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本表达,提升学生表达能力例谈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既要关注文本的内容和文本表达的情感,更要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结构和表达方式,让学生积累语言,并在句式模仿、画面想象、读写结合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文本表达;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83-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往往更多关注的是文本的内容和文本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悟及情感内涵,对于文本的内在结构和表达方式会有一定的疏忽。长期以往,学生就会习惯性地在文本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层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很少或是不会用有效的方法去关注文本是如何表达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表达。这样的阅读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只有理解、感悟的层面,而达不到关注和领悟其中的表达方式的能力,更不可能将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自己的意图进行迁移运用。在教学中,只有关注文本的表达,让学生领悟文本表达的奥秘,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语言积累,学生表达的基准点
  语言积累,是学生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是学生将文本中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转化为自己丰富及灵动的表达宝库的有效方法。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时选择有价值的语言范式,让学生在朗读、体悟和运用中,发现其中的语言精妙之处。
  在教学《小露珠》这一课时,当学生在回答“有哪些早起的小动物与小露珠打招呼”时,教师在学生简单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对这些小动物的准确描述。学生在追寻、朗读、感悟中,对“蹦到”“爬到”“落在”这些准确、贴切地描写小动物们的动词,倍感兴致,对文本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有了层层深入的体悟。学生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朗读时,也会对这些词语倾注自己的情感,并在今后描述事物时学会运用准确、精妙的词语形容。
  在阅读教中,让学生关注文本中言语表达的准确和精妙,在朗读中进行积累,形成学生自己特有的表达范式,为学生的表达奠定丰厚的语言基础,学生的表达能力才能在积淀中不断提高。
  二、句式模仿,学生表达的发展点
  句式模仿,是学生依据文本中能发展自己言语能力的句式,在理解、比较、揣摩下进行创造性的模仿练习。学生在激发思维的句式模仿中,能理清句式表达的言语规律,从而在积极思维的支配下创造性地模仿。
  《小露珠》一课中,教师让学生朗读、发现小露珠特点的词语——闪亮、透明、圆润,再让学生关注描写小露珠特点的句式“像( )那么( )的小露珠”,学生在了解比喻句妙用的基础上,教师以呈现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小露珠与“钻石”、“水晶”、“珍珠”之间的相似之处。最后,让学生在文本相应的情境中进行相似句式的模仿练习,“像( )那么( )的”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学生对比喻句式的模仿练习,就是对文本句式的理解、内化和运用的过程。
  模仿文本中的句式,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和领悟文本句式的精妙,能进一步探寻到文本语言内在表达的规律和意蕴,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发展的支点,有效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画面想象,学生表达的时空点
  画面想象,是学生依据文本中的精彩段落,在倾听他人朗读和自我感悟的基础上,通过想象的方式将文本语言转化成相应的画面,从而对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多了形象的感受,以达到表达时的灵活运用。
  《小露珠》这课中,教师在教学第二部分“小露珠对植物们的作用”时,让学生在优美音乐的情境中闭上眼睛,平心静气地用听的方式感受教师对这一部分的朗读。教师读完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在闭眼听教师朗读时,自己所看到的画面。学生能结合文本中的相关语言进行描述,“太阳爬上东山,染红天空、照亮大地”的大自然之美,“光彩熠熠的小露珠装扮植物们”的内在之美,“像俊俏的小姑娘、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的植物们之美。学生在美的情景、美的语言渲染中,进行美的言语表达,进一步内化“爬上了东山,染红了天空,照亮了大地。”“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等句式的节奏之美。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本中精彩的语段,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让语言在学生想象的空间中变得灵动而自由,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说中巧用语言,真正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想象的时空中自由发展。
  四、读写结合,学生表达的生长点
  读写结合,是学生在阅读中寻求文本的写作点,在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相结合处,教师设计指向言语形式的随文练笔。学生在对文本内容理解的前提下,运用文本的关键语句,在有序的表达中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露珠》这课中,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教师设计这一练笔:“小露珠马上消失了,动物们和植物们会对小露珠说写什么呢?”学生就要对相关段落中叙述原因的关键句式,进行整合并有序的表达。学生在整合表达内容的过程中,能适切运用文本中的句式,如“像钻石那样闪亮的小露珠”“像水晶那样透明的小露珠”“像珍珠那样圆润的小露珠”等句子,在创造性的表述中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言。
  读写结合式的阅读教学,能让学生的表达在文本依托中得到提升,在整合、内化和有序表达中发展言语智慧,是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生长点。
  关注文本的阅读教学,需要将教师扣准文本中有特点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法,引领学生体悟、积累、运用,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语言借鉴、吸收、内化和运用的过程,最终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
其他文献
当众多传统媒体在借助改革时机和网络技术抢滩市场发展壮大的时候,涉农报纸却普遍处境尴尬,阵地逐渐萎缩,舆论发声被都市媒体的喧嚣淹没,社会影响力微弱,经济效益不佳,成为媒体家族
生态学原指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认识的进步,生态学已经俨然形成一个跨越各学科鸿沟、关联性极强的综合科学,衍
最近,泸州市龙马潭区鱼塘镇大学生村干部组成宣讲团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群众宣讲“七一”讲话精神。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是为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进行的教学行为。“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良好的教学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能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去。万事开头难,教师在进行课前的教学设计时,要注重设计教学的导入环节,运用最恰当的导入方式,以便达到最佳的教学
摘要:在一些音乐赛课活动中,经常有些老师,在歌曲音准节奏这一难点上处理不得法,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较短的时间内把歌曲演唱好,我根据歌词对歌谱进行二度创作,让歌词演唱变难为易;通过吸气、韵母延长法、巧划拍等方法;把握节奏,二度演唱好歌曲,构建科学有效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二度创作;巧唱节奏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