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孩子的双向活动,是教师和孩子情感互动的最佳时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大门,教师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因此,教师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了解孩子的心理,分析、推断孩子的言行,从而掌握不同孩子的心理特点、情感认知、个体需求,抓住课堂中的即时资源,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
一、察“弦外之音”
1.察少数之音——让“蜗牛派”畅怀
教师在每一个活动中要仔细倾听每个孩子的回答,并对每个孩子的回答作出适宜的反应,这显然是高难度也是难做到的。正是这样,教师要善于关注容易被忽略、遗忘的少数孩子的声音,将课堂中机会均等的发言权还给他们,有时真理就掌握在这少数人的手上。
教师在科学活动中提出了一个问题:马铃薯的种子在哪里?A幼儿说:“老师,用刀切开来看看,大概躲在里面吧!”教师按大部分幼儿的意愿将马铃薯切开,幼儿仔细地找,但没找到。大部分幼儿说:“老师,你再往里切呢?可能还在里面吧!”教师按幼儿的要求又切了一刀,幼儿仔细找,还是失望地摇了摇头。教师问:“还需要切吗?”大部分幼儿无声,只有个别幼儿轻声地说:“种子在你手里。”教师有意识地找到了那几位幼儿,并将手中切成多瓣的马铃薯交给他们,他们看了看老师,将切开的重新组合在了一起,欣喜地对老师说:“你看,这就是种子。”
虽然教师只给予了他们一次简单操作的机会,他们也只说了短短的一句话,但对他们来说却掌握了课堂中属于自己的机会与空间。由此可见,某些深刻的道理和深奥的知识往往隐藏在表面现象后面,是难以发现的,甚至只有少数孩子有所感悟,因此教师要洞察这少数孩子的声音,让深层知识也能被充分地挖掘出来,让大部分孩子都能感受到。
2.察异常之音——给“小猴派”空间
与众不同的回答,可能是精华所在,也可能是离谱之举,教师如能巧妙引导,可能是一堂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因此教师绝不能放过这与众不同的声音,即使是毫无利用的价值,也应该妥善处理,不能打消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大班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顺其自然地逐一进行提问,孩子也饶有兴趣地跟随着教师的提问,回忆着故事情节并给予正确的回答。一位“不速之客”突然站起来说:“老师,小蝌蚪的爸爸呢?”教师表情严肃,僵持了一会,反问道:“你认为呢?”孩子轻轻地松了口气,说:“它的爸爸不负责,离家出走了。”A幼儿说:“应该是它的爸爸去找东西给小蝌蚪吃。”B幼儿说:“也许出差了吧!”C幼儿说:“爸爸在一旁看着它长大,小蝌蚪自己并不知道。”……
就因为这个与众不同的声音,使整堂课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讨论着、思考着、表达着。我们可以看出是孩子现实生活的再现,是孩子自己的经验所得,所以孩子的发言面较广,焕发出课堂中鲜活的生命气息。
3.察天使之音——请“孔雀派”等待
课堂中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一般都会出现两三个甚至四五个课堂焦点的支持者、拥护者,他们可以马上给予教师正确而又满意的答案。对不关注课堂整体发展情况的老师来说,他们的声音似乎就是天使之音,拯救了整个课堂,让老师满意与感动。但从关注每一个幼儿,给予每个幼儿均等的机会,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来看,这显然存在着拔尖与个别化未能顾及到全体幼儿的问题。因此,教师在集体活动时要对能力强的幼儿进行适当的控制和调和,给强者均等合理的机会。对表现特别积极的甚至影响别人机会获取的强者进行控制,适当地进行延缓与等待。
当一个开放性问题或答案不明确的问题提出后,如果“孔雀派”幼儿回答后,教师立即给予肯定与赞赏,其他幼儿就少了一份思考,少了一次表现的机会,必然导向课堂的片面化,失去更多孩子思考、发言、参与的机会。相反,如果教师采用恰当的方式作出合理的应答,让不同层面的幼儿畅所欲言,有可能会获取更多的设想。
4.察争议之音——用“小鸟派”信息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当孩子之间的回应有疑异时,如果教师只是纳入简单的自我处理,那么刚刚擦出的“火花”就会即刻消逝。在提倡教育机会均等理念之时,教师应用心倾听,善于察觉课堂中生成和变动着的有价值的争议之音,充分利用好这一信息,在幼儿中发起挑战,在争议中找到共鸣。
一次美术活动“我和朋友来种树”,活动进入尾声部分——评价。教师的点评有条不紊,同伴的点评津津乐道,似乎课的高潮已到,一切都沉浸在欢乐中。然而叽叽喳喳的争执声打破了此时的宁静。A说:“露露,我对你的画不满意。”B说:“微微,我可是画的你!”A说:“你为什么把我画成方形?”B说:“你今天不是穿的格子裙吗?”A说:“我是说上面的身体。”B楞住了。教师说:“我理解,你们理解吗?”附和A的说:“我觉得方的身体不好看。”B说:“身体本来就是方的。”同意B的说:“我觉得颜色挺好看的。”附和A的说:“你不觉得胖了点吗?”附和B的说:“因为微微太瘦了,所以希望她胖一点。”附和B的说:“胖一点好看。”A幼儿说:“我不想胖。”附和A的说:“还是苗条一点好,减肥多痛苦啊!”……一位很有调解能力的幼儿说:“我觉得可以稍微改一下。”B说:“微微,我帮你改瘦一点,你会满意吗?”A说:“会啊!”两人相视了一下,微笑着点了点头。
从这个案例中看出,这是一个教育策略转换的过程,教师借助课堂动态中的争议之音,给更多孩子提供了阐述自我思想的空间与机会。孩子们通过“内心深处的对话”,不仅学会了坚持与思考、赞成与反对,而且学会了接纳与理解、协商与调整,更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二、观“异样云彩”
1.观为难之颜
孩子的心理活动非常微妙,但这种微妙常会从表情里流露出来。正如人们所说的:“脸上的表情,天上的云彩”。教师要仔细地观察,从孩子的脸上读出他们的需要与困惑,能因时因人相应地调整活动内容与形式,使课堂能吸引不同层次的孩子。 “我的作品已经给你看了,你的为什么不给我看?老师说要相互交换的。”似乎有点霸道与自傲的声音穿插在不平静的课堂中。而另一幼儿则将自己的作品紧紧地抱在怀里,害羞的脸上显得异常不安。教师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巧妙地缓减这一紧张局面,自己先看了一下那位不愿意给同伴看的幼儿的作品:颜色搭配很和谐,构图很细腻,布局有点不太合理。教师明白了原因,于是拿起他的画,展示在全体幼儿面前说:“瞧!他的画进步多大呀!”话语刚落,孩子脸上展开了笑容,充满自信地重新去选择伙伴……教师给了他一个台阶,让他自信满满地去寻找伙伴,分享他的作品。
2.观异常之举
孩子的心理活动常常会通过言行流露出来,如不注意听讲,会东看西看心神不定;回答问题有把握,就会把手举得高高;操作方法与教师要求不一致,会不时地瞄一眼,担心被老师发现……面对这些异常举动,教师不要急于处理,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恰当地化解。
一次公开活动“新年彩灯”,教师要求幼儿用固体胶平的一头去蘸颜料,按一按,变彩灯。一幼儿小心翼翼地将胶水的盖子拔下,稍稍拧出一点点固体胶,然后蘸一蘸,按一下,圆圆的彩灯亮了,中间还漏了一点小孔。孩子得意地笑了,当他与老师的视线碰撞时,他立刻将盖子盖好,手里转动着固体胶。教师转身后,他继续着他的操作,并不时地观察着老师,忽而欢喜,忽而忧虑。
教师察觉到了这一异常之举,蹲下身子赞赏着说:“你的灯和别人有点不一样。”幼儿头低着并用手将画纸遮住。教师接着说:“方法上有创新,很独特。”幼儿这时才勇敢地抬起头,笑了笑说:“我可以继续吗?”“当然可以。”教师肯定地回答……教师观察到了幼儿的这一异常举动,并充分地挖掘与肯定,满足了幼儿个体的需要,课堂上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观走神之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色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内心的真相。课堂中孩子思考问题时的走神,很可能是不同想法的信号,教师如能及时注意到这些微小变化,就能及早想对策,获取有效信息。
一次社会活动“植树”,教师提问:“小树成长需要什么?”幼儿自主地讨论着,有幼儿说:“阳光、水、空气。”有幼儿说:“泥土。”还有的说:“铁锹、铲子、水壶”……大家都谈得津津乐道,惟独窗口的一个孩子眼睛瞅着窗外。教师轻轻摸着他的头,友好地问:“孩子,在想什么?”孩子回过神,疑惑地说:“老师,小树需要朋友和妈妈吗?”教师给予支持与肯定,并将他的问题转入课堂,抛向更多的孩子。“小鸟、蝴蝶、小树、蜗牛……都是它的朋友,还有大树妈妈会为小树遮风挡雨……”
察言观色是一种策略,更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能力,课堂上教师的眼里要能容纳孩子的一举一动,才能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揣摩孩子的知情意行,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孩子在愉快学习中富有个性地发展。
一、察“弦外之音”
1.察少数之音——让“蜗牛派”畅怀
教师在每一个活动中要仔细倾听每个孩子的回答,并对每个孩子的回答作出适宜的反应,这显然是高难度也是难做到的。正是这样,教师要善于关注容易被忽略、遗忘的少数孩子的声音,将课堂中机会均等的发言权还给他们,有时真理就掌握在这少数人的手上。
教师在科学活动中提出了一个问题:马铃薯的种子在哪里?A幼儿说:“老师,用刀切开来看看,大概躲在里面吧!”教师按大部分幼儿的意愿将马铃薯切开,幼儿仔细地找,但没找到。大部分幼儿说:“老师,你再往里切呢?可能还在里面吧!”教师按幼儿的要求又切了一刀,幼儿仔细找,还是失望地摇了摇头。教师问:“还需要切吗?”大部分幼儿无声,只有个别幼儿轻声地说:“种子在你手里。”教师有意识地找到了那几位幼儿,并将手中切成多瓣的马铃薯交给他们,他们看了看老师,将切开的重新组合在了一起,欣喜地对老师说:“你看,这就是种子。”
虽然教师只给予了他们一次简单操作的机会,他们也只说了短短的一句话,但对他们来说却掌握了课堂中属于自己的机会与空间。由此可见,某些深刻的道理和深奥的知识往往隐藏在表面现象后面,是难以发现的,甚至只有少数孩子有所感悟,因此教师要洞察这少数孩子的声音,让深层知识也能被充分地挖掘出来,让大部分孩子都能感受到。
2.察异常之音——给“小猴派”空间
与众不同的回答,可能是精华所在,也可能是离谱之举,教师如能巧妙引导,可能是一堂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因此教师绝不能放过这与众不同的声音,即使是毫无利用的价值,也应该妥善处理,不能打消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大班语言活动“小蝌蚪找妈妈”,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顺其自然地逐一进行提问,孩子也饶有兴趣地跟随着教师的提问,回忆着故事情节并给予正确的回答。一位“不速之客”突然站起来说:“老师,小蝌蚪的爸爸呢?”教师表情严肃,僵持了一会,反问道:“你认为呢?”孩子轻轻地松了口气,说:“它的爸爸不负责,离家出走了。”A幼儿说:“应该是它的爸爸去找东西给小蝌蚪吃。”B幼儿说:“也许出差了吧!”C幼儿说:“爸爸在一旁看着它长大,小蝌蚪自己并不知道。”……
就因为这个与众不同的声音,使整堂课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讨论着、思考着、表达着。我们可以看出是孩子现实生活的再现,是孩子自己的经验所得,所以孩子的发言面较广,焕发出课堂中鲜活的生命气息。
3.察天使之音——请“孔雀派”等待
课堂中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一般都会出现两三个甚至四五个课堂焦点的支持者、拥护者,他们可以马上给予教师正确而又满意的答案。对不关注课堂整体发展情况的老师来说,他们的声音似乎就是天使之音,拯救了整个课堂,让老师满意与感动。但从关注每一个幼儿,给予每个幼儿均等的机会,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来看,这显然存在着拔尖与个别化未能顾及到全体幼儿的问题。因此,教师在集体活动时要对能力强的幼儿进行适当的控制和调和,给强者均等合理的机会。对表现特别积极的甚至影响别人机会获取的强者进行控制,适当地进行延缓与等待。
当一个开放性问题或答案不明确的问题提出后,如果“孔雀派”幼儿回答后,教师立即给予肯定与赞赏,其他幼儿就少了一份思考,少了一次表现的机会,必然导向课堂的片面化,失去更多孩子思考、发言、参与的机会。相反,如果教师采用恰当的方式作出合理的应答,让不同层面的幼儿畅所欲言,有可能会获取更多的设想。
4.察争议之音——用“小鸟派”信息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当孩子之间的回应有疑异时,如果教师只是纳入简单的自我处理,那么刚刚擦出的“火花”就会即刻消逝。在提倡教育机会均等理念之时,教师应用心倾听,善于察觉课堂中生成和变动着的有价值的争议之音,充分利用好这一信息,在幼儿中发起挑战,在争议中找到共鸣。
一次美术活动“我和朋友来种树”,活动进入尾声部分——评价。教师的点评有条不紊,同伴的点评津津乐道,似乎课的高潮已到,一切都沉浸在欢乐中。然而叽叽喳喳的争执声打破了此时的宁静。A说:“露露,我对你的画不满意。”B说:“微微,我可是画的你!”A说:“你为什么把我画成方形?”B说:“你今天不是穿的格子裙吗?”A说:“我是说上面的身体。”B楞住了。教师说:“我理解,你们理解吗?”附和A的说:“我觉得方的身体不好看。”B说:“身体本来就是方的。”同意B的说:“我觉得颜色挺好看的。”附和A的说:“你不觉得胖了点吗?”附和B的说:“因为微微太瘦了,所以希望她胖一点。”附和B的说:“胖一点好看。”A幼儿说:“我不想胖。”附和A的说:“还是苗条一点好,减肥多痛苦啊!”……一位很有调解能力的幼儿说:“我觉得可以稍微改一下。”B说:“微微,我帮你改瘦一点,你会满意吗?”A说:“会啊!”两人相视了一下,微笑着点了点头。
从这个案例中看出,这是一个教育策略转换的过程,教师借助课堂动态中的争议之音,给更多孩子提供了阐述自我思想的空间与机会。孩子们通过“内心深处的对话”,不仅学会了坚持与思考、赞成与反对,而且学会了接纳与理解、协商与调整,更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二、观“异样云彩”
1.观为难之颜
孩子的心理活动非常微妙,但这种微妙常会从表情里流露出来。正如人们所说的:“脸上的表情,天上的云彩”。教师要仔细地观察,从孩子的脸上读出他们的需要与困惑,能因时因人相应地调整活动内容与形式,使课堂能吸引不同层次的孩子。 “我的作品已经给你看了,你的为什么不给我看?老师说要相互交换的。”似乎有点霸道与自傲的声音穿插在不平静的课堂中。而另一幼儿则将自己的作品紧紧地抱在怀里,害羞的脸上显得异常不安。教师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巧妙地缓减这一紧张局面,自己先看了一下那位不愿意给同伴看的幼儿的作品:颜色搭配很和谐,构图很细腻,布局有点不太合理。教师明白了原因,于是拿起他的画,展示在全体幼儿面前说:“瞧!他的画进步多大呀!”话语刚落,孩子脸上展开了笑容,充满自信地重新去选择伙伴……教师给了他一个台阶,让他自信满满地去寻找伙伴,分享他的作品。
2.观异常之举
孩子的心理活动常常会通过言行流露出来,如不注意听讲,会东看西看心神不定;回答问题有把握,就会把手举得高高;操作方法与教师要求不一致,会不时地瞄一眼,担心被老师发现……面对这些异常举动,教师不要急于处理,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恰当地化解。
一次公开活动“新年彩灯”,教师要求幼儿用固体胶平的一头去蘸颜料,按一按,变彩灯。一幼儿小心翼翼地将胶水的盖子拔下,稍稍拧出一点点固体胶,然后蘸一蘸,按一下,圆圆的彩灯亮了,中间还漏了一点小孔。孩子得意地笑了,当他与老师的视线碰撞时,他立刻将盖子盖好,手里转动着固体胶。教师转身后,他继续着他的操作,并不时地观察着老师,忽而欢喜,忽而忧虑。
教师察觉到了这一异常之举,蹲下身子赞赏着说:“你的灯和别人有点不一样。”幼儿头低着并用手将画纸遮住。教师接着说:“方法上有创新,很独特。”幼儿这时才勇敢地抬起头,笑了笑说:“我可以继续吗?”“当然可以。”教师肯定地回答……教师观察到了幼儿的这一异常举动,并充分地挖掘与肯定,满足了幼儿个体的需要,课堂上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观走神之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色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内心的真相。课堂中孩子思考问题时的走神,很可能是不同想法的信号,教师如能及时注意到这些微小变化,就能及早想对策,获取有效信息。
一次社会活动“植树”,教师提问:“小树成长需要什么?”幼儿自主地讨论着,有幼儿说:“阳光、水、空气。”有幼儿说:“泥土。”还有的说:“铁锹、铲子、水壶”……大家都谈得津津乐道,惟独窗口的一个孩子眼睛瞅着窗外。教师轻轻摸着他的头,友好地问:“孩子,在想什么?”孩子回过神,疑惑地说:“老师,小树需要朋友和妈妈吗?”教师给予支持与肯定,并将他的问题转入课堂,抛向更多的孩子。“小鸟、蝴蝶、小树、蜗牛……都是它的朋友,还有大树妈妈会为小树遮风挡雨……”
察言观色是一种策略,更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能力,课堂上教师的眼里要能容纳孩子的一举一动,才能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揣摩孩子的知情意行,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孩子在愉快学习中富有个性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