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轨道上,政府部门的大规模投资此时已经显得难以为继,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停步,私人部门需要借此机会寻求发展,弥补政府投资不足。PPP模式的推广就变得举足轻重。
【关键词】PPP模式 优势 意义
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困境中,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中国经济正在并将长期处于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出口乏力,消费萎靡,一直赖以增长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也陷入了不可为继的局面。地方政府的债台高筑导致其无力投资,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依然有着庞大的基础建设需求,依然有着巨大的公共产品需求。PPP模式就在此时被中央及地方政府推到了前台。
PPP模式指的是在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过程中,让私人部门发挥自身优势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继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以及为私人部门带来利益。PPP模式以其突出的公共属性,很好的迎合了政府职能和私人部门的需求,完全可以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
PPP模式之所以值得推广,其优点体现在两大方面:效率和应用。
首先谈效率优势,PPP模式下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达到共赢的局面,秉持契约精神,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对于传统的政府直采而言,PPP模式具有多主体供给和多主体负责的特点,能够寻求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很好的利用了政府资金的引领及杠杆作用,提高了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和质量,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对私人部门来说,与政府公共部门的合作可以有效降低項目的诸多潜在风险,政府可以从融资渠道、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等方面提供保障。对政府公共部门而言,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可以缓解目前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局面,同时政府公共部门利用私人部门的创造性技能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通过整合公私两部门主体的优势,在兼顾双方利益的同时,达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谈应用优势。第一,PPP模式优化了资源配置。一是私人部门竞争准入,打破了垄断领域竞争一潭死水的局面;二是通过利用私人部门专业能力和创新技能,减少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保证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实现了开源;三是私人部门对长期成本的考虑避免了政府的短视行为,实现了截流;四是风险独占变成了风险共担,对双方来说都是利大于弊。
第二,PPP模式减轻了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公共物品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资金大、投资周期长,经济下滑局面下,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庞大,PPP模式提供了另一种可能。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弥补了政府在基础建设方面的资金缺口,减轻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在满足公共需求的同时,为社会资本拓展了投资渠道。
第三,PPP模式能够很好的控制项目建设运营的成本。资本逐利的本质使得私人部门不断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样就会导致其对成本控制有着较高的要求。PPP模式充分利用这一特性来迫使私人部门只有通过制定最佳方案、引用先进设备、改进管理等方式,才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第四,PPP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公共物品及服务的供给水平。在PPP模式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会在合同中规定项目标准,私人资本不可以只考虑自身的利润而不考虑公共物品提供的质量。因此,保证公共服务质量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成了私人部门并行不悖的目标。此外,私人资本所拥有的客观条件为其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如专业技术和人员、管理经验等。
前文中我们分析了PPP模式的诸多优势,那么PPP模式的推广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其推广意义在于:一是为政府分担了财政压力,丰富了投资资金的来源主体。一方面,我国依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依然有着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经济面临着降速换挡提质的客观要求,财政收入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下滑。但是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民生支出所占比重开始向发达国家看齐,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变为了保民生。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有限的财政收入就陷入了顾此失彼的被动中。政府部门亟待拓展新的资金来源于是将视线投向了社会资本。采用PPP模式吸引各方私人资本参与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物品的提供中来,有效的缓解了政府财政的压力。
二是改善了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甚至继续恶化的局面。PPP模式的采用能够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首先,我国地方政府之所以债台高筑是因为过去经济大跨步发展时,对市政建设、交通设施等项目有着迫切的需求,而这些项目中有很大一部分涉及民生,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如轨道交通、市政供水等,这部分债务较容易通过吸收私人资本来化解的。其次,私人部门资金的介入,今后基础建设的资金对地方财政的依赖程度将大大降低。再者是采用PPP模式后,私人部门会负责今后项目的运营管理,从而节省了政府在该阶段的长期成本支出。
三是推动政府的角色转变,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在传统模式下,政府在基础设施项目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尤其是在一些经营性项目中政府管不住自己无形的手,职能越位的问题严重,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都无法各尽其职,使得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而在PPP模式下,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各司其职。项目的具体工作交给更有效率的私人部门来办,政府则主要负责规划和监管等兜底的工作。一方面政府角色的转变,使其从原来的项目提供者转变为参与者和监督者,;另一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的优势也得以发挥,优化了资源的配置的水平。
四是提高了各方资金使用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的水平。我国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主要由政府来主导,形成自然垄断,缺乏有效竞争。私人部门的介入打破了这一局面,“鲶鱼效应”得以显现。在PPP模式下,政府为了实现自己花小钱办大事的目标,必须改变自身角色,做项目的护航者。而私人部门为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只有在高质量满足政府要求及标准的情况下,才能通过自身优势得以盈利。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相互协调,才能使各方资金更加有效率的使用,百姓才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
PPP模式目前在我国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政府部门迫切希望推广以弥补自身投资乏力的局面,但是私人部门大多持有观望的态度。鉴于此模式会带给我国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我们必须尽快完善各项法律法规,提供更好的融资渠道、税收政策、财政支持来辅助PPP项目的落地生根。只要这样缺乏有效投资渠道的民间资本才能助力我国尽早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贾康,孙洁.《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3]王守清,柯永建.《特许经营项目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刘剑文.《中国税收立法基本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张鹰(1989-),男,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2014(经济法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税法。
【关键词】PPP模式 优势 意义
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困境中,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中国经济正在并将长期处于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出口乏力,消费萎靡,一直赖以增长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投资也陷入了不可为继的局面。地方政府的债台高筑导致其无力投资,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依然有着庞大的基础建设需求,依然有着巨大的公共产品需求。PPP模式就在此时被中央及地方政府推到了前台。
PPP模式指的是在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过程中,让私人部门发挥自身优势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继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以及为私人部门带来利益。PPP模式以其突出的公共属性,很好的迎合了政府职能和私人部门的需求,完全可以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
PPP模式之所以值得推广,其优点体现在两大方面:效率和应用。
首先谈效率优势,PPP模式下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达到共赢的局面,秉持契约精神,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对于传统的政府直采而言,PPP模式具有多主体供给和多主体负责的特点,能够寻求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很好的利用了政府资金的引领及杠杆作用,提高了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和质量,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对私人部门来说,与政府公共部门的合作可以有效降低項目的诸多潜在风险,政府可以从融资渠道、税收优惠、财政支持等方面提供保障。对政府公共部门而言,私人部门参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可以缓解目前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的局面,同时政府公共部门利用私人部门的创造性技能及先进的管理经验,从而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通过整合公私两部门主体的优势,在兼顾双方利益的同时,达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谈应用优势。第一,PPP模式优化了资源配置。一是私人部门竞争准入,打破了垄断领域竞争一潭死水的局面;二是通过利用私人部门专业能力和创新技能,减少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保证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实现了开源;三是私人部门对长期成本的考虑避免了政府的短视行为,实现了截流;四是风险独占变成了风险共担,对双方来说都是利大于弊。
第二,PPP模式减轻了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公共物品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资金大、投资周期长,经济下滑局面下,政府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庞大,PPP模式提供了另一种可能。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弥补了政府在基础建设方面的资金缺口,减轻政府财政支出的压力,在满足公共需求的同时,为社会资本拓展了投资渠道。
第三,PPP模式能够很好的控制项目建设运营的成本。资本逐利的本质使得私人部门不断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样就会导致其对成本控制有着较高的要求。PPP模式充分利用这一特性来迫使私人部门只有通过制定最佳方案、引用先进设备、改进管理等方式,才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第四,PPP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公共物品及服务的供给水平。在PPP模式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会在合同中规定项目标准,私人资本不可以只考虑自身的利润而不考虑公共物品提供的质量。因此,保证公共服务质量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成了私人部门并行不悖的目标。此外,私人资本所拥有的客观条件为其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如专业技术和人员、管理经验等。
前文中我们分析了PPP模式的诸多优势,那么PPP模式的推广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其推广意义在于:一是为政府分担了财政压力,丰富了投资资金的来源主体。一方面,我国依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依然有着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经济面临着降速换挡提质的客观要求,财政收入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下滑。但是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民生支出所占比重开始向发达国家看齐,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变为了保民生。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有限的财政收入就陷入了顾此失彼的被动中。政府部门亟待拓展新的资金来源于是将视线投向了社会资本。采用PPP模式吸引各方私人资本参与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物品的提供中来,有效的缓解了政府财政的压力。
二是改善了地方政府债台高筑甚至继续恶化的局面。PPP模式的采用能够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首先,我国地方政府之所以债台高筑是因为过去经济大跨步发展时,对市政建设、交通设施等项目有着迫切的需求,而这些项目中有很大一部分涉及民生,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如轨道交通、市政供水等,这部分债务较容易通过吸收私人资本来化解的。其次,私人部门资金的介入,今后基础建设的资金对地方财政的依赖程度将大大降低。再者是采用PPP模式后,私人部门会负责今后项目的运营管理,从而节省了政府在该阶段的长期成本支出。
三是推动政府的角色转变,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在传统模式下,政府在基础设施项目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尤其是在一些经营性项目中政府管不住自己无形的手,职能越位的问题严重,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都无法各尽其职,使得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而在PPP模式下,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各司其职。项目的具体工作交给更有效率的私人部门来办,政府则主要负责规划和监管等兜底的工作。一方面政府角色的转变,使其从原来的项目提供者转变为参与者和监督者,;另一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的优势也得以发挥,优化了资源的配置的水平。
四是提高了各方资金使用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的水平。我国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主要由政府来主导,形成自然垄断,缺乏有效竞争。私人部门的介入打破了这一局面,“鲶鱼效应”得以显现。在PPP模式下,政府为了实现自己花小钱办大事的目标,必须改变自身角色,做项目的护航者。而私人部门为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只有在高质量满足政府要求及标准的情况下,才能通过自身优势得以盈利。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相互协调,才能使各方资金更加有效率的使用,百姓才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
PPP模式目前在我国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政府部门迫切希望推广以弥补自身投资乏力的局面,但是私人部门大多持有观望的态度。鉴于此模式会带给我国经济社会的深远影响,我们必须尽快完善各项法律法规,提供更好的融资渠道、税收政策、财政支持来辅助PPP项目的落地生根。只要这样缺乏有效投资渠道的民间资本才能助力我国尽早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贾康,孙洁.《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3]王守清,柯永建.《特许经营项目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刘剑文.《中国税收立法基本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张鹰(1989-),男,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2014(经济法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