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省才能自制自律,自律才能自尊自重,自重才能自信自立。自尊为气节,自知为智慧,自制为修养。
自制是种人格修养。“人贵有自知之明”,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狂妄自大,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自己,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应邀到俄国访问时,在莫斯科街头与一位小女孩玩了会儿游戏。分手时,萧伯纳不经意地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耍的是英国戏剧家萧伯纳。”他以为以他在世界上的名气足以让小女孩感到兴奋,谁知小女孩望了他一眼,也学着他的口气说:“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耍的是小女孩安妮。”这个回答让萧伯纳大吃一惊,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矫情,意识到一个人无论名气多大,也并不是走到哪里都有人认识你,人得始终平等待人。后来,他对朋友说:“萧伯纳又怎么样!在小女孩眼中,我与她别无二致。”
美国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沃尔特·达姆罗施二十几岁就当上了乐队指挥。刚开始时,他有些忘乎所以,自以为才华横溢,没人能取代自己指挥的位子。直到有一天排练,他把指挥棒忘在家里,正准备派人去取。秘书说的一句“没关系,向乐队其他人借一根就行”把他搞糊涂了。自己暗想:“除了我,谁还可能带指挥棒?”但当他问“谁能借我一根指挥棒”时,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和钢琴手各掏出一根指挥棒递到他面前。他一下子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人物!很多人一直都在暗暗努力,时刻准备取代自己。从此以后每当他想偷懒或飘飘然的时候,就会看到了根指挥棒在眼前晃动。
那些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一般都有着一种叫“自恋”的心态。自以为很了不起,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左宗棠率领清军在远征新疆途中,看到大漠深处残垣断壁下悬挂着一块“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他顿生怒气,觉得这位棋手狂妄之极,想好好教训教训他,便翻身下马,直奔棋摊,向摆摊的老人宣战。左宗棠没想到,老人简直不堪一击,不到半个时辰就三战三败。春风得意的左宗棠露出了轻蔑的笑容,命令老人当即把招牌取下砸了。
左宗棠平叛大获全胜,在班师回京途中,又在那个地方看到“天下第一棋手”的醒目招牌,怒气更大,走近一看,竟然还是根本不是他对手的那位老人。左宗棠心想我一定教训教训你,免得你狂妄自大。然而,摆棋开战,左宗棠无法招架,三战三输。左宗棠惊讶了,问老人:“才几天工夫,你的棋艺怎么有如此神奇的变化?”老人笑呵呵地说:“先前我知道大人是左公,率兵出征,为咱们老百姓平叛,便让左公连赢三局,是想让你内心定力更高,所向披靡。而这一次,我就没有必要再谦让了,望大人见谅。”
左宗棠听后,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左宗棠想:这位老人不仅仅是天下第一棋手,更是一位智者。他让我连赢三局,为的是给我的心灵一个高度,想让我借助这个高度起飞,如期达到目标;他让我连输三局,是让我深知强中自有强中手,高人背后有高人的道理,是提示我打了胜仗切不可骄傲自满啊!
左宗棠是“明白”人。叶圣陶先生的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中的那个“英雄”就是很好的写照:拥有了一点功勋,经不起别人几句善意的夸奖和赞美,就自以为是地飘起来,自高自大,故步自封,结果闹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可怕的自我陶醉比公开的挑战更危险。自以为是者不足,自以为明者不明。自明,然后能明人。流星一旦在灿烂的星空中炫耀自己的光亮时,也就结束了自己的一切。自高必危,自满必溢。胜时自己就认为完美无缺,成就大就居功自傲,名声高即目中无人。这样的人不是智者。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若无自知之明,就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自我感觉良好,自傲自大,自恋自狂;要么缺乏自信,自轻自卑,自贱自暴。没有自知之明者多是轻狂之人,亦多有狂妄和轻贱之举。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不足之时,也是进步的开始。所以,纠正“我是天下第一”的个人英雄观念,也是“修德”。即使干出点成绩,有了些功劳,也要谦虚。
做“明白人”要坚持修身养德。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自知之明来源于自我修养和慎独。因为人具备了自知之明的胸臆和襟怀,其人格顶天立地,其行为不卑不亢,其品德上下称道,其事业左右逢源。在人生道路上,经常解剖自己,自勉自励,改正缺点,量知而思,量力而行,及时把握机遇,不断创造人生的辉煌。要真正了解自我,就必须换一个角度看自己。首先,要“察己”。客观地审视自己,跳出自我,观照自身,如同照镜子,不但看正面,也要看反面;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点,更要觉察自身的瑕疵。包括对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品质等进行自我评判,切忌孤芳自赏、妄自尊大。其次,要不断完善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就是进步的开始。
萧伯纳“明白”了,达姆罗施“明白”了,左宗棠也“明白”了,我们也该做个“明白”人,修身养德,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活得明白,干得精彩。
自制是种人格修养。“人贵有自知之明”,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狂妄自大,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自己,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应邀到俄国访问时,在莫斯科街头与一位小女孩玩了会儿游戏。分手时,萧伯纳不经意地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耍的是英国戏剧家萧伯纳。”他以为以他在世界上的名气足以让小女孩感到兴奋,谁知小女孩望了他一眼,也学着他的口气说:“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耍的是小女孩安妮。”这个回答让萧伯纳大吃一惊,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矫情,意识到一个人无论名气多大,也并不是走到哪里都有人认识你,人得始终平等待人。后来,他对朋友说:“萧伯纳又怎么样!在小女孩眼中,我与她别无二致。”
美国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沃尔特·达姆罗施二十几岁就当上了乐队指挥。刚开始时,他有些忘乎所以,自以为才华横溢,没人能取代自己指挥的位子。直到有一天排练,他把指挥棒忘在家里,正准备派人去取。秘书说的一句“没关系,向乐队其他人借一根就行”把他搞糊涂了。自己暗想:“除了我,谁还可能带指挥棒?”但当他问“谁能借我一根指挥棒”时,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和钢琴手各掏出一根指挥棒递到他面前。他一下子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人物!很多人一直都在暗暗努力,时刻准备取代自己。从此以后每当他想偷懒或飘飘然的时候,就会看到了根指挥棒在眼前晃动。
那些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一般都有着一种叫“自恋”的心态。自以为很了不起,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左宗棠率领清军在远征新疆途中,看到大漠深处残垣断壁下悬挂着一块“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他顿生怒气,觉得这位棋手狂妄之极,想好好教训教训他,便翻身下马,直奔棋摊,向摆摊的老人宣战。左宗棠没想到,老人简直不堪一击,不到半个时辰就三战三败。春风得意的左宗棠露出了轻蔑的笑容,命令老人当即把招牌取下砸了。
左宗棠平叛大获全胜,在班师回京途中,又在那个地方看到“天下第一棋手”的醒目招牌,怒气更大,走近一看,竟然还是根本不是他对手的那位老人。左宗棠心想我一定教训教训你,免得你狂妄自大。然而,摆棋开战,左宗棠无法招架,三战三输。左宗棠惊讶了,问老人:“才几天工夫,你的棋艺怎么有如此神奇的变化?”老人笑呵呵地说:“先前我知道大人是左公,率兵出征,为咱们老百姓平叛,便让左公连赢三局,是想让你内心定力更高,所向披靡。而这一次,我就没有必要再谦让了,望大人见谅。”
左宗棠听后,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左宗棠想:这位老人不仅仅是天下第一棋手,更是一位智者。他让我连赢三局,为的是给我的心灵一个高度,想让我借助这个高度起飞,如期达到目标;他让我连输三局,是让我深知强中自有强中手,高人背后有高人的道理,是提示我打了胜仗切不可骄傲自满啊!
左宗棠是“明白”人。叶圣陶先生的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中的那个“英雄”就是很好的写照:拥有了一点功勋,经不起别人几句善意的夸奖和赞美,就自以为是地飘起来,自高自大,故步自封,结果闹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可怕的自我陶醉比公开的挑战更危险。自以为是者不足,自以为明者不明。自明,然后能明人。流星一旦在灿烂的星空中炫耀自己的光亮时,也就结束了自己的一切。自高必危,自满必溢。胜时自己就认为完美无缺,成就大就居功自傲,名声高即目中无人。这样的人不是智者。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若无自知之明,就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自我感觉良好,自傲自大,自恋自狂;要么缺乏自信,自轻自卑,自贱自暴。没有自知之明者多是轻狂之人,亦多有狂妄和轻贱之举。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不足之时,也是进步的开始。所以,纠正“我是天下第一”的个人英雄观念,也是“修德”。即使干出点成绩,有了些功劳,也要谦虚。
做“明白人”要坚持修身养德。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说,自知之明来源于自我修养和慎独。因为人具备了自知之明的胸臆和襟怀,其人格顶天立地,其行为不卑不亢,其品德上下称道,其事业左右逢源。在人生道路上,经常解剖自己,自勉自励,改正缺点,量知而思,量力而行,及时把握机遇,不断创造人生的辉煌。要真正了解自我,就必须换一个角度看自己。首先,要“察己”。客观地审视自己,跳出自我,观照自身,如同照镜子,不但看正面,也要看反面;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点,更要觉察自身的瑕疵。包括对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品质等进行自我评判,切忌孤芳自赏、妄自尊大。其次,要不断完善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就是进步的开始。
萧伯纳“明白”了,达姆罗施“明白”了,左宗棠也“明白”了,我们也该做个“明白”人,修身养德,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活得明白,干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