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03~2009年12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l8727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ADR的发生规律,以减少ADR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和经济损失,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27例ADR按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婴幼儿ADR的发生率较高。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为主,与我院频繁使用该类药品相关。ADR所致器官损害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位居首位,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为主;静脉滴注引发的ADR远远高于其他给药途径。结论:静脉滴注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减少静脉滴注药物的使用。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The analysis of 127 cases of ADR reports 2003~2009 in our hospital
  WANG Yulan,LIU Xuemei
  【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ion the law occurs of ADR in our hospital, to reduce the harm to patients and economic losses which caused by the occurrence of ADR,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clinical. Methods: 127 cases of ADR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drugs,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ADR involving the organs or system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R in Infant is relatively high. ADR caused by anti-infective drugs account for an absolute majority, which cephalosporins and penicillins the most, This is due to the frequent use of such drugs in our hospital. The organ damage caused by ADR is mainly damage to skin and its appendages, which ranked first,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skin rash, itching; ADR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is much higher than other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Conclusion: ADR caused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high incidence, clinical should reduce the use of intravenous drugs.
  【Keywords】DrugsADRReports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074-01
  
  由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自2004年3月15日起施行,体现了国家对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视。我院成立了以院领导为首的药品不良反应三级监测管理网络,同时建立了ADR监测报告制度。我院药剂科兼职临床药师负责ADR的监测、收集、上报工作,至2009年6月,共收集ADR127例,上报109例,本文对127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我院ADR的发生规律、易感因素等,以减少ADR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和经济损失,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03~2009年6月127份ADR报表,按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其构成比。ADR报告共涉及药品5类38种,127例ADR中,抗感染药引发ADR最多,占91.3%。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其构成比见表1。
  2.2 ADR涉及的抗感染药品种及其构成比。在116例抗感染药引发的ADR中,头孢菌素类为45例(占38.79%),其次为青霉素类29例(占25.00%),其他分类都各占一定比例。药物分类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6版的分类目录,ADR涉及的抗感染药及其构成比见表2。
  2.3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以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分类,127例ADR中,累及皮肤及其附件98例(占75.4%)。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3(因3例ADR涉及2个系统损害,故统计例数>127例)。
  2.4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各种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高,达90.6%。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见表4。
  3 讨论
  我院ADR报告早期主要来源于药剂科到临床科室收集,随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自2004年3月15日起施行,我院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三级监测管理网络,同时建立了ADR监测报告制度。从2007年9月开始实行科室不良反应零报告制度,从而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从2008年开始,ADR报告主要来源于临床科室,由各科室ADR报告员上报到药剂科,在由药剂科上报到四川省药品不良反应中心。
  因我院是妇幼专科医院,主要患者是女性和婴幼儿。来源于门急诊科的40例患者中有8例是门诊儿科的,加上新生儿科患者,婴幼儿患者占32.3%。婴幼儿由于其脏器功能发育不健全,对药物作用的敏感性高,药物代谢速度慢,肾脏排泄功能差,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所以ADR的发生率较高[1],因此要特别注意婴幼儿的临床监护,预防和降低ADR的发生。
  由表1、表2可见,抗感染药引起的ADR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为主,而我院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的销售排名在前,使用频率最高,提示药物的使用频率与ADR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医师在使用抗感染药时应注意: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剂量、疗程,在产科应提倡围手术期用药,避免手术预防用药时间过长以及经验用药档次过高,既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也可以减少ADR的发生。
  由表3可见,ADR所致器官损害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位居首位,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为主,且与相关报道一致[2]。在127例ADR患者中,有药物过敏史11例,占8.6%,还有11例不详,提示医师治疗前应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及家族史。
  由表4可见,静脉滴注引发的ADR远远高于其他给药途径,这与国内ADR监测报道的结果是一致的[3]。主要原因可能是影响静脉滴注产生ADR的因素较多,如热源反应、微粒、pH值等,静脉给药是我院临床用药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当今国际上倡导口服给药,控制注射途径给药,目前WHO已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过退药处方我们得知门急诊ADR漏报较多,在2006年的18例ADR中就有13例是根据退药处方追踪的;对此应加大监测力度,促进ADR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确保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我院已建立由临床医师、药师及护理人员共同组成的ADR监测组织,对全院门急诊、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医生、药师、护师要分工协作,医师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现药品不良反应除及时处理外,还应报告ADR专职人员,并分析和寻找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护士位于临床第一线,直接与患者接触,能及时发现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交与药剂科,以便药师及时作出相应的分析和上报工作。只有三者通力协作,才能做好ADR的工作,提高安全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 高清芳,刘高峰,汪复.临床药师指南[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1
  [2] 蒋宇利,冯琳,欧宁.2003年我院4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3(6):303
  [3] 张晓娟,罗宇芬,杨敏,等.我院2004~2007年22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11):861
  作者单位:610031 成都市妇幼保健院
其他文献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中毒;院前救护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086-01    1 资料与方法  2007~2010年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4例,男13例,女21例;年龄18~35岁,平均27岁。敌敌畏20例,乐果4例,氧化乐果4例,辛硫磷2例,敌百虫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我国发病人数最多的急性农药中毒,病死率高达10%以上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及护理。方法:对10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甲状腺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各种并发症4例,发病率3.7%。发生喉神经、喉上神经损伤各1例(分别为甲状腺癌根治术和甲亢患者),甲状腺危象1例。1例单侧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半年后随访声音恢复。结论: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主要方法,有效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防止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本文介绍了湿性愈合理论,并剖析了对20名Ⅲ级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愈合换药方法进行治疗的具体流程,最后阐述了治疗过程中有清创引流、冲洗换药和敷料填塞等操作的技巧以及各种药品敷料的应用特点。  【关键词】Ⅲ级糖尿病足;湿性愈合;换药  【中图分类号】R3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061-01    糖尿病足是因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
期刊
【关键词】社区;2型糖尿病;健康促进  【中图分类号】R1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090-01    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慢性病广泛存在于社区人群。由于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各社区中呈现递增趋势,促使社区服务站在观察糖尿病患者过程中有了足够的重视[1]。针对社区中不同职业、文化层次的2型糖尿病患者,探讨影响患者遵医行为的主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经验。方法:2008年8月以来我院为24例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Dixon手术9例,Miles手术15例。结果:2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0~300min平均手术时间200min,术中平均出血180ml(100~270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28h。无输尿管损伤,无吻合口漏,全组无术中大出血、死亡。随访1~23月未见肿瘤复发、种植、转移。结论:腹
期刊
【摘要】目的 为了探讨地佐辛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新方法及其量效关系。方法 选择88例剖宫产患者分为四组,A组:地佐辛2.5mg+0.224%的罗哌卡因200ml;B组:地佐辛5mg+0.224%的罗哌卡因200ml;C组:地佐辛7.5mg+0.224%的罗哌卡因200ml;D组:0.224%的罗哌卡因200ml。结果 B、C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D两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性,但不良反
期刊
自2008年以来,本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局部湿敷治疗慢性糜烂型唇炎49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文49例慢性糜烂性唇炎患者均来自门诊,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20~66岁,均发生于下唇,病程6个月至2年。临床表现:主要是在唇部先出现肿胀、瘙痒,随之起水泡,破溃后有粘液样或黄水样渗出并结痂,痂破后又有粘液或黄水渗出,反复不愈。  2 治疗方法  将3~4层无菌纱布剪成1×
期刊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病因复杂,常易合并心律失常,尤其易发生室性早搏,死亡率高,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主要为对症处理,包括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心律失常,预防栓塞[1]。倍他乐克是一种新型选择性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心血管病中取得较好疗效。我院于2010年1月~2010年9月采用倍他乐克对52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期刊
低血糖反应除发生心悸、晕厥、出汗、颤抖等植物神经症状外,往往合并意识障碍。如昏迷、躁动不安、恍惚及肢体活动障碍,甚至强直性惊厥,椎体束征阳性。老年糖尿病病人多伴有植物神经病变,使患者对低血糖的敏感性下降,故在低血糖发生时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的表现不典型,而以脑损害症状为首要表现,发病初期极易出现误诊。现将我院3例误诊病历报告如下:  1 病历资料  例1:女,62岁,于晨起锻炼时突然倒地,四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血浆凝血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非妊娠妇女、正常妊娠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妇女的血浆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含量。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妇女的PLT、PT、APTT测定值明显低于正常妊娠晚期妇女和非妊娠妇女(P<0.05);正常妊娠妇女的PLT、PT、APTT测定值较非妊娠妇女的略低,差异有显著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