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岗位学徒,双责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范式。本文利用CIPP评价模型从目的、计划、实施、影响四个层面,选取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构建智造时代下现代学徒制服装岗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指标的评价方法,以期为校企合作、育人用人提供动态监测与质效评价。
[关键词] 人才培养评价;CIPP模型;现代学徒制;服装智造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该文件提出了八大战略支撑与保障,其中在“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提及“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近几年,国家试行实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既是国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也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现代学徒制在试点的过程中,其“现代特征”凸显,即功能目的从注重生产性到教育性转变,它是教育而不是培训,根本目的还是培养人。因此,解决现代学徒制下的育人评价问题必须基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岗位学徒多元人才评价体系,以提供整体的、全面的信息,帮助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确定、培养方案的实施以及方案实施结果的考核,实现企业“精准用人”“妥善留人”的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目标。
一、智造时代下的现代学徒制服装岗位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意义
(一)高职服装智造岗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与困境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第四届中国服装科技发展会议”上指出,“智能制造是服装科技发展的主攻方向,是服装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纺织服装高端制造正在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向周边国家分流,智能制造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的延伸,是精益制造的极致。服装企业在转型升级时需要具备高瞻远瞩的视野,积极务实地推进创新与融合,在智能制造技术层面落地的同时缺乏与快速发展相匹配的人才供给。目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被认为是从学校学习到工作岗位无缝对接的最佳模式,但对于这样一种培养模式,其人才质量的评价最常见的都是通过面对面交流、观察工作表现等传统方式进行,人才评价是否有效和全面?也有使用现代化人才测评工具和各种职业能力测试工具来进行人才评价的,但这些通用的理论化测评工具的评价模式和结果是否客观真实,问题设置是否体现了职业的差异性,是否更具有针对性呢?这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才培养评价导向有偏差、人才评价标准僵化、人才评价机制不科学。“重技能轻素养”导致“用得上,留不住”,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二)新时代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光明日报》曾刊文指出,人才都处于一定的人才“生态系统”之中,每位人才在这个系统当中都占据着相应的“生态位”,而这个“生态位”则由人才自身具备的能力、价值、水平等多种因素所决定。人才培养评价的实质是评估人才在人才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所以,搭建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构建适合服装智造岗位学徒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基于CIPP模型服装智造岗位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成
CIPP模型(亦称决策导向评价模式)是教育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且颇具影响力的一种评价模式,其特点是将计划、决策、实施、结果四种评估相结合,强调评估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从我国目前推动开展的新型学徒制试点实践情况来看,还存有体制机制障碍、法律制度供给不足、校企合作质量保障体系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构建服装专业智造岗位学徒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可通过深入调研合作企业、对比研究国内外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从背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输出评估等四个方面开展研究活动,从而达到全面监控校企合作岗位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优化完善分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区域产业对智造岗位技能人才需求的满意度。同时,通过评价结果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的达成,增强现代学徒制教育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一)国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对比研究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引领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依据,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在美国、欧盟国家都各具特征,其评价主体根据国情不同,受到政府、企业、社会多个层面的影响。对比国外职业教育评价机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这几个方面可以发现,第三方外部评价是国外普遍认可的一种评价模式,而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察则在国外职业教育评价内容中是典型的评价要素(见表1)。
(二)现代学徒制服装智造岗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确定原则。针对服装智造岗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典型岗位工作要求,学生学徒不仅要掌握现代化服装技术制作流程,更要快速掌握智能制造岗位中服装技能操作。因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基于三个驱动力:一是“岗位学徒,双责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应如何改進才能使学生学徒获得更好的就业出路;二是基于服装智造岗位的现代学徒制与《中国制造2025》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行动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三是评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否公平有效,评价制度的保障机制是否完整。
2.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评价是为作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正常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评价的指标设计,是评定“岗位学徒,双责育人”人才培养方案整个教育活动全过程是否合理高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CIPP决策导向评价模式主张评价为听取人提供有用的信息,使得方案更加有效更具成果。将CIPP评价模型中的四个评价类型引入到现代学徒制服装智造岗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遵照系统优化原则、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原则,在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管理方、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服装专业岗位教师、企业导师、学生学徒、其他用人单位六大主体共同参与,围绕评估的四个层面:目标、计划、实施和影响,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选取了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见表2: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3.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运用。基于CIPP模式的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实用理性和诗意理性教育,这一评价模式的实施流程以是否找到良好的策略为导向。针对上述四个一级指标十五个二级指标,首先组织校内专家、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专家、第三方外聘专家共同形成评价小组,通过前期的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不同的调研方法,将同级指标进行权衡比较,确定出相应的指标权重。这个评价过程中专家们经过几轮打分,秉承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给出符合客观的打分权重。然后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评价的四个步骤,即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能力评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资源配置能力评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执行控制力评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绩效反馈评价,对具体形成的47个观测点分别给出0~2分,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三级指标的得分乘以相对应的指标权重,得到本级段的评价总分。最后将四个阶段评价分值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来衡量方案的效果,优化结论。
三、结语
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学校、企业、第三方机构的协调配合,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长期合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优化评价内容,充分发挥以评育人的导向作用;可以搭建人才评价数据共享平台,建立人才培养各个阶段数据库,通过动态数据实现人才培养的实时监测与质量监测,为企业用人和院校育人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永林.美国、欧盟职业教育评估的取向与特征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50-59.
[2]杨丽,宋天枭.国外职业教育评价制度的比较及启示[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报,2013,(15):6-11.
[3]萧鸣政.中国人才评价制度发展70年分析[J].行政论坛,2019,(4):22-27.
[4]王利军.CIPP模式下技校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教育现代化,2017,4(38):12-13.
[关键词] 人才培养评价;CIPP模型;现代学徒制;服装智造
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提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该文件提出了八大战略支撑与保障,其中在“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提及“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转型,建立一批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近几年,国家试行实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既是国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也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现代学徒制在试点的过程中,其“现代特征”凸显,即功能目的从注重生产性到教育性转变,它是教育而不是培训,根本目的还是培养人。因此,解决现代学徒制下的育人评价问题必须基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岗位学徒多元人才评价体系,以提供整体的、全面的信息,帮助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确定、培养方案的实施以及方案实施结果的考核,实现企业“精准用人”“妥善留人”的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目标。
一、智造时代下的现代学徒制服装岗位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意义
(一)高职服装智造岗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现状与困境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第四届中国服装科技发展会议”上指出,“智能制造是服装科技发展的主攻方向,是服装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纺织服装高端制造正在向发达国家回流,中低端向周边国家分流,智能制造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的延伸,是精益制造的极致。服装企业在转型升级时需要具备高瞻远瞩的视野,积极务实地推进创新与融合,在智能制造技术层面落地的同时缺乏与快速发展相匹配的人才供给。目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的培养被认为是从学校学习到工作岗位无缝对接的最佳模式,但对于这样一种培养模式,其人才质量的评价最常见的都是通过面对面交流、观察工作表现等传统方式进行,人才评价是否有效和全面?也有使用现代化人才测评工具和各种职业能力测试工具来进行人才评价的,但这些通用的理论化测评工具的评价模式和结果是否客观真实,问题设置是否体现了职业的差异性,是否更具有针对性呢?这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才培养评价导向有偏差、人才评价标准僵化、人才评价机制不科学。“重技能轻素养”导致“用得上,留不住”,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二)新时代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光明日报》曾刊文指出,人才都处于一定的人才“生态系统”之中,每位人才在这个系统当中都占据着相应的“生态位”,而这个“生态位”则由人才自身具备的能力、价值、水平等多种因素所决定。人才培养评价的实质是评估人才在人才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所以,搭建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构建适合服装智造岗位学徒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基于CIPP模型服装智造岗位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构成
CIPP模型(亦称决策导向评价模式)是教育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且颇具影响力的一种评价模式,其特点是将计划、决策、实施、结果四种评估相结合,强调评估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从我国目前推动开展的新型学徒制试点实践情况来看,还存有体制机制障碍、法律制度供给不足、校企合作质量保障体系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构建服装专业智造岗位学徒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可通过深入调研合作企业、对比研究国内外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从背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输出评估等四个方面开展研究活动,从而达到全面监控校企合作岗位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优化完善分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区域产业对智造岗位技能人才需求的满意度。同时,通过评价结果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的达成,增强现代学徒制教育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一)国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对比研究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引领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依据,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在美国、欧盟国家都各具特征,其评价主体根据国情不同,受到政府、企业、社会多个层面的影响。对比国外职业教育评价机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这几个方面可以发现,第三方外部评价是国外普遍认可的一种评价模式,而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察则在国外职业教育评价内容中是典型的评价要素(见表1)。
(二)现代学徒制服装智造岗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确定原则。针对服装智造岗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典型岗位工作要求,学生学徒不仅要掌握现代化服装技术制作流程,更要快速掌握智能制造岗位中服装技能操作。因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基于三个驱动力:一是“岗位学徒,双责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应如何改進才能使学生学徒获得更好的就业出路;二是基于服装智造岗位的现代学徒制与《中国制造2025》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行动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三是评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否公平有效,评价制度的保障机制是否完整。
2.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评价是为作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正常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评价的指标设计,是评定“岗位学徒,双责育人”人才培养方案整个教育活动全过程是否合理高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CIPP决策导向评价模式主张评价为听取人提供有用的信息,使得方案更加有效更具成果。将CIPP评价模型中的四个评价类型引入到现代学徒制服装智造岗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遵照系统优化原则、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原则,在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管理方、学校教学主管部门、服装专业岗位教师、企业导师、学生学徒、其他用人单位六大主体共同参与,围绕评估的四个层面:目标、计划、实施和影响,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选取了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见表2: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3.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运用。基于CIPP模式的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实用理性和诗意理性教育,这一评价模式的实施流程以是否找到良好的策略为导向。针对上述四个一级指标十五个二级指标,首先组织校内专家、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专家、第三方外聘专家共同形成评价小组,通过前期的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不同的调研方法,将同级指标进行权衡比较,确定出相应的指标权重。这个评价过程中专家们经过几轮打分,秉承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原则,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给出符合客观的打分权重。然后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评价的四个步骤,即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能力评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资源配置能力评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执行控制力评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绩效反馈评价,对具体形成的47个观测点分别给出0~2分,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三级指标的得分乘以相对应的指标权重,得到本级段的评价总分。最后将四个阶段评价分值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来衡量方案的效果,优化结论。
三、结语
本研究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学校、企业、第三方机构的协调配合,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长期合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优化评价内容,充分发挥以评育人的导向作用;可以搭建人才评价数据共享平台,建立人才培养各个阶段数据库,通过动态数据实现人才培养的实时监测与质量监测,为企业用人和院校育人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永林.美国、欧盟职业教育评估的取向与特征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50-59.
[2]杨丽,宋天枭.国外职业教育评价制度的比较及启示[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报,2013,(15):6-11.
[3]萧鸣政.中国人才评价制度发展70年分析[J].行政论坛,2019,(4):22-27.
[4]王利军.CIPP模式下技校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教育现代化,2017,4(3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