华、稳态与环境,而四大知识系统包括生命的物质和结构体系、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调节系统、生命的自我复制和发育系统以及生物与环境关系系统。这四大系统互相作用、相互结合,共同形成了高中生物的基本体系。因此,在制定专题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三大板块、四大知识系统入手,以模块的形式来设计专题,也可以应用思维导图等方式来绘制系统图,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整体知识进行把控,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整理。
二、引导探究,培养综合能力
在生物学习当中,学生应掌握基本的生物概念,并对生物学的常识和原理进行掌握,能够对生物学中的图表进行识别和解释,并且能够使用多种形式来对生物学现象进行掌握。在日常教学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会存在着知识上的短板和欠缺之处,对于生物整体成绩产生了影响,因此教师应利用微专题,帮助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复习中,我发现学生在三年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资源和时间的限制,很多生物学实验并没有亲手操作,因此在面对一些实验题的时候,会存在着一些困难,出错几率比较大。因此,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高考高频实验专题”,搜集了一些高考常考的实验题,将其进行整理,制作微课视频,将这些实验的方法以视频的方式进行播放,让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仔细观察和记录。在学习微专题的时候,学生解决了一些生物实验中的疑惑,并且对高考常考的题型进行了把握,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使自己的生物知识体系更加完善。通过使用微专题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引导、探究,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实现了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融会贯通,实现知识迁移
在高考中,生物学科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物理和化学共同组合成“理综”科目,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物理、化学与生物共同属于自然科学,其理论和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虽然他们的研究对象不同、知识体系也不同,但都遵循认识自然的认知规律,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共通性。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时候,不仅应掌握生物学的知识,更应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够达到社会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教师在准备微专题的时候,也应为学生设计跨学科的专题,让学生能够在专题复习的时候感受到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識的融会贯通。
例如,在设计微课题的时候,我会有意识地发现生物学知识与物理、化学知识的联系,并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应用,让学生能够具备综合性思维,能够将物理、化学、生物联系在一起,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来处理一切问题,从而提高自己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当前高考也更加偏向于对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理综考试中有很多综合性的问题,我将这部分题制作成为专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科迁移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对知识融会贯通的掌握。通过制作跨学科的微专题,能够让学生对自然科学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掌握自然科学的研究规律和基本方法,实现综合学科知识的提升。
总之,若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开展更“有效”的复习,适时、有机地穿插设计若干个“微专题”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尤其是在高三复习阶段,学生的时间非常宝贵,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生物知识专题,为学生整理思路,使其从全面的角度来对生物学知识进行感受,并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帮助学生提高生物成绩,在高考这个战场上收获成功、收获人生、
参考文献
[1]欧阳主星.微课在高三生物备考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8):105-106.
[2]葛长江.“微专题”促进高三生物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J].名师在线,2018(0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