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实施是课程问题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指导当前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立足于新理念,对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等都重新作了规划,这标志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许多农村幼儿园也已经使用《纲要》指引规划下的课程。为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农村幼儿园实施课程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更有效地促进课程改革在农村的顺利开展,我们有必要对目前农村幼儿园实施课程的现状进行研究。
【关键词】 农村幼儿园;课程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1
笔者通过针对重庆市一个低处城市和农村结合部地区的调查研究,发现幼儿教育显得力不从心,而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为此,我想以此为题材,谈谈我对农村幼儿教育的认识。本文主要浅析当前农村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幼儿园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以及幼儿教育的性质所规定的。明确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有利于把握幼儿园课程的大方向。
(一)幼儿园课程的性质
幼儿园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性。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可以从教育体制和人的发展这两个角度来认识。
2、非义务性。幼儿园课程虽然是基础性课程,但是由于学前机构教育的非义务性质,幼儿园课程也具有非义务性。
3、启蒙性。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尤其是它在人一生发展中的奠基地位,与幼儿园课程的启蒙性息息相关。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总体来看,幼儿园课程基本以活动课程为主要形式,同时隐性课程的特点非常突出。幼儿园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生活化。对于幼儿来讲,除了认识周围世界、启迪其心智的学习内容以外,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基本态度;和能力,如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都需要学习。
2、游戏化。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能够满足幼儿的各种身心需要,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3、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幼儿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世界。只有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能理解事物,才能对事物形成相对比较抽象概括的认识。只有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学习才是理解性的学习。
4、潜在性。从本质上讲,幼儿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幼儿园课程也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基本的学习领域,幼儿园课程蕴含在环境、材料、活动和教师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起作用。
二、農村幼儿园课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专业素质低
由于农村幼儿入园率低,教师工资待遇低、地处偏远等原因,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了农村师资素质的恶性循环。
(二)教师课程观落后
100%的调查对象采取的业务学习的形式主要有:参加教学观摩研讨、集体备课;60%以上的农村幼儿园(班)还采用师徒制的方式,由老教师或公办教师一帮一的培训农村幼儿园(班)的非专业教师,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到区、市学习的机会许多农村代课教师根本无机会、无时间参与。
(三)缺乏可操作性强的教育目标
传统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定位于幼儿对静态知识的掌握,是具体的、定性的、定量的、明确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教师落实。而新《纲要》指导下的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以动态性的、过程性的新知识观为基础的宽泛的教育目标,侧重于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虽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新《纲要》的教育目标进行了一定的分解,但是,由于市《课程指南》教育目标的分层要求只是对国家目标在文字程度上进行分解,缺乏操作性,市《课程指南》的目标看似具体了些,但对长期习惯于以量化的知识技能目标为教学目标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来说,按照新课程理念所确定的宽泛目标让他们无所适从,“不知上课要完成什么(具体)任务”。
(四)缺乏适宜于农村幼儿园的教材
我市农村幼儿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主要以“重庆市幼儿园教师教育用书”《领域活动指导》和《主题活动指导》为主,这两套教材是以新《纲要》为指南、以“过程模式”的设计思路编写而成的,是“为教师提供‘操作平台’,而不是教材”,给予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目标较为“简约和泛化”,“内容较为宽泛,并具有相当的弹性”,允许教师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去“选择”和“生成”教学内容,课程的结构化程度较低。这样的教材对于长期依赖于教材中的现成教案上课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来说,无所适从,不知如何组织教学。
三、解决农村幼儿园课程问题的对策
课程实施是指把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十二年后的今天,推进农村幼教课程改革,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是体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建设和谐社会所需。
(一)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师资素质
课程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是落实课程的关键因素,农村幼儿园的课程问题,与农村幼儿园代课教师多,师资队伍不稳定有极大的关系,教育部门可通过多种方式,稳定代课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加强业务指导,规范课程设置
教师应明确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课程能适合所有的幼儿园,相反适合自己幼儿园的课程就是最好的课程,清楚认识到课程设置也没有标准化和统一性,要以幼儿教育整体观,重新审视幼儿园课程,注重教育影响的整体性。
农村幼儿园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个性化的一日活动时间表,确定教学的基本范式,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农村的幼儿园可多采用高结构的课程来组织活动,但同时,应重视以较低结构的活动课程满足幼儿的自我发展和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重视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农村幼儿园推广区域活动,坚持开展各种游戏活动。
(三)开发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教材
只要善于开发,农村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应是教师,让教师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资源,处处可以展开教学,是农村课程改革的一条途径。因此,必须立足本地农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人力资源,为教师提供适宜农村幼儿园教学的教科书,让农村教师能够有实施教学的“抓手”。
总之,农村幼儿教育既要走出一味“克隆”城市模式的怪圈,又要防止落进一味自制教玩具、复制大自然的窠臼,教师要做有心人,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事件中筛选教育的契机,从农村文明中寻找精神养料,用农村富足的天然素材,借鉴城市幼教改革的经验与做法,既弥补农村孩子生活中的缺失与不足,又使农村幼教拥有自己的“特质”。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
[2]朱家雄、高敬《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3]朱宗顺,《学前教育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4]傅建明,《教育管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关键词】 农村幼儿园;课程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1
笔者通过针对重庆市一个低处城市和农村结合部地区的调查研究,发现幼儿教育显得力不从心,而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为此,我想以此为题材,谈谈我对农村幼儿教育的认识。本文主要浅析当前农村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幼儿园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以及幼儿教育的性质所规定的。明确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有利于把握幼儿园课程的大方向。
(一)幼儿园课程的性质
幼儿园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性。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可以从教育体制和人的发展这两个角度来认识。
2、非义务性。幼儿园课程虽然是基础性课程,但是由于学前机构教育的非义务性质,幼儿园课程也具有非义务性。
3、启蒙性。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尤其是它在人一生发展中的奠基地位,与幼儿园课程的启蒙性息息相关。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总体来看,幼儿园课程基本以活动课程为主要形式,同时隐性课程的特点非常突出。幼儿园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生活化。对于幼儿来讲,除了认识周围世界、启迪其心智的学习内容以外,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基本态度;和能力,如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都需要学习。
2、游戏化。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能够满足幼儿的各种身心需要,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3、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幼儿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世界。只有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能理解事物,才能对事物形成相对比较抽象概括的认识。只有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学习才是理解性的学习。
4、潜在性。从本质上讲,幼儿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幼儿园课程也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基本的学习领域,幼儿园课程蕴含在环境、材料、活动和教师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起作用。
二、農村幼儿园课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专业素质低
由于农村幼儿入园率低,教师工资待遇低、地处偏远等原因,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产生了农村师资素质的恶性循环。
(二)教师课程观落后
100%的调查对象采取的业务学习的形式主要有:参加教学观摩研讨、集体备课;60%以上的农村幼儿园(班)还采用师徒制的方式,由老教师或公办教师一帮一的培训农村幼儿园(班)的非专业教师,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到区、市学习的机会许多农村代课教师根本无机会、无时间参与。
(三)缺乏可操作性强的教育目标
传统的幼儿园教育目标定位于幼儿对静态知识的掌握,是具体的、定性的、定量的、明确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教师落实。而新《纲要》指导下的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以动态性的、过程性的新知识观为基础的宽泛的教育目标,侧重于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虽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新《纲要》的教育目标进行了一定的分解,但是,由于市《课程指南》教育目标的分层要求只是对国家目标在文字程度上进行分解,缺乏操作性,市《课程指南》的目标看似具体了些,但对长期习惯于以量化的知识技能目标为教学目标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来说,按照新课程理念所确定的宽泛目标让他们无所适从,“不知上课要完成什么(具体)任务”。
(四)缺乏适宜于农村幼儿园的教材
我市农村幼儿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主要以“重庆市幼儿园教师教育用书”《领域活动指导》和《主题活动指导》为主,这两套教材是以新《纲要》为指南、以“过程模式”的设计思路编写而成的,是“为教师提供‘操作平台’,而不是教材”,给予教师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目标较为“简约和泛化”,“内容较为宽泛,并具有相当的弹性”,允许教师根据具体的教育情景去“选择”和“生成”教学内容,课程的结构化程度较低。这样的教材对于长期依赖于教材中的现成教案上课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来说,无所适从,不知如何组织教学。
三、解决农村幼儿园课程问题的对策
课程实施是指把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在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十二年后的今天,推进农村幼教课程改革,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是体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建设和谐社会所需。
(一)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师资素质
课程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是落实课程的关键因素,农村幼儿园的课程问题,与农村幼儿园代课教师多,师资队伍不稳定有极大的关系,教育部门可通过多种方式,稳定代课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加强业务指导,规范课程设置
教师应明确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课程能适合所有的幼儿园,相反适合自己幼儿园的课程就是最好的课程,清楚认识到课程设置也没有标准化和统一性,要以幼儿教育整体观,重新审视幼儿园课程,注重教育影响的整体性。
农村幼儿园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个性化的一日活动时间表,确定教学的基本范式,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农村的幼儿园可多采用高结构的课程来组织活动,但同时,应重视以较低结构的活动课程满足幼儿的自我发展和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需要,重视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农村幼儿园推广区域活动,坚持开展各种游戏活动。
(三)开发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教材
只要善于开发,农村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应是教师,让教师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资源,处处可以展开教学,是农村课程改革的一条途径。因此,必须立足本地农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人力资源,为教师提供适宜农村幼儿园教学的教科书,让农村教师能够有实施教学的“抓手”。
总之,农村幼儿教育既要走出一味“克隆”城市模式的怪圈,又要防止落进一味自制教玩具、复制大自然的窠臼,教师要做有心人,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事件中筛选教育的契机,从农村文明中寻找精神养料,用农村富足的天然素材,借鉴城市幼教改革的经验与做法,既弥补农村孩子生活中的缺失与不足,又使农村幼教拥有自己的“特质”。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
[2]朱家雄、高敬《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3]朱宗顺,《学前教育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4]傅建明,《教育管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