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跳远项目关节功能及动作模式训练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510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规定立定跳远是初高中及大学每年体质测试的必测项目,同时也是多省市中考体考测试项目。功能训练是一种注重身体基本姿态和人体动作模式,整合各项身体素质用于优化人体基本运动能力的训练理念和方法体系,通过对动作模式、脊柱力量、动力链、恢复与再生等环节进行系统性优化,提高动作质量,进而提高专项运动能力[1]。因此,如将功能训练的思路和方法用于立定跳远的训练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手段,也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安全。
  一、基本理论
  关节功能通常表现为灵活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灵活性的实质就是动作的活动度,它代表了人体可承受的组织伸展性和关节的运动范围[2]”。稳定性是指关节控制动作的能力或是保持关节对位对线的能力,包括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
  动作模式是机体已经掌握的动作技术通过神经支配和肌肉收缩的共同作用表现为有效动作的一种程序化过程[1],每个人的动作模式都会存在一些差异,但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动作模式可以优化,将这些优化后的动作模式运用到运动中,可使运动变得更加安全和高效。
  “最佳表现金字塔”[2](图1-1),由美国物理治疗师Gray Cook创立,它表现了人体运动能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张英波在此基础上,将Gray Cook的“最佳动作绩效金字塔”[2](图1-2),进一步细化为灵活性与稳定性、各种高效动作模式、动作绩效训练、技战术四个层次,认为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运动思路,保障运动的安全与高效,对于提高运动成绩有重要作用[3]。
  依据金字塔的思路,将重点放在金字塔底层的关节功能和动作模式上,从改善与立定跳远项目相关的关节功能入手,再对动作模式进行优化。
  二、立定跳远项目关节功能改善及动作模式训练的主要动作
  在立定跳远的功能动作训练中应遵循先灵活后稳定再到动作模式的思路,并在此中间穿插核心稳定性的练习(矢状面的稳定→多方向稳定),动作安排遵循从有支撑到无支撑、由低姿到高姿、由仰卧到跪姿到站姿、由徒手到抗阻的进阶思路。
  (一)关节灵活性训练
  1.肩关节灵活性
  练习动作:单杠悬吊。
  训练目的:拉伸胸肌、背肌,提高肩关节伸展灵活性。
  动作方法:正手握杆,自然悬垂(图2-1)。
  动作要点:选择合适高度;避免肋骨外翻。
  练习时间:每组练习15s,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2.髋关节灵活性
  训练目的:平衡髋关节周围肌力,提高髋关节灵活性。
  练习动作1:髋前拉伸。
  动作方法:单膝跪地,后脚尖回勾,背部挺直,卷尾骨,重心向身体前方推动(图2-2)。
  动作要点:感受髋关节前侧的拉伸,避免塌腰。
  练习时间:每侧练习15s,两侧分别练习1次为1组,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练习动作2:大腿后侧拉伸。
  动作方法:前腿膝关节伸直,勾回脚尖,感受大腿后侧的牵拉。
  动作要点:脊柱中立,下背挺直;骨盆摆正,避免旋转。
  练习次数:动态练习3~5次/组,共練习2~3组,组间间歇10s。
  练习动作3:大腿前侧拉伸。
  动作方法:对侧手抓脚,使脚后跟靠近臀部,感受大腿前侧的牵拉(图2-3)。
  动作要点:避免腰椎过伸。
  练习时间:每侧练习15s,两侧分别练习1次为1组,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练习动作4:臀部拉伸。
  动作方法:左髋外旋小腿放于右侧大腿上,背部挺直,吸气脊柱延长,呼气主动下压左膝。
  动作要点:用力时背部挺直。
  练习时间:每侧练习15s,两侧分别练习1次为1组,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练习动作5:“青蛙蹲”(“青蛙转圈”)。
  动作方法:“青蛙蹲”至底端,两脚稍外旋,背部挺直,重心左右交替从脚后跟移至脚尖。“青蛙转圈”是在“青蛙蹲”基础上,以一侧腿为轴转动(图2-4)。
  动作要点:保持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不弓背。
  练习次数:“青蛙蹲”15s为1组,共练习3组,组间间歇10s。“青蛙转圈”左右各1圈为1组,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30s。
  练习动作6:大腿内侧拉伸。
  动作方法:侧弓步,低重心左右移动,感受大腿内侧牵拉。
  动作要点:两脚掌贴地;背部挺直。
  练习次数:每组练习8次,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3.踝关节灵活性
  练习动作:踝背屈练习。
  训练目的:提高踝关节矢状面灵活性。
  动作方法:单膝跪地,膝盖向前移动,踝关节充分背屈。
  动作要点:前脚踩实地面。
  练习次数:每侧练习5~8次为1组,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二)关节稳定性训练
  1.核心稳定性
  训练目的:矢状面核心激活,提高躯干稳定性。
  练习动作1:“死虫对抗”。
  动作方法:仰卧,卷尾骨使腰椎紧贴地面;呼气,收紧腹部,同时膝盖用力推手掌(图2-5)。
  动作要点:保持腰椎贴实地面。
  练习次数:每组练习5~8次,共练习3组,组间间歇10s。
  练习动作2:单臂下放。
  动作方法:仰卧,左右交替下放手臂至耳侧;呼气下放,吸气还原(图2-6)。
  练习要点:保持腰椎贴实地面。
  练习次数:每组练习10次,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练习动作3:双臂下放。
  动作方法:仰卧,双臂同时下放至耳侧;呼气下放,吸气还原(图2-7)。
  动作要点:保证腰椎贴实地面。
  练习次数:每组练习10次,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练习动作4:单腿伸展。
  动作方法:仰卧,左右交替伸膝放腿;呼气下放,吸气还原(图2-8)。
  动作要点:保持腰椎贴实地面;腹部发力控制,尽量减小下放腿与地面的夹角。
  练习次数:每组练习10次,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练习动作5:屈膝下放。
  动作方法:仰卧,保持大小腿夹角90°角,以髋为轴;呼气下放,吸气还原。
  动作要点:保持腰椎贴实地面。
  练习次数:每组练习10次,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练习动作6:双腿伸展。
  动作方法:仰卧,以髋为轴直腿下放;呼气下放,吸气还原。
  动作要点:保持腰椎贴实地面;控制动作节奏和动作幅度。
  练习次数:每组练习10次,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练习动作7:对侧伸展。
  动作方法:仰卧,呼气,对侧手脚同时向远端伸展下放;吸气,还原。
  动作要点:保持腰椎贴实地面;四肢协调配合,躯干稳定。
  练习次数:每组练习10次,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练习动作8:手脚同时伸展。
  动作方法:仰卧,呼气时伸展,吸气时还原。
  动作要点:配合呼吸;保持脊柱贴实地面。
  练习次数:每组练习10次,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2.髋关节稳定性
  练习动作1:侧卧顶髋。
  训练目的:提高髋关节冠状面稳定性。
  动作方法:侧撑,保持肘、肩、髋、脚在同一个平面;吸气侧向顶髋,呼气还原。
  动作要点:身体不要旋转。
  练习次数:每组练习10次,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练习动作2:弹力带多向移动。
  训练目的:站立位抗阻动态髋周力量练习,强化髋的整体稳定性。
  动作方法:绷紧弹力带,保持弹力带张力前后左右移动。
  动作要点:重心平稳,髋充分外展,注意离心阶段与弹力带对抗。
  练习次数:左右各练习8次为1组,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30s。
  练习动作3:跨步弓步蹲。
  训练目的:動态稳定练习(前后站姿),强化全身协同完成动作的稳定。
  动作方法:手叉腰,前后跨立,垂直下蹲至后腿膝盖即将触地。
  动作要点:躯干保持直立,避免前倾。
  练习次数:双脚交替前后各练习8~10次为1组,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30s。
  (三)动作模式训练
  练习动作1:弹力带蹲。
  训练目的:提高蹲起时膝关节的稳定性,强化下肢正确发力。
  动作方法:膝盖对抗弹力带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
  动作要点:大腿始终保持与弹力带对抗状态,注意还原阶段。
  练习次数:每组练习10次,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拓展练习:弹力带蹲跳。通过预摆提踵—臂后摆浅蹲—臂前摆蹬地上跳—落地缓冲,提高跳起、落地时膝关节的稳定性。每组练习8~10次,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练习动作2:近距离模拟跳。
  训练目的:整合动作模式,提高全身协调配合完成完整动作的能力。
  动作方法:预摆提踵—臂后摆浅蹲—臂前摆蹬地前跳—落地缓冲。
  动作要点:轻松、连贯完成动作;落地缓冲;躯干稳定。
  练习次数:每组练习10次,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拓展练习:50%~60%最大用力连续跳。起跳时躯干稳定用力蹬地腾空;落地时快速屈膝屈髋,脚掌滚动落地缓冲,以提高各关节协调用力爆发能力。每组练习10次,共练习2~3组,组间间歇10s。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国家队体能训练中心.身体功能动作训练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37.
  [2]GRAY COOK.动作——功能动作训练体系[M].张英波,梁林、赵洪波,译.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261-273.
  [3]张英波.基于人体动作行为的运动训练系统结构[J].山东体育科技,2014,36(1):35-38.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太极功夫扇是笔者所在学校的校本课程,内容丰富新颖、难度不大、易学易练,且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用于練习的扇子在生活中很常见,且颜色鲜艳、外观优美、开合有声,再加上学生熟悉的《中国功夫》歌曲旋律,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学习内容是第一段的前四个动作,主要是以太极的动作为主。教学中,笔者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
一直以来,球类项目作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培育有着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但在小学球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致并不是那么高涨,而是更热衷于课后校外的自发性比赛或是校外机构的球类培训。这促使体育教师重新审视小学球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现行体系。现有体系中,教学内容编排多是6~8个课时的技术小单元,而非18个课时以上的项目大单元;教学方法多是讲解、示范、练习,而非游戏、比赛;
为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期间青少年学生居家学习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的影响,江苏省教育厅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五育并举”要求积极应对,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线上体育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课程开设覆盖面广  2月上旬,江苏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做好全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通
厦门市自2013年启动了青年体育教师培养项目“体育学科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该项目由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负责执行,培训对象为入职5年及以下的青年体育教师,3年为一期,采用班主任负责制和导师指导制。项目实施分2个阶段进行,其中第一阶段为“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试训营”培训与考核,培训时间为一年,参加人员为针对自愿报名和各区推荐人员经考核选拔出的30名青年体育教师;经考核,最终选拔确定16名教师参加第二阶
一、厘清引发体育教学突发事件的因素  要保证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安全性,就必须将能引起各种突发事件的因素考虑到,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研讨中山东陈振华、四川阎光辉、安徽詹焰平、山东高振宇、陕西赵俊萍等教师的观点,引发体育课中突发事件的因素总结如下:1.学生因素:不遵守纪律,不听指挥,追逐打闹,厌学,恶作剧,不遵守技能形成的规律,自以为是,着装不当,准备活动不充分等。2.教师因素:课前对场地器械检查不到
第一段:健康知识多渗透  意图:体育课堂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教师应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多渗透、巧呈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方法:每学期的第一堂课或由于恶劣天气无法在室外进行的室内课,都可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授。如第一堂课必须把运动着装、生病期间的锻炼要求、运动的好处和注意事项等健康知识讲清。其他室内课可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结合项目特点,将健康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而室
一、立足单元教学,突出技能主线一体化  对于运动技能而言,“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推进要在单元中落实,依据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的水平三《足球:前额正面头顶球》单元设置课时比例为1∶3∶2,即1节新授课、3节复习课、2节运用课。在单元教学中突出技能主线,一体化贯穿技能教学。  1.精心教,乐“学会”  基于《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理念,笔者结合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在水平三《足球
一、“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评价的统领性  1.教学评价导“学”  案例:一年级学生学习队列报数,教师提出本节课比比哪个小组学得好。要求队伍整齐,站姿挺拔,思想集中,声音响亮等。然后请学生们分组练、赛、评,教师给予优秀小组表扬章(图1)奖励。  分析:师生围绕“比谁学得好”这一目标展开“学练赛”,首先让学生明确“学”的具体要求,再以多种形式的“练”教学生学会方法,最后以“赛”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学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能顺利化解课堂突发事件造成的尴尬  刚毕业时,笔者教学经验不足,课堂上对学生要求苛刻,师生关系一度紧张。1次体操课上,在给大家做跳箱完整动作示范时,由于笔者推手过猛,跳箱“散架”了,笔者摔了个四脚朝天,课堂上瞬间“炸了锅”,学生有掩口而乐的,也有捧腹大笑的。笔者心里像打倒了五味瓶,待收拾好跳箱,笔者又板起了脸:“老师摔跤就这么好笑吗?下面进行踏跳练习!”一顿呵斥之后,学生情绪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还在继续,呵护好青少年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教育系统防控疫情最重要的任务。数月的抗疫,使得我国广大青少年学生不得不进入“停课不停学”模式,由于居家学习,青少年学生户外运动减少,足不出户、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令不少青少年学生出现了近视、肥胖等现象。随着疫情的持续,青少年学生焦虑、恐慌、抑郁等不良情绪,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正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  居家锻炼让体育走进青少年学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