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近些年来,随着电气安装施工质量造成的事故逐渐增多,带给企业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各电力建设部门开始逐步重视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风险预控工作。根据事故调查原因分析,造成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问题的大部分原因是施工过程中不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对某些重要的注意事项予以忽略。本文通过对电气施工过程中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提高电气安装施工质量风险预控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电气施工 质量问题 风险 预控措施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涉及到电气安装施工的各个方面。其中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以及可实施性的偏离是影响电气工程质量施工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以下是根据本人多年的施工经验对在电气施工过程中几种常见的质量通病進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一、电缆桥架不平不直
原因分析:采购环节管理不严格、安装方式不正确、固定不牢固。
防治措施:(1)对采购商品质量严格要求、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对相关产品质量要求和验收方法进行明确。(2)桥架使用过程中不能拖拉、碰损,更不能作为脚手架使用,在使用前应进行予组合、校正偏差。(3)安装前应设置标准线,采用恰当的方法安装,一般不可采用火焊切割及电焊焊接。(4)通过螺栓固定的部分,应当确保螺栓紧固,根据设计需要安装伸缩节并预留出伸缩距离。(5)质量控制和验收应当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实施。
二、电缆敷设杂乱
原因分析:施工前没有做好规划设计,施工时统筹安排不到位。
防治措施:(1)电缆统计、敷设环节管理使用计算机处理,注重不同专业间的协调配合。(2)配备充足合理的工作员,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施工段,每段指派专人指挥来保证电缆走向、排列、挂牌的正确。(3)为了保证敷设出来的电缆美观、无交叉,电缆排列应分层布置,应按照先长后短、先下层后上层、先内层后外层的顺序进行敷设,同一路径的电缆应一次敷设完毕。(4)电缆上盘的弯度、弧度要保持一致,排列整齐。(5)电缆施工实行“五卡一证”(即电缆敷设验收卡,电缆进屏整理卡,电缆接线验收卡,电缆防火封堵验收卡,电缆查线反馈卡和电缆接线上岗证)。
三、二次接线杂乱不齐、标识不清
原因分析:未制定适当的接线方案,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防治措施:(1)盘内布线时,应在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如技术人员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共同整理设计出适用的方案,进而保证布线的美观、合理。(2)为满足接线质量的要求,接线工应经过培训参加模拟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接线。(3)引入盘、柜内的电缆敷设时要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固定牢固,不得任意交叉歪斜。(4)根据端子情况,对多股芯线的压接方式进行选择,例如,单股芯线可直接压接。
四、电缆封堵不严实、不整齐
原因分析:封堵方法不合理、封堵材料配置不合适。
防治措施:(1)制定正确合理的封堵方法及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2)采用合格的封堵材料、封堵模板,按设计及要求进行堵抹。
五、电缆保护管敷设不整齐、局部漏刷防腐漆
原因分析:固定方法不紧固,敷设前没有先刷好防腐漆。
防治措施:(1)对电缆保护管进行切割、弯曲时,一定要确保长度、弯曲度相匹配。(2)固定电缆保护管时,一律用膨胀螺栓及卡子固定,埋深及埋设位置正确。(3)在组接及敷设前,应先对每一根电缆保护管刷好防腐漆。(4)电缆保护管关口要光滑无毛刺,同时做好电缆保护管的接地。
六、接地母线敷设不整齐、固定不牢、漏刷接地标识
原因分析:敷设及固定方法不合理。
防治措施:(1)敷设及固定方法要统一制定,敷设时根据安装标准线敷设。(2)接头对接时应先弯制“T”型弯,再将接头对准焊接。(3)一律用膨胀螺栓及固定夹子固定,固定间距满足要求。(4)按规程及设计要求,在恰当的位置,刷上接地标识。
七、个别设备该接地的部位没接地或没有明显可见的接地点
原因分析:敷设及固定方法不合理或漏接。
防治措施:(1)制定统一明确的设备接地线施工方案,该接地的部位均应设置明显可见的接地点。(2)施工时应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应接地的部位,并提前作出标识,不易遗漏。
八、照明管敷设不整齐、固定不牢,局部与接线盒、灯具、照明箱接合不紧密
原因分析:敷设及固定方法不合理,照明管与接线盒的材质不一致。
防治措施:(1)敷设及固定方法要统一制定,敷设时根据安装标准线敷设。(2)全部使用膨胀螺栓及固定夹子固定,固定间距满足要求。(3)照明管口一定要伸进接线盒、灯具、照明箱内,管口光滑无毛刺。
九、对50mm及以下小型角钢和管材、1.5mm及以下薄钢板、直经20 mm及以下螺孔,有时用火焊下料、割孔
原因分析:图省事,检查与要求不严。
防治措施:(1)制定严格、明确的要求,加大检查与验收的力度。(2)配备适量的、使用方便的切割工具。
十、配电盘(箱、柜)的安装、接地以及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原因分析:(1)在运输、保管过程中,箱体出现磕碰,造成变形受损,或者零部件遗失。(2)在对基础型钢进行埋设时,未经过找平或者找平方式不对。在对型钢开孔时,由于错误的使用气割开孔,使得型钢受热变形,然而事后又未进行校正。(3)拼装配电盘时没有认真操作,粗心大意。(4)接地线未能接在对应的接地螺栓上,或另焊接且未经过除锈处理的接地螺栓。(5)未熟练掌握安装规范,生产厂家的产品标准与设计不匹配。(6)规范掌握不牢,对PE线和N线的各自作用认识不清,操作粗心,技术交底走马观花。
预控措施:(1) 运输、保管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磕碰和受潮,按照产品要求进行存放。对于成批配电箱应严格验收检查,按照图纸逐一开箱进行核对。(2)基础型钢埋设时,应与土建施工协调配合,确保水平度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使用镀锌螺栓来连接柜体与基础型钢。(3)成排柜安装应多人进行,拼装与校验应同时进行,待所有质量指标均达到要求后,才能对螺栓紧固,另外,紧固后还需再次校验。(4)盘柜的接地螺栓位置应能够满足要求且保证接地有效,禁止另焊接地螺栓接地。(5)联系厂家或安装单位更换连接线,如裸编织铜线。(6)N线端子板应与柜体绝缘(浮空),PE线端子板应与柜体作电气连接,PE线、N线接于对应端子板。
十一、结语
精细施工和提前预控是防止电气安装中发生质量问题的主要保障,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常见质量通病的预控,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使其能够全面掌握相关施工验收规范,另外还应重视过程控制和管理、重视技术交底、精细施工,这样质量通病才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0-2006.
[2]《电气装里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
[3]《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617-2010.
[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
[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关键词:电气施工 质量问题 风险 预控措施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涉及到电气安装施工的各个方面。其中安全性、可靠性、维修性以及可实施性的偏离是影响电气工程质量施工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以下是根据本人多年的施工经验对在电气施工过程中几种常见的质量通病進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一、电缆桥架不平不直
原因分析:采购环节管理不严格、安装方式不正确、固定不牢固。
防治措施:(1)对采购商品质量严格要求、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对相关产品质量要求和验收方法进行明确。(2)桥架使用过程中不能拖拉、碰损,更不能作为脚手架使用,在使用前应进行予组合、校正偏差。(3)安装前应设置标准线,采用恰当的方法安装,一般不可采用火焊切割及电焊焊接。(4)通过螺栓固定的部分,应当确保螺栓紧固,根据设计需要安装伸缩节并预留出伸缩距离。(5)质量控制和验收应当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实施。
二、电缆敷设杂乱
原因分析:施工前没有做好规划设计,施工时统筹安排不到位。
防治措施:(1)电缆统计、敷设环节管理使用计算机处理,注重不同专业间的协调配合。(2)配备充足合理的工作员,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施工段,每段指派专人指挥来保证电缆走向、排列、挂牌的正确。(3)为了保证敷设出来的电缆美观、无交叉,电缆排列应分层布置,应按照先长后短、先下层后上层、先内层后外层的顺序进行敷设,同一路径的电缆应一次敷设完毕。(4)电缆上盘的弯度、弧度要保持一致,排列整齐。(5)电缆施工实行“五卡一证”(即电缆敷设验收卡,电缆进屏整理卡,电缆接线验收卡,电缆防火封堵验收卡,电缆查线反馈卡和电缆接线上岗证)。
三、二次接线杂乱不齐、标识不清
原因分析:未制定适当的接线方案,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防治措施:(1)盘内布线时,应在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如技术人员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共同整理设计出适用的方案,进而保证布线的美观、合理。(2)为满足接线质量的要求,接线工应经过培训参加模拟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接线。(3)引入盘、柜内的电缆敷设时要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固定牢固,不得任意交叉歪斜。(4)根据端子情况,对多股芯线的压接方式进行选择,例如,单股芯线可直接压接。
四、电缆封堵不严实、不整齐
原因分析:封堵方法不合理、封堵材料配置不合适。
防治措施:(1)制定正确合理的封堵方法及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2)采用合格的封堵材料、封堵模板,按设计及要求进行堵抹。
五、电缆保护管敷设不整齐、局部漏刷防腐漆
原因分析:固定方法不紧固,敷设前没有先刷好防腐漆。
防治措施:(1)对电缆保护管进行切割、弯曲时,一定要确保长度、弯曲度相匹配。(2)固定电缆保护管时,一律用膨胀螺栓及卡子固定,埋深及埋设位置正确。(3)在组接及敷设前,应先对每一根电缆保护管刷好防腐漆。(4)电缆保护管关口要光滑无毛刺,同时做好电缆保护管的接地。
六、接地母线敷设不整齐、固定不牢、漏刷接地标识
原因分析:敷设及固定方法不合理。
防治措施:(1)敷设及固定方法要统一制定,敷设时根据安装标准线敷设。(2)接头对接时应先弯制“T”型弯,再将接头对准焊接。(3)一律用膨胀螺栓及固定夹子固定,固定间距满足要求。(4)按规程及设计要求,在恰当的位置,刷上接地标识。
七、个别设备该接地的部位没接地或没有明显可见的接地点
原因分析:敷设及固定方法不合理或漏接。
防治措施:(1)制定统一明确的设备接地线施工方案,该接地的部位均应设置明显可见的接地点。(2)施工时应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应接地的部位,并提前作出标识,不易遗漏。
八、照明管敷设不整齐、固定不牢,局部与接线盒、灯具、照明箱接合不紧密
原因分析:敷设及固定方法不合理,照明管与接线盒的材质不一致。
防治措施:(1)敷设及固定方法要统一制定,敷设时根据安装标准线敷设。(2)全部使用膨胀螺栓及固定夹子固定,固定间距满足要求。(3)照明管口一定要伸进接线盒、灯具、照明箱内,管口光滑无毛刺。
九、对50mm及以下小型角钢和管材、1.5mm及以下薄钢板、直经20 mm及以下螺孔,有时用火焊下料、割孔
原因分析:图省事,检查与要求不严。
防治措施:(1)制定严格、明确的要求,加大检查与验收的力度。(2)配备适量的、使用方便的切割工具。
十、配电盘(箱、柜)的安装、接地以及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原因分析:(1)在运输、保管过程中,箱体出现磕碰,造成变形受损,或者零部件遗失。(2)在对基础型钢进行埋设时,未经过找平或者找平方式不对。在对型钢开孔时,由于错误的使用气割开孔,使得型钢受热变形,然而事后又未进行校正。(3)拼装配电盘时没有认真操作,粗心大意。(4)接地线未能接在对应的接地螺栓上,或另焊接且未经过除锈处理的接地螺栓。(5)未熟练掌握安装规范,生产厂家的产品标准与设计不匹配。(6)规范掌握不牢,对PE线和N线的各自作用认识不清,操作粗心,技术交底走马观花。
预控措施:(1) 运输、保管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磕碰和受潮,按照产品要求进行存放。对于成批配电箱应严格验收检查,按照图纸逐一开箱进行核对。(2)基础型钢埋设时,应与土建施工协调配合,确保水平度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使用镀锌螺栓来连接柜体与基础型钢。(3)成排柜安装应多人进行,拼装与校验应同时进行,待所有质量指标均达到要求后,才能对螺栓紧固,另外,紧固后还需再次校验。(4)盘柜的接地螺栓位置应能够满足要求且保证接地有效,禁止另焊接地螺栓接地。(5)联系厂家或安装单位更换连接线,如裸编织铜线。(6)N线端子板应与柜体绝缘(浮空),PE线端子板应与柜体作电气连接,PE线、N线接于对应端子板。
十一、结语
精细施工和提前预控是防止电气安装中发生质量问题的主要保障,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常见质量通病的预控,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使其能够全面掌握相关施工验收规范,另外还应重视过程控制和管理、重视技术交底、精细施工,这样质量通病才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0-2006.
[2]《电气装里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
[3]《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617-2010.
[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
[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