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一项国家重要战略规划。本文通过研究绿色旅游的内涵特征以及民族文化的内涵,分析绿色旅游的本质、阐释绿色旅游的价值意蕴,提出将民族文化与绿色旅游有机结合,进行融合发展,探讨绿色旅游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践行路径。
关键词:绿色旅游;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践行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广西社科青年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建设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对策研究”(13CJY001)。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作为一种新业态应运而生。但在旅游业蓬勃发展过程中,人们过多关注经济效率,忽视了自然的生态平衡,缺乏环保意识,同时旅游资源开发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观念淡薄,导致旅游活动的范围或程度超过了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致使旅游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损害,不少国家文物因遭到破坏进而使得其历史文化价值丧失。因此,本文探索将少数民族文化与绿色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其理论和现实意义十分明显。
(一)绿色旅游内涵界定
“绿色旅游”的理念,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传入中国[1]。但实际上绿色旅游的内涵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道家的“万物与我并生,天地与我为一”和儒家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等都蕴含了保护自然、热爱自然,人与自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绿色旅游内涵。自绿色旅游传入我国以来,就有不少学者对其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大致可分为:①绿色旅游就是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进而认识大自然的一种活动;②绿色旅游就是生态旅游,是与大自然融合,最终享受大自然的一种活动[2];③绿色旅游就是爱惜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是其前提。
因此,绿色旅游可以定义为: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让游客以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和享受自然为前提,在欣赏自然的同时与当地生态、文化相融合,做到尊重大自然、爱护民族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使用旅游资源,以保证当地旅游资源、社会文化和旅游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活动[3]。
(二)绿色旅游的内涵特征
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不同,绿色旅游具有自己独有的内涵特征。
1.走进大自然、认知大自然是前提基础
只有走进大自然,通过猎奇、观光、文化生活体验等旅行游览,与大自然亲近,才能享受大自然的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因此,认知大自然,是人们旅游的原始动力,也是绿色旅游的前提和基础。
2.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是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思想要求的是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当然,旅游业的发展也是绿色发展,应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此,旅游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必须尊重大自然,合理使用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必须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确保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受破坏。
3.体验大自然、享受大自然是最终目的
绿色旅游,一是让旅游者充分享受大自然的风光、社会民族风情;二是让游客参与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中感受当地民族风情、体验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是让游客回归大自然,在满足其求知、求新、求异需要的同时,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教育活动,提高游客、旅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的自然保护意识,也让大自然的美更好地去感染和陶冶游客;四是要让游客、旅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做到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惜人文环境,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少數民族文化的内涵特征
1.资源禀赋具有独有性和生态性
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天然独特的资源优势。其中,少数民族地区草原面积占全国的94%,森林资源占全国的51%,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52.5%,矿产资源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等,独有性和生态性特别显著。
2.绿色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因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他们养成了对生命敬畏的平等观、对生产的再生观以及对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具有显著的绿色性和可持续性特征。
3.文化的唯一性和排他性
我国少数民族区域,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政治、宗教信仰、经济、文化艺术、心理素质等方面也形成了各自灿烂的民族文化,具有天然特性。这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凝聚着人们的独特智慧和生活风情,代表着特定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民族信仰和价值内涵,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的特征。
(一)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天然特性、排他属性,内涵相当丰富。
1.原生态的资源禀赋是物质基础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面积的森林覆盖使其负离子含量非常高,比较著名的有“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圈”“广西巴马养生圈”“长白山森林生态圈”等天然“氧吧”,令人心旷神怡。另外,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日常行为也反映出民族区域时空特点和经济社会文化地缘特征,充分体现出绿色发展的原始内涵、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这些旅游资源都是绿色旅游开发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因为,这些物质基础不仅是绿色资源开发的原动力而且决定着绿色旅游资源未来的发展方向。
2.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是天然优势
审美需求是游客出游的原始动力。审美性主要表现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集自然风光、民族建筑、民风民俗等于一体的原生态自然美,是一种和谐美,具有鲜活、动态的节庆、人文、习俗文化底蕴性,是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反映,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是一种天然的内涵美。
3.灿烂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是重要动力 由于多民族生存条件的独特和信仰宗教的差异,已形成了极具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文化元素,具有特定的内涵以及外延特征。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充分挖掘不同的民俗特征和文化内涵,将这些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绿色开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具有保护自然环境的内在动力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原始冲动
将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独特地域以及人文民俗作为主要吸引载体的绿色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方式。绿色旅游可以让游客在领略原始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服饰和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显著的原始性、生态性和鲜明的神秘性,进而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敬畏欲及爱惜欲。
本文主要通过转变现行企业绿色旅游的思维,实现绿色旅游在少数民族地区中有效合理实施的路径。
(一)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是完善绿色旅游内涵价值的必然要求
绿色旅游发展空间巨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的基础之上,应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在价值,挖掘更加丰富的旅游主体,将绿色旅游与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深度融合,打造出更加适合人们旅游的旅游生态环境,将民族自身独有的“地理区位、特色资源、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等天然优势转化为绿色经济、市场竞争优势。本文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为主要内容和旅游形式构建绿色旅游体系。
1.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
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挖掘民族区域资源内在价值,让民族区域资源禀赋价值最大化,实现绿色旅游的资源禀赋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对现有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节庆习俗、文化遗产和旅游产品等旅游资源内涵的深层次挖掘,尤其是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天然的资源禀赋、名胜古迹,特有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民族服饰进行高质量的开发,进一步内涵式开展民族文化旅游。让这些民族区域文化资源的天然性、美感性、独特性等应有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突显出来,增强游客的视觉体验、情景体验、意境追求,实现民族区域资源禀赋价值最大化。
2.发展生态旅游
发展生态旅游是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体验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实现绿色旅游得天独地的资源价值的重要方式。少数民族地区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是绿色旅游的载体,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原生态旅游的气候、民族人文环境的质量、体验大自然的舒适度及服务品质等。少数民族地区奇特的地势地貌、复杂的雨林植被和“天然氧吧”使游客成为一个集探险、猎奇、休闲度假、避暑与观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也是大多集中在教育团体,特别是科研队伍,进行生态教育与科学研究的首选地。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生态旅游可以使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资源禀赋内涵价值,可以实现生态旅游资源与当地经济、社会正相关的乘数效应[4]。
3.充实乡村旅游内涵
充实乡村旅游内涵是巩固旅游精准扶贫成果的切实举措。“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要义之一,是体现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新”之所在的外显状态和有效载体。少数民族地区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衡量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村民“生活富裕”指标之一。而绿色旅游满足了游客对优质农副产品、独特乡村风光以及蕴含丰富文化价值的体验项目强烈的消费意愿,给予了对旅游体验进行实时分享的信息技术等机遇,充实了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乡村旅游的内涵,进而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村民收增长的重要来源。
4.开发红色旅游
开发红色旅游是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增强爱国教育情感,实现绿色旅游体系的切实行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红色革命老区。在当今的新形势新任务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方式需要改革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能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是时代的需要。
(二)政府扶持力度是切实推动力
旅游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开发,其关键是需要一个合理有力的开发条件做支撑。旅游区的交通情况等基础设施以及民俗文化特色元素,是绿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决条件。少数民族地区因经济实力有限,开展绿色旅游必须要有政府的鼎力支持和切实扶持,尤其是较偏远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只有得到政府的切实帮助,方能合理开发当地的生态环境、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及有效实现资源配置。另外,生态环境的优化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需要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和指导,才能提升旅游进一步开发的条件,使生态自然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独特民族文化内涵价值得到进一步挖掘。
(三)树立品牌意识是基本要求
树立品牌意识是整合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挥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独特优势,实现绿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民族文化内涵价值进行有机整合,发挥其独特的天然优势,发展绿色旅游,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为此,转变发展战略,树立绿色旅游品牌意识是关键。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绿色旅游线路时,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品牌优先原则,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在价值,让民族旅游资源的天然性、独特性、唯一性得到充分发挥,因地制宜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四)从业人员素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質是绿色旅游服务品质提升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才能全面促进绿色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绿色旅游教学、宣讲、导游竞赛等多种渠道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全方位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讲解技能、服务礼仪、业务知识等综合素质,进而得到游客的信任,形成良好的口碑。
(五)创建绿色旅游信誉平台是信息保障
本文基于在信用管理社会化理论,依据少数民族地区绿色旅游体系要求,基于信用大数据,创建以少数民族地区绿色旅游的征信系统、质量评价系统及信用预警系统为主要子系统的旅游信誉平台。相关部门通过这个信誉平台,可以及时发布旅游信用信息,进行绿色旅游宣传,实现“旅游信任-旅游信用-旅游信誉”的良性循环,为社会信用信息发展的理论体系提供验证基础。
[1] 林坚,冯秦贞,刘琨,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绿色发展理念[J].生态文明世界,2020(1):40-49.
[2] 张洁.浅议我国绿色旅游[J].绿色中国,2005(9):57-58.
[3] 陈颉.生态经济发展背景下生态文明理念塑造的思考[J].今日财富,2020(1):17.
[4] 尹少华.阅读3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湖南生态文明建设[J].新湘评论,2020(20):26-28.
关键词:绿色旅游;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践行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广西社科青年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建设美丽左右江革命老区对策研究”(13CJY001)。
引言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作为一种新业态应运而生。但在旅游业蓬勃发展过程中,人们过多关注经济效率,忽视了自然的生态平衡,缺乏环保意识,同时旅游资源开发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观念淡薄,导致旅游活动的范围或程度超过了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致使旅游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损害,不少国家文物因遭到破坏进而使得其历史文化价值丧失。因此,本文探索将少数民族文化与绿色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其理论和现实意义十分明显。
一、绿色旅游的内涵特征分析
(一)绿色旅游内涵界定
“绿色旅游”的理念,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传入中国[1]。但实际上绿色旅游的内涵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道家的“万物与我并生,天地与我为一”和儒家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等都蕴含了保护自然、热爱自然,人与自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绿色旅游内涵。自绿色旅游传入我国以来,就有不少学者对其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大致可分为:①绿色旅游就是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进而认识大自然的一种活动;②绿色旅游就是生态旅游,是与大自然融合,最终享受大自然的一种活动[2];③绿色旅游就是爱惜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是其前提。
因此,绿色旅游可以定义为: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让游客以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和享受自然为前提,在欣赏自然的同时与当地生态、文化相融合,做到尊重大自然、爱护民族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使用旅游资源,以保证当地旅游资源、社会文化和旅游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活动[3]。
(二)绿色旅游的内涵特征
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不同,绿色旅游具有自己独有的内涵特征。
1.走进大自然、认知大自然是前提基础
只有走进大自然,通过猎奇、观光、文化生活体验等旅行游览,与大自然亲近,才能享受大自然的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因此,认知大自然,是人们旅游的原始动力,也是绿色旅游的前提和基础。
2.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是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思想要求的是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当然,旅游业的发展也是绿色发展,应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此,旅游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必须尊重大自然,合理使用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必须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确保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受破坏。
3.体验大自然、享受大自然是最终目的
绿色旅游,一是让旅游者充分享受大自然的风光、社会民族风情;二是让游客参与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中感受当地民族风情、体验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是让游客回归大自然,在满足其求知、求新、求异需要的同时,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教育活动,提高游客、旅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的自然保护意识,也让大自然的美更好地去感染和陶冶游客;四是要让游客、旅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做到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惜人文环境,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少數民族文化的内涵特征
1.资源禀赋具有独有性和生态性
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天然独特的资源优势。其中,少数民族地区草原面积占全国的94%,森林资源占全国的51%,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52.5%,矿产资源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等,独有性和生态性特别显著。
2.绿色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因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他们养成了对生命敬畏的平等观、对生产的再生观以及对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具有显著的绿色性和可持续性特征。
3.文化的唯一性和排他性
我国少数民族区域,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政治、宗教信仰、经济、文化艺术、心理素质等方面也形成了各自灿烂的民族文化,具有天然特性。这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凝聚着人们的独特智慧和生活风情,代表着特定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民族信仰和价值内涵,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的特征。
二、绿色旅游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价值意蕴
(一)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天然特性、排他属性,内涵相当丰富。
1.原生态的资源禀赋是物质基础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面积的森林覆盖使其负离子含量非常高,比较著名的有“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圈”“广西巴马养生圈”“长白山森林生态圈”等天然“氧吧”,令人心旷神怡。另外,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日常行为也反映出民族区域时空特点和经济社会文化地缘特征,充分体现出绿色发展的原始内涵、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这些旅游资源都是绿色旅游开发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因为,这些物质基础不仅是绿色资源开发的原动力而且决定着绿色旅游资源未来的发展方向。
2.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是天然优势
审美需求是游客出游的原始动力。审美性主要表现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集自然风光、民族建筑、民风民俗等于一体的原生态自然美,是一种和谐美,具有鲜活、动态的节庆、人文、习俗文化底蕴性,是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反映,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是一种天然的内涵美。
3.灿烂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是重要动力 由于多民族生存条件的独特和信仰宗教的差异,已形成了极具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文化元素,具有特定的内涵以及外延特征。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充分挖掘不同的民俗特征和文化内涵,将这些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绿色开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具有保护自然环境的内在动力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原始冲动
将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禀赋、独特地域以及人文民俗作为主要吸引载体的绿色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方式。绿色旅游可以让游客在领略原始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服饰和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显著的原始性、生态性和鲜明的神秘性,进而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敬畏欲及爱惜欲。
三、绿色旅游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践行路径探究
本文主要通过转变现行企业绿色旅游的思维,实现绿色旅游在少数民族地区中有效合理实施的路径。
(一)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是完善绿色旅游内涵价值的必然要求
绿色旅游发展空间巨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的基础之上,应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在价值,挖掘更加丰富的旅游主体,将绿色旅游与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深度融合,打造出更加适合人们旅游的旅游生态环境,将民族自身独有的“地理区位、特色资源、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等天然优势转化为绿色经济、市场竞争优势。本文以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为主要内容和旅游形式构建绿色旅游体系。
1.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
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挖掘民族区域资源内在价值,让民族区域资源禀赋价值最大化,实现绿色旅游的资源禀赋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对现有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节庆习俗、文化遗产和旅游产品等旅游资源内涵的深层次挖掘,尤其是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天然的资源禀赋、名胜古迹,特有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民族服饰进行高质量的开发,进一步内涵式开展民族文化旅游。让这些民族区域文化资源的天然性、美感性、独特性等应有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突显出来,增强游客的视觉体验、情景体验、意境追求,实现民族区域资源禀赋价值最大化。
2.发展生态旅游
发展生态旅游是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体验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实现绿色旅游得天独地的资源价值的重要方式。少数民族地区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是绿色旅游的载体,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原生态旅游的气候、民族人文环境的质量、体验大自然的舒适度及服务品质等。少数民族地区奇特的地势地貌、复杂的雨林植被和“天然氧吧”使游客成为一个集探险、猎奇、休闲度假、避暑与观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也是大多集中在教育团体,特别是科研队伍,进行生态教育与科学研究的首选地。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生态旅游可以使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资源禀赋内涵价值,可以实现生态旅游资源与当地经济、社会正相关的乘数效应[4]。
3.充实乡村旅游内涵
充实乡村旅游内涵是巩固旅游精准扶贫成果的切实举措。“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要义之一,是体现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新”之所在的外显状态和有效载体。少数民族地区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衡量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村民“生活富裕”指标之一。而绿色旅游满足了游客对优质农副产品、独特乡村风光以及蕴含丰富文化价值的体验项目强烈的消费意愿,给予了对旅游体验进行实时分享的信息技术等机遇,充实了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乡村旅游的内涵,进而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村民收增长的重要来源。
4.开发红色旅游
开发红色旅游是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增强爱国教育情感,实现绿色旅游体系的切实行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很多红色革命老区。在当今的新形势新任务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方式需要改革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能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是时代的需要。
(二)政府扶持力度是切实推动力
旅游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开发,其关键是需要一个合理有力的开发条件做支撑。旅游区的交通情况等基础设施以及民俗文化特色元素,是绿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先决条件。少数民族地区因经济实力有限,开展绿色旅游必须要有政府的鼎力支持和切实扶持,尤其是较偏远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只有得到政府的切实帮助,方能合理开发当地的生态环境、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及有效实现资源配置。另外,生态环境的优化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需要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和指导,才能提升旅游进一步开发的条件,使生态自然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独特民族文化内涵价值得到进一步挖掘。
(三)树立品牌意识是基本要求
树立品牌意识是整合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挥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独特优势,实现绿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民族文化内涵价值进行有机整合,发挥其独特的天然优势,发展绿色旅游,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为此,转变发展战略,树立绿色旅游品牌意识是关键。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发绿色旅游线路时,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品牌优先原则,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在价值,让民族旅游资源的天然性、独特性、唯一性得到充分发挥,因地制宜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四)从业人员素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質是绿色旅游服务品质提升的关键。只有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才能全面促进绿色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绿色旅游教学、宣讲、导游竞赛等多种渠道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全方位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讲解技能、服务礼仪、业务知识等综合素质,进而得到游客的信任,形成良好的口碑。
(五)创建绿色旅游信誉平台是信息保障
本文基于在信用管理社会化理论,依据少数民族地区绿色旅游体系要求,基于信用大数据,创建以少数民族地区绿色旅游的征信系统、质量评价系统及信用预警系统为主要子系统的旅游信誉平台。相关部门通过这个信誉平台,可以及时发布旅游信用信息,进行绿色旅游宣传,实现“旅游信任-旅游信用-旅游信誉”的良性循环,为社会信用信息发展的理论体系提供验证基础。
参考文献
[1] 林坚,冯秦贞,刘琨,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绿色发展理念[J].生态文明世界,2020(1):40-49.
[2] 张洁.浅议我国绿色旅游[J].绿色中国,2005(9):57-58.
[3] 陈颉.生态经济发展背景下生态文明理念塑造的思考[J].今日财富,2020(1):17.
[4] 尹少华.阅读3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湖南生态文明建设[J].新湘评论,2020(20):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