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传代培养成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a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成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培养过程中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成体大鼠骨髓MSC的分离培养,流式细胞仪观察MSC免疫表型及细胞周期,检测细胞的诱导分化能力以及细胞的生长曲线,TRAP-ELISA方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结果 体外培养的成体大鼠MSC,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长梭形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第4代时免疫表型阳性细胞率分别为CD29:(94.75±3.68)%,CD71:(95.43±2.23)%,CD90:(98.08±3.88)%;当传到第7代时,阳性细胞率仅为CD29:(50.00±3.35)%,CD71:(50.70±2.43)%,CD90:(48.60±2.83)%;第9代时MSC检测不到任何阳性免疫表型.前5代MSC增殖较快,第3代时处于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为(38.36±2.01)%,处于G0/G1期细胞为(61.64±2.13)%;第7代以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第12代时处于S期和G2/M期的细胞为(10.83±1.63)%,而G0/G1期的细胞为(89.17±1.96)%,此时MSC已经基本停止增长.当体外培养的MSC传到第9代以后,在成骨和成脂肪诱导体系作用下,细胞丧失了分化为Von Kossa法染色和油红O染色阳性细胞的能力;同时其端粒酶活性也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多由最初的(52.7±0.78)%逐渐降低为阴性.结论 体外培养的成体大鼠骨髓MSC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其生物学特性发生明显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我国宫颈癌高发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族妇女宫颈癌发病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HPV )的关系。方法 对 75例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癌组织及 2 0例正常宫颈组织 ,采用
目的 比较第三代静注溶栓药物瑞替普酶(rPA)和阿替普酶(rt-P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开放性临床研究方法,观察2004年3月至2006年
目的 :探讨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1)在白血病细胞骨髓释出中的作用。方法 :借助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管细胞粘附分子在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并观察白血病时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
目的 评价大隐静脉曲张的激光灼闭术(EVLT)和传统剥脱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80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EVLT组行大隐静脉EVLT术,静脉剥脱组行传统大隐静脉高
复杂性局限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I)是手外伤或手术后的可能并发症,在其患者中,仅有1/5的患者能重新恢复正常的活动,有的甚至留有终生的残疾.所以,建立可靠、有效、灵敏的评估
TH1/TH2平衡失调,TH2细胞活化亢进,是变应性哮喘发病的重要基础,BCG可诱导IFN-γ产生和TH1免疫反应,本文就近年来国外有关BCG调节变应性哮喘TH1/TH2平衡及在防治哮喘中的作用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的疗效,选用最有效的术式.方法总结1978年6月至1998年5月间诊治的此类病人26例,其中肝胆胰系统合并症占85%(22/26),癌变率4%(1/26).行囊肿切除加肝管空肠Rou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伴肝脏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8月间手术治疗的6例晚期GIST伴肝脏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维吾尔族.因上腹部包块,伴剑突下阵发性绞痛4月就诊.入院前曾在外院以"消化性溃疡"诊治,疗效欠佳,遂来我院.查体:BP、血、尿、便常规正常.心电图示:窦
目的:探讨托吡酯(妥泰)添加及单一治疗小儿部分性发作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确诊为部分性发作癫(?)的19例患儿添加妥泰,13例单一治疗,均进行自身对照的开放性研究。妥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