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识教育在大陆发展已有二三十年,通识课程也成为了各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缺失的一环。然而受现实环境的影响,通识课程的实施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以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与深度访谈的形式探究学校及学院层面通识课程的实施成效,并以此提出课程改革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6-0110-03
一、国内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通识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载体,对于课程设置与范畴,各高校各有差异。最早推行通识教育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规定,本科学生前两年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包括人类不同文明的历史、科学、艺术、宗教、哲学、伦理以及西方文学经典,这些通识教育课程的学时和学分约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1/2。而具有通识教育特色的香港中文大学则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大学通识”及“书院通识”。大学通识教育主要由四大范围通识课程及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组成,分别是:中华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以及名著研讨课程。书院通识则由崇基、新亚、联合、逸夫、晨兴、善衡、和声、伍宜孙、敬文九个书院自行设计与提供,根据各书院的教育理念及文化传统,对学生进行心智的熏陶。大陆地区高校通识课程也各有区别,部分高校将外国语、计算机科学、马列课程和德育课程、数学、文学和艺术、自然科学以及哲学和伦理学、历史研究、自我认识和心理咨询、写作、社会分析和宗教思潮等都列为通识课程。有些高校则通过课程性质把通识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课程、体育和军事课程等在内的全校性必修课;另一部分为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计算机、语言、艺术和技能等七个领域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
二、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理工创新实验班”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高等研究院于2014年成立,包含本科与研究生培养、侧重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是深圳大学内部一个探索全面改革创新的学术特区。高等研究院“理工创新实验班”(简称实验班,下同)旨在培养能掌握扎实的基础学科理论与交叉学科前沿知识,能具备良好的人文和艺术素养、具有探索和开拓精神、创新和创业能力的理工科特色创新人才。
根据课程性质,深圳大学将通识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及各学院面向全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英语课、计算机基础课、军事理论课、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必修课及体育课。结合培养交叉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实验班在深圳大学通识课程的大框架下对通识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
1.改革了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及“计算机基础课”。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及“计算机基础课”由外国语学院及计算机学院统一开设,教材内容、教学大纲及教学方式由学校统筹规划。而实验班打破了传统模式,在师资力量、教学大纲、教材编排、授课模式及考核方式上积极探索,力求创新。特别是对“大学英语课”的探索,成为了实验班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首先,实验班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师资优良的教师团队。自开班以来,实验班就聘请香港知名大学的资深教授担任英语课程顾问,负责实验班课程设计及教材編订。再由该教授牵头,在全校范围内寻找合适且优秀的青年教师组成稳定的师资队伍。教师们定期开会讨论教学成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修订教学方案。其次,实验班结合人才培养目标,采用符合培养需求的教学方式及教材内容。实验班改变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将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积极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互动。教材内容自编,教学内容由学术英语、通用英语组成,涵括听、说、读、写和词汇。学术英语包含总结性写作、图表写作、综合性写作、议论文写作等,通用英语则采取“主题式教学范式”,主题选择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习兴趣。再次,实验班采取小班教学,每班学生控制在20人左右。教师会实时地追踪记录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语言程度,课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辅导。考核也以过程式考核代替期末考核,过程式考核平均分布在每个学期,考核形式多元,包含写作、演讲、辩论、上机听力及课堂参与度等等。
2.改良了“拓展阅读与研讨”,新增“人文社科艺术讲座”及“名师讲堂与学术讲座”。为培养学生的欣赏与鉴赏能力,实验班在深圳大学传统实践课程“读书报告”的基础上改良了“拓展阅读与研讨”,新增了研讨部分,并编排至通识课程。每位学生需自行选择并阅读文学类名著,在导师的指导下于第一、二学年参加四次研讨。研讨以小组方式进行,每组人数控制在4人左右,各小组以PPT的形式向导师及其他组别分享阅读心得。导师根据PPT内容、演讲状态、语言表达及整体印象对研讨学生进行评分,四次成绩的平均分为该门课程的最后得分。
“人文社科艺术讲座”鼓励学生大一至大二学期积极参与校内外人文社科类讲座,每学期各撰写6篇心得报告。讲座学科可涵盖文化、历史、哲学、宗教、法律、心理学、新闻学、音乐学、社会科学等。
“名师讲堂与学术讲座”则通过鼓励学生参与院内讲座,拓宽学生在自然科学、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眼界。院内讲座嘉宾通常为海内外知名学者,讲座内容涵盖高等教育学、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书法等方向。
3.新增“海外学术研习”。为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培养环境,实验班每年都会组织数名优秀学生于第三学年夏季学期赴国际知名高校短期访问,学习时间为一周至半个月时长不等,学习内容包含专业及文化学习两部分。专业课程包含数理化生课、实验室访问、写作辅导等,文化学习包含研讨会、专题讲座、文化参观等。研习归校后,所有学生会被分成小组,在面向全院的分享会上,以PPT、Vedio等多元化形式作分享报告。此门课程以专业结合通识的形式,能有效地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三、理工创新实验班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结合高等研究院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科设置,实验班在通识教育课程方面进行了以上改革。但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教学成效可能因条件限制等因素出现预期偏差。为更好地改进课程,推进教学成效,本章节尝试以问卷及深度访谈的方式,分析高等研究院“理工创新实验班”学生对学校及学院通识课程实施看法,以此总结课程改革中的不足。本论文针对实验班全部学生(178人)共发放140份问卷,回收137份,回收率达到98%。根据课程影响面与群体分布原则,分别在现有的三个年级中选取了8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中男生4名,女生4名,大一至大三学生各2名。
1.实验班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满意度。在“对学校设置的文科选修课满意程度”上,44.53%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和较为满意,45.99%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满意,还有9.49%的学生选择不满意。受访者认为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希望加强。而在“对学院设置的通识课程满意程度”上,受访者总体满意,满意度最高的是“大学英语课”(75.93%),其次分别是“名师讲堂与学术讲座”(69.35%)、“海外学术研习”(58.4%)、“拓展阅读与研讨”(43.8%)及“人文社科艺术讲座”(41.61%)。
2.实验班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教育成效认识。在“是否从通识课程中获得收获”选项中,选择受益匪浅及有所收获的学生占53.29%,选择一般、收获不多及没有收获的学生占46.72%。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课程种类及师资水平成为了是否获得收获的关键。受访者A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无考研计划的学生来说实用性不大,而根据兴趣选修的公选课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积极影响,学生从中收获的不仅是学分与乐趣,还增长了知识与见闻。受访者G认为,选修人文艺术和思想道德方面的课程能开拓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的眼界,也能调动学生的创新思想,使思维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发散性和包容性。但在课程质量方面,师资的优劣直接决定通识课程的课堂效果。受访者C认为,全校公选课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教师上课认真,授课风格也很幽默,学生能快乐学习并从中积累到相关知识;但某些教师上课纯粹是敷衍了事,课程质量没办法保证,进而影响到学习成效。
在“对通识课程的具体收获”中,透过变异数分析(ANOVA)比较受访者、各项目的收获感受,可看出每位受访者对于通识课程的收获明显不同,在通识课程中各项目的收获感受也有所不同;受访者对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感受有显著差异,并且课程设置与内容存在的问题在通识课程中有显著差异,但无法提供哪一项是受访者收获程度最大的,以及认为最应该优先改善的项目,故本论文拟进一步通过资料包络分析法,提出第二阶段的改善建议。
3.实验班学生对通识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根据Charnes,Cooper和Rhodes三位学者于1978年提出的资料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分析实验班学生对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感受。将受访者勾选的结果转换成效率值,数值越高表示受访者对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则越需优先改善。透过包络分析法可看出,通识课程选择太少是受访者普遍认为的最大问题,在后续课程的开设上可多增加课程种类,供学生选择;其次是通识课程授课方式太过单一、通识课程缺乏深度,后续课程开设上可调整教师的授课方式,加深授课内容的强度;最后是通识课程过于陈旧、通识课程教学效果不佳、通识课程设置不合理,如何增加吸引学生、对学生升学/就业有所帮助的课程,并设计教学效果评量的依据,是后续要进一步思考的改善方向。
四、结论
立足于实验班学生对深圳大学与高等研究院通识课程的实施成效,不难看出学校通识课程存在课程数量、开课质量、设置类别、教学水平等方面的问题,而学院通识课程也存在课程种类偏少等不足。针对以上调研结果,应该从学校与学院两级主体出发,共同改善通识课程实施状况,进一步推进通识课程建设工作。
(一)学校层面
1.调整通识课程结构,构建通识课程体系。根据受访者的反馈意见,希望增加创新创业知识、中华文化知识及沟通能力等对学生有实用性的课程。但构建良性循环的课程体系并不止是简单的增加课程数量这么简单,学校应遵循最优化原则,整合现有的通识课程资源,完善课程结构体系,对通识课程种类、数量、内容等進行科学系统的设置。合理地优化课程种类,减少重复课程,避免教育资源浪费;规划课程开设内容,加强课程的广度与深度;出台扶持政策,加强MOOC线上课程、品牌通识课程及核心通识课程建设。
2.加强师资建设,构建优秀的教学队伍。师资是课程实施之主体,是教学成效之根本,教师的通识素养及教学能力是课程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学校应多鼓励具备高级职称且具有资深教学经验的教授参与通识课程的制定与开设;学校还可通过定期开展通识课程及交叉学科论坛、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形式,给青年教师提供足够的学习机会,以提高其通识理念和职业素养。
3.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强学生学习引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观念,摒弃权威者的地位,平等地对待学生,创造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批判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拟采取开放式的探究性教学,主动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主动发现问题、搜集信息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以跨学科的视角看待所学课程,最终解决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多开设实验课和研讨课,在教学中多给学生动手的实践机会。
4.加强评价体系的构建,定时追踪反馈意见。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是通识教育思想和通识课程真正得到落实的有力保障和关键支撑点,把通识课程评价纳入到通识课程整体体系中来,使通识课程评价与课程设置形成一种开放和良性的循环系统。评价体系至少包括教师授课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及课程设置评价三个维度,主要表现在:制定灵活的成绩评价标准和达标制度,提高通识课程的标准;制定合理和详尽的评价方案,统计和管理通识课程教师执行情况的评价结果;改善教学效果,提高通识课程教育教学质量;虚心听取教师、学生的意见,根据课程评价不断调整和完善通识课程的建设。
(二)学院层面
1.加强课程管理,鼓励通识课程创新。传统意义上的通识课程主要由教务部门牵头,各院系在管理过程中主要扮演被动的角色。为提升学院参与积极性,把控课程质量,应搭建学校-学院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学院在学校的管理下,负责通识课程的组织与推荐,把控通识课程的质量;学院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指导思想、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特色,有针对性地开设通识创新课程;学院通过课时补助、工作量核算、评优评级等方式鼓励院内专职教师参与课程教育,开设专业方向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课程。
2.实时追踪课程动态,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的纲要性文件,它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师生反馈意见而不断修订。为此,学院应定时追踪通识课程的教学成效,根据现存问题对症下药,将施行效果显著的措施修订至人才培养方案,探寻出一条更符合学院培养创新型人才及社会合格公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深圳大学关于通识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14.
[2]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06):76-80.
[3]余凯.关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3,(1).
[4]李曼丽,等.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6-0110-03
一、国内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通识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载体,对于课程设置与范畴,各高校各有差异。最早推行通识教育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规定,本科学生前两年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包括人类不同文明的历史、科学、艺术、宗教、哲学、伦理以及西方文学经典,这些通识教育课程的学时和学分约占总学时和总学分的1/2。而具有通识教育特色的香港中文大学则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大学通识”及“书院通识”。大学通识教育主要由四大范围通识课程及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组成,分别是:中华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以及名著研讨课程。书院通识则由崇基、新亚、联合、逸夫、晨兴、善衡、和声、伍宜孙、敬文九个书院自行设计与提供,根据各书院的教育理念及文化传统,对学生进行心智的熏陶。大陆地区高校通识课程也各有区别,部分高校将外国语、计算机科学、马列课程和德育课程、数学、文学和艺术、自然科学以及哲学和伦理学、历史研究、自我认识和心理咨询、写作、社会分析和宗教思潮等都列为通识课程。有些高校则通过课程性质把通识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课程、体育和军事课程等在内的全校性必修课;另一部分为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计算机、语言、艺术和技能等七个领域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
二、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理工创新实验班”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高等研究院于2014年成立,包含本科与研究生培养、侧重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是深圳大学内部一个探索全面改革创新的学术特区。高等研究院“理工创新实验班”(简称实验班,下同)旨在培养能掌握扎实的基础学科理论与交叉学科前沿知识,能具备良好的人文和艺术素养、具有探索和开拓精神、创新和创业能力的理工科特色创新人才。
根据课程性质,深圳大学将通识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课及各学院面向全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英语课、计算机基础课、军事理论课、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必修课及体育课。结合培养交叉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实验班在深圳大学通识课程的大框架下对通识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
1.改革了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及“计算机基础课”。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及“计算机基础课”由外国语学院及计算机学院统一开设,教材内容、教学大纲及教学方式由学校统筹规划。而实验班打破了传统模式,在师资力量、教学大纲、教材编排、授课模式及考核方式上积极探索,力求创新。特别是对“大学英语课”的探索,成为了实验班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首先,实验班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师资优良的教师团队。自开班以来,实验班就聘请香港知名大学的资深教授担任英语课程顾问,负责实验班课程设计及教材編订。再由该教授牵头,在全校范围内寻找合适且优秀的青年教师组成稳定的师资队伍。教师们定期开会讨论教学成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修订教学方案。其次,实验班结合人才培养目标,采用符合培养需求的教学方式及教材内容。实验班改变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将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积极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互动。教材内容自编,教学内容由学术英语、通用英语组成,涵括听、说、读、写和词汇。学术英语包含总结性写作、图表写作、综合性写作、议论文写作等,通用英语则采取“主题式教学范式”,主题选择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习兴趣。再次,实验班采取小班教学,每班学生控制在20人左右。教师会实时地追踪记录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语言程度,课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辅导。考核也以过程式考核代替期末考核,过程式考核平均分布在每个学期,考核形式多元,包含写作、演讲、辩论、上机听力及课堂参与度等等。
2.改良了“拓展阅读与研讨”,新增“人文社科艺术讲座”及“名师讲堂与学术讲座”。为培养学生的欣赏与鉴赏能力,实验班在深圳大学传统实践课程“读书报告”的基础上改良了“拓展阅读与研讨”,新增了研讨部分,并编排至通识课程。每位学生需自行选择并阅读文学类名著,在导师的指导下于第一、二学年参加四次研讨。研讨以小组方式进行,每组人数控制在4人左右,各小组以PPT的形式向导师及其他组别分享阅读心得。导师根据PPT内容、演讲状态、语言表达及整体印象对研讨学生进行评分,四次成绩的平均分为该门课程的最后得分。
“人文社科艺术讲座”鼓励学生大一至大二学期积极参与校内外人文社科类讲座,每学期各撰写6篇心得报告。讲座学科可涵盖文化、历史、哲学、宗教、法律、心理学、新闻学、音乐学、社会科学等。
“名师讲堂与学术讲座”则通过鼓励学生参与院内讲座,拓宽学生在自然科学、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眼界。院内讲座嘉宾通常为海内外知名学者,讲座内容涵盖高等教育学、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书法等方向。
3.新增“海外学术研习”。为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培养环境,实验班每年都会组织数名优秀学生于第三学年夏季学期赴国际知名高校短期访问,学习时间为一周至半个月时长不等,学习内容包含专业及文化学习两部分。专业课程包含数理化生课、实验室访问、写作辅导等,文化学习包含研讨会、专题讲座、文化参观等。研习归校后,所有学生会被分成小组,在面向全院的分享会上,以PPT、Vedio等多元化形式作分享报告。此门课程以专业结合通识的形式,能有效地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三、理工创新实验班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结合高等研究院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科设置,实验班在通识教育课程方面进行了以上改革。但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教学成效可能因条件限制等因素出现预期偏差。为更好地改进课程,推进教学成效,本章节尝试以问卷及深度访谈的方式,分析高等研究院“理工创新实验班”学生对学校及学院通识课程实施看法,以此总结课程改革中的不足。本论文针对实验班全部学生(178人)共发放140份问卷,回收137份,回收率达到98%。根据课程影响面与群体分布原则,分别在现有的三个年级中选取了8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中男生4名,女生4名,大一至大三学生各2名。
1.实验班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满意度。在“对学校设置的文科选修课满意程度”上,44.53%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和较为满意,45.99%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满意,还有9.49%的学生选择不满意。受访者认为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质量参差不齐,希望加强。而在“对学院设置的通识课程满意程度”上,受访者总体满意,满意度最高的是“大学英语课”(75.93%),其次分别是“名师讲堂与学术讲座”(69.35%)、“海外学术研习”(58.4%)、“拓展阅读与研讨”(43.8%)及“人文社科艺术讲座”(41.61%)。
2.实验班学生对通识课程的教育成效认识。在“是否从通识课程中获得收获”选项中,选择受益匪浅及有所收获的学生占53.29%,选择一般、收获不多及没有收获的学生占46.72%。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课程种类及师资水平成为了是否获得收获的关键。受访者A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无考研计划的学生来说实用性不大,而根据兴趣选修的公选课则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积极影响,学生从中收获的不仅是学分与乐趣,还增长了知识与见闻。受访者G认为,选修人文艺术和思想道德方面的课程能开拓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的眼界,也能调动学生的创新思想,使思维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发散性和包容性。但在课程质量方面,师资的优劣直接决定通识课程的课堂效果。受访者C认为,全校公选课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教师上课认真,授课风格也很幽默,学生能快乐学习并从中积累到相关知识;但某些教师上课纯粹是敷衍了事,课程质量没办法保证,进而影响到学习成效。
在“对通识课程的具体收获”中,透过变异数分析(ANOVA)比较受访者、各项目的收获感受,可看出每位受访者对于通识课程的收获明显不同,在通识课程中各项目的收获感受也有所不同;受访者对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感受有显著差异,并且课程设置与内容存在的问题在通识课程中有显著差异,但无法提供哪一项是受访者收获程度最大的,以及认为最应该优先改善的项目,故本论文拟进一步通过资料包络分析法,提出第二阶段的改善建议。
3.实验班学生对通识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根据Charnes,Cooper和Rhodes三位学者于1978年提出的资料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分析实验班学生对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感受。将受访者勾选的结果转换成效率值,数值越高表示受访者对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则越需优先改善。透过包络分析法可看出,通识课程选择太少是受访者普遍认为的最大问题,在后续课程的开设上可多增加课程种类,供学生选择;其次是通识课程授课方式太过单一、通识课程缺乏深度,后续课程开设上可调整教师的授课方式,加深授课内容的强度;最后是通识课程过于陈旧、通识课程教学效果不佳、通识课程设置不合理,如何增加吸引学生、对学生升学/就业有所帮助的课程,并设计教学效果评量的依据,是后续要进一步思考的改善方向。
四、结论
立足于实验班学生对深圳大学与高等研究院通识课程的实施成效,不难看出学校通识课程存在课程数量、开课质量、设置类别、教学水平等方面的问题,而学院通识课程也存在课程种类偏少等不足。针对以上调研结果,应该从学校与学院两级主体出发,共同改善通识课程实施状况,进一步推进通识课程建设工作。
(一)学校层面
1.调整通识课程结构,构建通识课程体系。根据受访者的反馈意见,希望增加创新创业知识、中华文化知识及沟通能力等对学生有实用性的课程。但构建良性循环的课程体系并不止是简单的增加课程数量这么简单,学校应遵循最优化原则,整合现有的通识课程资源,完善课程结构体系,对通识课程种类、数量、内容等進行科学系统的设置。合理地优化课程种类,减少重复课程,避免教育资源浪费;规划课程开设内容,加强课程的广度与深度;出台扶持政策,加强MOOC线上课程、品牌通识课程及核心通识课程建设。
2.加强师资建设,构建优秀的教学队伍。师资是课程实施之主体,是教学成效之根本,教师的通识素养及教学能力是课程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学校应多鼓励具备高级职称且具有资深教学经验的教授参与通识课程的制定与开设;学校还可通过定期开展通识课程及交叉学科论坛、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形式,给青年教师提供足够的学习机会,以提高其通识理念和职业素养。
3.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强学生学习引导。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观念,摒弃权威者的地位,平等地对待学生,创造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批判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拟采取开放式的探究性教学,主动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主动发现问题、搜集信息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以跨学科的视角看待所学课程,最终解决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多开设实验课和研讨课,在教学中多给学生动手的实践机会。
4.加强评价体系的构建,定时追踪反馈意见。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是通识教育思想和通识课程真正得到落实的有力保障和关键支撑点,把通识课程评价纳入到通识课程整体体系中来,使通识课程评价与课程设置形成一种开放和良性的循环系统。评价体系至少包括教师授课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及课程设置评价三个维度,主要表现在:制定灵活的成绩评价标准和达标制度,提高通识课程的标准;制定合理和详尽的评价方案,统计和管理通识课程教师执行情况的评价结果;改善教学效果,提高通识课程教育教学质量;虚心听取教师、学生的意见,根据课程评价不断调整和完善通识课程的建设。
(二)学院层面
1.加强课程管理,鼓励通识课程创新。传统意义上的通识课程主要由教务部门牵头,各院系在管理过程中主要扮演被动的角色。为提升学院参与积极性,把控课程质量,应搭建学校-学院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学院在学校的管理下,负责通识课程的组织与推荐,把控通识课程的质量;学院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指导思想、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特色,有针对性地开设通识创新课程;学院通过课时补助、工作量核算、评优评级等方式鼓励院内专职教师参与课程教育,开设专业方向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课程。
2.实时追踪课程动态,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的纲要性文件,它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师生反馈意见而不断修订。为此,学院应定时追踪通识课程的教学成效,根据现存问题对症下药,将施行效果显著的措施修订至人才培养方案,探寻出一条更符合学院培养创新型人才及社会合格公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深圳大学关于通识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14.
[2]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06):76-80.
[3]余凯.关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3,(1).
[4]李曼丽,等.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四所院校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