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我国,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分析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作者发现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三个困惑:忙——包办孩子一切,日复一日;盲——有爱无教,没有明确目标;茫——迷失方向,看不到孩子的需求。通过探讨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忙、盲、茫”的成因,作者认为提高母亲素质、增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对于构建幸福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母亲 家庭教育 “忙、盲、茫”现象 原因分析 建议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流传着“孟母三迁”、“陶母拒鱼”、“岳母刺字”等关于母亲教育子女成人成材的故事,说明母亲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家庭中,母亲作为孩子的照顾者和教育者,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都在接受着母亲的教育和影响。这种自觉和不自觉、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的教育随时随地影响着子女,对孩子的习惯、品行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现状
在我国古代,“母以子贵”这一传统思想使母亲从小就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贵人以光宗耀祖,并奠定自己在夫家的地位。在现行知识经济社会里,随着妇女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增强。又因为处于独生子女时代,母亲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大都很重视家庭教育。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她们细心抚养孩子并督促孩子的学习,为孩子升学、就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母亲作为承担孩子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者,又表现出许多令人反思的地方。母亲用她女性的细腻安抚着孩子的心灵,包办着孩子一切,许多母亲以孩子考试成绩优异为荣,若孩子考试成绩稍有不如意,表现出焦虑、烦躁,恨铁不成刚的歇斯底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母亲仍然持有学习第一的思想,最关注的还是孩子的学习,49%的中学生母亲和67%的小学生母亲选择了在家与孩子交流最多的话题是孩子的学习,95%的中学生母亲主要通过作业和考试成绩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①。由于母亲与子女的特殊自然关系,在家庭教育中承担了育儿的主要责任。然而,妇女也要参与社会工作、人际交往等社会活动,许多母亲重视孩子教育,却苦于没有时间或不得其法;或者重视对孩子智力发展,忽略情感和道德方面的培养,造成教育中许多不理想的后果,有可能使教育陷入亡羊补牢的再教育之中。
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母亲全心全意去培育孩子,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些调查表明,极少数孩子最恨的人是自己的妈妈;大学毕业后不工作的啃老族也在增加;一有困难就自寻短见的大有人在。这与我们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忙、盲、茫”现象有关。
(一)母亲“忙”于家庭教育。
在现在这个提倡晚婚晚育的独生子女时代里,几代人宠爱着一个孩子,做母亲的更愿意穷尽所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尽其所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照顾,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交友,生怕孩子受了半点委屈。从怀孕开始,就幻想着自己的孩子将来成龙成凤。打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每天督促孩子学习新知识,并以孩子学会一个字一首儿歌而骄傲。正式接受义务教育后,母亲更是不愿“输在起跑线上”,她们总是拉着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
1.母亲“忙”于孩子的饮食起居。
大部分母亲劳累一天,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督促孩子写作业,招呼一家人吃饭,收拾了餐桌,然后给孩子端茶倒水递水果。等孩子做完作业,妈妈再伺候洗漱、整理床铺,孩子躺下了,妈妈则为孩子装书包……学习固然重要,但孩子学会自理也是成人成才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2.母亲“忙”于帮助孩子完成在学校本应该尽的义务。
学校里轮到孩子值日的时候,一些妈妈拿着扫帚、抹布、铁锹等工具亲自上阵,有些孩子还站在旁边观看,有些孩子干脆一边玩去了,久而久之,他们就认为这些事情与自己无关。这种没有责任感的孩子,书本知识学习得再好也没有意义。
3.母亲忙于安排孩子的课外时间。
母亲在孩子的周末、寒暑假等课外时间里,为孩子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安排得满满的,孩子没有一点消化时间,牛儿吃草也需反咀,许多孩子无法接受。
4.母亲忙于孩子的人际关系。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一点不愉快时,做妈妈的一定会亲自出马去解决。有些母亲总在一些节日里想办法去亲近孩子的任课老师,为孩子能当上班干或者坐好位置给老师送礼,等等。不正当的人际关系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公平竞争,让孩子是非不分。
以上列举的场景,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做母亲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雄鹰翱翔,可是,都如此“忙碌”去做的话,不是在培养“雄鹰”,只是在造就“雏燕”,因为母亲的“忙”而剥夺了孩子动手的能力与体验生活的机会。上海市特级校长、成功教育倡导者、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说:“恰恰是聪明妈妈教出傻孩子,因为她们太聪明,很多地方代替了孩子,把孩子圈养起来,使孩子的社会适应性越来越差。”
(二)母亲“盲”于家庭教育。
母亲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孩子,不遵循教育规律办事。目前社会上流行两种对待孩子前途的观点,一种是“龙生龙凤生凤”的观念,许多家长期待孩子复制自己的成功之路,想象自己孩子的成功模式并强加到孩子身上,她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天生就很聪明,只要考上一所名牌大学,人生必定成功。为了孩子的前途,有的母亲放弃工作陪读,负责照顾孩子的生活、监督孩子的学习、控制孩子的交友。要求孩子只要认真读书、考试成绩理想就好,包办生活中其他一切事宜。另一种母亲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她们把自己人生的不如意全归结为没有上名牌大学。网上曾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一位母亲因当年复读多年才上大学,到毕业时因年龄偏大被一些单位所拒,当她有了女儿后,立志培育,在女儿8岁时强训修完小学课程,计划一年学完初中课程。孩子不爱说话,到哪里都扯着妈妈的衣服,没有自己的想法,全由妈妈代言。
面对孩子的成长,母亲总是最紧张的人。她们不停地把自己孩子的成绩与他人成绩作比较,并把各种教育理念在自己孩子身上试验,结果越来越不理想,把自己都弄糊涂了,并不自觉地把这种紧张情绪传染给孩子,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与众不同的基因。爱孩子必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喜好,母亲过多、过度的保护只会使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无法发挥创造性思维,这样就会阻碍孩子的个性成熟,限制孩子的人格独立。
(三)母亲“茫”于家庭教育。
母亲对待成长中的孩子,应该有预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对人才需求是变动的,家庭教育实际上是处于动态之中的,孩子不同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母亲应该具有多元价值观去评价孩子,而现阶段母亲在家庭教育中主要以物质价值选择作为教育孩子的唯一标准,唯考试分数高于一切。她们把所有孩子的成功定为一个标准——考上名牌大学就是成功,这种“家长情结”代替着孩子的思考,使孩子的判断力也在成人强制灌输下迷失。当孩子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者上某种不感兴趣的培训班时,除了默默忍受外别无他法,一旦考试成绩出现下滑时,有些母亲会冷嘲热讽伤害孩子,当孩子被激怒后,会与亲人大吵大闹,甚至选择离家出走,导致青少年犯罪率增加。这时母亲们迷茫了:“孩子是怎么啦?我们这样地付出,为什么孩子就是不领情呢?”时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多,他们的父母为了孩子不受穷,多选择出外打工,赚钱给孩子买新衣服、买好吃的、盖楼房,可是孩子们不快乐,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缺少家庭的温暖。孩子们同样有一个迷惑:“我们的父母爱过我吗?”
在矛盾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中,孩子形成了自己片面的思考及偏激的解决问题方法,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得失,不愿意去实实在在地工作,幻想一夜成名的奇迹,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有的人在成年了还依赖父母而生活。爱护子女,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母鸡也会教小鸡捉虫觅食的技能,可是一些母亲却忘了。
三、母亲在家庭教育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过去的贫穷慢慢走向富裕,教育条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很多母亲自己在学生时代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就业时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于是就将本人未成就大业的惋惜、对周围有才学人士的羡慕,以及对自己晚年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儿女身上,过早地给孩子设计了“美好前途”,导致孩子生活在重压之下。孩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共同完成,特别是家庭教育中作为孩子主要施教者的母亲来说,必面要按教育规律去办事,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引导并挖掘孩子的潜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成为社会合格的劳动者。具体分析母亲在孩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
(一)过度娇惯溺爱,阻碍孩子长大。
生命中有不能承受之轻,孩子也是一样,太轻松优越的生活,太多的宠惯会让他们患上“软骨病”,自古英雄多磨难,他们需要社会的历练,需要风雨的吹打,让他们变得更坚强、更勇敢。越是爱孩子越是要懂得溺爱不是真正伟大的爱。中国多数母亲给孩子的爱仅仅局限于表面。比如,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累、怕孩子被人看不起等,这些事情本来应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这样有利于让孩子学会做人的起码道理,但是,我们的母亲们往往用包办代替来解决问题。以为替孩子做了,孩子就不用吃苦受累了,殊不知,孩子在安逸中逐渐地失去了能力,失去了品格,成了“温水中的青蛙”。真正的爱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品格,让孩子能堂堂正正地做人,让他们学会自立,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不懂因材施教,教育功利性太强。
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遗传是智力差异的重要因素,但个人品质、勤奋、责任心等非遗传因素与智力有正相关。”孩子作为生物存在个体,他的能力包括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学习,每个孩子所表现出的兴趣都不尽相同,母亲可以引导孩子去发挥他自己的长处,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孩子在他自己的领域里做好,生活得快乐就好。现实生活中许多母亲却不尊重孩子的实际情况,人家孩子学什么我的孩子就学什么,在孩子身上赋予了太多的功利色彩。她们没有真正关心孩子的兴趣所在,单纯从自己的期许出发,抹杀了孩子的主动性。《战国策》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母亲要为孩子一辈子负责,要考虑孩子的长远利益,不能目光短浅,现在有一些中小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产生各种怪现象,有的得了抑郁症甚至自杀,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母亲们只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父母们在一起就会攀比谁的孩子学会的东西多,这种缺乏兴趣的被动学习,对孩子来说只能是事倍功半。现在是个终身学习的年代,一个人活到老学到老,并非在某个时期的学习就能满足一生所用,孩子更重要的是学会主动学习、自我教育,而不是填鸭式的强塞学习。
(三)忽视“知行”的关系,理论学习与动手能力分离。
知与行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重要范畴。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一知行观的新命题,在他看来,行动能产生理论、发展理论;理论要通过行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丰富它的内容。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对他们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每一个成功人士的事业都是靠自己脚踏实地一点点做出来的。试想对一个孩子讲如何游泳孩子就会了吗?许多母亲把做一些家务事和学习看成是一对矛盾,认为孩子洗洗自己的衣服或扫扫地会耽搁学习时间;还有一些母亲认为做家务事是没出息的表现,有本事的孩子应该是考好大学做上流社会的人,再说即使要做,以后学就是了。这样剥夺了孩子锻炼自我的机会,压制了孩子自主发展的精神。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对于提升孩子的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很有帮助。因为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可以享受劳动带来战果的快感,且能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自信心,乐观面对生活。劳动可以锻炼身体,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劳动可以增强孩子的责任心,从而体谅父母的辛苦,学会为成人而担负责任。在劳动过程中能避免过多的沉思苦想,缓解学习的压力,促进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不仅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母亲也应该努力干出自己的事业,用行动去教育孩子远胜于空洞的说教。
四、促进母亲在家庭教育作用的建议
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美化人的灵魂,施教者对受教者的教育只能是美化而不是刻画;只能是影响而不是塑造;只能是祝愿而不能是代步。为了解决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社会要关注以下三点。
(一)在实现途径上加强母亲教育和培训。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里说:“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意思是说任何一个施教者都应该与时俱进,作为家庭教育中的主要施教者的母亲也应该终身学习各种知识。但是,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约定俗成认为适龄结婚的妇女就适合当母亲。目前社会上没有一所专门对父母进行培训教育的机构,好像女人有生孩子的特性就有当好母亲的能力。事实上,所有的母亲也是由女孩子长大成人的,她们在起初扮演母亲这一角色时,是懵懂茫然的,除了回忆自己的母亲所作所为以外,就是相互攀比习得。有时在一些为了赚钱的教育培训机构功利的广告灌输育子经验下,多选择一些不适合孩子特性的方法去下工夫,甚至把孩子逼上了绝路。我们的社会应该给母亲提供帮助,最合理、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把这项职能赋予给孩子的学校与社区,老师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中应起到主动作用,教会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有哪些表现,树立母亲爱孩子应该为孩子一生成长着想的信念,对孩子的要求必须符合孩子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过高的目标水平会使孩子经受太多的挫败感,最终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压抑和怨恨,稍有困难,孩子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母亲应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不要让过高的期望值压垮孩子稚嫩的肩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母亲不能因为尽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而包办孩子的一生,更不能把自己一生未完成的理想和抱负强加在孩子身上。社区也要经常策划一些亲子活动,提醒母亲不要让伟大的母爱变成溺爱,孩子有谋生的本领且身心健康快乐就是成功,诠释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品格的重要性,让孩子学会自立,去创造自己人生的财富才是伟大的爱。
(二)在社会制度上提供母亲的福利保障。
母亲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有照顾和抚育孩子的义务。为了孩子的成长付出了毕生精力,有的母亲辞职做起了全职太太,隔断了与社会的联系;有的母亲边工作边抚育孩子,导致自己荒废了专业或者某一技能不能提高被社会淘汰;有的母亲因为自己工作压力大,在管教孩子过程中失控;有的母亲宠着孩子、代办孩子的一切,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是几代人的希望,是全家的宝贝,不能让孩子累着苦着。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表明母亲在照顾和抚育孩子的过程是惶恐、紧张、茫然的,这样的不良情绪肯定会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我们的母亲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惑,缘于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如果在社会上不能取得一席之地的话,意味着现在或将来都可能没有生活来源;如果配偶不重视自己,年纪大了谋生就更艰难;如果孩子长大了不能谋得较好的社会地位和较高的收入,就没有能力赡养父母;如果孩子有个什么闪失,那么一切都完了。母亲不自觉地把这样的担忧放进了教养孩子之中,自己焦虑之余也让孩子有压力。如果社会机制在这方面给予保障,相信我们的母亲在育儿方面就会做得更好。
(三)在观念上改变对成功的看法。
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各种能力的平凡人,而不只是成名、成功的人。当今,网络的发达及教育的普及,提供给了人们多种学习途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减小,成名成功往往青睐于那些个性坚韧、吃苦耐劳、把兴趣当做终身事业的人,他们不仅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会身体力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教育就要帮助人们去挖掘自己的潜能,让孩子拥有生存的能力、全面成长,从而快乐、从容地度过人生中的每一天,这就是成功的教育。母亲应升华自己积极进取的精神感召下一代的生命,做到不娇惯溺爱孩子,因材施教,为孩子的成长开辟一方晴朗的天空,看到孩子的进步、协助孩子达到个人人生的成功。这里的成功就是指个体能自食其力,身心健康快乐地生活。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是把发展独立人格、和谐人格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将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母亲在教育子女时,应该根据子女、家庭不同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发扬女性温柔、细腻、有韧性的长处,避免作为女人易于纠结小事,对孩子的事情和和选择插手太多,干预太多的缺点。“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之能说;解放孩子的时间和空间,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陶行知)。这种良好的育子情绪,不但有利于自身的生活,对家庭、社会的和谐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朱春红,杜学元.母亲教育:现状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青海社会科学,2008,(1).
参考文献:
[1]涂雪峰,谭英论.陶行知的中西文化观[J].湖北教育学院,2006,(5).
[2]朱春红,杜学元.母亲教育:现状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8,(1).
[3]程斯辉.教育热点难点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
[4]李群.城市母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继续教育研究[J].2010,(6).
[5]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陈文华.中外学前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 母亲 家庭教育 “忙、盲、茫”现象 原因分析 建议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流传着“孟母三迁”、“陶母拒鱼”、“岳母刺字”等关于母亲教育子女成人成材的故事,说明母亲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家庭中,母亲作为孩子的照顾者和教育者,承担着教养子女的重任,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都在接受着母亲的教育和影响。这种自觉和不自觉、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的教育随时随地影响着子女,对孩子的习惯、品行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现状
在我国古代,“母以子贵”这一传统思想使母亲从小就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贵人以光宗耀祖,并奠定自己在夫家的地位。在现行知识经济社会里,随着妇女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增强。又因为处于独生子女时代,母亲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大都很重视家庭教育。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她们细心抚养孩子并督促孩子的学习,为孩子升学、就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母亲作为承担孩子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者,又表现出许多令人反思的地方。母亲用她女性的细腻安抚着孩子的心灵,包办着孩子一切,许多母亲以孩子考试成绩优异为荣,若孩子考试成绩稍有不如意,表现出焦虑、烦躁,恨铁不成刚的歇斯底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母亲仍然持有学习第一的思想,最关注的还是孩子的学习,49%的中学生母亲和67%的小学生母亲选择了在家与孩子交流最多的话题是孩子的学习,95%的中学生母亲主要通过作业和考试成绩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①。由于母亲与子女的特殊自然关系,在家庭教育中承担了育儿的主要责任。然而,妇女也要参与社会工作、人际交往等社会活动,许多母亲重视孩子教育,却苦于没有时间或不得其法;或者重视对孩子智力发展,忽略情感和道德方面的培养,造成教育中许多不理想的后果,有可能使教育陷入亡羊补牢的再教育之中。
二、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母亲全心全意去培育孩子,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些调查表明,极少数孩子最恨的人是自己的妈妈;大学毕业后不工作的啃老族也在增加;一有困难就自寻短见的大有人在。这与我们的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存在“忙、盲、茫”现象有关。
(一)母亲“忙”于家庭教育。
在现在这个提倡晚婚晚育的独生子女时代里,几代人宠爱着一个孩子,做母亲的更愿意穷尽所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尽其所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照顾,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交友,生怕孩子受了半点委屈。从怀孕开始,就幻想着自己的孩子将来成龙成凤。打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每天督促孩子学习新知识,并以孩子学会一个字一首儿歌而骄傲。正式接受义务教育后,母亲更是不愿“输在起跑线上”,她们总是拉着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
1.母亲“忙”于孩子的饮食起居。
大部分母亲劳累一天,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督促孩子写作业,招呼一家人吃饭,收拾了餐桌,然后给孩子端茶倒水递水果。等孩子做完作业,妈妈再伺候洗漱、整理床铺,孩子躺下了,妈妈则为孩子装书包……学习固然重要,但孩子学会自理也是成人成才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2.母亲“忙”于帮助孩子完成在学校本应该尽的义务。
学校里轮到孩子值日的时候,一些妈妈拿着扫帚、抹布、铁锹等工具亲自上阵,有些孩子还站在旁边观看,有些孩子干脆一边玩去了,久而久之,他们就认为这些事情与自己无关。这种没有责任感的孩子,书本知识学习得再好也没有意义。
3.母亲忙于安排孩子的课外时间。
母亲在孩子的周末、寒暑假等课外时间里,为孩子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安排得满满的,孩子没有一点消化时间,牛儿吃草也需反咀,许多孩子无法接受。
4.母亲忙于孩子的人际关系。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一点不愉快时,做妈妈的一定会亲自出马去解决。有些母亲总在一些节日里想办法去亲近孩子的任课老师,为孩子能当上班干或者坐好位置给老师送礼,等等。不正当的人际关系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公平竞争,让孩子是非不分。
以上列举的场景,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做母亲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雄鹰翱翔,可是,都如此“忙碌”去做的话,不是在培养“雄鹰”,只是在造就“雏燕”,因为母亲的“忙”而剥夺了孩子动手的能力与体验生活的机会。上海市特级校长、成功教育倡导者、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说:“恰恰是聪明妈妈教出傻孩子,因为她们太聪明,很多地方代替了孩子,把孩子圈养起来,使孩子的社会适应性越来越差。”
(二)母亲“盲”于家庭教育。
母亲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孩子,不遵循教育规律办事。目前社会上流行两种对待孩子前途的观点,一种是“龙生龙凤生凤”的观念,许多家长期待孩子复制自己的成功之路,想象自己孩子的成功模式并强加到孩子身上,她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天生就很聪明,只要考上一所名牌大学,人生必定成功。为了孩子的前途,有的母亲放弃工作陪读,负责照顾孩子的生活、监督孩子的学习、控制孩子的交友。要求孩子只要认真读书、考试成绩理想就好,包办生活中其他一切事宜。另一种母亲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她们把自己人生的不如意全归结为没有上名牌大学。网上曾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一位母亲因当年复读多年才上大学,到毕业时因年龄偏大被一些单位所拒,当她有了女儿后,立志培育,在女儿8岁时强训修完小学课程,计划一年学完初中课程。孩子不爱说话,到哪里都扯着妈妈的衣服,没有自己的想法,全由妈妈代言。
面对孩子的成长,母亲总是最紧张的人。她们不停地把自己孩子的成绩与他人成绩作比较,并把各种教育理念在自己孩子身上试验,结果越来越不理想,把自己都弄糊涂了,并不自觉地把这种紧张情绪传染给孩子,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与众不同的基因。爱孩子必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喜好,母亲过多、过度的保护只会使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无法发挥创造性思维,这样就会阻碍孩子的个性成熟,限制孩子的人格独立。
(三)母亲“茫”于家庭教育。
母亲对待成长中的孩子,应该有预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对人才需求是变动的,家庭教育实际上是处于动态之中的,孩子不同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母亲应该具有多元价值观去评价孩子,而现阶段母亲在家庭教育中主要以物质价值选择作为教育孩子的唯一标准,唯考试分数高于一切。她们把所有孩子的成功定为一个标准——考上名牌大学就是成功,这种“家长情结”代替着孩子的思考,使孩子的判断力也在成人强制灌输下迷失。当孩子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者上某种不感兴趣的培训班时,除了默默忍受外别无他法,一旦考试成绩出现下滑时,有些母亲会冷嘲热讽伤害孩子,当孩子被激怒后,会与亲人大吵大闹,甚至选择离家出走,导致青少年犯罪率增加。这时母亲们迷茫了:“孩子是怎么啦?我们这样地付出,为什么孩子就是不领情呢?”时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多,他们的父母为了孩子不受穷,多选择出外打工,赚钱给孩子买新衣服、买好吃的、盖楼房,可是孩子们不快乐,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缺少家庭的温暖。孩子们同样有一个迷惑:“我们的父母爱过我吗?”
在矛盾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中,孩子形成了自己片面的思考及偏激的解决问题方法,更多地考虑自己的得失,不愿意去实实在在地工作,幻想一夜成名的奇迹,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有的人在成年了还依赖父母而生活。爱护子女,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母鸡也会教小鸡捉虫觅食的技能,可是一些母亲却忘了。
三、母亲在家庭教育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过去的贫穷慢慢走向富裕,教育条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很多母亲自己在学生时代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就业时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于是就将本人未成就大业的惋惜、对周围有才学人士的羡慕,以及对自己晚年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儿女身上,过早地给孩子设计了“美好前途”,导致孩子生活在重压之下。孩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共同完成,特别是家庭教育中作为孩子主要施教者的母亲来说,必面要按教育规律去办事,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引导并挖掘孩子的潜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成为社会合格的劳动者。具体分析母亲在孩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
(一)过度娇惯溺爱,阻碍孩子长大。
生命中有不能承受之轻,孩子也是一样,太轻松优越的生活,太多的宠惯会让他们患上“软骨病”,自古英雄多磨难,他们需要社会的历练,需要风雨的吹打,让他们变得更坚强、更勇敢。越是爱孩子越是要懂得溺爱不是真正伟大的爱。中国多数母亲给孩子的爱仅仅局限于表面。比如,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累、怕孩子被人看不起等,这些事情本来应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这样有利于让孩子学会做人的起码道理,但是,我们的母亲们往往用包办代替来解决问题。以为替孩子做了,孩子就不用吃苦受累了,殊不知,孩子在安逸中逐渐地失去了能力,失去了品格,成了“温水中的青蛙”。真正的爱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品格,让孩子能堂堂正正地做人,让他们学会自立,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不懂因材施教,教育功利性太强。
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遗传是智力差异的重要因素,但个人品质、勤奋、责任心等非遗传因素与智力有正相关。”孩子作为生物存在个体,他的能力包括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学习,每个孩子所表现出的兴趣都不尽相同,母亲可以引导孩子去发挥他自己的长处,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孩子在他自己的领域里做好,生活得快乐就好。现实生活中许多母亲却不尊重孩子的实际情况,人家孩子学什么我的孩子就学什么,在孩子身上赋予了太多的功利色彩。她们没有真正关心孩子的兴趣所在,单纯从自己的期许出发,抹杀了孩子的主动性。《战国策》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母亲要为孩子一辈子负责,要考虑孩子的长远利益,不能目光短浅,现在有一些中小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产生各种怪现象,有的得了抑郁症甚至自杀,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母亲们只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父母们在一起就会攀比谁的孩子学会的东西多,这种缺乏兴趣的被动学习,对孩子来说只能是事倍功半。现在是个终身学习的年代,一个人活到老学到老,并非在某个时期的学习就能满足一生所用,孩子更重要的是学会主动学习、自我教育,而不是填鸭式的强塞学习。
(三)忽视“知行”的关系,理论学习与动手能力分离。
知与行是中国哲学史上一对重要范畴。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一知行观的新命题,在他看来,行动能产生理论、发展理论;理论要通过行动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丰富它的内容。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对他们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每一个成功人士的事业都是靠自己脚踏实地一点点做出来的。试想对一个孩子讲如何游泳孩子就会了吗?许多母亲把做一些家务事和学习看成是一对矛盾,认为孩子洗洗自己的衣服或扫扫地会耽搁学习时间;还有一些母亲认为做家务事是没出息的表现,有本事的孩子应该是考好大学做上流社会的人,再说即使要做,以后学就是了。这样剥夺了孩子锻炼自我的机会,压制了孩子自主发展的精神。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对于提升孩子的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很有帮助。因为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可以享受劳动带来战果的快感,且能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自信心,乐观面对生活。劳动可以锻炼身体,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劳动可以增强孩子的责任心,从而体谅父母的辛苦,学会为成人而担负责任。在劳动过程中能避免过多的沉思苦想,缓解学习的压力,促进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不仅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母亲也应该努力干出自己的事业,用行动去教育孩子远胜于空洞的说教。
四、促进母亲在家庭教育作用的建议
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美化人的灵魂,施教者对受教者的教育只能是美化而不是刻画;只能是影响而不是塑造;只能是祝愿而不能是代步。为了解决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社会要关注以下三点。
(一)在实现途径上加强母亲教育和培训。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里说:“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意思是说任何一个施教者都应该与时俱进,作为家庭教育中的主要施教者的母亲也应该终身学习各种知识。但是,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约定俗成认为适龄结婚的妇女就适合当母亲。目前社会上没有一所专门对父母进行培训教育的机构,好像女人有生孩子的特性就有当好母亲的能力。事实上,所有的母亲也是由女孩子长大成人的,她们在起初扮演母亲这一角色时,是懵懂茫然的,除了回忆自己的母亲所作所为以外,就是相互攀比习得。有时在一些为了赚钱的教育培训机构功利的广告灌输育子经验下,多选择一些不适合孩子特性的方法去下工夫,甚至把孩子逼上了绝路。我们的社会应该给母亲提供帮助,最合理、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把这项职能赋予给孩子的学校与社区,老师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中应起到主动作用,教会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有哪些表现,树立母亲爱孩子应该为孩子一生成长着想的信念,对孩子的要求必须符合孩子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过高的目标水平会使孩子经受太多的挫败感,最终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压抑和怨恨,稍有困难,孩子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母亲应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不要让过高的期望值压垮孩子稚嫩的肩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母亲不能因为尽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而包办孩子的一生,更不能把自己一生未完成的理想和抱负强加在孩子身上。社区也要经常策划一些亲子活动,提醒母亲不要让伟大的母爱变成溺爱,孩子有谋生的本领且身心健康快乐就是成功,诠释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品格的重要性,让孩子学会自立,去创造自己人生的财富才是伟大的爱。
(二)在社会制度上提供母亲的福利保障。
母亲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有照顾和抚育孩子的义务。为了孩子的成长付出了毕生精力,有的母亲辞职做起了全职太太,隔断了与社会的联系;有的母亲边工作边抚育孩子,导致自己荒废了专业或者某一技能不能提高被社会淘汰;有的母亲因为自己工作压力大,在管教孩子过程中失控;有的母亲宠着孩子、代办孩子的一切,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是几代人的希望,是全家的宝贝,不能让孩子累着苦着。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表明母亲在照顾和抚育孩子的过程是惶恐、紧张、茫然的,这样的不良情绪肯定会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我们的母亲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惑,缘于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如果在社会上不能取得一席之地的话,意味着现在或将来都可能没有生活来源;如果配偶不重视自己,年纪大了谋生就更艰难;如果孩子长大了不能谋得较好的社会地位和较高的收入,就没有能力赡养父母;如果孩子有个什么闪失,那么一切都完了。母亲不自觉地把这样的担忧放进了教养孩子之中,自己焦虑之余也让孩子有压力。如果社会机制在这方面给予保障,相信我们的母亲在育儿方面就会做得更好。
(三)在观念上改变对成功的看法。
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各种能力的平凡人,而不只是成名、成功的人。当今,网络的发达及教育的普及,提供给了人们多种学习途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减小,成名成功往往青睐于那些个性坚韧、吃苦耐劳、把兴趣当做终身事业的人,他们不仅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会身体力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教育就要帮助人们去挖掘自己的潜能,让孩子拥有生存的能力、全面成长,从而快乐、从容地度过人生中的每一天,这就是成功的教育。母亲应升华自己积极进取的精神感召下一代的生命,做到不娇惯溺爱孩子,因材施教,为孩子的成长开辟一方晴朗的天空,看到孩子的进步、协助孩子达到个人人生的成功。这里的成功就是指个体能自食其力,身心健康快乐地生活。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是把发展独立人格、和谐人格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将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母亲在教育子女时,应该根据子女、家庭不同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发扬女性温柔、细腻、有韧性的长处,避免作为女人易于纠结小事,对孩子的事情和和选择插手太多,干预太多的缺点。“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之能说;解放孩子的时间和空间,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陶行知)。这种良好的育子情绪,不但有利于自身的生活,对家庭、社会的和谐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朱春红,杜学元.母亲教育:现状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青海社会科学,2008,(1).
参考文献:
[1]涂雪峰,谭英论.陶行知的中西文化观[J].湖北教育学院,2006,(5).
[2]朱春红,杜学元.母亲教育:现状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8,(1).
[3]程斯辉.教育热点难点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
[4]李群.城市母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继续教育研究[J].2010,(6).
[5]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陈文华.中外学前教育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