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的养成教育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289952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的年龄段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行为意识,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能使学生一辈子受用,因此小学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正面引导、言传身教,在润物无声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实现培养新时代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养成教育;正面引导;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在《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说过:“少成则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更是不容忽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何谓养成教育?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行为习惯都必须从小抓起,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习、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的我,更是深有感触: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养成教育,可以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为学生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班主任,要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就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那么,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开展养成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言传身教,传承良好习惯
  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对于为师者也有一定的道理,例如:作为教师,你要求学生不能沉迷于电脑游戏,而自己却沉迷其中;作为教师,你要求学生讲卫生,自己却随手扔垃圾;作为教师,你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而自己却鲜少看书……那么,你的教育又有多大的说服力呢?
  因此,在教书育人上,我常以身作则,影响教育学生。读小学时我就觉得当老师很神气,很崇拜当时教过我的老师,特别是当时教我五年级数学的陈龙利老师,由于受他的影响,我偏喜欢数学。记得当时小学升学考试前有大半学期,我总和同学在学校里苦钻数学难题,甚至校门被锁上都浑然不知,多次要去麻烦住校老师开门。每次都会因为做对了一道数学难题得到老师的肯定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当学生听了我的故事后,他们很多都有所触动,都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我则会告诉孩子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耕耘,才有收获;有理想,才有动力!”记得去年教过的学生庄昭燕,可能在我的影响下,毕业前她曾对我和她妈妈说,她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当一名像我一样的好老师。现在上了初中的她正在为理想努力着,经常能在QQ上得到她学习进步的好消息,前些天碰到她妈妈,还高兴地告诉我她的数学总在年级数一数二,每次做数学难题,她总是班里第一个做出来的。正如于永正老师说过的:“教育的另一个名字叫影响。”通过我们的传承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二、正面引导,养成良好习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晓云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充分挖掘孩子身上的种种优点,培养他们的种种良好习惯,锻炼和养成他们健康的心理和人格,这是教育的神圣使命。”因此,每接一班新生,在新学期的开始,我总会在行为习惯方面先做教育和熏陶,主要是养成学生举止文明的习惯、尊重他人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遵守秩序的习惯、勤于动手的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等。
  孩子们都喜欢榜样,我会以他们身边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作启发,作引导。如班级中的庄宇欣同学的文明礼貌,经常受到家长、邻居、师长夸奖,被学校评为“文明礼貌之星”;上一届的庄桂城同学坚持主动帮忙学前班同学打扫教室,主动清理学校各楼层天花板,被学校评为“热爱劳动之星”……由于榜样就在他们的身边,孩子们有样可学,这就增强了教育的直观性。我又结合学校开展的每月一次的“校园之星”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在文明礼貌方面、在纪律方面、在讲衛生方面、在劳动方面、在助人为乐方面,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取评上“文明学生”“优秀学生”“校园之星”。有时,我也结合社会上、网络上一些孩子们熟悉的事情做正反两面的教育。如中秋节将近,我对孩子们做关于“放鞭炮”的教育,举了村里一位老人因小时候玩鞭炮,当时他点燃了鞭炮,等了好久都没有炸开,以为没点燃,结果伸手想拿来重新点,刚拿到手上就炸了,幸得甩得快,可也炸掉了一只手的半截手指,致使他往后几十年生活诸多不便,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诸如此类的发生在身边的例子更具影响力,“要拿别人的教训当自己的经验,千万不要拿自己的教训给别人当经验!”此时,教师总结性地进行教育就更显得水到渠成了。
  再者,由于时代的不同,现在很多孩子都是家长捧在手心里的宝。可纵观他们的心态,却绝大多数认为家长对他们的付出是合理的、是应该的,一点都不体谅父母,甚至稍有不如意还尽是埋怨。所以作为老师,我们有必要教育孩子学会感恩。每年的“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都是进行感恩教育的最佳契机,如母亲节前先让孩子们写出妈妈的十个优点,让孩子们送一件自己作的小礼物给妈妈;又如上课向老师问好,下课向老师道别;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体会父母的艰辛,主动给家里长辈盛饭、夹菜等。让孩子们在生活上时时处处体会到感恩无处不在,感恩使我们活得更幸福,感恩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
  行为习惯是琐碎的,它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贯穿于整学年的教育过程中,既可通过制定一些班规来约束,也可通过各种评比来引起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相互约束,如“文明班评比”“文明小组评比”等都能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三、润物无声,塑造良好习惯
  在我们农村小学,学生的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均来自于老师的教育引导,极少有家长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细节,培养专注的学习习惯
  上课要专注。上课时的专注主要是养成学生善于倾听,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合作的习惯。学会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同学发言;思考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吗,同学的发言是否正确;敢于与人交流,说出自己的见解,不要怕说错等。现代教育提倡合作学习,主要是要求学会与同学、与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同学交流时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合作解决问题。上课的专注是高效学习的奠基石。
  做作业要专注。做作业的专注是养成学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控制自己别边说话边做作业,而是要边做作业边思考,学会给自己制定完成作业的时间计划表,做完作业还要细心检查一遍,并思考自己是否能利用当天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老师要有目的性地进行批阅。
  教师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不断强化,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自然就形成了。
  2.营造氛围,创好班风促良好习惯
  一个人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与班级学习兴趣的浓厚与否、与教师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关。记得前几年带了一个班,底子是全校公认的差,优质生落后其他学校不知几个档次,可通过老师们不断的鼓励,告诉孩子只要努力我们也不比别人差,班级中逐渐形成了你帮我带、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大约一学期的学习,很快我就发现孩子们上课的反应能力、思考能力、学习成绩等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并且每次排在前面的学生都在不断地变化,我又适时鼓励孩子们继续努力,每个人都可能是最好的。到第二学期结束,在镇性的统一质检中,全班竟然有十个同学获得优质生的荣誉。当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这兴趣如果能与班级良好学风相结合,那就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爱心育人,培养自信促良好习惯
  “教育能增加人固有的价值,有序的训练能坚定人的信心。”“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这些至理名言都告诉我们,学生的自信心是可以不断培养的,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如果能够“多赞许,少责备”,遇事多对孩子们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就能不断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特别对于学困生,更不能一味的责备。学困生的成因很多,有智力发展先天不足的,有家庭关爱营养不良的,有学校教育知识断层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摸清底细、了解情况,因势利导,利用心理学知识为依据,针对性地研究出有效地改善學生学习行为的办法,及时增强他们的信心。
  记得曾经教过一学生,他的父亲早逝,母亲是一名失语者,所以当时他在班里极少开口,成绩极差。后来我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后,经常找他谈心,帮他消除自卑心理,引导他主动与我交流,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沟通中,我意识到了他对家庭的不满、对妈妈的鄙视,我又因势利导,告诉他妈妈特别不容易,妈妈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很快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对妈妈不再是埋怨,而是主动承担许多家务。我又及时鼓励他,发现他学习成绩虽差,但挺喜欢数学,对不懂的知识我一点拨就懂,我就经常利用课后帮他补课,夸他进步很快,他变得有自信了,后来他数学都能考上九十分呢,而且其它科也有所进步。由此可见,关爱每个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是终身的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作为教育者,让我们以爱心为导航,既教书又育人,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养成教育,尽一切力量培养学生成为拥有健康人格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孙云晓儿童教育十二讲[M].新世纪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与人交流最重要的工具,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传播途径。小学语文要求学生掌握常用字词以及造句和阅读文章,而语文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语文老师怎么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多种教学方式并举,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交流,那么课堂效果应该会更好。下面结合实际
【摘要】校长在学校工作中具有多种角色,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部分。校长不仅管理学校发展、对外交流等事务,同时也要兼顾学校的课程发展。因此,课程领导力是考察校长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另外,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形象与教育质量,德育课程的有效实施对德育工作有着显著贡献,因此,探究校长课程领导力与德育工作间的关系是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发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本文笔者将通过探究校长领
【摘要】高三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为人師者任重而道远。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对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断翻新变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好高考这座“独木桥”,教师应该认真研究,设计好复习课。本文主要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方面进行高三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借以提高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键词】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高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高三物理到了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新知识的灌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九册第56-58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二、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又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和立体图形面积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操作—转化—找关系—推导—归纳”等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几何图
【摘要】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理性精神和政治认同是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2017年广州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关注学生发展,尝试将考试作为一次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其中第24题从生活体验、阅读能力入手,关注生活,前瞻时代,着力考核学生的信息提取、理性分析、公共参与的能力与素养,为思想品德学科培育核心素养、改革教育教学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本文试图立足试题探析核心素养,分析和总结改卷过程中学生的作答情况
摘 要:教学不仅仅是教,还得引导学生“如何来学,如何能学好”,向学生指明如何行动和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什么内容才是达到学习目标,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新课程的实施,旧的教学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评价实践,目前教育界都有共识:实施新的评价方式。本文笔者谈谈新的教学评价工具:量规,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  关键词:教育教学评价工具;英语教学评价;新课程评价;量
【摘要】主体意识作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提升高中生的主体意识,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众多语文教师的共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高效课堂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
《大般涅盘经》三二:“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对于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有趣故事,我相信在教学中,我们许多语文老师都曾讲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学生听,让学生们明白当中的道理。然而,随着教学
“唉,又要写作文了,天呀!”这句话道出了不少农村初中学生的心声。不想写作文,怕写作文,谈作文色变,这是不少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表现。然而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既是一大重点,又是一大难点,它占首席地位。那么,怎样才能令农村初中学生在写作路上浴火重生呢?“五味真火”出奇效。  真火一:课文教学中渗进作文教学  不少语文老师都会发觉,当年读书所学的不少文章至今仍入选教材,
摘 要:政治认同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时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及社会发展的素质和情怀。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时政教育引导学生端正政治态度,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政治认同。  关键词:时政教育;初中生;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在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当今世界各种社会思潮纷繁复杂,我国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