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班回家时,儿子的屋门紧关着。这个信号一般代表着两种意义,一是他正在埋头写作业,不让我和爱人去打扰他;二是他生气了,不想理我们。
回头看爱人的脸阴着,我猜到一定是后一种情况——儿子和爱人之间,刚才一定发生了不愉快。
我来到厨房,爱人告诉我说,她刚才进屋就闻到屋里有股烧焦的味道,怀疑儿子在家里私自玩火。但儿子说什么也不承认,还以要写作业为由把自己关进屋里,生气不出来。
我吓了一跳,脑子里开了锅:这还了得?一个人在家私自玩火,发生火灾怎么办?此事非同小可,必须严肃对待!绝不能再有下次……但是想着想着,突然,我冷静了下来。
如果真的就此把儿子打骂一顿,他可能会暂时承认错误,但一定对我们有怨气,进而产生逆反心理,搞不好以后变本加厉地偷偷玩。这么一想,我决定改变策略。
来到儿子的房门口,我敲门问道:“儿子,咱们一起检查一下数学作业好吗?”
停了一会儿,儿子低着头把门打开了。我拿了把椅子,坐在儿子的书桌前,检查他的数学作业。儿子这次写得非常工整,只出现了几处小错误,我大大夸奖了一通,夸得他小脸乐开了花。
趁这个机会,我大声吸了吸鼻子:“儿子啊,这屋里怎么有股煳味呢?是不是有什么地方着火了啊?”
“哦,是吗?”儿子有些心虚。
“得快点找找!火着起来可就不好办啦。”我假装掀起床上的被子,东看看西瞧瞧。这时儿子撑不住了,小声告诉我:“爸爸,其实是我干的,我错了!刚才妈妈回来之前,我在窗台那里用打火机点着了一根米粉条。”
我去到窗台那里检查,果然发现地上还有一段烧得黑黑的米粉条。叫上儿子一起打扫了现场,我和他又坐回到书桌前。
儿子跟我回忆了事情的经过。他一个人在家写完作业,休息了一会儿,觉得没有意思,就拿起一袋米粉条坐在窗台前吃。吃着吃着,就好奇地想:如果用火把它烧一下,会是什么味道呢?然后,他就真的从抽屉里拿出打火机,小心翼翼地把米粉条点着啦。看着米粉条一下子烧起来了,虽然火苗不大,他还是被吓坏了,赶紧吹灭火苗,把烧焦的米粉条扔进了垃圾袋。
我对儿子说:“你好奇米粉条烧着是什么味道,这个得表扬!小孩子就该有好奇心,多思考、多提问题、多探索。但是,小孩子还不是很了解火,一个人做实验的话,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火灾。”
为了让他心悦诚服,我接着指出他这次“玩火实验”明显存在的两个错误:
首先位置错误。在窗台这个位置玩很危险,因为旁边就是窗帘,另一边还有床铺被褥。风一吹,火苗很可能就会点着窗帘;或者火不小心烧到手的话,人的本能反应就是把火甩出去,这样可能就会掉到床上,点着被褥。
其次处理错误。把火吹灭后,直接把米粉条扔进垃圾袋,表面看米粉条已经没有火了,其实里面还有火星;火星熄灭还有一个过程,如果在此之前就把米粉条丢进垃圾袋的话,尚未熄灭的火星很容易把垃圾袋点着。
“我还真没想那么多。”儿子听我分析完,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没事,下次你就会想到!但是下次绝不能自己一个人玩火,那样太危险。实在想玩的话,可以跟爸爸妈妈说,我们保证陪你玩个痛快。”
为了表示我们说到做到,当然也是为了让儿子明确保证不一个人玩火,我提议起草一个“保证书”,内容为两部分:儿子保证不私自玩火,我们保证在儿子想玩火的时候陪他玩。写好后,大家都签上名字,把保证书贴在客厅显眼的地方。
写完保证书,爱人觉得意犹未尽,提议全家人来一次火灾安全演练。儿子一听可高兴了,马上去准备。在爱人的提示下,他找来了几条毛巾,装了一瓶水,还用自己的能发声的自动玩具枪当报警器。在一阵阵的报警声中,儿子跟着我们一次次扑倒,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匍匐前进。利用这次演练,我和爱人重点教儿子发生火灾要怎样办,比如怎样处理当时的火场,怎样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怎样学会在火场里保护自己,怎样拨打火警电话等。儿子学得像模像样,玩得不亦乐乎。
没想到一次私自玩火事件,最终演变成了一堂火灾安全教育课。
Tips:孩子私自玩火的3大特征
特定的时间段孩子一般在幼儿园和学校时玩火较少,在上下学、放假等大人管教视野之外时较多。我们一定要提前教育,可以借用绘本,也可以用身边的新闻事例等,不能等到发现了情况再引导。
特定的点火源和起火物儿童玩火一般以火柴、蜡烛和打火机等为点火源,被烧物品往往是纸张、棉织物、柴草、塑料制品等日常物品。孩子5岁前,家里要收好上述点火源,煤气灶也要使用儿童安全开关,绝不给孩子单独接触这些东西的机会。5岁后,可以尝试教孩子正确使用那3类点火源,同时告诉孩子:玩火可以,但一定要有大人在场。
行为的反复性儿童玩火一般不止一两次,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往往会形成习惯,特别是在未被发现或者发现后没有实施有效教育后,这种好奇心会急剧膨胀,极端情况下甚至演变成病态心理。所以,在发现孩子第一次私自玩火时,一定要注意正确引导,将危险的苗头安全救熄。
回头看爱人的脸阴着,我猜到一定是后一种情况——儿子和爱人之间,刚才一定发生了不愉快。
我来到厨房,爱人告诉我说,她刚才进屋就闻到屋里有股烧焦的味道,怀疑儿子在家里私自玩火。但儿子说什么也不承认,还以要写作业为由把自己关进屋里,生气不出来。
我吓了一跳,脑子里开了锅:这还了得?一个人在家私自玩火,发生火灾怎么办?此事非同小可,必须严肃对待!绝不能再有下次……但是想着想着,突然,我冷静了下来。
如果真的就此把儿子打骂一顿,他可能会暂时承认错误,但一定对我们有怨气,进而产生逆反心理,搞不好以后变本加厉地偷偷玩。这么一想,我决定改变策略。
来到儿子的房门口,我敲门问道:“儿子,咱们一起检查一下数学作业好吗?”
停了一会儿,儿子低着头把门打开了。我拿了把椅子,坐在儿子的书桌前,检查他的数学作业。儿子这次写得非常工整,只出现了几处小错误,我大大夸奖了一通,夸得他小脸乐开了花。
趁这个机会,我大声吸了吸鼻子:“儿子啊,这屋里怎么有股煳味呢?是不是有什么地方着火了啊?”
“哦,是吗?”儿子有些心虚。
“得快点找找!火着起来可就不好办啦。”我假装掀起床上的被子,东看看西瞧瞧。这时儿子撑不住了,小声告诉我:“爸爸,其实是我干的,我错了!刚才妈妈回来之前,我在窗台那里用打火机点着了一根米粉条。”
我去到窗台那里检查,果然发现地上还有一段烧得黑黑的米粉条。叫上儿子一起打扫了现场,我和他又坐回到书桌前。
儿子跟我回忆了事情的经过。他一个人在家写完作业,休息了一会儿,觉得没有意思,就拿起一袋米粉条坐在窗台前吃。吃着吃着,就好奇地想:如果用火把它烧一下,会是什么味道呢?然后,他就真的从抽屉里拿出打火机,小心翼翼地把米粉条点着啦。看着米粉条一下子烧起来了,虽然火苗不大,他还是被吓坏了,赶紧吹灭火苗,把烧焦的米粉条扔进了垃圾袋。
我对儿子说:“你好奇米粉条烧着是什么味道,这个得表扬!小孩子就该有好奇心,多思考、多提问题、多探索。但是,小孩子还不是很了解火,一个人做实验的话,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火灾。”
为了让他心悦诚服,我接着指出他这次“玩火实验”明显存在的两个错误:
首先位置错误。在窗台这个位置玩很危险,因为旁边就是窗帘,另一边还有床铺被褥。风一吹,火苗很可能就会点着窗帘;或者火不小心烧到手的话,人的本能反应就是把火甩出去,这样可能就会掉到床上,点着被褥。
其次处理错误。把火吹灭后,直接把米粉条扔进垃圾袋,表面看米粉条已经没有火了,其实里面还有火星;火星熄灭还有一个过程,如果在此之前就把米粉条丢进垃圾袋的话,尚未熄灭的火星很容易把垃圾袋点着。
“我还真没想那么多。”儿子听我分析完,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没事,下次你就会想到!但是下次绝不能自己一个人玩火,那样太危险。实在想玩的话,可以跟爸爸妈妈说,我们保证陪你玩个痛快。”
为了表示我们说到做到,当然也是为了让儿子明确保证不一个人玩火,我提议起草一个“保证书”,内容为两部分:儿子保证不私自玩火,我们保证在儿子想玩火的时候陪他玩。写好后,大家都签上名字,把保证书贴在客厅显眼的地方。
写完保证书,爱人觉得意犹未尽,提议全家人来一次火灾安全演练。儿子一听可高兴了,马上去准备。在爱人的提示下,他找来了几条毛巾,装了一瓶水,还用自己的能发声的自动玩具枪当报警器。在一阵阵的报警声中,儿子跟着我们一次次扑倒,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匍匐前进。利用这次演练,我和爱人重点教儿子发生火灾要怎样办,比如怎样处理当时的火场,怎样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怎样学会在火场里保护自己,怎样拨打火警电话等。儿子学得像模像样,玩得不亦乐乎。
没想到一次私自玩火事件,最终演变成了一堂火灾安全教育课。
Tips:孩子私自玩火的3大特征
特定的时间段孩子一般在幼儿园和学校时玩火较少,在上下学、放假等大人管教视野之外时较多。我们一定要提前教育,可以借用绘本,也可以用身边的新闻事例等,不能等到发现了情况再引导。
特定的点火源和起火物儿童玩火一般以火柴、蜡烛和打火机等为点火源,被烧物品往往是纸张、棉织物、柴草、塑料制品等日常物品。孩子5岁前,家里要收好上述点火源,煤气灶也要使用儿童安全开关,绝不给孩子单独接触这些东西的机会。5岁后,可以尝试教孩子正确使用那3类点火源,同时告诉孩子:玩火可以,但一定要有大人在场。
行为的反复性儿童玩火一般不止一两次,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往往会形成习惯,特别是在未被发现或者发现后没有实施有效教育后,这种好奇心会急剧膨胀,极端情况下甚至演变成病态心理。所以,在发现孩子第一次私自玩火时,一定要注意正确引导,将危险的苗头安全救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