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尝试与思考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一、创设情景,大胆探究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讨论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时,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著名教育学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在教学《五柳先生传》一文时,我播放典雅优美的古曲《莲》,将陶渊明的画像投影在大屏幕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一个个露出审美享受中的笑容,对画面上的拄杖老人更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此时,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比如《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让大家对陶渊明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伴着悠扬的古乐尽兴朗读,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接着,我用“激将法”让学生觉得学习本文不过是小菜一碟,抛出“互动列车”的教学模式。(课堂犹如列车,每个教学环节都是一个小站,在驶向知识殿堂的行程中,师生、生生互问互答,互相启发,充分展示语文魅力及个人才华,共同营造出良好的互动氛围)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历“新鲜→享受→兴趣→好胜→接受挑战→尝试、探究→成功→获得成就感”的心理历程,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的深层主旨,教学效果良好。
  2、充分讨论,让学生在大胆的尝试、探究中学习
  如何学好语文?对教师而言,《大纲》强调“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而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关键,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甚至可以让学生去“标新立异”,去“异想天开”,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让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地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在教学《五柳先生传》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让学生扮演了课堂的主角。首先,通过让学生“买票”上“互动列车”的形式,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接着,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再请其他同学来帮忙解答,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学习过程中既有分组的小讨论,也有全体同学的大讨论,尽可能地让学生做到动嘴读、动手写、动脑想,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尝试、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这样,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的发言机会、锻炼机会就变多了,讨论出来的问题也就比较完整,比较详细了。
  
  二、艺术提问,开启学生思维
  
  1、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中,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激发情趣,切忌问题的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游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请同学们读过《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即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抓住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相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3、“横看成岭侧成峰”发散型思维的提问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止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懂得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三、扩大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
  
  使用课本的初意是为了给学生的学习以示范、引路,这只是“一掬水”,课本之外,还有大量可涉猎的“江河湖海”。但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却似乎割裂了课本和课外,多讲或只讲课本,少讲或不讲课外,切断了“一掬水”和“江河湖海”的关系,使学生读书的天地狭窄了,视野局促了,胸襟和精神都变得萎顿、小器。光靠学教材、听讲解就能学好语文的学生十分罕见,语文“拔尖”的学生,十有八九都是得力于课外阅读。这个普遍现象(各地、各校几无例外),难道不足以使我们备尝辛苦却劳而少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们认真反省、深思吗?
  “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也就是说,对课堂教学而言,指导学生进行课本外的阅读是十分重要的。经典、名作、有兴趣的好书,或应读、可读之书等,都可以尽兴去读,越多越好。特别是读经典名著,和“大师”直接“对话”,使学生在优秀文化遗产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其好处将终生受用不尽。然而,要让学生课后读书,如果没有“兴趣”是绝对不行的,所以,一个语文教师一定要能把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煽得旺旺的,能点燃起他们“兴趣”的熊熊之火,使其人人喜欢语文,个个迷恋于读书。因此,我给学生准备了《慎处》一文,希望能联系课堂内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相信并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一旦丧失自信心,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对语文学习当然也就提不起兴趣了。在我检查预习情况时,一学生答错了,我不责怪,而是说:“没关系,我们的这趟列车有个特点,那就是可以先上车后买票!”一句玩笑,不但活跃了气氛,而且减轻了学生的压力。果然,几分钟后,她抢答了一个颇具挑战的问题,为自己挣了个满堂彩。这个事例告诉我: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
  总之,教无定法,但有法可循,只要不断地摸索、实践,熟练地掌握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课堂效率,必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638407四川省武胜县宝箴塞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一说出自于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之口,一说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观点。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争议也很多。有人认为:这是教育的理想追求,是教师的奋斗目标;也有人认为:从哲学上看,这句话太绝对,绝对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其实,对这句话的不同理解正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不同观点。赞成这句话的,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而反对这句话的,强调的是教师在教育
期刊
新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改革要求建立师生互动的“双主体教学模式”,实现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按照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师生双主体互动,达到“教学、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展开教与学探究活动的教学实践模式。  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
期刊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所以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对学生进行感化、熏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的做法如下:    一、以情激学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
期刊
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管理中非常重要。班主任是班集体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科任老师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班主任肩负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任,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由于社会、家庭、学生等方面原因,初中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家长疏于对子女管教,致使一部分初中学生难以管理,班主任往往疲于奔命,班务缠身,农村初级中学的班主任越来越难当、越来越没有老师愿
期刊
职业教育与传统的普通教育不同。“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这就表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的一般素质,更要具备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综合素质。    一、中职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    1、中职教师必备的知识素质  ⑴爱岗敬业、宽
期刊
我在从事教育工作中体会到:一个班主任,必须对学生“爱之深,知之切,导之以微,喻之以理”,才能教育好学生,改变后进生的面貌。下面谈谈自己对后进生转化的一些方法:    一、坚持按儿童的特点教育后进生    我在与后进生接触的过程中,感到儿童有好动、好新、好奇、好问、好仿、好胜的心理特点,因此,对他们与教育要求相违的行为因势利导,使之向积极方面发展。一次,我正在教室里与学生谈话,小陈同学带着几个后进生
期刊
一位当代文学大师在回顾自己一生的写作生涯时,不无感慨地说:“我一生写了无数中、长篇小说,洋洋百万言可抵不上鲁迅短短的一篇《孔乙己》。”可见,《孔乙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换句话说,文字不在多,而在精。  鲁迅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深刻、简练、准确地对孔乙已的肖像、动作、语言作了详尽的描述,塑造了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摧残、毒害而又无可救药的,最终被黑暗的社会吞噬了的艺术典型。而
期刊
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现在,农村小学、中学流传着这样一种论调,即“读书无用”,且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大,如何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务之需。近年来,我也和其他老师一样在努力摸索着,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要想彻底根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就要付出真情,跟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要关心爱护每一个人,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期刊
柳宗元的《渔翁》是一首享誉诗坛的佳作。该诗有着闲适恬静的意境美,然而,苏东坡等古代文人学者及当代诗歌评论家李元洛都认为诗的后两话:“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是诗的“蛇足”,但历来的诗选本都保持了原诗,也有人维护着原诗的整体性。这到底是“蛇足”,还是构成《渔翁》这首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该从《渔翁》所描述的生活景象与寓于诗中情理的内在联系是否和谐合理为依据,和谐合理就是整体中的一部分,反之便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试以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谈谈这些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走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