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双基训练”,就是引导学生把通过小学六年语文学习所获得的语言积累转化为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过程。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通过探讨文章内涵、分析文章语言等手段,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在收获课改硕果的同时,亦尝到了不应有的苦涩,现在的初中生,识字、书写等基本能力大不如前,一个简单的便条让许多学生无从下笔,不得不使我们从课改的狂喜中去反思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和人交际不流畅,写个汇报错字连篇,遣词造句文法不通,那一定是教育的悲哀,是语文教师的耻辱。对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语文课改,让“双基训练”回归初中语文课堂。
那么,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双基训练”呢?
一、强化基础目标
长期以来,因观念偏差和认识片面,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学目标有意拔高,从而导致基础知识与能力目标相对削弱,教学活动失去认知的支撑,语文课堂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教学《醉翁亭记》,要设计通过文中注释,结合工具书,让学生能解释文中的几个主要词语,如环、壑、辄、暝、觥、筹等,进一步才能让学生体会作者看到这些景物时的欣喜,然后才能让学生懂得并学会作家在受到挫折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旷达的情怀,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加强基础训练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就像写字,现在的初中生很多都写不好字,更不要说写得美观;还有作文,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很多学生不知道表达什么,怎样表达。因此,让学生多读、多背,还要多练。训练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教师没有训练意识,随意让学生听说读写以打发时间的模糊训练;二是教师有训练意识,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在接受训练的被动训练;三是教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训练过程,并在该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的自觉训练。我们追求的是一种春风化雨的效果,是一种在整体语境与课堂环境中的积极训练,反对机械无效的训练。
三、重视教师讲解
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旺盛的活力,使传统语文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少教师也认为语文课堂上应该少讲或不讲,尽量让学生自己感悟,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让学生自觉探究,无论学生说什么,老师都要给予肯定,这样就会出现一个误区——似乎学语文很容易。我认为,在学生自主研讨发表看法时,教师应该给予精要的点拨和适时的引导,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深入,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培养;没有老师的精要品析,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教师是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选择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八年级写节日风俗、艺人轶事、商贩吆喝的几篇课文,为我们展现了风格各异的民俗风情图画,教师就要给学生详细讲解:《云南的歌会》从民俗艺术的角度,解读文化内涵,读风貌,解风情;《端午的鸭蛋》从节日风俗一隅,诠释文化情怀,品语言,看文化;《吆喝》则可定位为从市井风情的一角,看文化精神,读民生,知境界。启发学生透过民俗文化形式体味文化精髓,引领他们从文本走向生活。
四、注重积累
积累,需要读、背和反复练习,带有强制意味,这与课改精神似乎相矛盾。这种理解上的偏差,让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抓积累不敢理直气壮。试想,没有足够量的积累,学生的基础如何能扎实,语文素养如何得到提高?文言文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因距离我们年代较远,一些文言字词含义随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变化,学生更加不易理解。如文言中“江”与“河”,学生如果识记了这两个文言实词的含义,就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当这些文言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教学《论语十则》《塞翁失马》,让学生熟读并背下来;教学《出师表》《醉翁亭记》,因篇幅较长,可鼓励基础好的学生背,其他学生读熟。文言语法、句式等,不要过多涉及,让学生能凭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大意即可。
五、注重实践
作为工具学科的语文实践性很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主要途径还是语文实践。教学《皇帝的新装》,可以采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选择一个扮演的角色,并将人物性格特点用小话剧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学生讨论、改编、排练、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实践过程,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活跃性,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教学中多给学生创设实践环境,提供实践机会,丰富实践经历,拓展实践空间,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把读书、问答等单调的课堂教学变为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这种开放、合作、探究式的实践,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学会怎样学语文,享受主动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总的说来,语文教材中可做“双基训练”的因素很多,关键在于要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定准语文基本功训练点,运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扎实有效地开展“双基训练”,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那么,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双基训练”呢?
一、强化基础目标
长期以来,因观念偏差和认识片面,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学目标有意拔高,从而导致基础知识与能力目标相对削弱,教学活动失去认知的支撑,语文课堂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教学《醉翁亭记》,要设计通过文中注释,结合工具书,让学生能解释文中的几个主要词语,如环、壑、辄、暝、觥、筹等,进一步才能让学生体会作者看到这些景物时的欣喜,然后才能让学生懂得并学会作家在受到挫折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旷达的情怀,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加强基础训练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就像写字,现在的初中生很多都写不好字,更不要说写得美观;还有作文,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很多学生不知道表达什么,怎样表达。因此,让学生多读、多背,还要多练。训练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教师没有训练意识,随意让学生听说读写以打发时间的模糊训练;二是教师有训练意识,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在接受训练的被动训练;三是教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训练过程,并在该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的自觉训练。我们追求的是一种春风化雨的效果,是一种在整体语境与课堂环境中的积极训练,反对机械无效的训练。
三、重视教师讲解
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旺盛的活力,使传统语文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少教师也认为语文课堂上应该少讲或不讲,尽量让学生自己感悟,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让学生自觉探究,无论学生说什么,老师都要给予肯定,这样就会出现一个误区——似乎学语文很容易。我认为,在学生自主研讨发表看法时,教师应该给予精要的点拨和适时的引导,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深入,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培养;没有老师的精要品析,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教师是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从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选择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八年级写节日风俗、艺人轶事、商贩吆喝的几篇课文,为我们展现了风格各异的民俗风情图画,教师就要给学生详细讲解:《云南的歌会》从民俗艺术的角度,解读文化内涵,读风貌,解风情;《端午的鸭蛋》从节日风俗一隅,诠释文化情怀,品语言,看文化;《吆喝》则可定位为从市井风情的一角,看文化精神,读民生,知境界。启发学生透过民俗文化形式体味文化精髓,引领他们从文本走向生活。
四、注重积累
积累,需要读、背和反复练习,带有强制意味,这与课改精神似乎相矛盾。这种理解上的偏差,让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抓积累不敢理直气壮。试想,没有足够量的积累,学生的基础如何能扎实,语文素养如何得到提高?文言文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因距离我们年代较远,一些文言字词含义随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变化,学生更加不易理解。如文言中“江”与“河”,学生如果识记了这两个文言实词的含义,就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当这些文言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教学《论语十则》《塞翁失马》,让学生熟读并背下来;教学《出师表》《醉翁亭记》,因篇幅较长,可鼓励基础好的学生背,其他学生读熟。文言语法、句式等,不要过多涉及,让学生能凭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大意即可。
五、注重实践
作为工具学科的语文实践性很强,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主要途径还是语文实践。教学《皇帝的新装》,可以采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选择一个扮演的角色,并将人物性格特点用小话剧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学生讨论、改编、排练、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教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实践过程,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鲜活性、求知的活跃性,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教学中多给学生创设实践环境,提供实践机会,丰富实践经历,拓展实践空间,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把读书、问答等单调的课堂教学变为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这种开放、合作、探究式的实践,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学会怎样学语文,享受主动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总的说来,语文教材中可做“双基训练”的因素很多,关键在于要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定准语文基本功训练点,运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扎实有效地开展“双基训练”,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