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9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这实际上就是在渗透学科德育的目标。要做好这一点,教师需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题材,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训练中。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来进行优化和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朗读;写作;口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2-00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2.043
   当今时代的基础教育已由傳统教育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在新的理念之下,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开放性地进行教学规划,创造性地做好教学设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也就是要落实新课改,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而行为和习惯中又渗透着儿童对于所见所为事物的深刻情感和个人态度。”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也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初中语文学科作为初中课程体系中一门核心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同样也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要求学生利用好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优秀文化精髓,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精神成长。这需要应用好初中语文教学素材,挖掘渗透德育教育的切入点,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题材,结合课文内容学习进行德育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广泛包罗万象,每一篇课文都包含丰富的想象内容,这些都可以进行深度挖掘,寻找德育教育的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透过字词句篇的语文形式,掌握它们所表述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
   (一)在朗读课文中渗透德育
   “好咖啡不品不知其味,好文不读不知其妙。”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品味、感悟、体验语文魅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实际上,学生朗读课文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这不仅体现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还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材文本所蕴含的作者的丰富情感。《散步》一文是初中散文学习中最具代表性的篇幅,这篇文章感人肺腑且动人心弦,通过平常生活中的常见素材,来弘扬我们国家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这对学生就是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充满生活情趣的句子时,既要表现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要体现家庭的幸福、温馨,那么语调应该是轻松的,心情是喜悦的。又如《黄河颂》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恢宏,文章的内容既有冲击力和震撼力,也饱含深情。文章通过描绘黄河桀骜不驯的特点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的英雄气概,它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因此教师在指导朗诵时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内心感情,调动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特别是要给学生强调文章所反映的时代特征,使学生理解在国难当头下民族危机不断加重,每一位国人都应肩负民族使命,这无疑会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责任意识、爱国意识。
   (二)在品析语言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语言文字和它们所表述的思想内容的关系,坚持二者的辩证统一,这样才能够真正把握文章主旨,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由法国作家都德所写的《最后一刻》反映的是法国人民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民众的爱国情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给每一位读者以强大的震撼:“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知道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这样看似普通的一句话,清晰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通过文中的语言,我们可以顺势进行引导,把我们的汉语、汉字的意义再次进行强调,目的是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语言。在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落实情感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一个不热爱自己祖国语言的人,又怎能谈得上热爱自己的祖国?”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是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应用好文本素材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在对课文人物形象分析中渗透德育
   在对课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分析中,教师可通过巧妙设问,启发思考,完成德育教育过程。特别是叙事性的作品更是非常方便的素材,对于小说及写人的记叙文,其提问要紧扣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让学生从对人物的分析中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
   在指导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著名作品《孔乙己》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从描写人物形象的相关词句入手来进行分析。如孔乙己的肖像“青白脸色,花白胡子”短短的几个字,活画出一个贫穷不得志而且常挨打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己的动作,“排出九文大钱”表现出认真点清数目的姿态,也是珍惜的表现,又体现了付现钱不拖欠的品格。打折了腿,个子矮,只能“摸”钱出来交给小伙计;“摸”,从袋里往外掏,这四文钱“分量”多么重。这些描写能唤起学生思维中的想象与联想,在脑海中呈现出教材所描写的孔乙己的形象与处境,进而体会其悲惨的命运和人生结局。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把人物形象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这样学生便对于封建时代末期,深受八股取士的科举制毒害的知识分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而把握人物命运与社会形态之间的联系,这对学生的思维认知有很大提高,进而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训练中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结合,在进行语文训练时也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这样才能够“润物无声”。从教学论的原理看,整个教学过程都具有教育因素。语文课的口语交际、阅读、写作都包括思想性。语文教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贯穿于口语交际、读、写能力训练中,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一)通过写作训练来渗透德育教育
   写作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写作训练,既能够锻炼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在真情实感的表达中实现德育教育与引导,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教育。
   1.通过命题作文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针对德育教育的需求,教师可以安排与学生德育教育有关的命题作文,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去书写,这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和积极向上品格的重要途径。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宇宙与人的启示》《霍金现象》《扶不扶》《什么是高贵》等一系列的命题作文,引发学生结合自己的所感、所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以及追求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心理需求产生深刻的影响。
   2.通过教师的指导来进行德育教育。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引导者,作文也需要教师的指导,这种指导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写作方法、写作技巧,还应该上升到德育教育的层面。在教师的作文指导工作中,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们的积极的写作动机,因为这是学生主动学习强有力的内驱力。其次,要给学生一定的建议,特别是选题的方向,然后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调查,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学生才会形成一定的理性认知,而不是简单的停留于现象层面、表象层面,如最近的“明星崇拜”问题,引导学生去深思真正的明星是怎样的人,而网上热炒的“流量明星”是不是真正的明星,使学生有是非明辨之分。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事实出发,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切勿随心所欲的空谈,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品格。
   3.通过作文批改来渗透德育教育。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和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沟通的重要途径,纸上也可以“谈心”。对于学生在作文中呈现的思想特点,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敏感性,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另外,要利用教师评语这一“武器”来给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要本着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进行作文批改,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用肯定、鼓励的语言来教育和引导学生,给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同时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引导,使学生明确努力与前进的方向,使学生学会写作,也能够学会做人。
   (二)通过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来进行德育教育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它是语言交流的工具,也是进行思想教育与引导的工具之一,在口语训练中能够搭建语文与生活的平台,便于思想教育的渗透。如,问大家对“5.12”汶川大地震一事有什么样的看法。通过自由发言,不仅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讨论,明是非,辨美丑,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这样,既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去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磨炼自己的感悟力、思辨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结语
   總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内在体现。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来进行优化和渗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成人和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一岱.浅析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与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6).
  [2]李明华.语言铺砌心灵的历程——略谈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J].教育艺术,2001(9).
  [3]陈士农.论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相结合[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4]殷庆周.试论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考试(教研版),2007(1).
其他文献
该文以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针对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改革中存在的口语测评问题,分析了高职学生的口语现状后,提出在交际法测试视角下建设口语分层测试题库,分别从口语测试理论、分层测试形式、分层试卷内容、分层试卷题型和分层评分标准这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高职大学英语口语分层测试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在高职英语教学工作当中,新媒体技术也得到了充分地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方法发生了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学习英语的过程变得更加科学,学生的学习方法变得更加个性化。
作为数字原生代的当今在校大学生从出生起就生活在数字时代,数字化生存冲击和改变了他们的认知和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学习工具,网络已经成为数字原生代进行英语课外自主学习的必需品。本论文在恩格斯托姆的拓展性学习理论视角下,以该理论的主要观点作为分析框架,探究数字原生代在大学英语课外自主学习观念及学习实践上的转变,以期对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依据,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论证。
摘 要:电子白板是一种融合了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机交互智能平台,教师在白板上操作,然后通过电磁感应反馈给计算机,最终投影到电子交互白板上。电子白板的使用能够让教学过程更加灵活、高效地实施.和普通的多媒体相比,电子白板具有更强大的功能,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就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电子白板;小学;语文阅读 
在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当今,有很多简单重复的低端工作将来可能被机器代替,淘宝等许多网购平台对实体店的冲击就是显而易见的例子。由于各种的教学平台和学习软件遍地开花,教师已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渠道,手机里面的各种学习软件和信息资源就迫使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上独立自主,开放创新的学习能力。混合式教学是随着对网络学习的深入认识和传统课堂学习的回归而逐渐被关注的一种学习策略和学
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经典文学作品《白雪公主》运用黑色幽默的元素,戏仿经典格林童话,形成独树一帜的黑色幽默风格,揭示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的荒诞性和混乱的状态。本文从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如碎片、拼贴、文字游戏等语言层面对《白雪公主》进行分析,归纳出其所具有的黑色幽默特征。
英语教师学习和掌握不同的英语教学方法并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是非常必要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交际性语言教学)和任务型教学法是二语习得中比较典型的四种教学方法。然而,如何将这些方法有效地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仍然需要不断的探索。该文试从教学方法发展的角度,并结合学生群体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解读和分析,以期将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运用于英语课堂,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职业院校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不仅要培养专业本领过硬的技术性人才,更要促进技术性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也就是能面向世界、走进世界的国际技术性人才,因此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尤为重要。但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职业教育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需要学校和教师从情感,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
摘 要:词汇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教学的根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直都是重点和难点。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趣味性不足等原因,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词汇教学的效率较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尝试采取“微课”的教学模式,增强词汇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为此,本文主要探索了微课模式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这提示我们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探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渗透策略很有必要。基于此,该文首先对跨文化交际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内涵与重要性、跨文化交际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做出解读,进而提出了跨文化交际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希望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