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戏曲有着“戏院门前车马少,场内座位空席多”的不景气现象,港台流流行歌曲、摇滚了等快餐文化正以强大之势不断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戏曲艺术。时下有人提出让京剧进入小学课堂,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让我们的孩子高兴地学京剧,让京剧进入寻常百姓家——音乐课堂。下面与同行分享我的体会。
一、从视觉中浸透京剧——入门
戏曲历史的久远,造成了孩子们对其的“陌生”——“听不懂,拖得太长,听了半天也不知听些什么”。这与孩子们的欣赏观念格格不入。然而孩子们对京剧中采用的夸张色彩却充满着新鲜、好奇,而“视觉”是儿童学习最有效,最直观的手段。
1. 从色彩斑斓的服饰入手
京剧除特定的唱腔、做工、音乐外,其表演所使用的服饰也是京剧艺术颇显特点且最能吸引观众(特别对于小朋友)的特定手段。京剧服饰色彩斑斓、绚丽多彩,是舞台人物造型的一个主要部分。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按不同的类剧:生、旦、净、丑不同角色展播他们在京剧舞台上的魅力。教师可以一边展播一边作进一步的解说,如“穿黄蟒的是皇帝;穿红、紫色蟒的是大臣;穿衣裙的是小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预先租借一套京剧服带到学生中去,让他(她)们摸一摸、穿一穿,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从表面的衣着上对京剧有初步了解,让他们认识到京剧其实并不讨厌,而且很美,从而引起了他们对原以为很陌生的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
2. 从夸张古怪的脸谱入手
鉴于学生对京剧服饰已产生好奇心,我们即可乘胜前进,把预先准备好的京剧的脸谱模型呈示给孩子们欣赏,让他们猜一猜、戴一戴,让他们近距离地“触摸”中国的古老艺术。同时把京剧中的典型的人物造型利用多媒体多角度播放,并介绍脸谱在京剧中的功能和特殊意义:如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包拯、黄脸的宇文成都、蓝绿脸的窦多敦、白脸的曹操等。为后面学生欣赏京剧,分析人物提供详细的信息。这就在短时间内大量丰富了学生的京剧知识,对过去认为只会叫“喳喳”的东西有了更深的了解,拉近了学生与高雅艺术的距离,消除了原来的陌生感。此时,即使学生看不懂京剧的表演内容,但当他们看到不同颜色的脸谱时也会分辨出忠奸善恶,这为以后欣赏京剧扫清了障碍。
二、从听觉中熏陶京剧——深入
只有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他们才会看得懂、听得懂,只有听得懂京剧,才会喜爱京剧。因此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京剧的四大行音、不同行当中的角色(生、旦、净、丑)以及区别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不同。我们可以向学生们展播经典名剧,使学生所了解的知识和人物更形象化、具体化。
1. 传统京剧很多名剧都是根据民间至今流传的深化故事或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秩事、改编而成的。而我们在选材时要有根据有目的进行。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南方的一间乡村小学,学生从语文课本或电视剧中对《花木兰从军》《包拯铡美案》《白蛇传》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选取这些作为入门教材,对于学生学习京剧来说更是水到渠成。
2. 在现代京剧方面区别于传统京剧方面来说,我们更易理解和操作。我们可以选取《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当然在欣赏的同时也要先以故事形式引入,让学生提前对故事的历史背景和情节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为即将的欣赏提供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避免“听了半天也不知听了什么”的情况发生。
三、从实践中演练京剧——提高
基于学生从视觉、听觉不同的层面对京剧已有较深入的了解。教师就可以大胆的放开手脚,指导学生把此前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自觉地选取他们熟悉的或喜欢的其中一位人物、一段唱腔或一个经典的动作进行模仿并在同学中表演。如在传统京剧中的穆桂英、花木兰、杨宗保、诸葛亮、包拯等都是学生敬昂、熟悉的历史人物,而在现代京剧中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除了在年代上与我们相近,历史背景易于理解,而且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影视资料,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揣摩人物个性。
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有组织有情节的表演,对于表现出色的个人或小组我们还可以在学校的集会或某些公共场合给学生创造展演的舞台。这样不但满足了学生当小演员的成功感,也从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观看的其他同学,为让更多的小孩子了解京剧、喜欢京剧作了最有力的宣传。
本栏责任编辑罗峰
一、从视觉中浸透京剧——入门
戏曲历史的久远,造成了孩子们对其的“陌生”——“听不懂,拖得太长,听了半天也不知听些什么”。这与孩子们的欣赏观念格格不入。然而孩子们对京剧中采用的夸张色彩却充满着新鲜、好奇,而“视觉”是儿童学习最有效,最直观的手段。
1. 从色彩斑斓的服饰入手
京剧除特定的唱腔、做工、音乐外,其表演所使用的服饰也是京剧艺术颇显特点且最能吸引观众(特别对于小朋友)的特定手段。京剧服饰色彩斑斓、绚丽多彩,是舞台人物造型的一个主要部分。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按不同的类剧:生、旦、净、丑不同角色展播他们在京剧舞台上的魅力。教师可以一边展播一边作进一步的解说,如“穿黄蟒的是皇帝;穿红、紫色蟒的是大臣;穿衣裙的是小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预先租借一套京剧服带到学生中去,让他(她)们摸一摸、穿一穿,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从表面的衣着上对京剧有初步了解,让他们认识到京剧其实并不讨厌,而且很美,从而引起了他们对原以为很陌生的京剧产生了浓厚兴趣。
2. 从夸张古怪的脸谱入手
鉴于学生对京剧服饰已产生好奇心,我们即可乘胜前进,把预先准备好的京剧的脸谱模型呈示给孩子们欣赏,让他们猜一猜、戴一戴,让他们近距离地“触摸”中国的古老艺术。同时把京剧中的典型的人物造型利用多媒体多角度播放,并介绍脸谱在京剧中的功能和特殊意义:如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包拯、黄脸的宇文成都、蓝绿脸的窦多敦、白脸的曹操等。为后面学生欣赏京剧,分析人物提供详细的信息。这就在短时间内大量丰富了学生的京剧知识,对过去认为只会叫“喳喳”的东西有了更深的了解,拉近了学生与高雅艺术的距离,消除了原来的陌生感。此时,即使学生看不懂京剧的表演内容,但当他们看到不同颜色的脸谱时也会分辨出忠奸善恶,这为以后欣赏京剧扫清了障碍。
二、从听觉中熏陶京剧——深入
只有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他们才会看得懂、听得懂,只有听得懂京剧,才会喜爱京剧。因此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京剧的四大行音、不同行当中的角色(生、旦、净、丑)以及区别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不同。我们可以向学生们展播经典名剧,使学生所了解的知识和人物更形象化、具体化。
1. 传统京剧很多名剧都是根据民间至今流传的深化故事或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秩事、改编而成的。而我们在选材时要有根据有目的进行。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南方的一间乡村小学,学生从语文课本或电视剧中对《花木兰从军》《包拯铡美案》《白蛇传》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选取这些作为入门教材,对于学生学习京剧来说更是水到渠成。
2. 在现代京剧方面区别于传统京剧方面来说,我们更易理解和操作。我们可以选取《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等。当然在欣赏的同时也要先以故事形式引入,让学生提前对故事的历史背景和情节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为即将的欣赏提供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避免“听了半天也不知听了什么”的情况发生。
三、从实践中演练京剧——提高
基于学生从视觉、听觉不同的层面对京剧已有较深入的了解。教师就可以大胆的放开手脚,指导学生把此前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自觉地选取他们熟悉的或喜欢的其中一位人物、一段唱腔或一个经典的动作进行模仿并在同学中表演。如在传统京剧中的穆桂英、花木兰、杨宗保、诸葛亮、包拯等都是学生敬昂、熟悉的历史人物,而在现代京剧中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除了在年代上与我们相近,历史背景易于理解,而且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影视资料,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揣摩人物个性。
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有组织有情节的表演,对于表现出色的个人或小组我们还可以在学校的集会或某些公共场合给学生创造展演的舞台。这样不但满足了学生当小演员的成功感,也从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观看的其他同学,为让更多的小孩子了解京剧、喜欢京剧作了最有力的宣传。
本栏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