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利用实验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提出中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方法。在教师方面,应该把自己定位在研究者、引导者、设计者的位置上。教学方面,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探究式教学,扩展实验空间,加强第二课堂教学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兴趣能力创新实验教学知识技能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包容了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生物学的理论就是人们通过实验结出来的。通过实验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更牢固的掌握和记住所学知识。“新课改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因此,生物实验的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现代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达到新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加大力度进行实验教学。
1.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主要产生于求知欲和验证所学理论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这一心理需要,学生的创新意识或创新动机主要来源于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学生的兴趣是他们探索和钻研的起点,也是驱动他们深入探索的最直接动力,有了探索才可能形成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思路、方法或设想,进而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但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都觉得生物课枯燥乏味,许多理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也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记忆、理解与应用层面。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对生物科学特点的理解,忽略了实验教学的价值,一味的狠抓理论知识;二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认为高考还是理论第一,实验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完成,甚至必需的演示实验也没有,这对于及个别学生来说可能会用心记住,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而使教师也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要改变现状首先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就可以使学生收获课本以外的知识,明白很多自然现象。
每次实验课之前,应该要求学生充分预习实验目的、意义、内容、操作步骤与方法等内容,并预测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等。上实验课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从实验目的到实验结果都作逐一讲解的做法,而是把操作步骤与方法及结果预测容融会贯通于各个提问之中,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得到解答,学生带着疑问去参加实验,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
2.注重实验原理的运用,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学习兴趣
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核心环节,每一操作步骤都有科学理论作为基础,操作规范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结果,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和创造能力的激发都依赖于此环节。
我们在讲细胞一节内容的时候,讲清楚显微镜的使用技术是必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技术规范的依据,为什么必须如此操作。例如:在使用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观察到视野的情况(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变大,细胞变暗),学生根本没法理解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因此我们不妨上一节实验课让学生自己使用,这样的话对于上面说到的例子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即使遇到不懂的问题自己动手了就一定不会忘。而且学生也会因此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原来生物界还有很多我们无法用肉眼看见的东西),使之为以后的学习作好铺垫。
3.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新教材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只有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达成新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完整的实验教学过程从准备实验开始,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准备实验。这并不是意味着教师撇手不管、图省事,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参与准备实验,是教师有计划、有意识地将一些实验准备工作让学生去做,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实验全过程的认识以及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中,龙胆紫的配制、洋葱根的培养和一些用具显微镜除外的准备,都可以让学生去做。通过准备实验,学生对龙胆紫性质的认识加深了,知道了怎样培养洋葱根,了解一些用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为全面认识实验和做好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4.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发展其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验中不能让学生仅仅满足于得出和书本相同的结论就够了,应该发展多向思维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提出新的问题,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其思维能力也是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做“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时,按照课本中实验分为2组来比较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即取两支试管编号分别为1和2.,首先向1,2号试管分别滴加2ml过氧化氢溶液,在向1号试管滴加2滴过氧化氢酶(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向2号试管滴加2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后气泡产生的快慢。再把带有火星的卫生香放如液面上方观察现象。实验后有同学就会问:还可以用什么来代替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吗?一定要用三氯化铁溶液来比较吗?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比较酶的高效性?我们还可以这样进行分组?老师对此不急于回答,而是将其留给学生去思考,并鼓励他们大胆地从多角度提问和作答,以进一步形成讨论的氛围。
5.加强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第二课堂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主组织和参与的一种教育和学习活动,因而是一种充满乐趣和激情的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激活脑细胞,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例如开展学生生物知识竞赛,适时可以带学生去采集标本,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让学生观看有关的生物科教篇等一系列活动。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作为中学教师,新课程目标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适应新教材,新要求的各种教学技能 才能为学生服务.其次,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者必须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这样他才有能力和耐心去提高实验教学。
【关键词】兴趣能力创新实验教学知识技能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包容了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生物学的理论就是人们通过实验结出来的。通过实验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更牢固的掌握和记住所学知识。“新课改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因此,生物实验的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现代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达到新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加大力度进行实验教学。
1.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主要产生于求知欲和验证所学理论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这一心理需要,学生的创新意识或创新动机主要来源于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学生的兴趣是他们探索和钻研的起点,也是驱动他们深入探索的最直接动力,有了探索才可能形成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思路、方法或设想,进而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但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都觉得生物课枯燥乏味,许多理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也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记忆、理解与应用层面。究其原因,一是缺乏对生物科学特点的理解,忽略了实验教学的价值,一味的狠抓理论知识;二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认为高考还是理论第一,实验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完成,甚至必需的演示实验也没有,这对于及个别学生来说可能会用心记住,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而使教师也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要改变现状首先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就可以使学生收获课本以外的知识,明白很多自然现象。
每次实验课之前,应该要求学生充分预习实验目的、意义、内容、操作步骤与方法等内容,并预测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等。上实验课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从实验目的到实验结果都作逐一讲解的做法,而是把操作步骤与方法及结果预测容融会贯通于各个提问之中,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得到解答,学生带着疑问去参加实验,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
2.注重实验原理的运用,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学习兴趣
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核心环节,每一操作步骤都有科学理论作为基础,操作规范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结果,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和创造能力的激发都依赖于此环节。
我们在讲细胞一节内容的时候,讲清楚显微镜的使用技术是必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技术规范的依据,为什么必须如此操作。例如:在使用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观察到视野的情况(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变大,细胞变暗),学生根本没法理解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因此我们不妨上一节实验课让学生自己使用,这样的话对于上面说到的例子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即使遇到不懂的问题自己动手了就一定不会忘。而且学生也会因此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原来生物界还有很多我们无法用肉眼看见的东西),使之为以后的学习作好铺垫。
3.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新教材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只有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才能达成新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完整的实验教学过程从准备实验开始,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准备实验。这并不是意味着教师撇手不管、图省事,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参与准备实验,是教师有计划、有意识地将一些实验准备工作让学生去做,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实验全过程的认识以及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中,龙胆紫的配制、洋葱根的培养和一些用具显微镜除外的准备,都可以让学生去做。通过准备实验,学生对龙胆紫性质的认识加深了,知道了怎样培养洋葱根,了解一些用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为全面认识实验和做好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4.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发展其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验中不能让学生仅仅满足于得出和书本相同的结论就够了,应该发展多向思维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提出新的问题,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其思维能力也是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做“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时,按照课本中实验分为2组来比较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即取两支试管编号分别为1和2.,首先向1,2号试管分别滴加2ml过氧化氢溶液,在向1号试管滴加2滴过氧化氢酶(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向2号试管滴加2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后气泡产生的快慢。再把带有火星的卫生香放如液面上方观察现象。实验后有同学就会问:还可以用什么来代替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吗?一定要用三氯化铁溶液来比较吗?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比较酶的高效性?我们还可以这样进行分组?老师对此不急于回答,而是将其留给学生去思考,并鼓励他们大胆地从多角度提问和作答,以进一步形成讨论的氛围。
5.加强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第二课堂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主组织和参与的一种教育和学习活动,因而是一种充满乐趣和激情的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激活脑细胞,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例如开展学生生物知识竞赛,适时可以带学生去采集标本,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让学生观看有关的生物科教篇等一系列活动。
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作为中学教师,新课程目标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适应新教材,新要求的各种教学技能 才能为学生服务.其次,生物实验教学工作者必须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这样他才有能力和耐心去提高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