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日子许鞍华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李樯的剧本在叙事上是特别特别过瘾的,他彻底打破直线式的叙述。第一场戏,萧红面对镜头说话,剧本写明了是黑白画面,之后的戏就不再有黑白画面。我没有和李樯探讨过这一点,可是我同意,因为如此一来会让观众知道这不是一部正常的电影,之后越正常就越让人觉得它不正常。紧接着的第二场戏是萧红小说《呼兰河传》里的场景,画外音也是,才几场戏下来,就用了很多不同的形式说出萧红的人生和她的写作已经是一体了,很过瘾。
  以前《客途秋恨》也用了许多倒叙,《疯劫》也有剪来剪去的这种结构,可是《黄金时代》完全不同,它用了所有的叙事工具来一个大混乱,观众要是明白那是小说或文字记录的转化,会觉得很过瘾,如果不明白,会以为我们偷懒地用画外音解决叙述问题。
  明:这手法可说是你在导演上的突破吗?
  许:我不敢说是突破,可是我尝试去突破,成功不成功现在不敢说。
  明:有人看完电影后对你表达他们受到的感动吗?
  许:有些人并不执着怎么看戏,反而容易感动,没琢磨手法的人反而看到了故事。
  伦敦的《黄金时代》
  明:你以看待平凡人的角度诠释萧红,而她所处的时代却是那么的巨大动荡,在如此的时代下,你如何抓住平凡人物过日子的特质?
  许:我对那时代的所知其实有限,但我把一个时代的史料转换成一种气氛,再把角色的感受糅进去,比如哈尔滨有很多俄国教堂,覆上了雪便很像童话场景,于是我在电影里把哈尔滨弄得带有童话感一般的现实,让还年轻的萧红走进场景,把她的故事和雪都糅在一起了。又比如上海的戏,人人都有一个不同的上海,片中的上海是鲁迅的上海,我是以鲁迅作为主位的,满不上海的那个上海,满现代感的,跟东北童话般的缤纷色彩有了不同的对比,也反映角色内在到了那个阶段的成熟。我的意思是,时代背景变成一种叙述他们角色的心情,同时又符合当时背景。
  明:你说过在伦敦电影学院念书的那两年是你的“黄金时代”,当时的生活如何?
  许:在香港读书很痛苦啊,每天坐在那里念啊背啊记啊,同学都在比谁读得最晚睡,可是我觉得好多书本里的东西跟生活没什么关系,尤其中学那些数学、化学读得我头昏脑胀,特别不喜欢,我只喜欢看小说。
  一到伦敦,进入电影学院后,老师是不谈理论的,一边讲课一边就把学生分组拍片,第一个功课是每个人拍出一分钟的影片,之后就互相合作,或是彼此竞争。那个学习阶段落实了之前念得那些恍恍惚惚的文艺理论,而且课堂之外,我的世界比在香港的日子扩大了几乎十倍,伦敦有好多的戏剧、音乐、绘画,还有好多种人,我才知道原来受教育可以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而不光是学校。我学得很高兴,日子也过得好开心。如果没去伦敦,我的世界会一直都是狭小的。
  明:记得那次拍的一分钟作品是什么内容吗?
  许:我拍了分租我房间的那个女人和她的小孩,她很漂亮,一头金头发,她的小孩是个黑人,因为她的情人是黑人。拍她时,她也在怀孕中,画面中虽然只是一对母子,却已经是个故事了。
  明:在香港念书时期的同学里,你大概是唯一出国念电影的,那年代的女生对成为电影导演不太有兴趣,爸爸也没有觉得你这样子比较不好嫁人?
  许:我没问爸爸,他也没说。
  明: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妈妈呢?
  许:我爸爸挺正常的一个人,他在美国船运公司当经理,我妈妈在家当家庭主妇。
  明:有了两年的阅历,回到香港之后呢?
  许:在伦敦念电影的同学介绍我认识胡金铨,胡金铨请了我当助手,当了三个月时,他因为《侠女》去坎城领奖,我爸爸就说你不应该替胡金铨做事,应该自己去拍戏,他认识电视台里面的人,我就这样当导演,拍电视纪录片。
  明:胡金铨对你有什么影响吗?
  许:我觉得我学到某一种态度吧,就是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他对什么都有兴趣,他喜欢读书,也很懂得做饭,绘画也很好。我就是上班,没有想在他身上学一些什么,这样反而学得更多。其实如果能在他那边工作期间长一点,我应该会更开心,因为一进电视台就好辛苦。
  明:拍了电视纪录片一年后,你就当了电影导演,换句话说,你从没跟过哪位电影导演,看他从剧本发想到完成一部电影?
  许:可以这么说,我没有从头到尾跟过一套戏,在电视台拍戏的那整套流程是谭家明定的,筹备几天,勘景几天,拍片几天,我们跟着做。
  明:谭家明定的这套流程你也用在拍电影?
  许:对对对,虽然有些分别,但基本上差不多都是这样子。
  明:这样的流程会影响你的拍片风格吗?   许:那个流程只是日子,不会影响风格的。
  明:换成王家卫照这样的流程,他会拍不出他的风格吧。
  许:(想了想)这样的流程可能会让我拍得很规矩,时间规划得非常克制、有效率,当然,现场任由演员自发性的机会也没有了,时间到了就一定能拍完。
  明:所以你是比较务实的导演?
  许:对!我从没试过有一天突然心情不好、想不开就告病,没有过耶,三十几年来,我最自豪的是没有一天发了通告却不到场的,迟到纪录也没有超过三次,可是我希望这不是我最好的成绩啦,这是一个囚犯也能做到的事(大笑)。
  我真是不怕孤单
  明:1983年,什么样的状况下你看了杨德昌的《海滩的一天》、侯孝贤的《童年往事》?
  许:《海滩的一天》在尖沙咀放映一场,我听到人家说这部电影很好,就去看了,看了之后挺震撼的。我那时候刚成名不久,怕被人家超越,可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我们被超越了,我们拍的是一些现实故事,可是意图并不是要表达现实,而是要在现实里找出娱乐性的故事,和台湾新浪潮电影的意图并不相同,戏的层次也就不一样。侯孝贤《童年往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它的意图,他想告诉你一些属于你个人生活里的事,而不是想在现实的故事里头让你忘记生活。
  明:这些感受如何影响你的电影?
  许:我现在一句话就可以告诉你那个分别,但那个时候的我是说不清楚的,只是觉得不一样,到底哪里不一样呢?运镜?故事?其实都不是,而是拍戏的人的意图。台湾新浪潮一开始已经打正了旗号,非常明确是想表现生活,香港的新浪潮则有点迷迷糊糊的。我也是一直到了《女人四十》才比较能找到那种拍生活的感觉。
  明:日常生活里,你喜欢坐在路边的咖啡店吗?
  许:喜欢。以前我很喜欢到茶餐厅去画分镜,或是看报抽烟吃东西,现在不去茶餐厅了,都去星巴克,那里有人学日文,有人讲电话,我却能看书看很久,更能画分镜,《桃姐》大部分的分镜都在星巴克做的,速度很快,反而在家里老是没有灵感,很奇怪。我喜欢去公共场所做事,累了就拿它们的报纸看。
  明:你的度假方式是?
  许:我不去度假的,我不喜欢度假,度假使我不知道干嘛好。我只有过一次旅行,是在大学时我爸逼我参加的,我爸说我应该去见见世面,我弟弟妹妹很早就到外国念书。那次团体旅行有一百多个大学生,坐了两天三夜的船就到了台湾,那是1968年暑假,那时台湾有好多政治标语,我们包了两个大巴士从台北开始环岛,玩了整整一个月,很好玩。
  明:虽然好玩,但从此以后你都没再旅行?
  许:对!我拍片也是去东南亚一带,没去过欧美拍戏。
  明:如果现在去大学教电影,你想对大学生说的话是?
  许:没有什么,就是正常的教书,尽量把一些觉得有用的知识跟他们说。我倒是挺讨厌在课堂里教人怎么做人,我自己都做不好,还要教年轻人啊?!
  明:可以谈谈你的爱情吗?
  许:没有什么经验可谈的。
  明:你怕不怕孤单?
  许:如果问我,那我真是不怕,也可能我不愿意承认孤单吧。我发现原来我挺喜欢孤单的,我总是很怕約人一块去哪里,因为太多协调了,如果是自己一个人,去哪里就哪里,喜欢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明:你回头看自己过去的30年,有代表作吗?
  许:有没有代表作,我其实无所谓,可以一直拍电影我就满开心了,我都不想拿终身成就奖啊,可是到这个年纪,很多人会想给你这个奖,你不好拒绝,而且还有人要搞回顾展,好像我是个博物馆。对过去发生的事,做完的就结束了,除非还在想怎么把《黄金时代》弄得更好一点,可是如果老是想怎么把已经做完的事弄得更好,这样好累,你应该想的是怎么为现在和未来做一些事,或是为他人付出,不要老是看着以前的成就。我有这么多的拍戏经验,也拍出几个满好的戏,已经很高兴了。我其实也没必要去教训人家怎么拍戏(大笑),只是有些事到了这个年纪是免不了的,我也知道,所以不用不开心,就接受吧!
  明:《黄金时代》接近尾声时,以写下《萧红小传》的骆宾基为主,观众透过他的眼睛与回眸的萧红对望,我们又看见了曾经那么年轻、沉静而深邃的萧红,然后画面定格,《黄金时代》结束了。最后的画面对你而言的意义是什么?
  许:你看了三个小时,电影一开始是她望着你,跟你说一些话,最后的她又在看着你,而你对她的了解已经多一点了,是这个意思。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回顾传统的“苏南模式”和新“苏南模式”的实证性经济情况,力在展示苏南模式的主要变迁过程。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了苏南模式的产权制度变迁表现出来的性质特征。另外从产权来解读这一变迁过程。  关键词:苏南模式 产权制度 制度变迁 产权    在整个理论界“扬温抑苏”的背景下,传统的“苏南模式”已经逐渐丧失了自己的优势,但是苏南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在特定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下,经过
摘要:吴兆骞不仅是清初东北流入及流入文学的突出代表,在当时还成为一种引人瞩目的现象即“吴兆骞现象”,这一现象关乎他的时代,关乎那个时代士人的生存与命运,关乎那个时代文学创作及心声。清初东北流人文学是特殊文人在特殊时代、特殊环境下创作的具有特殊生活体验和生命感受的特殊文学。  关键词:吴兆骞现象;经典意义;流入文学;历史内涵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
常八叔家在城郊,独门独户,屋后是一片山。所谓门户,就是一间茅寮,搭在一块坡地上。菜园里有两棵桃树,桃树旁有口枯井,多少年不出水了。他用水都是到山脚的溪边挑。  八叔有个祖传的卖跌打膏药手艺,传到他手上不知多少代了。父母去世早,他很小时就到集市上摆地摊。江湖郎中说是郎中,往往都有些旁门左道,或有点功夫,或会点戏法,或以杂耍招揽顾客,当地人称之撮把戏。八叔不会撮把戏,也不善扯着嗓门揽场子,一天卖不了几
(账号:LifeⅠsHard)  登入,就是  异乡  每晚我们辽阔在云端中土  燃烧仅存的梦境  為了部落  为了部落  每晚,我们召聚  遁进混沌原始的次元  每晚我们死而复生  不存在的种族,操控着  不存在的职业  夜复一夜驱赶进犯的  噬梦的兽  夜复一夜守护  最后的族火  重温荣耀  重温荣耀  圣光不再庇佑  终于运算出这屡攻  不退的日兽,是集体  意识的无常  犹似部落不能  
摘 要:街道卫生是城市行政运行系统中的重要内容。19世纪美国城市化加速发展,首位性城市纽约居民健康严重恶化。70年代以瘴气致病论为理论基础,纽约市在全国率先开展街道卫生改革,由此掀开了美国城市公共卫生改革的序幕。90年代借进步运动东风,乔治·韦林将这场街道卫生改革推向高潮,城市街道焕然一新。纽约市也为美国其他城市环境治理树立典范。  关键词:纽约;街道卫生;改革  作者简介:李晶,男,西南大学历
摘 要:Cookie跟踪侵犯用户隐私已是不争的事实。以“双击诉讼”(DoubleClick Inc. Privacy Litig.)为代表的美国经验表明,否认Cookie跟踪隐私权侵权责任的成立,在主观要件、损害后果等裁判理由的背后,是隐私权保护让位于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侵权法理念与价值选择。在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立法与司法现状之下,Cookie跟踪隐私权侵权责任的成立亦面临制度困境。但网络隐私安全的
摘要:以某车型为例,对该车门进行过开强度分析及试验。运用Hypermesh软件建立车门有限元模型,并对车门过开工况进行仿真分析得出车门位移数据和附件受力情况;提出车门过开试验方案,完成车门过开性能测试,得出试验推论;对比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与试验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车门;强度分析;过开角度;有限元分析;试验  中图分类号:U46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这一日有人以拒绝理解你的坚持  以悲伤接受你的温柔,以离别  好好为你守候在相框外  让亿万光年沿着摩天轮转  帆船大楼跌进夜河里的皱褶  关渡大桥作势挽留  忡忡离去的淡水河——  不发一语,只是以月光锁了眉头  这一日你疲倦得只能把头  靠向自己的肩  末班车上影子偎向你,渐渐拉长  将心事包裹得安适如  办公桌上待你青睐的文件  盖章、盖章、盖章  瞌睡中头颅不断在空无里顿点  像栽入饱满的
西蒙按了门铃,站在门口等着。  门开了,“哈啰!”西蒙拎着保温袋走了进去。  詹姆斯是个鳏居老人,他喜欢吃中餐,西蒙常给他送外卖。  詹姆斯把菜钱递给西蒙,说:“西蒙,请等一等。”  说罢,他驾着轮椅车到卧室去。  趁着空闲,西蒙睃巡了一下这栋维多利亚风格的老屋。年代虽已久远,家具摆设依然幽幽地散发着昔日奢华的气息。  不一会,詹姆斯回来了。他对西蒙说:“非常抱歉,我没找到20元钱付给您作小费。”
周末,天气正好  我想该去看看老爸老妈了  给老爸带去一条他喜欢抽的烟  给老妈两百块钱  他们住在乡下,祖传老宅  天井里的那口水井  四周長满青苔  老屋有点阴暗,每次我来  都觉得死去的祖先还在  爸妈不知何事正闹别扭  老爸闷声不响,泡茶,抽烟  老妈一边忙碌,一边诉苦  我一边陪老爸喝茶抽烟  一边听老妈絮絮叨叨  回去时,老妈陪我走到小巷口  “那个死老头,一个多月不跟我讲话了。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