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展厅、微信、报刊、电视见到的某种风格的书法作品多了,便引起了书论者的关注。关注的时间长了,便有对此种风格书法作品鉴赏的想法,以致于有发现此种书法风格之美的好奇心。有时甚至是在脑海中过电影一样反复闪现,灵感萌动,感悟出书法作品所蕴藉之美,不由自主地起评论之想。对殷江林的书法作品品评的自觉由来已久,形成之后,脑海中常萦绕“老树著花无丑枝”的诗句。这可能是殷书之美唤醒了品评意识,便有形质美、神采美、意境美的深刻印象。
一、形质美。这是对殷江林书法作品中的第一印象,或叫作感性认识,是对“老树著花无丑枝”意象的最初唤醒。笔者把具有绵长习书、创作和今天受众爱好的作品联系起来,形质美的实现不言而喻。殷江林习悟书法有两个坐标:一是他从十岁左右酷爱书法艺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习字不辍,他文墨兼修;再一个是他真草隶篆皆临帖练写,又对古代知名碑帖广泛涉猎,既全面深入,又突出重点,奠定了金字塔一样的基础。两个坐标交汇一起,便是今天创作所成的书法形质,正合了古人所谓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的规律。殷江林的书法艺术,用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很多功夫,很多独创来塑造其书法的形质之美,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较为成熟的形质美形式。以其行书作品《岳阳楼记》为例,这一巨制可以说是殷江林行书作品的代表作。端庄、幽远、遒劲之美集于一体,其线条、结体、取势、布局、浓淡、迟滞、疾徐、使转皆有古人意趣,不仅不是故意为之,而是从经年累月无声无息的领悟创作中所形成。作为大半生戎马生涯的共和国军人,“愿得此身长报国”“铁马冰河入梦来”之人,在书法领域常年耕耘,创作出形质端正、正气凛然的作品是意料之中的。西方文艺美之有言: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殷江林书作,特别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记》巨幅作品,其形质美在于线条、结体、取势、布局,笔墨功夫暗含了美学中的“有意味的形式”之规律。中国古人评书立象以尽意,右军如龙,北海如象,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笔者用老树立江林书法之象,似有“树开一枝花”之感,形质美正是组成一枝花的繁花茂叶、纤条、虬枝硕干线条起到了决定作用,线条就是树之花叶枝条。作品中“然则……春和景明”一节,可以说是形质美的代表,是老树所著之“枯藤老树续春雨梨花”。殷书的形质美还在于其发表在河南科技报上的“登高壮观”作品,其为李白诗句,可以说是殷江林书法形质美的上乘之作。
二、神采美。古人有云:神采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神采是建立在形质之上的美,没有形质美,自然就没有神采美,没有神采美,形质就失去神韵,失去灵魂,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神采美是传神的,是涵韵的,是蕴思的,是藉意的,特别是著书创作,其神采美了,其光辉就点亮了作品。若神采不美,作品没有所立之意,所抒之情就模糊没有神采,就难以称其为作品。“王羲之写《乐毅》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正是因为书为心画,具体到殷江林的书法作品,所蕴藉的爱国之志,让其神采融合于创造的形质之上,可以说水乳交融,因而是上乘之作。以发表在河南科技报上的《沁园春·雪》为例,此作品为自发情感的真实流露,作者创作时没有刻意构思,没有刻意谋篇布局,更没有在用墨浓淡上刻意思考,而是奋笔疾书,把心中积蓄已久的爱国情感一寓于书,真如“竞折腰”的意象蕴藉书中,所用字体也随心所欲不逾矩,多行、伴草又有楷,忘了行列,忘了整体,忘了间架,却把一腔爱国热情饱含笔端,浓墨重彩画“江山如此多娇”之豪情,此作品之神采是常读常新,常读常美。没有军旅书家常报国之胸怀,难以书出佳神之作。我从2017年的春天在报上见此作品,当时就有难以忘怀的感觉,多次感悟书中之神采,每次都能悟出一些真情实感,以至于到了2018年的大雪中,又一次展卷细品,真正领略书法家创造的书法神采。作为崇拜毛泽东诗书雄才的军人,可谓胸怀大美,把听似一首歌,看似一幅画的意境大美之词,把对词中所咏之爱,淋漓尽致地饱含笔端,写出了属于书家自己的一份真情实感。每每研读这幅江林之作品,对其一腔爱国情,执着一门艺术,持之以恒的笔耕不辍产生羡慕之情。神采中让我神悟到“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我以我血荐轩辕”“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的豪情壮志。每悟于此,对书家有肃然起敬之感,对其作品有爱不释手之意。神采为上,古之人不与欺也。
三、意境美。形质美,神采美,两者的水乳交融,正是中国传统文艺美学中的意境理论。意境是情和景会,是情景交融。中国诗歌中塑造了难以数计的诗中之意象,这些意象是诗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元素。古老的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已有的书法艺术,同样是以其意境表达书者的思想情感,正如孙过庭《书谱》中的“涉乐方笑,言衷已叹”“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笔有由”的妙说,适合殷江林的书法创作。军旅书法家的思想情感、书法艺术追求,不是某体某幅的成功,而是终生的追求,有一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心壮志。楷书《不忘初心》《偶来松树下》《慎独》等作品,皆体现了其“书出篆隶”的创作理念,把胸中之意天衣无缝地注入书法形质之中,体现了其一生报国之志。鉴赏殷江林的书法作品,是对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理论的唤醒,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写人的,写物的也是写人的,只不过是间接写人,写人的志向、人的风格、人的审美、人的灵魂、人的爱好。这在殷江林的书法作品中得到了印证,人有宁折不弯的品格,书法作品自然刚劲雄强,其每划每字之意象,饱含创作者的心中之意,便产生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书法作品以有意境为最上,有意境则自成高格,自有名作。殷江林之《岳阳楼记》,草书《李白诗句》《不忘初心》等作品,形质营造一种端庄、刚毅厚重、蕴藉诗意的氛围,创作者之胸中慷慨、正直、昂扬向上、爱国、尚美向善之意一寓于书,创造出深邃、悠远、高妙、古朴、诗化的境界。
诗人、书家、画家胸中的意境之树,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高树多悲风”“野旷天低树”“碧玉妆成一树高”“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树梅花一放翁”等,江林书法营造的是“老树著花无丑枝”的审美意象。
作者简介:
包献珍,中国民协五大名窑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一、形质美。这是对殷江林书法作品中的第一印象,或叫作感性认识,是对“老树著花无丑枝”意象的最初唤醒。笔者把具有绵长习书、创作和今天受众爱好的作品联系起来,形质美的实现不言而喻。殷江林习悟书法有两个坐标:一是他从十岁左右酷爱书法艺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习字不辍,他文墨兼修;再一个是他真草隶篆皆临帖练写,又对古代知名碑帖广泛涉猎,既全面深入,又突出重点,奠定了金字塔一样的基础。两个坐标交汇一起,便是今天创作所成的书法形质,正合了古人所谓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的规律。殷江林的书法艺术,用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很多功夫,很多独创来塑造其书法的形质之美,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较为成熟的形质美形式。以其行书作品《岳阳楼记》为例,这一巨制可以说是殷江林行书作品的代表作。端庄、幽远、遒劲之美集于一体,其线条、结体、取势、布局、浓淡、迟滞、疾徐、使转皆有古人意趣,不仅不是故意为之,而是从经年累月无声无息的领悟创作中所形成。作为大半生戎马生涯的共和国军人,“愿得此身长报国”“铁马冰河入梦来”之人,在书法领域常年耕耘,创作出形质端正、正气凛然的作品是意料之中的。西方文艺美之有言: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殷江林书作,特别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记》巨幅作品,其形质美在于线条、结体、取势、布局,笔墨功夫暗含了美学中的“有意味的形式”之规律。中国古人评书立象以尽意,右军如龙,北海如象,龙跳天门,虎卧凤阙。笔者用老树立江林书法之象,似有“树开一枝花”之感,形质美正是组成一枝花的繁花茂叶、纤条、虬枝硕干线条起到了决定作用,线条就是树之花叶枝条。作品中“然则……春和景明”一节,可以说是形质美的代表,是老树所著之“枯藤老树续春雨梨花”。殷书的形质美还在于其发表在河南科技报上的“登高壮观”作品,其为李白诗句,可以说是殷江林书法形质美的上乘之作。
二、神采美。古人有云:神采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神采是建立在形质之上的美,没有形质美,自然就没有神采美,没有神采美,形质就失去神韵,失去灵魂,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神采美是传神的,是涵韵的,是蕴思的,是藉意的,特别是著书创作,其神采美了,其光辉就点亮了作品。若神采不美,作品没有所立之意,所抒之情就模糊没有神采,就难以称其为作品。“王羲之写《乐毅》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正是因为书为心画,具体到殷江林的书法作品,所蕴藉的爱国之志,让其神采融合于创造的形质之上,可以说水乳交融,因而是上乘之作。以发表在河南科技报上的《沁园春·雪》为例,此作品为自发情感的真实流露,作者创作时没有刻意构思,没有刻意谋篇布局,更没有在用墨浓淡上刻意思考,而是奋笔疾书,把心中积蓄已久的爱国情感一寓于书,真如“竞折腰”的意象蕴藉书中,所用字体也随心所欲不逾矩,多行、伴草又有楷,忘了行列,忘了整体,忘了间架,却把一腔爱国热情饱含笔端,浓墨重彩画“江山如此多娇”之豪情,此作品之神采是常读常新,常读常美。没有军旅书家常报国之胸怀,难以书出佳神之作。我从2017年的春天在报上见此作品,当时就有难以忘怀的感觉,多次感悟书中之神采,每次都能悟出一些真情实感,以至于到了2018年的大雪中,又一次展卷细品,真正领略书法家创造的书法神采。作为崇拜毛泽东诗书雄才的军人,可谓胸怀大美,把听似一首歌,看似一幅画的意境大美之词,把对词中所咏之爱,淋漓尽致地饱含笔端,写出了属于书家自己的一份真情实感。每每研读这幅江林之作品,对其一腔爱国情,执着一门艺术,持之以恒的笔耕不辍产生羡慕之情。神采中让我神悟到“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我以我血荐轩辕”“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的豪情壮志。每悟于此,对书家有肃然起敬之感,对其作品有爱不释手之意。神采为上,古之人不与欺也。
三、意境美。形质美,神采美,两者的水乳交融,正是中国传统文艺美学中的意境理论。意境是情和景会,是情景交融。中国诗歌中塑造了难以数计的诗中之意象,这些意象是诗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元素。古老的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已有的书法艺术,同样是以其意境表达书者的思想情感,正如孙过庭《书谱》中的“涉乐方笑,言衷已叹”“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笔有由”的妙说,适合殷江林的书法创作。军旅书法家的思想情感、书法艺术追求,不是某体某幅的成功,而是终生的追求,有一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心壮志。楷书《不忘初心》《偶来松树下》《慎独》等作品,皆体现了其“书出篆隶”的创作理念,把胸中之意天衣无缝地注入书法形质之中,体现了其一生报国之志。鉴赏殷江林的书法作品,是对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理论的唤醒,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写人的,写物的也是写人的,只不过是间接写人,写人的志向、人的风格、人的审美、人的灵魂、人的爱好。这在殷江林的书法作品中得到了印证,人有宁折不弯的品格,书法作品自然刚劲雄强,其每划每字之意象,饱含创作者的心中之意,便产生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书法作品以有意境为最上,有意境则自成高格,自有名作。殷江林之《岳阳楼记》,草书《李白诗句》《不忘初心》等作品,形质营造一种端庄、刚毅厚重、蕴藉诗意的氛围,创作者之胸中慷慨、正直、昂扬向上、爱国、尚美向善之意一寓于书,创造出深邃、悠远、高妙、古朴、诗化的境界。
诗人、书家、画家胸中的意境之树,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高树多悲风”“野旷天低树”“碧玉妆成一树高”“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树梅花一放翁”等,江林书法营造的是“老树著花无丑枝”的审美意象。
作者简介:
包献珍,中国民协五大名窑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