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淡水养殖水环境因子主要包括水温、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和pH值等。笔者经过多年对养殖水体水质的监测,总结出了主要环境因子对淡水鱼类的影响,为高效养殖提供一些技术服务。
1.溶解氧
溶解氧是以分子状态溶存于水中的氧气单质。溶解氧是影响水质最重要的因素,水中氧气的来源主要有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空气中氧气的溶解和水源的补给三个方面,三者之中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产氧占70%以上。水中溶解氧的多少与水温、时间、气压、风力、流动等因素有关。通常淡水中溶解氧饱和度7~11mg/L,溶氧高于饱和度时会溢向空气中,低于饱和度时空气中氧气会溶入水中,夏季养鱼池塘,一般在日落前1~2小时溶氧含量最高,日落后1~2小时池水溶氧会达到混合均匀后的最大值,凌晨日出前会出现混合均匀后的最低值。有风时,上风头溶氧低,下风头溶氧高,中段具有平均值。白天水的表层20~40cm溶氧高,底层溶氧低,相差很大。一般性鱼类溶氧低于1.5mg/L,肉食性鱼类溶氧低于2.5mg/L,冷水性鱼溶氧低于3.0mg/L就可能死鱼。当水中的溶氧量充足时,鱼摄食旺盛,消化率高,生长快,饵料系数低。当水中的溶氧量过低时,鱼的正常活动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缺氧时可引起鱼的死亡。 缺氧会引起泛塘,溶氧过高同样会引起鱼类死亡。在鱼苗发塘池,晴天下午溶氧有时达到15~18mg/L以上,这时池塘水一般较浅,水花下塘易引起气泡病,导致鱼苗部分或全部死亡。
2.水温
环境温度是最重要的外界因素之一,影响变温动物的所有代谢过程,涉及水生动物的整个生命过程。它不仅可以影响鱼类的摄食、饲料转化率、胚胎发育、标准代谢以及内源氮的代谢,而且可以影响鱼类的免疫功能、消化酶活性以及性别决定。水温不但直接影响鱼类的生理活动,而且还影响其他环境条件,从而又间接地对鱼类发生作用,池塘水质的环境条件都受到温度的制约。各种鱼类在生长期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对环境的一定要求,对水温也是如此。我国池塘主要养殖鱼类,对水温适应范围在25℃~38 ℃ 之间,超出此范围引起鱼死亡,鱼类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0℃~30℃ ,水温降到15℃以下时,食欲下降,生长缓慢;低于10℃时,进食量便很快减少,低于6℃,会停止进食;水温高于32℃时,食欲同样会降低。综上所述,鱼类在其生长的过程中,都要有最适温度环境,根据鱼类适宜摄食和生长等温度条件,改善水体温度环境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3.氨氮
养殖水体氮素的来源主体为饵料残剩物和粪便排泄物的分解,其次为老化池塘底泥沉积物氨化分解,再次为施肥积累。我国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分子氨浓度≤0.02mg/L。氨氮由NH4+和NH3两部分组成,其中NH3对鱼类有毒性,NH4+对鱼类无毒性。两者在氨氮中所占百分比受pH值、温度、盐度等因素影响。pH值、温度、盐度升高,都会引起氨氮中NH3比例增加,加重水体的毒性。不同的鱼类对NH3最大允许浓度不同,如鲢、鳙鱼0.559~1.106mg/L,草鱼为0.099~0.455mg/l,NH3浓度超过0.66mg/L时就会对鲤鱼种产生毒害作用。降低水体氨氮浓度,是集约化淡水养殖业面临的大难题。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合理使用微藻或微生态制剂,利用生物控制方法,使水体的有益藻相及菌相处于动态平衡,既能起到水质净化作用,又能为养殖鱼类提供饵料,同时还能增强鱼类的抗病能力,促进鱼类的生长。
4.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对鱼的毒性较强,是养殖水域中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一般养殖密度过大,池水经常缺氧,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的池塘很容易引起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mg/L时,鱼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降低,而造成鱼类慢性中毒,此时鱼类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
5.pH值
水中pH值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垂直变化。夏季鱼池当浮游植物繁茂时,昼夜pH变化幅度很大。早晨,由于夜间所有的水生生物都进行呼吸作用,游离二氧化碳达到最高峰,故pH降至最低;白天,随着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游离二氧化碳逐渐减少,pH随之提高,至下午2~4时,可升至最高峰,有时竟能达到9~10pH的变化幅度。pH值是衡量水质好与差的重要标志,一般要求pH 值在7.5~8.5,呈微碱性,这样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有利,对水环境有利。pH 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鱼类新陈代谢低落,血液对氧的亲和力下降(酸性),摄食量少,消化率低,生长受到抑制。
6.硫化氢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硫化物的浓度(以硫计)不超过0.2mg/L。硫化氢有臭蛋味,具有刺激、麻醉作用。硫化氢对鱼类和其他生物毒性很强。其毒性主要是硫化氢与鱼体血红素中的铁化合,使血红素量减少,影响对氧的吸收,低溶氧与硫化氢的共同作用会迅速导致水生动物大量或全部死亡。一般3.0mg/L以上的溶氧可以抑制硫化氢产生,所以池塘溶氧不能过低。
1.溶解氧
溶解氧是以分子状态溶存于水中的氧气单质。溶解氧是影响水质最重要的因素,水中氧气的来源主要有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空气中氧气的溶解和水源的补给三个方面,三者之中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产氧占70%以上。水中溶解氧的多少与水温、时间、气压、风力、流动等因素有关。通常淡水中溶解氧饱和度7~11mg/L,溶氧高于饱和度时会溢向空气中,低于饱和度时空气中氧气会溶入水中,夏季养鱼池塘,一般在日落前1~2小时溶氧含量最高,日落后1~2小时池水溶氧会达到混合均匀后的最大值,凌晨日出前会出现混合均匀后的最低值。有风时,上风头溶氧低,下风头溶氧高,中段具有平均值。白天水的表层20~40cm溶氧高,底层溶氧低,相差很大。一般性鱼类溶氧低于1.5mg/L,肉食性鱼类溶氧低于2.5mg/L,冷水性鱼溶氧低于3.0mg/L就可能死鱼。当水中的溶氧量充足时,鱼摄食旺盛,消化率高,生长快,饵料系数低。当水中的溶氧量过低时,鱼的正常活动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缺氧时可引起鱼的死亡。 缺氧会引起泛塘,溶氧过高同样会引起鱼类死亡。在鱼苗发塘池,晴天下午溶氧有时达到15~18mg/L以上,这时池塘水一般较浅,水花下塘易引起气泡病,导致鱼苗部分或全部死亡。
2.水温
环境温度是最重要的外界因素之一,影响变温动物的所有代谢过程,涉及水生动物的整个生命过程。它不仅可以影响鱼类的摄食、饲料转化率、胚胎发育、标准代谢以及内源氮的代谢,而且可以影响鱼类的免疫功能、消化酶活性以及性别决定。水温不但直接影响鱼类的生理活动,而且还影响其他环境条件,从而又间接地对鱼类发生作用,池塘水质的环境条件都受到温度的制约。各种鱼类在生长期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对环境的一定要求,对水温也是如此。我国池塘主要养殖鱼类,对水温适应范围在25℃~38 ℃ 之间,超出此范围引起鱼死亡,鱼类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0℃~30℃ ,水温降到15℃以下时,食欲下降,生长缓慢;低于10℃时,进食量便很快减少,低于6℃,会停止进食;水温高于32℃时,食欲同样会降低。综上所述,鱼类在其生长的过程中,都要有最适温度环境,根据鱼类适宜摄食和生长等温度条件,改善水体温度环境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3.氨氮
养殖水体氮素的来源主体为饵料残剩物和粪便排泄物的分解,其次为老化池塘底泥沉积物氨化分解,再次为施肥积累。我国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分子氨浓度≤0.02mg/L。氨氮由NH4+和NH3两部分组成,其中NH3对鱼类有毒性,NH4+对鱼类无毒性。两者在氨氮中所占百分比受pH值、温度、盐度等因素影响。pH值、温度、盐度升高,都会引起氨氮中NH3比例增加,加重水体的毒性。不同的鱼类对NH3最大允许浓度不同,如鲢、鳙鱼0.559~1.106mg/L,草鱼为0.099~0.455mg/l,NH3浓度超过0.66mg/L时就会对鲤鱼种产生毒害作用。降低水体氨氮浓度,是集约化淡水养殖业面临的大难题。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合理使用微藻或微生态制剂,利用生物控制方法,使水体的有益藻相及菌相处于动态平衡,既能起到水质净化作用,又能为养殖鱼类提供饵料,同时还能增强鱼类的抗病能力,促进鱼类的生长。
4.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对鱼的毒性较强,是养殖水域中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一般养殖密度过大,池水经常缺氧,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的池塘很容易引起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mg/L时,鱼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降低,而造成鱼类慢性中毒,此时鱼类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
5.pH值
水中pH值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垂直变化。夏季鱼池当浮游植物繁茂时,昼夜pH变化幅度很大。早晨,由于夜间所有的水生生物都进行呼吸作用,游离二氧化碳达到最高峰,故pH降至最低;白天,随着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游离二氧化碳逐渐减少,pH随之提高,至下午2~4时,可升至最高峰,有时竟能达到9~10pH的变化幅度。pH值是衡量水质好与差的重要标志,一般要求pH 值在7.5~8.5,呈微碱性,这样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有利,对水环境有利。pH 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鱼类新陈代谢低落,血液对氧的亲和力下降(酸性),摄食量少,消化率低,生长受到抑制。
6.硫化氢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硫化物的浓度(以硫计)不超过0.2mg/L。硫化氢有臭蛋味,具有刺激、麻醉作用。硫化氢对鱼类和其他生物毒性很强。其毒性主要是硫化氢与鱼体血红素中的铁化合,使血红素量减少,影响对氧的吸收,低溶氧与硫化氢的共同作用会迅速导致水生动物大量或全部死亡。一般3.0mg/L以上的溶氧可以抑制硫化氢产生,所以池塘溶氧不能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