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塞”是小学生作文中常见的现象,教师应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地归因。要利用这一类似“愤”与“悱”的有利教学时机作为突破口,采用“搭梯子”、“铺路基”、“植花木”、“游路程”等策略进行合理地引导,使学生的语言得以充分发展。
一、“语塞”现象面面观
现象一:课前,教师布置了学生到花园观赏花木的任务,并提出了注意观察的诸多方法要领。观赏过程中学生有说有笑,气氛活跃,教师参与其间,不失时机地予以指点。本想此次作文一定会大获成功,不想到了课堂,教师让学生说说所见所闻所想,学生竟面面相觑,你推我让,课堂一时成了“哑堂”。
现象二:作前,教师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写《一件 的事》;高兴、伤心、幸福、有趣等皆可;写出真情实感来。口语交流时,学生个个眉色飞舞,滔滔不绝。个别发言时,一生:我难忘的一件事是妈妈给我过生日,妈妈买了很大很大的一块蛋糕,可热闹了!我真是太高兴了!我一口气吃了好几碗,真是太高兴了!师:你什么时间过的生日?有哪些人参加?生日过程中你先干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其他人的表现呢?中间你的心情有何变化?请再说一遍。生:我的生日是7月18日,有同学李善明参加(抓耳挠腮),开始……嗯(语塞)。
现象三:(作中,教师指导交流发言“姥姥包的饺子真好吃”一段说话)生:……姥姥包的饺子真好吃!我一想起来就流口水,我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姥姥包的饺子!师:(作暂停动作)你能具体说说姥姥包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颜色怎样,注意用上恰当的词语来形容!……看到学生没有反应,师提示:如姥姥包的饺子模样俊俏极了,个个像跳着芭蕾的小天鹅。馅子是用芹菜与鸡蛋做的,青黄相间,让人一见就忍不住流口水。你再说说姥姥包饺子时的动作,注意用上恰当的词语!生:我……姥姥(学生哄笑)。
……
二、思考:众多“语塞”为哪般?
“语塞”是指因激动、气愤或理亏等原因而说不出话来。而写作中的“语塞”是指学生在某个情境中无言可谈、无话可说,使交谈与写作处于停滞、堵塞状态。这种现象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作文难教”的一个主演原因。人们往往把这种情况归因为“生活面狭窄”与“社会交往场景单调”。这种说法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实则忽视了学生心理成长的一般规律,忽视了言语转换的科学依据。教师以成人的角度来看待儿童,难免会出现诊断偏颇:把问题作简单化的处理,使儿童成了问题的“替罪羊”,使问题陷入“不可解”的尴尬境界。笔者认为,对待写作中的“语塞”现象要有正确的归因。
首先,“语塞”不是儿童的独有现象,而是涵盖成人的言语共性。现代心理学认为,书面交际语言的缓速、迟滞主要由两个方面的矛盾造成的。
1.脑信息输出输入的矛盾
现代神经认知科学告诉我们,人大脑中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并行的,也有串行的。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是多维的、立体的。语言信息的处理是串行的,语言的输出是线性的、一维的。
2.口语交际到书面语言的矛盾
口语交际有具体的交际对象和交际环境,而书面交际的对象与环境都是历时的、缺场的,是抽象化的。口语交际是双向对话,用的是不定型的有声语言,可以重复表述或随时修改补充。而书面语言是单向独白,用的是定型的书面语言,所有表达的内容信息只能靠文字符号进行一次性表现。所以,从口语交际到书面交际的转折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是每一个人在写作时必须跨越的门槛,也是许多人能说会道而不能写文章的原因所在。
其次,儿童在写作中的“语塞”现象,又有着其独特的个体归因。
1.心理发展阶段的特质。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尚处于“自我中心”“生理自我”向“去自我中心”“社会自我”过渡阶段。无论对人对事,知觉偏差和归因错误时有发生。教师站在此岸引导彼岸的认识,遇到一些诸如“语塞”之类的麻烦是在所难免的。
2.生理发展阶段的特质。人的神经语音中枢、语义中枢、文字书写中枢,区域部位是不同的,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小学生识字不多,书面语汇不丰富,常用字的书写远未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因而常常影响内部语言的组织与作文的构思。
3.社会生活交际狭窄。学生的交际范围相对于成人还是比较狭小,交际层次也较低,真正以某种明确的角色身份,独当一面地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不多,交际经验还不丰富。因而语言表达的目的意识、对象意识不强,进而在口语交际与书面写作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中断”。
三、策略:从“语塞”到“言顺”的路径在哪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进行教学的高超艺术。他抓住了教与学的“榫接点”:“愤”与“悱”,即针对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思考,急于解决但尚未搞通时的心理状态,相机引导。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语塞”在某种程度上也类似于“愤”与“悱”的状态:学生心中朦朦胧胧似有事物的具象,但由于以上所讲的种种原因却不能用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地描述,处于一种烦恼的“堵塞”状态。其实,这正是教师进行写作教学的有利时机。教师应利用这一最佳时机,积极引导,使学生由“语塞”变为“洋洋洒洒”“一泻千里”,真正尝到作文对学习对生活对人生指导意义的甜头。笔者认为,指导学生从“语塞”到“言顺”大致有以下路径。
1.“搭梯子”。现象一之所以会出现集体失语,课堂成“哑堂”的原因,在于情境性的口语交际到有组织的语言交际的转换坡度大,难度深。此时,教师应在二者转换的过程中多搭一下“梯子”,以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如教师在指名学生说前可展示一下例文或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了解要说的内容、层次等。这样通过对比学习,学生就会重新组织内部语言,扬长避短,化难为易了。
2.“铺路基”。现象二中学生之所以出现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是由口语交际的情绪性、重复性与互补性等特因所造成的。为写作而进行的铺垫性口语训练的要求则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说前应引导学生认真梳理一下说话提纲(可采用板书设计、课件展示等形式),使学生懂得说清一件事情要有时间、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达到言语清晰、重点突出的效果。
3.“植花木”。现象三中教师听到学生的语言干瘪乏味,想指导学生用上生动形象的语言,这无疑是对的——就像一条笔直的大道,两旁需要美化、绿化,才能呈现勃勃生机一样。生动形象的修饰词语多属于书面语言的范畴,运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对学生的写作却更有独特的价值与迷人的魅力:它是美文与凡作的分水渠,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树立写作信心的良好向导。案例中,学生之所以出现“语塞”现象,是因为教师选错了时机。教师应在学生初稿完成后,二次修改前加以指导。让学生通过读、看、比、帮、学,通过仔细推敲与内悟,切实掌握书面语言的技巧,使文章真正丰盈充实起来。
4.“游路程”。学生的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是相互促进的,内部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反过来会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外部语言。所以,当一篇作文完成后,不要马上“收官”,而应让学生反复通读作品,边读边悟,边读边“放电影”,边读边回顾一下作品诞生的艰辛历程。这样,学生对如何构思,如何修改文章,就有了切身体会,对其语言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栖山镇王店小学)
一、“语塞”现象面面观
现象一:课前,教师布置了学生到花园观赏花木的任务,并提出了注意观察的诸多方法要领。观赏过程中学生有说有笑,气氛活跃,教师参与其间,不失时机地予以指点。本想此次作文一定会大获成功,不想到了课堂,教师让学生说说所见所闻所想,学生竟面面相觑,你推我让,课堂一时成了“哑堂”。
现象二:作前,教师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写《一件 的事》;高兴、伤心、幸福、有趣等皆可;写出真情实感来。口语交流时,学生个个眉色飞舞,滔滔不绝。个别发言时,一生:我难忘的一件事是妈妈给我过生日,妈妈买了很大很大的一块蛋糕,可热闹了!我真是太高兴了!我一口气吃了好几碗,真是太高兴了!师:你什么时间过的生日?有哪些人参加?生日过程中你先干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其他人的表现呢?中间你的心情有何变化?请再说一遍。生:我的生日是7月18日,有同学李善明参加(抓耳挠腮),开始……嗯(语塞)。
现象三:(作中,教师指导交流发言“姥姥包的饺子真好吃”一段说话)生:……姥姥包的饺子真好吃!我一想起来就流口水,我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姥姥包的饺子!师:(作暂停动作)你能具体说说姥姥包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颜色怎样,注意用上恰当的词语来形容!……看到学生没有反应,师提示:如姥姥包的饺子模样俊俏极了,个个像跳着芭蕾的小天鹅。馅子是用芹菜与鸡蛋做的,青黄相间,让人一见就忍不住流口水。你再说说姥姥包饺子时的动作,注意用上恰当的词语!生:我……姥姥(学生哄笑)。
……
二、思考:众多“语塞”为哪般?
“语塞”是指因激动、气愤或理亏等原因而说不出话来。而写作中的“语塞”是指学生在某个情境中无言可谈、无话可说,使交谈与写作处于停滞、堵塞状态。这种现象也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作文难教”的一个主演原因。人们往往把这种情况归因为“生活面狭窄”与“社会交往场景单调”。这种说法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实则忽视了学生心理成长的一般规律,忽视了言语转换的科学依据。教师以成人的角度来看待儿童,难免会出现诊断偏颇:把问题作简单化的处理,使儿童成了问题的“替罪羊”,使问题陷入“不可解”的尴尬境界。笔者认为,对待写作中的“语塞”现象要有正确的归因。
首先,“语塞”不是儿童的独有现象,而是涵盖成人的言语共性。现代心理学认为,书面交际语言的缓速、迟滞主要由两个方面的矛盾造成的。
1.脑信息输出输入的矛盾
现代神经认知科学告诉我们,人大脑中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并行的,也有串行的。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是多维的、立体的。语言信息的处理是串行的,语言的输出是线性的、一维的。
2.口语交际到书面语言的矛盾
口语交际有具体的交际对象和交际环境,而书面交际的对象与环境都是历时的、缺场的,是抽象化的。口语交际是双向对话,用的是不定型的有声语言,可以重复表述或随时修改补充。而书面语言是单向独白,用的是定型的书面语言,所有表达的内容信息只能靠文字符号进行一次性表现。所以,从口语交际到书面交际的转折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是每一个人在写作时必须跨越的门槛,也是许多人能说会道而不能写文章的原因所在。
其次,儿童在写作中的“语塞”现象,又有着其独特的个体归因。
1.心理发展阶段的特质。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尚处于“自我中心”“生理自我”向“去自我中心”“社会自我”过渡阶段。无论对人对事,知觉偏差和归因错误时有发生。教师站在此岸引导彼岸的认识,遇到一些诸如“语塞”之类的麻烦是在所难免的。
2.生理发展阶段的特质。人的神经语音中枢、语义中枢、文字书写中枢,区域部位是不同的,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小学生识字不多,书面语汇不丰富,常用字的书写远未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因而常常影响内部语言的组织与作文的构思。
3.社会生活交际狭窄。学生的交际范围相对于成人还是比较狭小,交际层次也较低,真正以某种明确的角色身份,独当一面地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不多,交际经验还不丰富。因而语言表达的目的意识、对象意识不强,进而在口语交际与书面写作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中断”。
三、策略:从“语塞”到“言顺”的路径在哪里?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进行教学的高超艺术。他抓住了教与学的“榫接点”:“愤”与“悱”,即针对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思考,急于解决但尚未搞通时的心理状态,相机引导。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语塞”在某种程度上也类似于“愤”与“悱”的状态:学生心中朦朦胧胧似有事物的具象,但由于以上所讲的种种原因却不能用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地描述,处于一种烦恼的“堵塞”状态。其实,这正是教师进行写作教学的有利时机。教师应利用这一最佳时机,积极引导,使学生由“语塞”变为“洋洋洒洒”“一泻千里”,真正尝到作文对学习对生活对人生指导意义的甜头。笔者认为,指导学生从“语塞”到“言顺”大致有以下路径。
1.“搭梯子”。现象一之所以会出现集体失语,课堂成“哑堂”的原因,在于情境性的口语交际到有组织的语言交际的转换坡度大,难度深。此时,教师应在二者转换的过程中多搭一下“梯子”,以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如教师在指名学生说前可展示一下例文或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了解要说的内容、层次等。这样通过对比学习,学生就会重新组织内部语言,扬长避短,化难为易了。
2.“铺路基”。现象二中学生之所以出现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是由口语交际的情绪性、重复性与互补性等特因所造成的。为写作而进行的铺垫性口语训练的要求则较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说前应引导学生认真梳理一下说话提纲(可采用板书设计、课件展示等形式),使学生懂得说清一件事情要有时间、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达到言语清晰、重点突出的效果。
3.“植花木”。现象三中教师听到学生的语言干瘪乏味,想指导学生用上生动形象的语言,这无疑是对的——就像一条笔直的大道,两旁需要美化、绿化,才能呈现勃勃生机一样。生动形象的修饰词语多属于书面语言的范畴,运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对学生的写作却更有独特的价值与迷人的魅力:它是美文与凡作的分水渠,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树立写作信心的良好向导。案例中,学生之所以出现“语塞”现象,是因为教师选错了时机。教师应在学生初稿完成后,二次修改前加以指导。让学生通过读、看、比、帮、学,通过仔细推敲与内悟,切实掌握书面语言的技巧,使文章真正丰盈充实起来。
4.“游路程”。学生的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是相互促进的,内部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反过来会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外部语言。所以,当一篇作文完成后,不要马上“收官”,而应让学生反复通读作品,边读边悟,边读边“放电影”,边读边回顾一下作品诞生的艰辛历程。这样,学生对如何构思,如何修改文章,就有了切身体会,对其语言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栖山镇王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