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文中 1970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书法专业教授。学术论文《从‘北碑南帖’到‘无间南北’——兼论二王行草对北朝楷书的影响》入选第二届中国书坛“兰亭论坛”。2010年主持完成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湖州地区宋代古桥的遗存及其研究》。出版专著《垂虹玉带出吴兴——湖州古桥文化研究》。
六朝时期,书风是否有“北碑”和“南帖”之分,这个问题。自阮元撰写《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发端,后经包世臣、康有为阐扬,在学书者中间似乎已成定论,但随着出土文物的增多,学者眼界的开阔,不少学者如梁启超、王国维等提出了不同观点,王国维先生说:“阮文达公作《南北书派论》,世人推为创见,然世传北人书皆碑碣,南人书多简尺,北人简尺,世无一字传者。然敦煌所出萧凉草书扎与羲、献规模亦不甚远。南朝碑版,则如《始兴忠武王碑》之雄勃,《瘗鹤铭》之浩逸,与北碑自是一家眷属也。此造像者若不著年号、地名,又谁能知为梁朝物耶?”后来又有许多书家如吴玉如、沙孟海等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吴先生提出“六朝无间南北”,沙老则以不同出土地点的北碑举例证明南北书体是不能分派的。在从“南北分派”到“南北无间”的梳理过程中,一个问题渐渐显现出来,而且越辩越明:二王行草对北朝楷书的影响是巨大的,从而为隋唐楷书鼎盛作了厚重的铺垫。
阮元认为南、北书法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他在《南北书派论》中说道:
“元二十年来留心南北碑石,证以正史,其间踪迹流派,朗然可见。”又说:“南朝诸书家载史传者,如萧子云、王僧虔等,皆明言沿习钟、王,实成南派。至北朝诸书家,凡见于北朝正史、《隋书》本传者,但云‘世习钟、卫、索靖,工书、善草隶,工行草、长于碑榜’诸语而已,绝无一语及于师法羲、献。正史具在,可按而知。此实北派所分,非敢臆为区别。”认为“南北判然两不相涉”。在《北碑南帖论》中,阮元又将南北书派定为北碑、南帖,认为“帖者,始于卷帛之署书,后世凡一缣半纸珍藏墨迹,皆归之帖。今《阁帖》如钟、王、郗、谢诸书,皆帖也,非碑也”。而对于碑的看法,则是“宫殿之榜亦宜篆隶,是以北朝书家,史传称之,每日长于碑榜。今榜不可见,而瓦当、碑头及《天发神谶碑》,可以类推”。最后,阮元总结为“是故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
阮元的这两篇文章篇幅虽短,但其观点影响深远,以致后来之书家动辄以“碑学、帖学”来论书史。最得力者为包世臣,其“推碑抑帖”,主张学书当以北碑为最佳范本:“故欲见古人面目,断不可舍断碑而求汇帖已。余见六朝碑拓,行处皆留,留处皆行。凡横、直平过之处,行处也;古人必逐步顿挫,不使率然径去,是行处皆留也。转折挑剔之处,留处也;古人必提锋暗转,不肯撅笔使墨旁出,是留处皆行也。”在讨论学书的具体方法“九宫格”时,他也不忘谈及北碑作用:“两晋真书碑版不传于世,余以所见北魏、南梁之碑数十百种,悉心参悟,而得大小两九宫之法。上推之周、秦、汉、魏、两晋篆分碑版存于世者,则莫不合于此。其为钟、王专力可知也。”在列举北碑时,包还总结了一些北碑代表作的特点:“北碑以《清颂碑》《玉佛记》为最奇,然较《十三行》已为平近,无论《画赞》《黄庭》也。《内景经》纵势取姿,可谓有韵,然序画雅无奇趣;《鹤铭》神理正同《内景》,以为右军书者,皆非能见匡庐真相者也。”如果说阮元是一个理论先行者的话,那么包世臣就是一个有力的践行者。
到了康有为时,他反对临习刻帖:“晋人之书流传日帖,其真迹至明犹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为帖学宜也。夫纸寿不过千年,流及国朝,则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复睹,即唐人钩本,已等凤毛矣。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主张临习南北朝碑:“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坏,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他对阮元还是持肯定态度的:“阮文达亦作旧体者,然其为《南北书派论》,深通比事,知帖学之大坏,碑学之当法,南北朝碑之可贵。此盖通人达识,能审时宜、辨轻重也。”康氏在《广艺舟双楫》中讨论了北朝的众多碑刻,并且对它们的风格作为具体的描述与归类。然而康又耐人寻味地说:“故书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阮文达之为是论,盖见南碑犹少,未能竟其源流,故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也。”
由上所见,尊崇北碑的学者大抵是看到的了刻帖的坏处,他们认为学习书法应尽可能地减少中间的搬运环节,最大程度地接近古人,从保存完好的北碑中他们看到了比刻帖更加忠实于原书的用笔。如果他们看到了北魏时期的元氏墓志的话,可能关于“碑”和“帖”的讨论就没有后来那样大费口舌了。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列举了北周、北齐等时期的碑刻,对魏碑的印象尤深,评价很高:“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虽南碑之绵丽,齐碑之逋峭,隋碑之洞达,皆涵盖淳蓄,蕴于其中。故言魏碑,虽无南碑及齐、周、隋碑,亦无不可。”康氏还分析了魏碑兴盛的原因:“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盖乘晋、宋之末运,兼齐、梁之流风,享国既永,艺业自兴。孝文黼黻,笃好文术,润色鸿业。故太和之后,碑版尤盛,佳书妙制,率在其时。延昌正光,染被斯畅。考其体裁俊伟,笔气深厚,恢恢乎有太平之象。晋、宋禁碑,周、齐短祚,故言碑者,必称魏也。”在众多的碑刻中,康氏提到了《张黑女》《杨大眼》《张猛龙》《始平公》《孙秋生》等,还提到了几方司马氏的墓志和隋代的《董美人墓志》,并无言及“元氏墓志”者,盖当时康未见也。至少,元氏墓志的出土在当时还是极少的,还没有被这些学者所关注。
北魏元氏墓志早在清雍正年间即有发现,而大量出土是近百年内之事,现存数量较多,像《元倪墓志》《元略墓志》《元苌墓志》《元显儁墓志》《元纂墓志》《元埏妻穆玉容墓志铭》(图1依顺序排列)等都是保存完好的精品。由于墓主人的地位显赫,使得元氏墓志书、刻俱精,代表了北魏社会的书法水平。元氏墓志在整个北朝书法中特色鲜明,同当时的造像记、摩崖等区别明显,方笔居多,兼施圆转,俊美秀逸的风格明显受到了二王行草笔法的影响。如《元倪墓志》的书法,由于刻工水平较高,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毛笔书写的意味,笔法娴熟,点画圆润,结构精整,风格趋于秀雅,堪有钟、王之神韵。梁启超先生在《碑帖跋》中认为:“(此志)风华旖旎,近开《等慈》,远启赵、董。”因赵、董一路书宗二王,梁先生把《元倪墓志》与赵、董之风格相比照,则无疑认为《元倪墓志》在二王书法的传承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六朝时期,书风是否有“北碑”和“南帖”之分,这个问题。自阮元撰写《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发端,后经包世臣、康有为阐扬,在学书者中间似乎已成定论,但随着出土文物的增多,学者眼界的开阔,不少学者如梁启超、王国维等提出了不同观点,王国维先生说:“阮文达公作《南北书派论》,世人推为创见,然世传北人书皆碑碣,南人书多简尺,北人简尺,世无一字传者。然敦煌所出萧凉草书扎与羲、献规模亦不甚远。南朝碑版,则如《始兴忠武王碑》之雄勃,《瘗鹤铭》之浩逸,与北碑自是一家眷属也。此造像者若不著年号、地名,又谁能知为梁朝物耶?”后来又有许多书家如吴玉如、沙孟海等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吴先生提出“六朝无间南北”,沙老则以不同出土地点的北碑举例证明南北书体是不能分派的。在从“南北分派”到“南北无间”的梳理过程中,一个问题渐渐显现出来,而且越辩越明:二王行草对北朝楷书的影响是巨大的,从而为隋唐楷书鼎盛作了厚重的铺垫。
阮元认为南、北书法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他在《南北书派论》中说道:
“元二十年来留心南北碑石,证以正史,其间踪迹流派,朗然可见。”又说:“南朝诸书家载史传者,如萧子云、王僧虔等,皆明言沿习钟、王,实成南派。至北朝诸书家,凡见于北朝正史、《隋书》本传者,但云‘世习钟、卫、索靖,工书、善草隶,工行草、长于碑榜’诸语而已,绝无一语及于师法羲、献。正史具在,可按而知。此实北派所分,非敢臆为区别。”认为“南北判然两不相涉”。在《北碑南帖论》中,阮元又将南北书派定为北碑、南帖,认为“帖者,始于卷帛之署书,后世凡一缣半纸珍藏墨迹,皆归之帖。今《阁帖》如钟、王、郗、谢诸书,皆帖也,非碑也”。而对于碑的看法,则是“宫殿之榜亦宜篆隶,是以北朝书家,史传称之,每日长于碑榜。今榜不可见,而瓦当、碑头及《天发神谶碑》,可以类推”。最后,阮元总结为“是故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
阮元的这两篇文章篇幅虽短,但其观点影响深远,以致后来之书家动辄以“碑学、帖学”来论书史。最得力者为包世臣,其“推碑抑帖”,主张学书当以北碑为最佳范本:“故欲见古人面目,断不可舍断碑而求汇帖已。余见六朝碑拓,行处皆留,留处皆行。凡横、直平过之处,行处也;古人必逐步顿挫,不使率然径去,是行处皆留也。转折挑剔之处,留处也;古人必提锋暗转,不肯撅笔使墨旁出,是留处皆行也。”在讨论学书的具体方法“九宫格”时,他也不忘谈及北碑作用:“两晋真书碑版不传于世,余以所见北魏、南梁之碑数十百种,悉心参悟,而得大小两九宫之法。上推之周、秦、汉、魏、两晋篆分碑版存于世者,则莫不合于此。其为钟、王专力可知也。”在列举北碑时,包还总结了一些北碑代表作的特点:“北碑以《清颂碑》《玉佛记》为最奇,然较《十三行》已为平近,无论《画赞》《黄庭》也。《内景经》纵势取姿,可谓有韵,然序画雅无奇趣;《鹤铭》神理正同《内景》,以为右军书者,皆非能见匡庐真相者也。”如果说阮元是一个理论先行者的话,那么包世臣就是一个有力的践行者。
到了康有为时,他反对临习刻帖:“晋人之书流传日帖,其真迹至明犹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为帖学宜也。夫纸寿不过千年,流及国朝,则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复睹,即唐人钩本,已等凤毛矣。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主张临习南北朝碑:“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坏,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他对阮元还是持肯定态度的:“阮文达亦作旧体者,然其为《南北书派论》,深通比事,知帖学之大坏,碑学之当法,南北朝碑之可贵。此盖通人达识,能审时宜、辨轻重也。”康氏在《广艺舟双楫》中讨论了北朝的众多碑刻,并且对它们的风格作为具体的描述与归类。然而康又耐人寻味地说:“故书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阮文达之为是论,盖见南碑犹少,未能竟其源流,故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也。”
由上所见,尊崇北碑的学者大抵是看到的了刻帖的坏处,他们认为学习书法应尽可能地减少中间的搬运环节,最大程度地接近古人,从保存完好的北碑中他们看到了比刻帖更加忠实于原书的用笔。如果他们看到了北魏时期的元氏墓志的话,可能关于“碑”和“帖”的讨论就没有后来那样大费口舌了。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列举了北周、北齐等时期的碑刻,对魏碑的印象尤深,评价很高:“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虽南碑之绵丽,齐碑之逋峭,隋碑之洞达,皆涵盖淳蓄,蕴于其中。故言魏碑,虽无南碑及齐、周、隋碑,亦无不可。”康氏还分析了魏碑兴盛的原因:“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盖乘晋、宋之末运,兼齐、梁之流风,享国既永,艺业自兴。孝文黼黻,笃好文术,润色鸿业。故太和之后,碑版尤盛,佳书妙制,率在其时。延昌正光,染被斯畅。考其体裁俊伟,笔气深厚,恢恢乎有太平之象。晋、宋禁碑,周、齐短祚,故言碑者,必称魏也。”在众多的碑刻中,康氏提到了《张黑女》《杨大眼》《张猛龙》《始平公》《孙秋生》等,还提到了几方司马氏的墓志和隋代的《董美人墓志》,并无言及“元氏墓志”者,盖当时康未见也。至少,元氏墓志的出土在当时还是极少的,还没有被这些学者所关注。
北魏元氏墓志早在清雍正年间即有发现,而大量出土是近百年内之事,现存数量较多,像《元倪墓志》《元略墓志》《元苌墓志》《元显儁墓志》《元纂墓志》《元埏妻穆玉容墓志铭》(图1依顺序排列)等都是保存完好的精品。由于墓主人的地位显赫,使得元氏墓志书、刻俱精,代表了北魏社会的书法水平。元氏墓志在整个北朝书法中特色鲜明,同当时的造像记、摩崖等区别明显,方笔居多,兼施圆转,俊美秀逸的风格明显受到了二王行草笔法的影响。如《元倪墓志》的书法,由于刻工水平较高,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毛笔书写的意味,笔法娴熟,点画圆润,结构精整,风格趋于秀雅,堪有钟、王之神韵。梁启超先生在《碑帖跋》中认为:“(此志)风华旖旎,近开《等慈》,远启赵、董。”因赵、董一路书宗二王,梁先生把《元倪墓志》与赵、董之风格相比照,则无疑认为《元倪墓志》在二王书法的传承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