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数学类比思维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ke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类比思维一直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思维。它能让学生通过对A知识内容的学习进而激发出对B知识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让学生猜想与发现结论,从而帮助寻找解题思路。
  [关键词]
   类比思维;联想;双曲线
   从事高中数学教学以来,笔者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诸如逆向思维、归纳思维、整体思维、类比思维等。基于高中数学知识点多且抽象复杂,其定理、概念、性质和解题方法要求学生具有一些数学思维,其中类比思维是学习数学知识与解题中运用较为普遍且有效的思维方式之一。类比思维能让学生通过A知识内容的学习进而激发学习B知识的引路学习方式。如何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运用有效的方法学习高中数学与解题会取到很好的效果。
   一、类比思维论述
   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类比思维是从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关系中受到启发,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创造性思维。类比思维具有联想、启发、假设、模拟等多种功能,在创造性思维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二、类比思维与高中数学学习的关系
   类比思想由来已久,我国古代著名木匠鲁班看到带有齿轮状的树叶,他根据类比思想发明了一种砍树工具——锯;还有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运用类比思维将自由落体运动与天体的运动作比较,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高中数学教学与学习中,教师不妨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运用类比思想深入分析和探讨类比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内容编排的特点,在传授新知识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思维方法得出所要讲授的新知识,以此慢慢让学生掌握类比推理的方法。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知识总结复习时,可以借助相关的知识进行类比,以培养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类比的习惯。最后,在对学生讲述如何解题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类比引导学生进行推广数学命题或者通过类比,从中寻找解题的途径,以达到深化对题目相关考查知识的理解,从而掌握这些数学思想方法。
   三、类比思维的运用——以椭圆、双曲线教学知识为例
   高中学习中,很多知识点学习时可以通过对比学习,这种对比就是常说的类比思维。下面将以圆锥曲线中椭圆、双曲线知识为例,谈谈如何进行类比思维。教师在讲解椭圆和双曲线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展示如下表类比对象。
   通过类比二者的不同和相同处,让学生透彻理解并掌握椭圆和双曲线这两个对象的表达式和图像及性质。为了更好的说明类比思维在数学学习中的运用,下面选取椭圆和双曲线部分性质给予论证。
   (一)关于焦半径公式的运用
   类比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有时我们可以从一种研究对象的结论出发,往往能创造的喜悦不可思议。焦半径公式在圆锥曲线学习时,会经常使用到。下面用一道例题看看这两个知识有何区别。
   例1、已知P(x0,y0)是椭圆[x2a2 y2b2=1](a>b>0)上一点,[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有|PF1|=a ex0,|PF2|=a-ex0;类比思考之后,你能得出双曲线类似的结论吗?
   其实,在双曲线[x2a2-y2b2=1](a>0,b>o)[F1(-c,0)],[F2(c,0)]中,经过论证,有|PF1|=|ex0 a|,|PF2|=|ex0-a|。为了去绝对值,还要再分两种情况:当P在双曲线左支上时,则|PF1||=-(ex0 a),|PF2|=-(ex0-a);当P在双曲线右支上时,则|PF1||=ex0 a,|PF2|=ex0-a。
   此外,对于焦点在y轴的标准方程,可相应将x0换成y0即可得出公式。
   教师需要根据把椭圆与双曲线的知识点是紧密联系的,将知识点进行合理迁移,在通过类比得出另一种研究对象的许多意想不到的结论。正如现代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如果没有相似推理,那么无论是在初等数学还是在高等数学中,甚至在其他任何领域中,本来可以发现的东西,也可能无从发现。”
   (二)根据基本概念与性质推导其他性质的运用
   对于椭圆、双曲线的学习,学生一定要掌握这两大知识内容的基本性质。类比思维是合情推理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学生一定要能利用概念与性质推导出其他性质,从而在数学解题中让题目迎刃而解。下面两道题目对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很有帮助。
   例2、设椭圆[x2a2 y2b2=1](a>b>0),[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点 M为椭圆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F1MF2=α],则三角形[F1MF2]的面积[S=b2tanα2]。请证明这个三角形面积。类比思考之后,你能得出双曲线有类似的结论吗?
   证明:由椭圆定义得:[MF1 MF2=2a????(1)]
   在[△F1MF2]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MF12 MF22-2MF1?MF2cosα=4c2????(2)]
   (1)式平方 -(2)式得,
   [2MF1?MF2(1 cosα)=4a2-4c2,]
   [MF1?MF2=2b21 cosα],
   S=[S=12MF1?MF2sinα=b2sinα1 cosα=b2tanα2]。
   同理根据上述性质类比得到双曲线为,点M为双曲线上除定点外的任意一点,
   设[x2a2-y2b2=1](a>0,b>o)[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点 M为椭圆上除顶点外的任一点,[∠F1MF2=α],则三角形[F1MF2]的面积[S=b2cotα2]。(证明过程略)    基于在这道题的结论中,椭圆与双曲线的两个面积公式的不同之处仅在三角形的正切与余切的区别,可以说这种形式的不单单是圆锥曲线性质规律性的一种反映,更是在对比学习中,运用类比方法能很好的让题目迎刃而解。
   例3、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M、N是椭圆C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kPM]、[kPN]时,那么[kPM]与[kPN]之积是与点P的位置无关的定值。试对双曲线[x2a2-y2b2=1]写出具有类似特性的性质,并加以证明。
   解题分析:类似的性质为若MN是双曲线[x2a2-y2b2=1](a>0,b>o)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P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当直线PM、(下转第60页)(上接第53页)PN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kPM]、[kPN]时,那么[kPM]与[kPN]之积是与点P的位置无关的定值。
   证明:设点M、P的坐标为([m ,n])、([x ,y]),则N([-m ,-n]),其中[m2a2-n2b2=1]。
   因为点M([m ,n])在已知双曲线[x2a2-y2b2=1](a>0,b>o)上,所以由[kPM]=[y-nx-m],[kPN]=[y nx m],得[kPM]·[kPN]=[y-nx-m]·[y nx m]=[y2-n2x2-m2],
   因为点M([m ,n])在已知双曲线[m2a2-n2b2=1]上,所以[n2=b2a2m2-b2],因为点P([x ,y])在已知双曲线[x2a2-y2b2=1]上,所以[y2=b2a2x2-b2],代入得[kPM?kPN=b2a2?x2-n2x2-m2=b2a2](定值)。
   四、反思与总结
   瑞士数学家欧拉曾说过:“类比是伟大的引路人”。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能合理地运用“类比”方法,对数学学习是十分有益的。本文选取圆锥曲线中椭圆与双曲线的类比教学,不难发现两个教学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案例中运用类比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在学生思考中慢慢培养其类比思维。
  [参 考 文 献]
  [1]邓益阳.探究一类新型题的解题策略[J].高中数学教与学,2004(2).
  [2]徐永忠.解析深化理性思维考查的数学高考[J].数学通报,2004(11).
  [3]王忠维.椭圆与双曲线——奇妙的类比[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12).
其他文献
失败与成功是学习的孪生兄弟,它们都如影随形。所以我们数学教师要善于提炼蕴含于错误中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感悟到,犯错误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尝试的过程,是一个走了点弯路的探索过程,也是自己最朴实的思想经验不足的暴露过程。允许、包容、接纳学生的错误,并引领学生学会正视错误,科学地解读错误,让学习释放出最抢镜的活力,也成为新的学习探索的力量之源。在此,以三则简便计算学习案例为媒,粗浅地谈谈教师如何巧用错误,使
摘 要:课堂练笔应当基于文本特点,从儿童出发,注重激发儿童情感,把握好训练时机,并能把理解课文内容与运用表达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以写促读,以读促写。  关键词:课堂练笔;表达形式;儿童情感  一、三次课堂练笔课例展示  在一次全市组织的骨干教师课堂风采展示活动中,笔者聆听了一位省特级教师的展示课,该教师执教的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教者在课堂上安排了三次练笔。  第一次练
摘 要:本文以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成果转化为依托,围绕《营养与健康》教材开发,总结了以照护对象需求为核心的模块开发标准、以案例为切入点的教材编写标准、以世界技能标准WSS为依据的课程评价标准,探索了世赛背景下教材开发中传承、融合、创新的总体构思。  关键词:世赛 营养与健康 案例  课 题:《营养与健康》教材开发与编写作为2019年人社部立项的世赛成果转化健康与社会照
特级教师王菘舟曾经说过:“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同情心和孩子式的思维方式以及表达方式都与诗人的气质相通。儿童诗以其清纯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明快的节奏颂扬了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童心之美,因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如何引导孩子亲近儿童诗,与诗为友,感受诗歌独特的魅力,让孩子的心灵在诗情画意中释放,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与诗亲近,兴致勃勃  指导儿童选择合适的
一、2009年高考英语阅读命题理念    阅读理解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遵循《2009年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思路与往年的基本一致,全面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比较、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目的角度来说,今年高考英语卷阅读题目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阅读水平。没有偏难偏怪的题目,具体题目的设计都是围绕高考考试大纲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而来,包括理解文章主旨或要点;理解文章中的细节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
新课改推行后,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课堂,在45分钟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成为中学一线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为此,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个人都在为着同一个目标进行尝试,在此背景下2012年11月底江阴市山观中学与无锡洛社高级中学就如何上好历史课进行研讨,举行同课异构活动,双方学校老师互相学习。笔者有幸参聆听了双方老师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这一课,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
摘要:作为一种阅读策略,“推测”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测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概括起来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即既要以全局性的视野去考虑问题,也要从细微之处着手深入探究。  关键词:英语;阅读理解;推测;策略;应用  一、阅读理解,因“推测”而精彩  《浙江省初中生学业考试说明》在“读”的要求中指出:能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
摘要:生活处处有语文,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适当运用可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澄海素有“灯谜之乡”的美誉,灯谜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学生耳濡目染,时灯谜也很感兴趣。语文教学与灯谜学习有不少共通之处,引用恰当,定能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关键词:民族优秀文化;灯谜;有机结合;陶冶情趣;亦庄亦谐;激活思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也能够使日常枯燥生硬的教学模式活跃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推动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对一堂好课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创设各种导入情境,设计贴近本课教学内
“我们越来越知道让孩子阅读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并没有完全知道为什么让孩子阅读。也就是说,我们没有真正理解阅读的意义。这就忽视、蔑视了阅读的价值。其实阅读的价值就是一棵树,我们种一颗树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一张桌子,可以种一棵树。但是,如果种一棵树只是为了打一张桌子,就忽视、蔑视了一棵树的价值。一棵树,当然可以做一张桌子。但是,同时它是一道好风景;是一片浓荫,可以让鸟鸣唱、筑巢;可以花团锦簇,果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